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心理学研究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124037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心理学研究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重点心理学研究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重点心理学研究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重点心理学研究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重点心理学研究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点心理学研究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重点心理学研究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心理学研究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点心理学研究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3)研究对被试的反作用

4)事前测量与适用处理的相互影响

5)多重处理的干扰

6)实验者效应

7)研究与实际情境相差较大

8)被试选择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

二、研究变量

定义:

在性质、数量上可以变化、测量或操纵的条件、现象、事件或事物的特征。

(一)自变量的选择与确定

1、自变量:

在研究中有意加以改变、操纵的事物、条件或特征。

如:

某些外在刺激,环境条件,被试及其暂时特征。

2、选择与确定时需考虑的几点:

(1)应参与有关理论,以往文献来选择

(2)应根据研究目的与课题要求来选择

(3)所选择的自变量应具有可行性。

(二)因变量的选择与确定

1、因变量:

在研究中随自身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有关或特征不仅要灵敏地反映出自变量变化所造成的影响,而且要具有有效性和客观可信性。

2、观测因变量的三种主要方式:

(1)生理测试:

脑电图、瞳孔反射、血压、血液的化学成分

(2)行为测试:

错误率、反应时间、对刺激的选择性反应、完成时间

(3)言语报告:

如:

被试对其解决问题中思维模式的描述。

3、因变量的特点

(1)灵敏性

(2)有效性

(3)诚信性

(三)无关变量的辨别与控制

1、心理学研究中,无关变量存在于五个方面。

(1)参与研究的动机,焦虑水平,相关的经验,性格特点,当时的生理状态,被试的反作用。

年龄、性别、外表、言谈举止、态度、暗示。

(3)研究设计方面:

测量仪器、设备的安排、布置、调整不当,测量工具不完善,研究程序安排不当。

(4)研究实施环境条件方面:

温度、光线、声音、地点不合适、各种意外事件。

(5)数据处理方面:

分类不合理,评分出现过失或标准不统一,统计方法不等。

随机误差:

偶然随机的无关变量引起研究结果的误差;

可变误差:

误差的方向和大小完全随机,无规律可循。

系统误差:

常定的,有规律的无关变量引起研究结果的误差

常定变量:

误差的方法和大小是恒定而有规律的。

2、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

(1)消除法:

采取一定措施,将影响研究机构的各种无关变量消除掉。

双音程序→实验者效应,霍桑效应

好的指导语→被试的紧张焦虑

被试因不明白如何去做而产生的各种随机和系统误差。

(2)恒定法:

采取综合平衡的方式使其效果平衡而对他们进行控制的方法。

使研究环境,测量工具指导语,研究时间对不同被试保持一样。

通过效果恒定来达到控制他们的影响的目的。

(3)平衡法:

采取综合平衡的方式使其效果平衡,而对他们进行控制的方法。

对比法:

随机建立两个被试组,两组除研究变量外再其他无关变量的效果方面都是相等的,因而两组结果之差视为研究变量的差异所致。

循环法:

主要用来平衡研究处理的实现效应。

(4)统计法:

当无关变量影响无法消除或未能加以控制

而其影响已知测定和已知时

可用统计的校正或调整将这些影响从研究结果中排除。

三、研究指标的设计

1、研究指标:

用来测量研究变量的类型、状态、水平、进度等特性的项目。

研究变量的测量水平实质上→研究指标的测量水平。

2、数字特性不同,分为:

定类指标:

技术数据

定序指标:

顺序数据

定距指标:

等距数据

等比指标:

等比数据

3、设计研究指标的原则和方法

(1)以一定的理论假设为指导

设计过程:

理论→变量→指标的分解过程

(2)完整性既不能残缺不全,有所遗漏,又不能互相交叉和重复。

(3)简明,可行

(4)必须有明确的操作定义

4、取样误差:

样本统计值与总体相应参数值之间的差异

SX=S/根号下ns:

标准差n样本容量

要减小取样误差→增大样本容量

5、样本大小的确定

(1)最佳的样本大小:

