唯识三十颂讲记于凌波居士讲述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176539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唯识三十颂讲记于凌波居士讲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唯识三十颂讲记于凌波居士讲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唯识三十颂讲记于凌波居士讲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唯识三十颂讲记于凌波居士讲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唯识三十颂讲记于凌波居士讲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唯识三十颂讲记于凌波居士讲述Word文档格式.docx

《唯识三十颂讲记于凌波居士讲述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唯识三十颂讲记于凌波居士讲述Word文档格式.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唯识三十颂讲记于凌波居士讲述Word文档格式.docx

是后来我国三论宗所依的论典。

而龙树、提婆这一系的理论,在印度被称为‘中观学派’,亦称‘空宗]。

龙树、提婆的空观,是以诸法无自性立论,并非徒持空见,妄计一切皆空。

惟传至后世,则流为‘顽空’——学者不解空义,妄执一切皆空,于世俗谛,不施设有;

于胜义谛,真理亦无。

此谓之‘恶取空’,亦称为‘沈空’。

佛灭后九百年倾,无著、世亲两大论师出世,为矫治当时沈空之弊,而标示‘有’义。

此有,非是小乘外道之诸法实有,而是破我法二执后所显示的‘真空妙有’。

这在印度称为‘有宗’,亦称‘瑜伽行学派’。

无著菩萨住世的年代,约为西元三六零至四六零年之间。

据说天宫兜率内院的弥勒菩萨,应无著之请,在中印度阿瑜遮那国,为无著说<

瑜伽师地论>

、<

分别瑜伽论>

大乘庄严论>

辩中边论>

金刚般若论>

五部大论,无著承弥勒之说,与其弟世亲把五部大论做了一番综合整理工做,依此建立有宗,即印度的‘瑜伽行学派’。

但弥勒不是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也许世间另有一个名叫弥勒的人。

或者,五部大论根本是无著的著作,假托弥勒之名行世的。

更可能的是,早在无著之前,就有许多无名的饱学的瑜伽师,而无著是继承他们学说而加以发扬的。

无著梵名阿僧伽Asaga、是印度笈多王朝(320—500)中期的人,他是北印度健陀罗国富娄沙富城人,出身于婆罗门家庭,父名乔尸迦Kausika、居国师之位,有子三人,长即无著,次名世亲,幼名狮子觉。

无著先在小乘佛教化地部出家,相传他因思惟空义不能得入,曾欲自杀,后得遇宾头罗罗汉为讲小乘空观,他初闻悟入,然犹不能满意,后来得到弥勒的五部大论,继承此说,集众宣之,由是大乘瑜伽法门传至四方。

无著晚年游化于中天竺的乔赏弥国,百岁左右始入圆寂。

他的著作很多,亦有千部论主之称。

他所著的<

显扬圣教论>

,相当于<

的节略本;

而在<

摄大乘论>

中已建立了唯识学的核心,<

大乘阿毗达摩集论>

则是建立法相学的中心。

无著的主要著作,有<

大乘庄严经论>

能断金刚般若论颂>

六门教授习定论颂>

顺中论>

等多种。

世亲梵名Vasabandhu、音译婆薮槃豆,是无著的异母弟,生卒年代约在西元三八零至四八零年间。

陈代真谛译<

婆薮槃豆法师传>

,称他:

[于萨婆多部(即说一切有部)出家,博学多闻,遍通坟典,师才俊朗无可为俦,戒行清高,难以相匹。

’据说世亲为了取舍阿毗达摩一系理论,他曾匿名化装,到有部的学术中心迦湿弥罗城,学习有部教理四年,后来回到富娄沙富城,用经量部教义,批判有部,集众宣说。

且随讲随写,著为<

阿毗达磨俱舍论>

此论一出,颇有争论,而无能破之者,时人称此论为聪明论。

世亲在北印度宣扬小乘,隐蔽大乘,其兄无著悯之,托以疾病,诱其来见,命弟子于邻室宣读<

华严经、十地品>

,世亲闻之,方知其兄苦心。

他深悔以往弘扬小乘诽谤大乘的错误,要割舌以谢过。

无著对他说:

[你先前既用舌头诽谤大乘,现在何不用舌头来赞扬大乘呢?

