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15931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测试题

命题人:

李正

试卷说明:

1.考试范围: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

2.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3.本试题由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组成

第I卷(选择题)

一、每道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道题2分,共60分。

1.在现实生活中,鸡生蛋,蛋生鸡。

但若是要追问究竟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这一问题时,有人认为先有鸡,有人认为先有蛋,还有人认为鸡和蛋具有同样的遗传物质基础,二者在地球上的出现无所谓先后。

当人们对世界“打破沙锅问到底”时,就会形成他对世界一定的总的看法和观点,这种看法和观点()

①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②属于世界观范畴 ③可以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和改造世界 ④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

2.有人认为,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也有人认为,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这两者(  )

A.是矛盾的,因为实践是一切认识的源头

B.是矛盾的,因为对实践的追问未必都是哲学

C.不矛盾,前者是从本源来说的,后者是从获取方式来说的

D.不矛盾,说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是因为认识在不断发展

3.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说:

“学好哲学,终身受益”。

这说明(  )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②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 ③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生活之中

④哲学能够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①④    B.①②C.②③    D.③④

4.“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

”“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

”这两句话共同说明了哲学的()

A.内涵B.起源C.任务D.性质

5.“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

”(每个人皆有他自己的尊贵之处,只是不去思考罢了)只要养成思考的习惯,生活的质量自然会随之提高,生命的内涵也将更为丰富。

哲学是我们品味人生的开始。

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要( )

A.正确认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B.坚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D.发挥哲学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作用

6.哲学是遭人误解最久、最深的一门学问。

可以说它不是科学,也可以说它是最抽象的科学。

这句话中前后两个“科学”分别是指(  )

A.具体科学 朴素的、零散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具体科学 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之科学

D.现世的智慧,文化的活动灵魂 科学之科学

7.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哲学不能带来钱”成了他们的思维定势。

一位著名哲学家揶揄地说:

“当年马克思撰写《哲学的贫困》,如今则出现了‘贫困的哲学’。

”但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的未来的。

这是因为()

A.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任务就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

B.哲学只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C.哲学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8.“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做粗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供人玩乐的艺人。

”这句话可以说明()

①哲学与科学艺术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②哲学对艺术和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③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受哲学思想的影响 

④有了哲学思想,就是一个有成就的科学家和艺术家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思想龌龊的人,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

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

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

这是因为 ()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随时互相转化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

10.“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

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

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2.孟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

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  )

A.都承认客观事物及其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B.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C.都否认思维决定存在

D.都否认存在决定思维

13.毛泽东曾明确指出,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这是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唯物主义前提,只有肯定这一条,我们才能与唯心主义划清界限。

这主要说明()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对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不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D、思维与存在的性质是不同的

14.国家能够既着眼当前,又谋划长远,制定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宏观调控政策。

说明(  )

A.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

B.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C.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D.建立在存在基础上的思维是变化无常的

15.我国宏观调控的政策,既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又要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做适当的调整,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

这种做法属于

A.肯定存在决定思维的唯物主义观点

B.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不可知论观点

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

D.承认宏观调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观点

16.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际的关系。

上述材料体现了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和必须回答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

17.斯蒂芬﹒霍金在他的著作《大设计》一书中提出:

“宇宙创造过程中,上帝没有位置……没有必要借助上帝来为宇宙按下启动键”。

从世界观上看,与该观点一致的有()

①康德:

人是万物的尺度②赫拉克拉特:

世界是由一团活火组成的

③泰勒斯:

世界由水构成④朱熹:

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8.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19.“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

”这种观点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20.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A.心外无物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理在气先      D.存在就是被感知

21.埃及胡夫金字塔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

“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

”令人生畏的铭文从哲学上看属于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22.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B.“形存而神存,形谢则神灭”

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D.“物是观念的集合”

23.富贵在天,生死由命这是属于()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24.《管子》说:

“水者,何也?

万物之本原也。

”这是()

A.古代唯物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25.古希腊恩培多克勒“流溢说”认为,认识是从物体流溢出来的物质经过感官通道引起的;德谟克利特“影像说”认为,感觉和思想是物体的影像到达于感官引起的;近代唯物主义者培根认为,知识就是存在的映象。

上述观点()

①都承认意识能够正确反映认识的对象 

②都符合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原则 

③都认为世界史不可认识的 ④都带有明显的狭隘性和形而上学的特点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6.列宁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是因为()

①唯心主义包含某些合理的思想 

②唯心主义片面扩大意识作用,脱离了物质

③以唯心主义为指导就不能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④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③④

27.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

这两个“对子”()

A.是并列且等量齐观的    B.都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范畴

C.属于源与流的关系问题    D.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