既要满足统计学上的要求又要考虑实际上搜集资料的可能性,并使取样误差减到最低限度

(2)样本大小通常取决于一些几个方面的因素

1)研究的类型

2)预订分析的精确程度

3)允许误差的大小

4)总的的同质性

5)研究者的实际,人力和物力

6)取样方法

(3)如果:

要求的精度高

允许的误差小

研究总值的异质性大→就要考虑使用较大的样本

6、设计操作定义的原则:

对称性、独特性。

方法:

方法与程序描述法

动态特征描述法

静态特征描述法

四、完全的研究设计应包括的内容

1、明确研究目的,选择研究对象

研究的目的或研究假设的性质之间影响被试的选择

研究变量的确定

资料的具体收集方法

采用的具体设计方式

2、选择研究方法与设计方式

根据研究目的被试特点,研究的主观条件(科研素养,时间、人力、经费);

各种方法与设计方式的优缺点与适用条件选择最恰当的方法和设计方式去解决课题所提出的具体问题。

3、确定研究变量与观测指标

明确:

研究变量有那些,不可以研究的无关变量有那些,研究变量的性质是:

因果、相关。

为避免认识,观念上的分歧和保证研究结果的确定性、可比性

应考虑如何研究变量下抽象定义和操作定义;

使之可由:

客观,科学,可行的观测指标测定

以便日后进行;

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4、选择研究工具与材料

全面考虑:

研究目的,被试特点、研究的主客观条件、各种仪器自身的特点和使用条件。

从而保证:

所用材料与工具的科学性、适宜性。

5、制定研究程序与选择研究环境

(1)制定研究程序的工作内容

确定研究材料的组织与主观方式及其顺序

操作研究变量的有关方法和研究程序安排

拟定指导语:

介绍研究的有关情况,说明应遵循的程序和完成有关任务的方法

控制无关变量的各种方法

(2)研究环境自然环境课堂中、家里、工厂现场

结果的外部效度较高

实验室环境心理实验室

结果的内部效度较高

6、考虑数据整理与统计分解的方法

五、观察法的评价

1、优点

1)研究资料是在观象行为发生的当时就搜集到的

2)能得到不能直接报告,报告可能失实的资料

3)即使研究对象不配合,也能收集资料

4)可避免由被研究者自陈方式带来的研究偏差

2、局限性

1)资料的质量受观察者本身因素影响大

2)对有些课题不太适应

3)较长、费时费力

4)时间要求较高

3、观察法:

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和描述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并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六、问卷法的评价

1)问卷内容客观统一处理分析方面

2)节省人力,时间和经费

3)匿名性强,回答真实

4)样本答

5)研究间接化,相互作用效应小

6)精心设计的封闭或问卷,是收集数据资料和统计分析结果最迅速地方法

2、不足、缺点

1)灵活性不强

2)指导性较低

3)深入性不够

3、问卷法:

研究者用统一的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关于研究对象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七、测量法的评价

1)测验量表编制十分严谨,结果相对准确可靠

2)施测容易控制,结果处理方便

3)方便省力

4)有设立好的常模,可直接进行对比研究

5)研究类型较多,可适应不同研究目的的需要。

1)难以进行定性的分析

2)难以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3)使用灵活性差

4)对研究者有较高要求

5)测验编制不科学

6)测验发现控制不严

7)一些测验工作人员缺乏专业性训练

八、实验法的评价

1)能检验和确定有关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2)提高了心理与教育研究的效率

3)使实验的内外部效度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实验控制的人为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了使用研究结果的推广应用价值。

2、缺点

1)实验研究中对变量的操纵难以排除人为化的影响,实验情境中许多特定因素的作用也使实验研究结果的推过程度受到限制。

2)实验研究中虽对无关变量采取平衡,消除等方式加以严格的控制,但仍无法排除所有无关变量的干扰。

3)实验方法只能在大量的观察研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

3、实验法:

在观察的调查的基础上,对研究的某些变量进行操作或控制,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探求心理现象的原因,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九、现场研究法的评价

