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献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127452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1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献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古代文献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古代文献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古代文献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古代文献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文献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古代文献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献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文献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一)根据雕版情况区分

1.刻本(刊本)用木版雕字所印的图书。

亦称“刊本“。

2.单刻本将丛书中某种著作单独刊行的本子。

对“丛书本”而言。

也称“单行本”。

3.精刻本(精刊本)指雕版字体工整而且经过精审校勘的书。

如书稿由名家手写上版,则称为“写刻本(写刊本)”。

4.通行本即普通流行的刻本,以区别于“精刻本”和“写本”。

5.节本指图书经过删节后印行的本子。

6.抽印本将书中某些部分抽出单独印行的本子。

7.修补本使用修补版印出的本子。

8.残本残缺不全的本子。

9.活字本(聚珍本)用单字排版印刷的本子。

乾隆皇帝认为“活字”之称不雅,改称为“聚珍本”。

10.百衲本指将多种不同版本的书版拼凑印成一部完整的书,或指以各种善本配合汇印而成的书。

“衲”为补缀之义。

僧衣又称“百衲衣”,极言补缀之多。

11.邋遢本邋遢不整洁的本子。

南宋绍兴年间四川所刻的七史,到了元代,大部分版片模糊漫漶,印成之书墨迹旁溢,斑污满纸,著录家称之为“邋遢本”。

12.书帕本明代官吏刻印的一种本子。

当时习俗,官吏奉使出差回京,必刻一书,以一书一帕相馈赠,故名。

其书刻工拙劣,校勘粗疏,甚或抽减原书内容,故不为人所重。

(二)根据刻书机构的性质区分

可分为三类:

官刻本、家刻本、坊刻本。

官刻本大都雕镂精审,私刻本一般校勘详确,坊刻本由于书商为谋取利润而雕印,因此质量通常比较低下。

1.官刻本指经官府雕版印行的书。

又有种种不同的名称:

