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风带专题练习.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14347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压带风带专题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气压带风带专题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气压带风带专题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气压带风带专题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气压带风带专题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气压带风带专题练习.doc

《气压带风带专题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压带风带专题练习.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气压带风带专题练习.doc

气压带风带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下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的方向,读图完成1~3题。

1.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环流圈为高纬环流   B.该环流圈为低纬环流

C.甲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D.乙地为赤道低气压带

2.若该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能正确表示丙处风带风向的是(  )

3.若该图为东亚冬季风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地中,乙是陆地B.甲、乙、丙三地中,甲地气温高

C.丙气流的性质是温暖湿润D.海陆热力差异是该环流的成因

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4~5题。

4.图中气压带代表(  )

A.赤道低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

5.图中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受该气压带影响,北非地区终年高温少雨

B.受风带1影响,台湾东部夏季多暴雨C.受风带2影响,新西兰终年温和湿润

D.受气压带和风带2的交替控制,罗马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读某节气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模式图,回答6~7题。

6.a处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7.考虑海陆分布等实际情况,此季节b处的气候特征是(  )

A.炎热干燥B.高温多雨

C.温和干燥D.温和湿润

读“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圈”,阴影部分为气压带,完成8~9题。

8.图中字母与所表示的气压带对应正确的是(  )

A.M—赤道低气压带B.M—副热带高气压带

C.P—副极地低气压带D.N—极地高气压带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季节为北半球夏季B.MN之间为东南风

C.MN之间为西北风D.NP之间为东北风

10.下列现象可以用来说明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产生影响的是

①30°~40°大陆西岸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②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 ③在相同的纬度上,由于海陆分布形成海洋性和大陆性两种不同的气候 ④30°~40°大陆东岸形成季风环流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分析回答11~13题。

(能力题)

11.该月份最可能是(  )

A.1月B.4月C.7月D.10月

12.该月份,①、②两地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

A.①地的较大B.②地的较大

C.两地相当D.上半月①地的较大

13.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该季节的盛行风向为(  )

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

读下图回答14—15题

14.如果图2-2-2表示的是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系统,则正确的叙述为…()

A.丙为极地高压带

B.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

C.气压带丁和风带①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D.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与极地高压相同

15.如果此图表示的是东亚冬季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丁两地中,丁是陆地B.丙、丁两地中,丙地气温高于丁地

C.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D.①气流温暖湿润

16.如果气球在英国伦敦施放,在正常的天气情况下刚刚施放时其水平运动的方向为()

A.向西北方向B.向东北方向C.向西南方向D.向东南方向

下图是世界某著名山脉东西两侧的气候资料图。

读图,回答17~18题。

17.下列有关甲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

A.1月温和多雨,7月炎热干燥

B.1月炎热少雨,7月温和湿润

C.7月温和多雨,1月凉爽少雨

D.终年温和,1月多雨7月少雨

18.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是(  )

A.信风B.西风C.夏季风D.台风

(2011·苏州模拟)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19~20题。

19.P地的气候特点是(  )

A.温和湿润 B.寒冷干燥

C.高温多雨 D.炎热干燥

20.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  )

A.暖湿的中纬西风 B.干冷的中纬西风

C.干冷的极地东风 D.冷湿的极地东风

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回答21~22题。

21.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双选)

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B.10°~20°盛行东北信风

C.20°~30°盛行西北风

D.30°~40°盛行西南风

22.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双选)

A.甲表示1月份、冬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

下图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

读图完成23—25题

23.该日,南半球正处于()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4.①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为()

A.下沉,热干B.上升,暖湿

C.由高纬流向低纬,冷干

D.由低纬流向高纬,暖湿

25.在③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其特征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C.常年炎热干燥D.常年温和湿润

二、综合题

26、读北半球的大气环流分布示意图,回答:

(1)在图中补画箭头,表示“三圈环流”

(2)图中气压带A是________C是________E是________G是________

(3)图中风带B是________D是________F是________

(5)在图中气压带E和风带D控制下,降水________(多或少),因为①________;②________。

(6)在气压带C控制下,降水________(多或少),因为________________。

27.读三圈环流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1)写出下列地点的纬度:

C________,E________。

(2)M→H高度逐渐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际大气中,C气压带每年被大陆上相反的气压中心切断,产生此种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终年在D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该气候类型在________洲分布最广。

(5)在C、D交替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冬季天气特点是________。

在七大洲中,________个大洲有该气候类型广泛分布。

(6)三圈环流模式是在一系列假设条件下得出的,这些假设条件是________。

28、读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气压带断裂成块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B、C三个气压系统名称:

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

(3)亚洲东部盛行________风,是由北太平洋西部的________高压吹向亚欧大陆的________低压,在________力的作用下形成的。

(4)亚洲南部的________风是由于南半球的________风向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的。

29、读图回答问题(图中所示等压面为近地面等压面):

(1)判断近地面风向:

风从______吹向______。

(2)从季节上看,这种风一般在______季出现。

(3)此时,北太平洋上的气压是______强盛的季节,亚欧大陆上是______强盛的季节。

(4)请在上图中画出该地此时的热力环流图。

30.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能力题)

(1)甲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乙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

(2)以亚欧大陆为例,甲气候分布于该大陆的________沿岸;乙气候分布于我国________。

(3)上述两种气候,成因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的是________,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有关的是________。

(填甲或乙)

(4)河流补给若以雨水为主,甲气候区的河流汛期发生在________季。

(5)从降水和气温的配置关系看,利于大多数农作物生长的是________气候(填“甲”或“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10CBDDCBBBCB

11—20CBBBCBBBDA

21—25BDABBBB

二、选择题

26、

(1)略

(2)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3)东北信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

(4)赤道地区气温高,形成上升的暖气流;极地地区气温低,形成下沉气流

(5)多;低压形成上升气流;在西风的影响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6)少;高压形成下沉气流

27、 

(1)30°N 60°N

(2)低纬度地面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层高度高;高纬度地面受热少,对流运动弱,对流层高度低

(3)夏季大陆增温快,形成热源,空气膨胀上升,形成热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

(4)温带海洋性气候 欧

(5)温和多雨 六

(6)地表形态均一,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只有高低纬度之间的受

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28、

(1)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副热带高压被大陆热低压切断在海洋上

(2)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

(3)东南夏威夷亚洲地转偏向力

(4)西南季东南信

29、

(1)海洋、陆地

(2)夏

(3)夏威夷高压、印度低压

(4)略

30、 

(1)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2)地中海 东南部(秦岭—淮河以南) (3)乙 甲 (4)冬 (5)乙 当气温最高时,降水最多,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