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职业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130328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城职业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永城职业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永城职业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永城职业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永城职业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永城职业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

《永城职业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城职业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永城职业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

学院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600万元,馆藏图书43万册,电子图书1700GB。

学院的生活设施、校园文化、体育设施及校园环境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

2.内涵建设成果丰硕

学院以质量工程为抓手,全力以赴抓内涵,到目前,已有2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

煤矿安全、建筑技术专业实训基地获得中央财政支持;

粮食加工及储检实训基地获得省级财政支持;

院级质量工程全面启动,质量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学院的学术氛围,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科研活动,编写教材、撰写论文、研究课题、组织职业技能竞赛,在教科研活动中,教师的水平得到了提高,加快了人才成长的步伐。

3.实训基地建设卓有成效

学院先后投资3600多万元,在新落成的实训大楼中建成各种类型的实验实训室111个。

其中,数控车间、物流园区、大学生孵化基地、烹饪实训基地、前厅客房中心等为模拟仿真、虚拟情境实训室。

实验实训项目基本覆盖学院所设专业,能够满足各专业核心技能的训练需要。

校企紧密合作单位61个,校企共同开发实训教材,共同参与课题研究,互派教师,培训员工,相互挂职锻炼,共同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联手开展技能竞赛,进行专业技能鉴定,组织学生认知实习和阶段性顶岗实习、安排学生就业。

现已形成了一条集教学、实习实训、就业、再培训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4.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成绩突出

学院高度重视首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以评估的指标要求为指导,以迎接评估作为学院发展的契机,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

经过评估建设,加快了基本建设,更新了教育理念,规范了各项管理,促进了教学改革,加强了队伍建设,形成了特色文化。

2009年上半年,省教育厅组织评估专家对我院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现场考察,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得到了专家们的高度评价,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学院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积蓄了力量。

5.学生专业技能素质日益提高

学院坚持以能力为本位,在理论与实践一体的教学模式和以赛代考、考赛合一的评价模式下,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充分锻炼。

学院先后举办了两届职业技能大赛,每个专业都有比赛项目,每个项目学生参与率都在90%以上,参与比赛的学生有近30%成绩突出,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教学效果明显。

在省教育厅主办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我院首次参赛的三个项目中,物流、数控均获得了好成绩。

6.师资队伍发展壮大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事关学院发展全局的战略位置。

学院按照“以培养和引进为基础,以稳定人才为重点,以用好人才为目标”的工作思路,严把教师入口关,确保教学团队的人才结构和质量。

现校内专任教师455人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39人,“双师素质”教师178人。

学院鼓励教师进行进修与深造,加强知识更新,制定相关制度,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对口交流,特别是到企业实践锻炼提出要求,保证了教师知识的鲜活性和双师素质的提高。

7.毕业生就业工作扎实有效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就业率高,社会声誉好。

学院完善了“组织全员化、指导课程化、招聘市场化、手段现代化”的就业工作机制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积极开拓就业市场。

毕业生以思想品德好、职业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强的优势,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2008年被省人事厅、省教育厅评为“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8.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学院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能够完成48个工种的职业资格鉴定。

在完成在校学生各种职业技能鉴定的情况下,学院已成为永城企事业员工培训基地,每年为神火集团、先帅百货、裕东电厂等企业和永城市政府有关部门、事业单位等培养5000余人次的一线员工和业务骨干。

9.特色校园文化发挥育人功能

学院始终强调文化育人的功能,努力塑造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

以国家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学校、地方特色、职业德育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校园文化经过精心的策划,多年的努力,日趋形成。

实训楼内的实践文化、图书馆的阅读文化、宿舍食堂里的服务文化,以及小桥流水、绿树奇石为代表的校园景观文化等,如画龙点睛把校园装扮的更加靓丽,文化育人氛围浓郁,特别是两个广场上以立足职业定位、继承汉文化精神为主题的两屏雕塑更是主题鲜明,彰显特色。

二、“十二五”学院面临的经济、政策环境和战略处境

1.高职教育面临重大的战略转变和机遇

国家于今年先后制定并出台了2010年-2020年教育、人才、科学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三个规划纲要共同构成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成为未来十年国家发展建设的战略指南。

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2020年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重点将进入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和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的新阶段。

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的重要特点是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发展的核心任务。

为此,《规划》提出三点要求,一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二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三要牢固树立高校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的另一重要特点,就是强调优化结构办出特色。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

河南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靠人才兴中原崛起等相关重要性文件,都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鼓足了干劲,提供了机遇。

2.职业教育面临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党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

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在产业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在要素投入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加快发展服务业。

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研发、工业设计、商务、节能环保服务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有机融合。

大力发展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和物业服务、社区服务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

为适应经济方式转变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

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要加大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法律、咨询、会计、工业设计、知识产权、食品安全、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力度,重视传统服务业各类技术人才的培养。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人力资源的需求结构上发生了战略性变化,为职业教育提出了要求,提供了机遇。