(1)监本各朝国子监所刻的书,称为“国子监”本,简称“监本”。

这个名称始于五代后唐冯道请由国子监据唐《开成石经》校刻九经。

明代则在南北两京的国子监内刻印经史,因此又有“南监本”和“北监本”的区别。

(2)经场本指由经场所刻印的书。

明朝执掌宫廷事务的机关分为十几个“监”,其中有个“司礼监”,其下属一个“经场”,专做内廷刻书印书的工作。

经场的负责人是宫中的太监,由于学识不高,校勘往往不精,讹误较多,因此不被后世藏书家所重视。

(3)殿本即武英殿本,因刻书机构设在武英殿,故名。

纸墨精良,刻印俱佳。

所刻除经史外,多为官书巨帙。

武英殿,清宫殿名,在今北京故宫博物院内。

(4)内府本在清代凡经皇帝审定或命令编纂的书,全由内廷刊行,称为内府本。

(5)局本指清代官书局所刻印的书。

同治年间,在江宁创立金陵官书局,同时,江西、浙江、福建、两广、两湖等省亦相继创立。

2.家刻本指私人在自己家中刊刻的书,或称“家塾本”、“书塾本”。

(1)闵刻本指明末闵齐伋家刻印的书。

多用彩色套印,精美悦目,与“凌刻本”并称于世。

(2)凌刻本指明末凌濛初家刻印的书。

(3)毛刻本指明朝常熟汲古阁主人毛晋所刻印的书,又称“汲古阁本”。

3.坊刻本指由书坊刻印的书。

因出自书贾之手,多校勘粗疏,不为人所重。

亦称“坊刊本”,省称“坊本”、“坊刻”。

“坊”指市上的书坊而言,包括五代时的“书肆”,北宋时的“书林”、“书堂”,南宋时临安的“书棚”、“书铺”等。

(1)书棚本指南宋临安(今浙江杭州)书坊所刻印的书。

当时陈起、陈思父子开设书籍于临安棚北大街睦亲坊南,故称。

也泛指书坊本。

(三)根据雕版地域区分

1.蜀本(眉山本)指在四川刻印的书。

因其字体稍大,又称“蜀大字本”。

四川眉山刻印的书又称“眉山本”。

2.闽本(建本、麻沙本)闽是福建的简称。

建指福建的建宁府(今建瓯市)和建阳县(今建阳市)而言。

这两个地方所刻的书,统称“建本”,又称“闽本”。

麻沙是指建阳的麻沙镇,镇附近多产榕树,木质松软,便于雕版,故称。

3.浙本(婺州本)指浙江地区刻印的书。

杭州为刻书中心,经国子监校勘之书多于此雕印。

大都字体方整,刀法圆润,是宋版中最好的本子。

在婺州(今浙江省金华市)地区所刻的书称“婺州本”,字体瘦劲,别具风格。

(四)根据字体版框大小区分

1.大字本指宋、元刻本中字体较大的本子,每行至多不过十七八字,其版框纸幅也都高大。

和“小字本”对称。

2.小字本指宋、元刻本中字体较小的本子,大约每行二十三四字到二十六七字。

对“大字本”而言。

3.巾箱本小开本的书。

因其可置巾箱(放置头巾或档、书卷等的小箱子)之中,故名。

4.袖珍本开本较小的书。

因版式小,可藏于袖中携带,故名。

5.夹带本科举时代流行的一种小字小版的本子。

因专供士人考场夹带之用,故名。

其大小约等于128开的本子。

(五)根据刻印先后区分

1.祖本最早的刻拓本。

因后出本子皆源于此,故名。

2.原刻本(原刊本)、初刻本(初刊本)初次雕印而成的本子。

以后凡按原本照样翻刻的书,则称为或“重刻本(重刊本)”。

3.初印本书版制成后第一次印刷而成的本子。

对“后印本”而言。

书版经过多次印刷难免磨损,后印本往往有残缺不清之处,故人以初印本为贵。

4.仿宋本指清代依宋刻本行款字体刊印的本子。

5.影刻本(影刊本)依原书摹刻刷印而成的本子。

珍贵的古籍,为保存原书的面貌以适应研究需要,清乾嘉以后,常用影刻的方法加以传布。

6.覆刻本(翻刻本)以某一刻本为底本,影摹后上版开雕印出的本子。

省称“覆本”、“翻本”。

用宋版翻刻的,称“覆宋本”;

用元版翻刻的,称“覆元本”。

用明版翻刻的,称“覆明本”。

(六)根据校注批点区分

1.校定本经过校勘审定的本子。

亦省称“校本”。

如将校雠者的名字也写在书本上,则称为“某人校定本”。

2.注本除正文之外带有注释的本子。

3.批本(评本)由名家评注过的本子叫“批本”,或对此书有些议论,所以又叫“评本”。

批注的本子有的在行间,有的在天头,在天头的又称“眉批”或“眉评”。

4.批点本(评点本)行间或天头有注解文字,同时又加圈点的本子。

5.批校本加有名家批语和校语的本子。

(七)根据流传情况区分

1.孤本指现时世间只有一份的刻本、未刊稿本以及原物已毁损的旧拓本。

2.珍本指刻印较早,流传较少,或文物价值较高,或内容较好,对科学研究价值较高的珍贵书。

3.善本精善珍贵的本子。

善本的标准和收录范围,因时因人而异。

4.旧本指年代不详或著书人的时代和刻书的时代相抵触的刊本。

多指宋、金、元本。

亦称“旧刊本(旧刻本)”。

(八)根据非雕版印刷区分

1.抄本(写本)抄写而成的书本。

唐以前多称“写本”,唐以后多称“抄本”。

抄本中书法工整而精致者,称为“精抄本”。

2.影写本(影抄本)依原书字体款式摹写而成的本子。

一般多摹写宋、元旧本。

3.影宋抄本影抄本的一种。

宋版书籍为世罕见,藏书家往往选聘著名写手以优质纸墨照式影摹,务使与原本酷似,以供鉴赏研究,流传后世。

4.稿本(手稿本、清稿本)指写定而尚未付印的书稿。

其为著作人亲手书写的稿本称“手稿本”。

凡稿本经他人代为缮写后,又经著作人亲手校定的称“清稿本”。

5.拓本将金石器物上的文字图画拓印出来的纸本。

版本根据不同情况还有很多的名称,不一一介绍。

三、历代刊本的特点

历代版刻书籍,由于刻书时代不同,地点不同,因此刻书的风格(字体、纸张、墨色、刀法、版式、装帧等)也不尽相同。

现将宋、金、元、明、清刻书特征分叙于下:

(一)宋本雕版印刷在宋代有了很大的发展,两宋300多年是我国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

宋代刻本日益为人们所珍视,这与宋本所独具的特点分不开。

特点大致如下:

1.字体:

以时期论,北宋早期刻书多用欧(阳询)体字,欧字瘦劲,秀丽俊俏;

字形略长,转折笔划轻细有角。

后来逐渐流行颜(真卿)体字,颜体雄伟朴厚,字形肥胖,间架开阔,有骨有肉。

南宋以后,柳(公权)体字日益增多。

柳字比颜字略瘦,而笔划挺拔有劲,起落顿笔,过笔略细,横轻竖重。

以地区来看,汴梁(今河南开封)和浙本多欧体,蜀本多颜体,闽本多柳体,江西刻本欧体、柳体兼而有之。

2.墨色、刀法:

用墨质料精良,浓厚似漆,虽著水遇湿而无漂迹。

刻工要求严格,刀法精致认真,字画一丝不苟,虽刻在版上,并不失却原书手笔神气。

3.张纸:

北宋的汴梁本和南宋的浙本、蜀本,主要用白麻纸。

南宋的闽本则主要用黄麻纸,另外还有一种质地厚硬的黄纸,主要用于印刷佛经。

4.版式:

早期刻书,多半是四周单栏,后来逐渐演变为左右双栏,上下单栏,而且上下栏线细,左右栏线粗,行宽,字疏,白口,单鱼尾,版心多有刻工姓名和字数,有的书小题在上,大题在下。

书尾多刻有牌记,间有在左栏外上角刻书耳的。

每行字数虽然相同,但从横向来看,字的间隔排列大多不整齐。

蜀刻本中的唐人集子都是半页十一行或十行,宋人集子一般都是十行;

而史书又大都是九行本,这可能是当时当地的一种风气。

5.装帧:

这个时期的书籍主要是蝴蝶装,有少数是旋风装和经折装。

北宋早期还有卷轴形式的纸页,到南宋时就出现了包背装。

(二)金本金在北方与宋并存,刻书事业集中于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一带),所刻流传到今天的已经很少。

近于柳体,字画结构瘦俏有神,起落顿笔,折笔有棱角,显得特别精神。

2.纸、墨、刀法、版式:

纸、墨、刀法、版式与宋本没有多大区别,多左右双栏,上下单栏,也是上下栏细,左右栏的外线粗,行款较密。

(三)元本

1.字体、墨色、刀法:

字体主要是赵(孟頫)体,赵字柔软活泼,圆润俊美,无板滞之感。

小说、民间读物往往掺用一些简体字,版心所刻数字、页码多用草书。

后期的刻书,书写字画起笔落笔多带回锋。

墨色稍浊,刀法也显软弱无力。

2.纸张:

早期白麻纸黄麻纸兼而用之,中期以后则多用黄麻纸,也有用竹纸的,少数用蚕茧纸。

3.版式:

大多是四周双栏,行窄字密,黑口,花鱼尾,目录和文内小题上也常有刻鱼尾的。

版心上刻字数,下刻页码或刻工姓名。

4.装帧:

以包背装为主,蝴蝶装较少,佛经大都用经折装。

(四)明本

大致可以区分为三个时期。

明初(洪武至正德)都是软体字,还有颜、柳、欧、赵四家余味,其中宣德、正统刻本,形似宋本。

明中叶(嘉靖、隆庆时期),极力模仿宋人字体,同时大兴翻刻宋本之风,字画横平竖直,撇捺直挺,整齐严谨,字形方正,成为真正的方块字,但缺乏流利生动之态。

晚明(万历至崇祯)字形变长,笔划横细竖粗,略显笨拙,即所谓长宋体。

主要用棉纸和竹纸。

一般说来,官刻本、家刻本多用棉纸,坊刻本多用竹纸。

若按时期来分,初期多有棉纸,用竹纸的较少;