1)真实性

2)自然性

3)灵活性

4)不仅可研究许多在实验室里无法开展研究的课题,而且外部额度也比实验室研究有了很大提高。

1)现场研究的背景难以控制和把握,易产生情境效应

2)大多花费高,代价高

一十、语义分析法的评价

1)实施方便,趣味性强,易于被试了解和合作

2)语义区分量表客观统一,表演计算处理

3)可在短时间内收集较多的资料,节省资源

4)可较客观的研究人们对事物意义的不同理解,对事物的主观态度及其改变并特别适用于鉴别概念,个体间的异同,进行跨文化研究。

1)语义量表的设计有一定难度

2)只适用于研究较简单的,表面的问题对复杂问题难以进行深入研究。

一十一、内容分析法的评价

1)分析材料取样取样科学性强,评判记录结果有信度检验因而分析结果相当客观可靠

2)适用于难以采用其他方法的情况

1)对评判者的素质有较高要求

2)研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真实性。

一十二、口语报告法的评价

1)可直接了解被试正在进行的心理活动

2)有效探讨他们的认知加工过程

1)研究对象需具备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

2)比较费时费力

一十三、社会测量法的评价

1)形式灵活

2)省时省力

3)结果比较真实可靠

1)信度、效度易受影响

2)不能解释因果关系

一十四、参与观察

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实际环境之中并通过与被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

一十五、非参与观察

观察者完全以向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

一十六、行为核查表

研究者用来核查某种行为,是否发生或出现的一种简表

一十七、访谈法

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见他的方式来搜集研究对象某些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方法。

一十八、测验法

通过心理测验来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一十九、心理测验

通过观察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或抽象来推论和量化分析心理活动规律的一种科学手段。

二十、测验的标准化

对不同的被试在测试题、被测条件和程序、社会和分数解释等各方面都采用一个固定的标准。

二十一、项目特征曲线

答对某题的比例与总分间的回归线。

二十二、项目反应理论

被试某种相对稳定的,支配其对相应的测验作出反应并使反应表现出一致性的内在特征。

二十三、项目特征曲线

项目反应与效标或测验总分基本关系的图像形式是项目分数对于能力分数的回归线,描述了效标分数不同的受测者在该项目上的通过率,如果该项目的通过率在效标分数的低端很低、高端很高。

说明:

这个项目对于不同水平的受测者有较高的区分度。

二十四、真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其特征在于对影响内部效度的无关变量采取了严格的控制并有效地操纵研究变量。

二十五、被试间设计

每个被试只接受一种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不同被试接受不同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

如:

完全随机化设计、独立样本设计。

二十六、被试内设计

每个被试或每组被试接受所有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

二十七、准实验设计

介于前实验设计和真实验设计之间的实验设计,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比前实验设计严格,但不如真实验设计控制严密。

二十八、编码

将研究所获得的资料计算机可识别的数字形成码值的过程。

二十九、区间估计

用一个置信区间估计总体参数。

三十、方差分析

可称为变异数分析,主要用于分析数据中的不同来源的变异,对总变异的影响大小从而确定自变量是否对因变量存在显著影响。

三十一、方差分析的条件

分为总体正态分布、变异是可加的、各处理内的方差一致。

三十二、Z检验

正态分布,方差已知,应用于非正态分布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

三十三、T检验

正态分布,方差未知,应用于正态分布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

三十四、X2检验

计数数据检验,样本方差与总体方差的差异检验。

三十五、F检验

独立样本的方差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三十六、回归分析

通过观测值寻求一个或数个自变量与一个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

三十七、聚类分析

将一批样本或变量按其性质上联系的紧密程序进行分类按观测值大小聚成若干可以定义的类别。

三十八、特征值

每个因素在所有变量上因素负荷平方之和。

三十九、变量间相互关系类型

1、正交关系:

两个变量之间没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相关关系:

变量之间有相互影响的关系。

3、因果关系:

某一些变量的变化引起另一些变量发生变化的关系。

四十、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新趋势

1、研究思路的生态化

(1)强调在现实生活中,自然情境下研究个体与自然、社会环境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从而揭示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