3.区域经济发展对我省职业教育提出了人力资源需求

2010年河南大胆提出“构建中原经济区”战略设想,并被国务院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原经济区成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其功能定位是:

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中心。

中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将成为全国经济新的经济增长板块。

2011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

加快发展六大高成长性产业。

以市场空间大、转移趋势明显的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建材产业为重点,坚持龙头带动、基地支撑、高端突破,培育一批千亿元产业集群。

积极推进省内国有骨干企业重组整合,在装备制造、煤炭化工、有色金属、钢铁、粮食等行业组建一批大型企业集团。

继续做好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后续工作。

河南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过去高校毕业生主要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状况直接、间接地影响着学校的发展。

建设中原经济区,促进河南经济大发展,推进中部地区崛起,为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就业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也为本地高校的发展创造了优良的环境。

综上,我院“十二五”期间,面临大好发展机遇。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中原经济区战略举措,对人力资源的结构及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院面临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学院应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切入点,主动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促进学院的大发展。

学院扎实的基础,丰富的内涵,高涨的士气为学院的新一轮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第二部分“十二五”发展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学院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之路,进一步创新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进一步强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推动“双师型”专兼职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拓展服务社会的水平和功能,全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争创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二、发展目标

紧贴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的需求,稳定招生规模,使在校生保持在10000人以上,每年培养3000名以上高技能人才。

把学院建设成为区域煤炭化工类高素质高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创新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拓展校企合作领域,依托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整合社会资源,组建校企合作理事会,完善校企互动工作机制。

——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专业建设,到2015年使学院专业总数达到45个;

开发建设40门以上优质核心课程、5个以上教学资源库;

实施“教学名师”、“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项目,打造1支国家级水平、2支省级水平的优秀教学团队,安排300余名专任教师到合作企业顶岗实践,从合作企业聘用3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依托行业企业建成3个校企紧密合作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成2个校内集教学、生产、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五种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

系统构建适应工学结合模式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

完善数字化校园建设,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远程教育、学生就业等提供全方位服务。

——实施学生素质养成工程,积极组织校内外课余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提升社会服务功能,以服务行业企业技术创新、校企结合互动共赢机制为重点,推动应用技术研发;

学院职业培训年累计不少于1万人次。

第三部分“十二五”发展主要任务与思路

为实现学院的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学院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体制机制建设

实施董事会制度下的校企合作办学新体制,以资金或契约式互助服务项目为纽带,构建由政府、主管集团、合作企业、行业协会以及学院等成员组成的学院董事会、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三级校企合作的办学管理平台,完善校企合作新机制。

学院层面完善多元办学主体为核心的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依托河南煤化集团,与集团所属企业永煤集团、焦煤集团、鹤煤集团、中原大化、省煤气集团等以及与学院有密切合作关系企业联合组建学院理事会,下设秘书处,负责理事会的日常工作。

各系以不断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产业升级需要为核心,依托重点合作企业组建系级理事分会。

各专业围绕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吸纳合作企业的一线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加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校企共同探索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

二、专业建设工作

1.按照区域经济需求调整专业方向

按照“社会急需、服务行业、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原则,坚持服务于煤炭化工、食品加工、机械、建筑、冶金等企业,瞄准中原经济区和新兴产业人才需求,以煤矿开采、矿井通风、食品化工、冶金技术、物流管理、数控技术、电工电子和艺术设计等专业为龙头,科学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布局;

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通过年度自我评估和高职数据采集平台数据分析,适时增设新专业;

建立招生就业预警机制,合理确定年度分专业招生计划数量,保证专业办学的质量、结构和效益协调发展;

建立健全学院重点专业遴选机制,以质量工程建设的方式,遴选和重点建设15个以上特色优势专业。

2.按照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和创业能力为核心,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实行差异化教学和分层培养,构建以“实训课程”为主导、符合职业岗位实际工作需要的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有机结合的系统化课程体系。

二是加大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力度,完善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知识的培养系统。

三是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按照典型企业岗位标准或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内容;

实训项目开发逐步由“教师结合企业生产过程自行设计”过渡到“实践项目是来自企业真实生产任务、产品设计”。

四是建设一批与行业标准、职业标准高度融合,符合企业未来发展需要和岗位技能要求,突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优质核心课程与优质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

3.按照双师素质标准建设师资队伍

一是加强教师师德、教风建设,建成一支具有崇高职业理想和高超职业能力的教师队伍。

二是通过与紧密合作企业互换员工,建立兼职教师补贴制度,定期向社会发布兼职教师招聘信息等措施,吸引企业一线专业技术人才、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使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时比例逐年增加,突出双师型教师及兼职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地位。

三是完善教师下企业制度,支持教师承担行业企业内各种职业资格培训任务;

支持教师参与河南煤化集团重点工程和企业一线工作;

支持教师开展社会调研、科技服务,使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课程建设与改革能力显著提升。

4.按照多元主体原则建设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

在现有实验、实训条件基础上,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大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的试点力度,依托行业企业建成3个校企深度合作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即校中厂),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