中期仍以棉纸为多,渐有用竹纸者;

晚期则多数用竹纸,少数用棉纸。

洪武至弘治一般都是四周双栏,粗黑口,少数细黑口,经厂本行宽字大,开本也大。

从正德起,又以宋本为模式,黑口变白口,版心上刻字数,下刻刊刻工姓名。

万历以后白口为多,黑口较少,单栏双栏兼而有之。

嘉靖以前多包背装,至万历时才逐步变为线装。

(五)清本

清初字体仍是明末风韵,字形长方,横细竖粗。

康熙以后,盛行两种字体,一种是硬体字,也叫仿宋字,在刻本中最为普遍。

道光以前,字体秀丽美观,字画横轻竖重,撇长而尖,捺拙而肥,右折横笔粗肥。

道光以后宋体结构变得更加呆板,世称匠体。

字行特密,使人有一种黑糊糊的感觉。

另一种是软体字,也称写体。

字体优美,印制亦佳。

用纸品类繁多。

最好的是开化纸(南方称桃花纸),既薄而细;

其次是开化榜纸及各地土产的棉纸。

一般是左右双栏,大部分是白口,字行比较整齐。

书前刻封面的较多,一般中间一行是书名,字略大,右行刻编著者,左刻刻家或藏版者;

也有在封面页反面雕印刻版地址、牌记和刊版年月的。

基本上是线装。

四、版式、装帧的知识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版式和装帧的知识。

(一)版式 即书版的形式。

古书一版,通常由下面几部分组成:

1.版框书版四周的界线叫“版框”,又叫“边栏”。

四周界线只有一道粗线的叫“单边”,在粗线之内又附一道细线的叫“双边”;

天地两边没有细线,仅在左右两边有细线的,叫“左右双边”;

天地左右都有细线的叫“四周双边”,俗称“文武边栏”。

2.版心书页折叠的地方叫“版心”,又叫“版口”、“书口”。

版心中有专为折叠时作标记用的“象鼻”和“鱼尾”,刻在上下两端。

版心上下两端的界格叫“象鼻”。

象鼻中空的称为“白口”,象鼻中有墨线的称为“黑口”或“细黑口”、“小黑口”;

象鼻中有宽黑线或全黑的称为“大黑口”或“宽黑口”、“粗黑口”;

象鼻中刻有文字的称为“花口”。

版心中的鱼尾形标志叫“鱼尾”。

体白者称“白鱼尾”,体黑者称“黑鱼尾”,画细线条者称“线鱼尾”,加圈或小点者称“花鱼尾”;

位于版心上端的称“上鱼尾”,中间者称“中鱼尾”,下端者称“下鱼尾”;

一页版心中仅有一个者称“单鱼尾”,上下各有一个者称“双鱼尾”,有三个者称“三鱼尾”;

双鱼尾一正一倒者称“对鱼尾”,两个皆正者称“顺鱼尾”。

3.界行版面上分行的纵向直线。

也叫“行线”、“边准”、“界格”。

4.耳格版框之外所刻的小长方框。

内刻有篇名或小题,以便翻检。

位置多在边栏的左上角。

因其附于版框旁边,有如人耳,故名。

亦称“书耳”、“耳子”,简称“耳”。

5.天头、地脚书页上边栏以外的空白余纸称“天头”,下边栏以外的空白余纸称“地脚”,又称“下脚”。

(二)装帧 指古书在装订形式方面的设计。

有以下几种:

1.卷轴装将帛或纸粘连成长幅,以木棒或象牙、玉石等材料做轴,自左至右卷成一束。

一般高一尺左右,长度由几尺到二三丈不等,视文字多寡而定。

唐以前书籍多用此式。

2.经折装由卷轴装发展而成。

将长幅不以轴卷而反复折叠,成为摺子,首尾粘以厚硬纸页护持。

因佛家经典多用此式,故名。

省称“折装”。

因其类似印度之梵夹,又称“梵夹装”。

现在流传的裱本字帖,不少采用这种形式。

3.旋风装由经折装改进而成。

将其和尾页用整幅纸粘连起来,使用时前后连贯,便于迴圈翻阅,如同旋风,故名。

4.蝴蝶装将书页有字的一面沿中缝向内对折(即字面相对),中缝背面以胶料粘连,以厚纸包裹做书面。

翻阅时书页从中缝展开,两边向外,形如蝴蝶双翅,故名。

省称“蝶装”。

宋、元书籍,除佛经外,一般多为此式。

这种形式的最大不足是每翻一页就要遇到两个背面(无字面),使人感到不便;

而且版心折缝处容易脱落破损,以至损伤版心的文字,故后又改进为包背装。

5.包背装将书页沿中缝向外对折,使两半页字面相背,书脊用胶料粘合,或再加纸捻订脑,以一整幅厚纸包背粘连,裹住书脊和全册书的前后两面,故名。

亦称“裹背装”。

这种形式始于元而盛行于明,清初亦沿用之。

包背装书籍在翻阅时,不再遇到无字的纸背,且较蝴蝶装牢固,但经久翻阅,背脊仍易开胶破散,故后为线装所取代。

6.线装由包背装演化发展而成。

改整幅封面为散开的前后封面,连结材料也不再用胶料,而是打眼穿线,比包背装更加牢固美观,是明、清以来雕版书籍和抄本的主要装帧形式。

依打眼的数量,又可分为四眼装、六眼装、八眼装等。

一、图书目录的作用

要想得到一个好的版本,就要熟悉图书的目录。

所谓目录,是指按照一定次序编排,记录图书的书名、作者、出版、内容与收藏等情况,以供读者检索之用的工具。

目录在古代就是书目。

目录在我国历史上有不同的称谓,如称“录”(刘向《别录》)、称“略”(刘歆《七略》)、称“志”(王俭《七志》)、称“簿”(荀勖《中经新簿》)、称“考”(朱彝尊《经义考》)、称“记”(钱曾《读书敏求记》)、称“书录”(毋煚《古今书录》)、称“书目”(李充《四部书目》)等,也有直称“目”或“目录”的,如欧阳修等的《崇文总目》、刘孝标《文德殿正御四部目录》等。

名称虽异,性质相同,都是群书系统化的著录,是分类编排的二次文献,是书籍的档案。

借助图书目录的检索,就可以按图索骥,寻求到一个好的版本;

有了目录学的常识,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清代学者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说:

“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

必从此问涂,方能得其门而入。

”江藩也在《师郑堂集》中说:

“目录者,本以定其书之优劣,开后学之先路,使人人知某书当读,某书不当读,则为易学而成功且速矣。

”清末,张之洞为指导人们读书,特地编写了《书目答问》一书,并强调指出:

“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

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之本,事倍功半。

”可见古代学者对图书目录的重视以及图书目录对人们读书的指导作用。

我国的图书目录,向来具有综合群书,类居部次的传统,其中解题性的目录,除著录书名、作者、卷数、存佚以外,还有解题、序跋,用来概要阐明内容要旨,作者生平,学术源流,版本优劣,以及考订篇章次第,文字舛讹等,人们检索目录,就可以瞭解到一代学术之概况,著述之宗旨,乃至版本之流传,图籍之存失。

这些内容对文献的整理和研究都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当代目录学家余嘉锡在《目录学发微》中总结了目录在考辨古籍上的6种功用:

(1)以目录著录之有无,断书之真伪;

(2)用目录书考古书篇目之分合;

(3)以目录书著录之部次,定古书之性质;

(4)因目录访求缺佚;

(5)以目录考亡佚之书;

