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南宫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仿真模拟考试试题(新).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14823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南宫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仿真模拟考试试题(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北省南宫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仿真模拟考试试题(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北省南宫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仿真模拟考试试题(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北省南宫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仿真模拟考试试题(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北省南宫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仿真模拟考试试题(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南宫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仿真模拟考试试题(新).doc

《河北省南宫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仿真模拟考试试题(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南宫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仿真模拟考试试题(新).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南宫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仿真模拟考试试题(新).doc

河北南宫中学2016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4.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的孝道思想发生了转变,从孝忠并重转变为孝先于忠。

这一变化说明()

A.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主流思想 B.孝道思想成为唯一主导思想

C.门阀士族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 D.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25.宋代叶梦得《石林燕语》记载:

“政和(宋徽宗年号)末,李彦章为御史,言士大夫多作诗有害经术。

自陶渊明至李、杜,皆遭诋斥。

诏送敕局立法。

何丞相执中为提举官,遂定命官传习诗赋杖一百。

”这一做法()

A.确立了理学官方哲学的地位 B.旨在维护儒学的正统地位

C.促成了宋代科举制度的变革 D.维护皇帝权威的至高无上

26.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70%左右。

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江南一些地方()

A.小农经济发展较快 B.政府抑制兼并的措施得力

C.财富观念发生变化 D.有很强的均贫富观念

27.19世纪末《天演论》被介绍到中国后,曾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而到“五四”以后,进化论思潮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调侃和奚落。

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主革命取代改良成为近代中国的新潮流B.进化论观点被中国近代的历史进程所否定

C.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有很强的排斥性D.世界大战暴露出西方国家弱肉强食的特性

28.郭嵩焘是中国近代第一位驻外使节,他曾说“(西人)以信义相先,尤重邦交之谊。

……其构兵中国,犹辗转据礼争辩,持重而后发。

……处今日之势,唯有倾诚以与各国相接,舍是无能自立者。

”材料反映了郭嵩焘()

A.改变了传统的宗藩外交体制 B.没有认清西方列强的侵略本质

C.倡导学习西方制度和外交礼仪 D.主张师夷之长技以自强求富

29.1941年,美国飞行教官陈纳德接受国民党政府的委托,前往美国招募飞行员和机械师,以平民身份参战。

8月1日,蒋介石发布命令,正式成立中国空军美国志愿大队,任命“陈纳德上校为该大队指挥员”。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推动美国援华力度B.中国抗日赢得了国际社会普遍赞誉和同情

C.美国需要中国抗战以减轻在太平洋战场的压力D.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不足

30.1996年4月由中俄哈吉塔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会晤,创建了“上海五国”会晤机制。

继上海会晤之后,每年一次的五国元首会晤先后在莫斯科、阿拉木图、比什凯克和杜尚别举行,会晤内容也由加强边境地区军事领域信任逐步扩大到五国在政治、安全、外交、经贸等各个领域开展全面互利合作。

这说明“上海五国”的建立()

A.有效遏制了国际恐怖主义 B.加强了与北约组织的抗衡

C.推动五国走上一体化进程 D.寻求全新的国际关系模式

31.罗马某项法律规定:

“自由是每个人,除了受物质力量或法律阻碍外,可以任意作为的自然能力。

”“野兽鸟鱼,即生长在陆上、海里和空中的一切动物,一旦被人捕获,即属于捕获者所有,因为无主之物归最先占有者。

”该规定在罗马法发展史上的意义在于()

A.是罗马平民同贵族斗争的成果 B.彰显了自然法的基本精神

C.非罗马人也得到罗马法的保护 D.对罗马公民具有强制的规范性

32.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

联邦议会……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生存。

”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A.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B.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

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议会负责 D.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33.“在保持国家经济命脉(冶金、运输、燃料工业、石油等)的情况下实行中小企业的非国有化;把大工业联合成托拉斯和辛迪加,实行经济核算;重建银行和税收制度。

”这些内容应出自()

A.苏俄新经济政策 B.罗斯福新政

C.战后资本主义调整 D.中国三大改造

34.1896年,一位英国记者发表《德国制造》文章:

“看看你们的周围……各位的衣服的布料是德国织的……甚至各位喜欢看的报纸的纸张也是同一个地方产的。

即使烧掉德国制造的包装纸,手拿的拨火棍也是‘德国制造’。

”其意在说明()

A.德国率先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B.英德两国不应相互设置贸易壁垒

C.德国政治经济制度比较先进 D.英国自由主义经济政策遇到困境

35.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曾指出:

“与19世纪一样,欧洲人和美国人在亚、非和拉到处冲破壁垒打开市场,却阻碍第三世界的农产品进入他们的市场。

鸦片战争中,西方用战争来推行他们的不平等贸易;今天,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使用的金融和财政手段几乎一样有效。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第三世界产品不能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B.作者极力主张全球范围内废除贸易保护主义