改造、扩建实训基地,建成2个校内集教学、生产、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五种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创造真实的生产情境,使之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学规模相适应。

校外实习基地:

通过面向企业提供“订单式”培养、“项目化”合作、技能培训与技术服务等途径,进一步拓展校外实习基地,扩大合作层面,提高合作深度,与紧密型合作企业建立厂中校,并构建校外实习基地运行与管理的长效机制。

5.按照工学结合模式构建监控体系

一是参照ISO9000质量标准,形成一套可操作的质量管理体系,以保证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全部环节处于受监控状态。

二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与合作企业加快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包括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及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等。

三是针对校企工学结合的需要,调整质量管理方法与形式,突出过程监控与形成性评价,切实将管理的重点从固定的课堂或教学主体转移到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教学项目中。

四是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灵活性,根据行业企业需求,建立能主动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模式需要的弹性学制及学分制管理制度、教学运行管理制度、学籍管理制度等。

三、数字校园工作

一是建立数字化校园配套的体系建设,包括信息标准体系、安全体系、运维保障体系建设。

二是建立统一信息门户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数据中心平台等三大基础平台。

三是新建或改建一批满足各部门日常管理需求的业务应用系统,包括院长办公系统、数据平台采集系统、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离校管理系统、就业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设备资产管理系统等应用系统。

四是在三大平台基础上集成新建和原有的各种业务系统,并建设集成化的应用系统、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和一站式服务中心平台。

五是扩大校园“一卡通”服务功能,加强学院安全信息化系统建设,对宿舍门禁、校园监控实施在线管理。

六是完善软硬件支撑平台。

四、学生管理工作

1.强化学生管理

围绕一个核心,建立和健全两个体系,强化三项工作。

一个核心: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两个体系:

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建设学生素质拓展训练体系和顶岗实习学生管理体系。

三项工作:

强化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应用水平,强化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强化“辅导员行政管理、学生宿管科管理、学生会自律管理”的“三结合”模式的学生公寓管理。

2.强化就业管理

一是探索构建就业反馈体系。

通过借鉴“麦可思就业调查系统”的相关内容,构建适合于学院实际情况的就业反馈体系。

为教学、招生等部门开展工作提供相应服务。

二是探索就业指导课程改革。

将就业教育的内容分成8-10个模块,以活动带讲授,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增强就业教育的吸引力及实用性和时效性。

三是探索建立学生就业测评指标体系。

根据专业岗位对人才能力的实际需求,分专业成立课题组,研讨建立分专业的就业测评指标体系,为学生就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四是探索组建学生创业中心。

依据国家的创业政策,一方面通过创业知识宣传月、创业论坛、创业人物评选、创业技能大赛、创业项目洽谈会、创业政策宣讲会等营造创业就业氛围;

另一方面引进实体企业,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参与创业实践。

五、社会服务工作

一是结合学院专业和资源优势及社会市场需求状况,拓展培训项目在社会化大培训上下工夫,建立具有学院特色的培训超市,努力搭建终身教育平台。

二是开发远程教育,建立开放式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

三是服务中原经济区,建立职业培训紧跟市场、贴近行业的新机制,与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培训学校合作,加强集团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

六、校园维稳工作

建立起“平安校园”的有效工作和管理机制,健全校内安全防范机制,有效防止突出治安问题的发生,杜绝重大责任事故的发生;

深入开展领导干部网、学生安全员网、信息平台网、职工群众网等四大信息反馈网络建设,确保安全信息畅通;

改善学院及周边治安状况,加强安全教育,促使师生安全防范意识、法制观念显著提高。

七、后勤教辅工作

学校后勤教辅工作是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方面,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

要树立后勤教辅水平也是教育质量的理念,把后勤教辅服务工作做扎实,让各项管理制度更完善。

八、队伍建设工作

一是抓好领导班子队伍建设。

以“作风优良、学识丰富、视野宽阔、富于创新、真抓实干”为目标,通过学习培训和项目锻炼等途径,增强班子的领导力、执行力、学习力、创造力和人格魅力,形成学院事业发展的核心。

二是抓好中层干部队伍建设。

按照“竞聘述职、民主测评、入选公示、党委研究、校长聘任”的程序实行中层领导干部竞聘上岗。

三是抓好教职员工队伍建设。

进一步深化学院人事制度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转换用人机制,整合人才资源,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九、新校区建设

新校区按照20000学生的容纳规模,五年内完成规划、建设、装修、地面硬化绿化等相应的校园建设,将新校区建设成为景致式、花园式绿色生态校园。

在学校财力允许的情况下,进一步完成新校区的软硬件深化建设。

十、附属学校工作

加强附属学校管理,发挥其教学管理自主性。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着力打造质量优良、特色突出的基础教育集团。

加强低龄学生安全教育。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各项规定,切实将校园周边安全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确保中小学生平安上学、平安回家,确保广大师生安全和学校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