(6)以目录书所载姓名卷数,考古书之真伪。

二、图书分类的演变

我国从汉代开始就有了根据学术渊源、著述流别而制定的图书分类法和图书目录了。

汉成帝时,朝廷征集图书文献,命刘向等校勘整理,每校一书,由刘向加以编次,写出提要,抄录上报,这就是《别录》。

《别录》即纂集群书叙录而成。

其内容大致包括书名和篇名,书名的含义,作者的生平,书籍的真伪,校勘的原委,学术的源流,书籍的价值等。

这是我国第一部解题式的书目,也是先秦至西汉时图书的综合记录。

现在保存完整的只有《战国策叙录》、《晏子叙录》、《荀卿子叙录》、《管子叙录》、《列子叙录》、《邓析子叙录》、《说苑叙录》等。

汉哀帝时,刘歆继承其父刘向之业,进一步整理朝廷藏书,编成《七略》,这是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

《七略》将图书分为六大类,即《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

又将“六略”的总序、总目辑为《辑略》。

各类之下又分种,共38种,《六艺略》分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9种;

《诸子略》分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10种;

《诗赋略》分屈原赋之属、陆贾赋之属、孙卿赋之属、杂赋、歌诗5种;

《兵书略》分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4种;

《术数略》分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6种;

《方技略》分医经、经方、房中、神仙4种。

著录图书603家,13219卷。

东汉班固撰《汉书·

艺文志》以刘歆《七略》为蓝本,“删其要以备篇籍”,基本保留了《七略》的面貌,这是我国第一部史志目录。

《汉书·

艺文志》和《七略》的主要区别是取消了《辑略》一类,把《辑略》的内容分散归附于“六略”及38小类之后。

魏晋南北朝时期目录学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四部分类法。

西晋荀勖在三国魏郑默《中经》(或称《魏中经簿》)的基础上撰《中经新簿》(又称《晋中经簿》),把《汉书·

艺文志》的六类改为甲、乙、丙、丁四部。

甲部收录六艺及小学等书,相当于《七略》中的《六艺略》;

乙部收录诸子、兵书、术数等书、相当于《七略》中的《诸子略》、《兵书略》、《术数略》和《方技略》的一部分;

丙部收录史记、旧事、杂事等,是新兴的史书和类书;

丁部收录诗赋、图赞、汲塚书,相当于《七略》中的《诗赋略》。

这是我国第一部四分法的图书目录。

《中经新簿》和《汉书·

艺文志》相比最大的变化是,把小学类书归附于“六经”,把依附于《六艺略》“春秋”类下的史书独立城为一部。

《中经新簿》只有书名、卷数、撰著者,没有叙录。

到了东晋,李充的《四部书目》又重分四部,“五经为甲部,史记为乙部,诸子为丙部,诗赋为丁部。

”也就是说李充将荀勖四部乙、丙两部的内容互换,乙部记载史学类的著作,仅次于经学,成为第二大部类。

唐贞观年间,魏征等纂修《隋书》,其《经籍志》沿用四部分类法,并正式以经、史、子、集取代了甲、乙、丙、丁命名四部,成为我国第一部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的史志书目。

《隋书·

经籍志》以四部分类,每部下又分若干子目,共40类,著录存书3127部,佚书1064部。

以后历代沿用这种分类法,只是每部下的分类情况各有不同。

开元年间,朝廷广泛收集图书,分藏在长安和洛阳两地,“以甲乙丙丁为次,列经史子集四库。

”所以又把“四部”称为“四库”。

后代一些大型丛书就常以“四部”或“四库”为名。

如《四库全书》、《四库全书荟要》、《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

四部分类法在图书目录分类中占据主导地位,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分类法。

如南朝宋王俭编《七志》,变革《七略》,补《图谱志》,增加道经、佛经为附志。

名为《七志》,实则九志,即将图书分为九大类:

(1)经典志,

(2)诸子志,(3)文翰志,(4)军书志,(5)阴阳志,(6)艺术志,(7)图谱志,(8)道经,(9)佛经。

其后,梁朝阮孝绪编有《七录》,分内、外篇,内篇五录,一曰《经典录》,纪六艺;

二曰《纪传录》,纪史传;

三曰《子兵录》,纪子书、兵书;

四曰《文集录》,纪诗赋;

五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