C.批评了有关国际机构在促进社会公正方面无所作为

D.痛斥当今国家采用战争手段扩大市场的行为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事实上,17世纪在英国进行着两种革命。

第一种是小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小贵族和资产阶级感兴趣的是赢得在社会上有地位所必需的公民自由和宗教自由。

他们以自由主义为自己获得它指望得到的那些利益和那种控制的特殊纲领。

这一学说的主要内容是反对王室任意干涉的宗教信仰自由、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更准确地说,这包括议会对统治权的控制、独立政党的存在以及对反对党的必要性及其权利的承认。

第二种是下中层阶级和佃农的社会革命;下中层阶级和佃农要求完全的宗教平等和政治平等、要求给穷人以丰富的食品,具有小财产所有人阶层的眼光,17世纪英国的社会革命失败了,就像后来18世纪法国的社会革命失败一样。

在前后两种情形下,领导者都缺乏获取胜利所必须的人数优势、组织和成熟度。

他们的时机到19世纪后期才来临。

——【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近时志士舌敝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

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

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之革命……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之,又不能使之遽去。

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摘自孙中山《民报·发刊词》(一九零五年十月二十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英国革命中是如何贯彻自由主义学说的,并简要评述之。

(1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核心主张,指出其实践效果,并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英两国社会革命均告失败的共同原因。

(13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学者认为:

“中华文化的创新精神贯穿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生命力。

”右面图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中华文化的创新精神。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

(说明:

可以就图示中的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探讨,也可以对图示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题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用2B铅笔子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铜钱早在东周后期就已经出现,并且在后世一直得到广泛的使用,到了晚唐至宋代不但铸币数量大增,货币制度亦趋向复杂,……晚唐和宋代货币的广泛使用给国家的币源带来了压力。

……宋时平均每年的铸币数量为13万至31万贯,10世纪晚期达到88万贯,到了11世纪高达183万贯,但即便如此仍是供不应求。

为了解决这一需要,政府有时限制铸币之外的用铜,或减少每贯钱的枚数,同时禁止铜币外流,并且在这一政策证明无效时,对铸币征收高达50%的出口税。

政府甚至在四川、陕西等地试行铸用铁钱以在汉人与胡人之间设一道“铁幕”,但未能取得成功。

金银的使用(如金沙、银锭)一度解决了铸铜不足的危机,但奇怪的是,中国人很少使用这些贵重金属货币。

这时出现了一种最有趣的解决办法,即发行纸币,这就足以证明当时的货币经济是何等发达。

当时政府和商人都面临着如何长途运送大量货币的问题。

铜钱由于体积过于笨重而不合要求,于是各种纸币和票据应运而生。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

传统与变迁》

(1)根据材料,指出宋代为解决币源压力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出现纸币的背景,并指出纸币出现的意义。

(9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末工人运动在更广阔的范围里发展起来。

在德国,各类工会组织有了很大的发展。

1863年建立的拉萨尔派的全德工人联合会及其附属各工会,在1870年合并为全国互助联合会,在德国统一后又有新的发展。

……1892年全国的工会终于统一起来,组成了统一领导机构德国工会总委员会。

工人的罢工斗争也发展了。

1890年鲁尔区发生了9万矿工参加的大罢工,鼓舞了全国的工人,也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此外,德国社会民主党在反对《非常法》斗争中取得重大胜利,在议会选举斗争中也获得很大进展,1884年在议会中占有24个席位,1890年增到35席,1893年达到44席,成为议会中的第二大党。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在20世纪初期,民族意愿并不是导致内部冲突的唯一根源,社会主义者的工人运动也开始壮大起来。

社会主义者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罢工甚至是暴力手段来达到他们的目的。

……一些保守的领导者被不断激化的工人斗争和社会阶层的分化所惊呆,他们担心欧洲的国家已经到了革命的边缘。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正是试图控制这种内部混乱状态的愿望促使各国的领导人投入到了1914年的战争中。

——杰克逊•斯皮尔福格尔《世界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巴黎公社后德国工人运动的新特点及成因。

(10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人运动的开展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影响。

(5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亚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1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非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2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

出现这一意想不到的结局的一个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初的殖民主义列强空前地衰落,同样重要的是反帝国主义的民主主义情绪在诸帝国国内得到发展。

此外,战后的两个头等强国美国和苏联对在损害战败的敌人和被削弱的盟国的情况下获取海外殖民地并不感兴趣,这种情况也有助于殖民地革命。

由于日本人以“亚洲人的亚洲”为口号,进行宣传,所以西方帝国主义的政治基础也遭到了破坏。

当日本人最后被迫交出他们的占领地时,他们故意将武器留给当地的民族主义组织,从而尽可能地使西方的统治难以恢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数百万殖民地居民在同盟国和日本的军队和劳动营中服役,这种世界范围的殖民地觉醒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

最后,如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样,老百姓不仅受到了某些地区的战争造成的穷困和苦难的影响,而且还受到了同盟国关于自由和民族自决的宣传的影响。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亚非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原因。

(8分)

(2)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