’这样世亲乃舍小入大,广造论释,宣扬大乘,而大成了唯识宗。

世亲约于八十岁的时候,在阿瑜遮那国逝世,时其兄无著逝世已二十余年。

他遗留的著作很多,与唯识学有关的,如下列所举:

一、<

摄大乘论释>

十卷,有三种译本,陈真谛译本名<

摄大乘释论>

,隋达摩笈多译本名<

摄大乘论释论>

,唐玄奘译本名<

二、<

辨中边论释>

一卷,唐玄奘译。

三、<

唯识二十颂>

四、<

五、<

大乘五蕴论>

六、<

百法明门论>

印度古人造论,是先作本颂,总括全书要义,然后依颂作释,名曰长行,长行是论著的正文。

而<

一书,是世亲晚年之作,长行未作而已示寂。

此际瑜伽行学派的理论已成为大乘佛教的主流,研究者极多,世亲寂后的百年之间,许多学者竞为三十多作释论,其中最著名者有十位,后世称为十大论师。

十大论师的名字是:

一、亲胜:

梵名畔徒室利,Bahbhu'

sri,与世亲同时。

二、火辨:

梵名质旦罗婆拿Citrabhana,与世亲同时。

三、德慧:

梵名娄拿末底Gunamati,他是安慧的老师。

四、安慧:

梵名悉耻罗末底Stharamati,是大乘唯识宗有名的大学者。

五、难陀:

梵名Nanda,意译欢喜。

在唯识学心识上主张立相、见二分。

六、净月:

梵名质咀罗婆拿Citrabhana,与安慧同时。

七、护法:

梵名达磨波罗Dharmapala,六世纪中叶人。

八、胜友:

梵名毗世沙密多罗Visesamitra,曾在那烂陀寺从护法学唯识教义。

九、胜子:

梵名若那弗多罗Jinaptra,著有<

瑜伽师地论释>

十、智月:

梵名若那战多罗Jnanacandra,他也是护法的弟子。

此处特别要介绍的是戒贤,他是西元六至七世间人。

生于东印度三摩坦国,婆罗门种姓,少年好学,游历四方,访求名师,至中印度那烂陀寺,从护法受学出家,三十岁时,与南印度一大外道辩论获胜,受到国王的嘉赏,为他起造伽蓝。

后来长期主持那烂陀寺,弘传唯识宗义,他依据<

解深密经>

等经论,将佛教判为三时:

一、第一时教:

谓释尊初说阿含,说‘我空法有’之旨,称为有教。

指小乘教。

二、第二时教:

谓释尊为大乘者说般若‘诸法皆空’之理,心境俱空,指大乘空宗。

三、第三时教:

谓释尊以三自性三无性之说,肯定非空非有之中道教,指大乘有宗。

我国唐代玄奘三藏游学印度时,曾在那烂陀寺师事戒贤,依之学习<

及十支论等唯识学说。

时戒贤已一百零六岁为寺中大长老,众共尊称为正法藏。

二、中国唯识宗的建立

玄奘大师,是我国的四大译经家之一,也是唯识宗的开创人。

他俗家姓陈、名褛,河南偃师人,隋文帝开皇二十年生。

他有兄长捷,早年在洛阳净土寺出家,玄奘亦于十三岁时随兄出家。

唐高宗武德元年,与兄同入长安,寻赴成都参访。

武德五年受具戒重回长安,从法常、僧辩二大德听<

,以诸师所说,各异宗途,圣典亦有隐晦,不知所从,乃欲西行天竺以明之。

表请不许,奘师不为屈,乃就番人学书语,唐太宗贞观三年,私发长安,途中历经险阻,历时五年,始抵中天竺,于那烂陀寺,依戒贤论师学<

及十支论奥义五年。

复从胜军居士学<

唯识抉择论>

庄严经论>

等论典二年。

奘师于贞观十九年回国,由天竺携回梵典六百五十余部,归国后广译经论,先后译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余卷,其中关于法相唯识一系的,有下列各种:

五卷。

弥勒菩萨造,一百卷。

弥勒菩萨造,三卷。

无著菩萨造,三卷。

无著菩萨造,二十卷。

世亲菩萨造,一卷。

七、<

大乘百法明门论>

八、<

九、<

观所缘缘论>

陈那论师造,一卷。

十、<

唯识二十论>

十一、<

唯识三十论>

十二、<

成唯识论>

以十大论师之释论百卷,揉集为识论十卷。

由于玄奘广译法相唯识一系经论,窥基复弘扬之,开创了我国的唯识宗。

除上述经论外,他也译出了小乘说一切有部的论典,如<

阿毗达磨发智论>

及六足论,<

大毗婆娑论>

俱舍论>

玄奘于唐高宗麟德元年示寂,享年六十五岁。

玄奘大师的入室弟子窥基,俗姓尉迟,字洪道,是元魏尉迟部后裔,为唐初勋臣尉迟恭犹子,唐代京兆长安人。

出生于唐太宗贞观六年,禀性聪慧,体貌魁伟,年十七岁奉敕出家,为玄奘弟子,依玄奘学佛教经论及天竺语文。

二十五岁参与译经,唐高宗显庆四年,玄奘译<

,原拟将十家释论各别全译,并命窥基与神[日+方]、嘉尚、普光四人,分别担任检文、笔受、纂义工作,数日之后,窥基请求退出,奘师固问其故,基言:

[群圣制作,各驰誉于五天,虽文具传于贝叶,而义不备于一本,情见各异,禀者无依,请错综群言,以为一本…’。

奘师乃礼遣三贤,窥基独任笔受,译出<

十卷。

其后奘师又为窥基阐说陈那之<

因明正理门论>

,及<

等,故窥基通达因明之学。

窥基著述丰富,有[百部疏主’之称,其主要且与唯识有关者如有<

瑜伽师地论略纂>

十六卷,<

瑜伽论劫章颂>

成唯识论述记>

二十卷,<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

四卷,<

唯识二十论述记>

三卷,<

大乘百法明门论解>

一卷,<

成唯识论别钞>

辩中边论述记>

杂集论述记>

十卷,<

因明入正理论疏>

六卷,<

大乘法苑义林章>

十四卷。

由玄奘、窥基两代的弘扬,建立了我国大乘八宗之一的‘唯识宗’。

唯识宗亦名法相宗、普为乘教宗、应理圆实宗、慈恩宗。

由决判诸法体性相状故,名法相宗。

由明万法唯识的妙理故,名唯识宗。

由普为发趣一切乘者故,名普为乘教宗。

由所谈的义理,均为圆满真实故,名应理圆实宗。

由大唐慈恩寺玄奘、窥基二师所弘传故,名慈恩宗。

窥基的弟子慧沼,淄州淄川(今山东淄川)人,生于唐高宗永徽二年,十五岁出家,曾亲炙玄奘法席,后转依窥基学唯识,深入堂奥。

因为他住在淄川大云寺,故人称淄川大师。

窥基示寂后,圆测著<

成唯识识疏>

,与窥基见解不同,慧沼撰<

成唯识论了义灯>

破斥圆测之说,以显法相正义。

他曾先后参加过义净、菩提流志的译场,担任正义,多所刊正。

他的著作除<

外,尚著有<

能显中边慧日论>

四卷、<

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

金刚般若经疏>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

劝发菩提心集>

智周是慧沼的弟子,濮阳人,唐高宗总章元年生。

出家后初学天台,后师慧沼,著有<

成唯识论演秘>

因明入正理论疏前记>

三卷、<

因明入正理论后记>

三卷,及<

大乘入道次第章>

等十种。

他的<

,与窥基的<

枢要>

及慧沼的<

了义灯>

,合称为<

唯识三疏>

智周的弟子如理,著有<

成唯识论义演>

成唯识论演秘释>

二书,唯内容则流于琐细。

唯识宗建立后,宗风颇盛,百余年后,唐武宗‘会昌法难’兴起,此宗经疏大部焚毁,以后就日益式微了。

三、唯识宗所依经论

唯识宗所依的经论,有所谓‘六经十一论’,及‘一本十支’之说。

六经是:

<

大方广佛华严经>

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

此经中土未译。

阿毗达磨经>

此经中土未译。

楞伽经>

厚严经>

十一论是:

集量论>

十地经论>

辨中边论>

二十唯识论>

阿毗达磨杂集论>

以上六经十一论,在六经中,以<

为本经;

在十一论中,以<

为本论。

一本十支,又称‘十支论’,是以<

为本论,以百法、五蕴等十种论典为支论的名称,这是研究唯识学必读的论典,十支论的名称如下:

一、略陈名数支:

,这是略录<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

中名数,以一切法无我为宗。

二、粗释体义支:

,这是摄<

中境事,而以无我唯法为宗。

三、总苞众义支:

,这是错综<

十七地要义,而以明教为宗。

四、广苞大义支:

,这是总括瑜伽、深密法门,诠释<

阿毗达磨集论>

、<

宗要,以简小入地为宗。

五、分别名数支:

,这是总括<

一切法门,集<

所有宗要,以蕴、处、界三科为宗。

六、离僻彰中支:

,这是叙七品以成瑜伽法相,以中道为宗。

七、摧破邪山支:

,这是释七难以成瑜伽唯识,以唯识无境为宗。

八、高建法幢支:

三十唯识论>

,这是广诠瑜伽境体,以识外无别实有为宗。

九、庄严体义支:

,这是总括瑜伽菩萨一地法门,以庄严大乘为宗。

十、摄散归观支:

,此论中土未译。

,是建立唯识宗的基本论典,古今注释三十颂的书不胜计数。

在我国、以<

最为重要。

但<

识论>

十卷雄文,一方面是字字珠几,是发掘唯识要义的宝藏;

另一方面它行文有如枝上岔枝,叶旁长叶。

所谓‘文如钩锁,义若连环。

’使人初读之下,如随入五里雾中,不知所来,亦不知所往。

如何读通,成唯识论。

呢?

唯有熟读本颂,以颂文对照识论,便有脉络可寻了。

现在科分三十颂如下。

一、三十颂科分

三十颂,乃世亲菩萨所造,以五言四句为一颂,全文三十颂,计六百字。

在一般经论中,多以三科分判,即序分、正宗分、流通分。

而本颂全文皆是正宗分,并无序分和流通分。

在讲解三十颂之前,先要熟读三十颂全文,全文即是:

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

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

不可知执受处了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唯舍受

是无覆无记触等亦如是恒转如瀑流阿罗汉位舍

次第二能变是识名末那依彼转缘彼思量为性相

四烦恼常俱谓我痴我见并我慢我爱及余触等俱

有覆无记摄随所生所系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

次第三能变差别有六种了境为性相善不善俱非

此心所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皆三受相应

初遍行触等次别境谓欲胜解念定慧所缘事不同

善谓信惭愧无贪等三根勤安不放逸行舍及不害

烦恼谓贪嗔痴慢疑恶见随烦恼谓忿恨覆恼嫉悭

诳谄与害憍无惭及无愧掉举与昏沉不信并懈怠

放逸及失念散乱不正知不定谓悔眠寻伺二各二

依止根本识五识随缘现或俱或不俱如波涛依水

意识常现起除生无想天及无心二定睡眠与闷绝

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

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

由彼彼遍计遍计种种物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

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

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如无常等性非不见此彼

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

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

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

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

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

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

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

三十颂颂文,如上所录。

本颂内容,以一切法唯识所现。

即以识有非空,境无非有为宗。

先破小乘外道,继明唯识之理。

以文科判有三种判别方法:

一、以相、性、位三分科判:

即一者明唯识相;

二者明唯识性;

三者明唯位。

这在三十首颂文中,由第一至第二十四颂是明唯识相,第二十五颂是明唯识性;

第二十六至第三十是明唯识位。

二、以初、中、后三分科判:

在三十首颂文中,初一颂半为初分,次二十三颂半为中分,后五颂为后分。

三、以境、行、果三分科判:

初二十五颂是明‘唯识境’,次四颂是明‘唯识行’,最后一颂是明‘唯识果’。

现依第一种科判,分别说明三分如下:

一、明唯识相:

即依他起性之法。

依他起法,仗因托缘生起,唯识所现。

凡夫外道,不知唯识无境之理,执心外有别实境,因此生起我执法执。

故论主最初以种种方便,广明唯识相状、即是依他起之诸法,以破除其我执法执。

二、明唯识性:

此即圆成实性,修唯识行者,虽知万法皆此心虚妄显现,而犹未能了达真性,是以次明唯识实性、即圆成实性,以此显示真如常住一味。

三、明唯识位:

三十颂的前二十五颂,说明唯识相、性,依他圆成,无非是说明依他如幻,使修唯识行者,断妄染执障,证到圆成真理,而成三身万德的佛果。

然佛果功德,殊妙无边,非少修行可能证圆,必须历经资粮、加行、通达、修习、究竟五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妙觉四十一阶,历经三大阿僧祗劫,方能至三身万德之佛地,故次第三,明唯识位。

二、三十颂科分表

现依相、性、境三科分,列表示明如下:

唯识三十颂分科表:

前二十四须颂。

甲、略标:

1、释难破执。

2、标宗归识。

3、彰能变体。

乙、广释:

1、明能变相:

异熟能变、思量能变、了境能变、

2、正辨唯识。

3、通释妨难:

释违理难、释违教难、

第二十五颂。

第二十六颂至第三十颂。

依据上列的分科,于此拟定出讲解的顺序及内容,即是:

一、释难破执:

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

二、标宗归识:

彼依识所变。

三、彰能变体:

此能变唯三,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

四、异熟能变:

1、三相门:

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

2、所缘行相门:

不可知;

执受、处、了。

3、心所相应门:

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

4、五受相应门:

(相应)唯舍受。

5、三性分别门:

是无覆无记。

6、心所例同门:

触等亦如是。

7、因果譬喻门:

恒转如瀑流。

8、伏断位次门:

阿罗汉位舍。

五、思量能变:

1、举体出名门:

次第二能变,是识名末那。

2、所依门:

依彼转。

3、所缘门:

缘彼。

4、体性行相门:

思量为性相。

5、心所相应门:

四烦恼常俱,谓我痴我见,并我慢我爱,及余触等俱。

6、三性分别门:

有覆无记摄。

7、界系分别门:

随所生所系。

8、起灭分位门:

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

六、了境能变:

1、能变差别门:

次第三能变,差别有六种。

2、自性行相门:

了境为性相。

3、三性分别门:

善不善俱非。

4、相应俱受门:

甲、列名六位:

此心所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

乙、受俱分别:

皆三受相应。

丙、重明五位:

遍行:

初遍行触等。

别境:

次别境谓欲,胜解念定慧,所缘事不同。

善:

善谓信惭愧,无贪等三根,勤安不放逸,行舍及不害。

烦恼:

烦恼为贪嗔,痴慢疑恶见。

随烦恼:

随烦恼为忿,恨覆恼嫉懂,诳谄与害娇,无惭及无愧、掉举与昏沉不信并懈怠,放逸及失念,散乱不正知、不定:

不定谓悔、眠,寻、伺二各二。

5、所依门:

依止根本识。

6、俱不俱转门:

五识随缘现,或俱或不俱,如涛波依水。

7、起灭分位门:

意识常现起,除生无想天,及无心二定,睡眠与闷绝。

七、正辨唯识:

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

八、释违理难——

1、心法生起缘由:

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辗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2、有情相续缘由:

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

九、释违教难:

1、三种自性:

正辨:

遍计所执性:

由彼彼遍计,遍计种种物,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

依他起性:

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

圆成实性:

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

明不一不异:

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如无常等性。

明依圆前后:

非不见此彼。

2、三种无性:

总说:

别明:

相无性:

初即相无性。

生无性:

次无自然性。

胜义无性:

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

十、明唯识性:

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

十一、明唯识位:

1、资粮位:

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

2、加行位:

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

3、通达位:

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4、修习位:

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

5、究竟位:

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

三、与三十颂相关的论典

讲完三十科判大纲,再介绍几本与三十颂相关的论典。

首先要介绍的是注释三十颂的<

,凡十卷,护法等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