(2)更客观、更接近自热,更接近真实,提高了研究结果的外部效度,生态效度。

2、研究方式的多学科化

(1)心理学内部各有关分支学科的协作

(2)心理学与哲学,神经科学,教育学、社会学、医学等学科的协作

3、研究方式的跨文化特点

(1)不同文化背景中个体行为的表现和心理发展的类似性和差异性。

那些事普遍的,那些事特定的

(2)跨文化研究丰富心理学研究成果

弄清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规律,使用规范。

4、研究方法的综合化

(1)采用多种方法,以对不同方法所得结果进行相互比较,补充和验证;

(2)用多变量设计以揭示心理活动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

(3)采用综合设计方式,兼有纵向设计,横向设计优点的聚合式交叉设计

(4)注重将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结合起来。

5、研究手段的现代化

(1)录音、录像、摄像、照相设备

(2)专门仪器和工具:

运动房屋,视频装置,信号发射器,面部情绪变化测试仪,运动分析器,自动记录仪,分析仪,眼动仪。

(3)现代观察室和实验室的建立

(4)用计算机技术处理数据、控制实验,模拟心理过程

6、研究结果的数量化

(1)多元分析方法

(2)计算机与相关软件计算

(3)元分析等定量方法

(4)模糊数学

四十一、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异同

1、探索性因素分析

(1)传统的因素分析方法

以观测变量为主,用一些新因素替代已存的观测变量

(2)因素不确定,以样本为中心,主要用于探索性研究

2、验证性因素分析

(1)是对已知因素结构的验证

因素结构是根据已有的理论事先加以确定

(2)验证测验项目是否是测量所要测量的因素,是为了检验项目是否测量了某一理论,是以理论为中心的。

3、二者相同方面

(1)都是统计技术

(2)都是从为数众多的观测变量中概括出少数不可观测的潜变量去代替已有的一些变量的统计分析方法。

四十二、研究结论的概括性

1、研究结论的概括性

根据研究结果及其解释做出的研究结论可以应用或推广到其他情境或人群的合理性程度也就是:

研究结论的普遍性,适用性和可推广性。

2、包括:

外部维度的概括性和内部维度的概括性。

3、外部维度的概括性包括

(1)被试之间的概括性

(2)物种之间的概括性

(3)情境之间的概括性

4、内部维度的概括性包括

(1)变量的概括性

(2)方法的概括性

(3)心理过程的概括性

四十三、如何对研究方法部分进行阅读与评价

2010年简答题

四十四、心理测验理论的发展

(一)经典测验理论

是真分数理论,由信度、效度、及吧假设组成

1、基本内容

(1)基本假设

1)观察数据等于真实数据和误差数据之和

2)误差数据的观望值等于零

3)真实数据与误差数据之间

4)对所有被测对象,误差数据的方差都是常数

(2)信度:

测验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

1)测量定义:

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变异数与总变异数的比率

2)含义:

实得分数的变异中有多大比例是由真分数的变异决定的。

(3)效度:

一个测验或量具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目标的程度

与测量目标有关的真变异数与总变异数的比率;

在一组测验分数中,有多大的比例是由测验所要测量的目标引起的。

2、方法体系

(1)项目分析

1)难度:

题目的难易程度,以该题目的通过率表示

2)区分度:

项目对所测量的心理特性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以高分租与低分组在该项目上的平均分数差异表示,以该醒目得分与测验总分的相关表示

3)项目特征曲线:

(2)项目的标准化:

对不同的被试在测试题目、施测条件和程序,计分和分数解释等都采用一个固定的标准。

即对所有被试施测同样或等值的题目按照统一的程序采用同样的指导语,时限和计分规则分数解释有统一的参照标准(常模)

3、评价

(1)优点:

经典测验理论的方法使整个测验过程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上。

(2)缺点:

1)测题的特征指标(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存在样本相关,对应不同的被试,同一测验的难度有所不同

2)被试的心理特质存在“测验相关”同一名被试在两个难度不同的学绩测验中的分数不同

(二)项目反映理论:

项目特征曲线理论,潜在特征理论

(1)潜在特质:

(2)项目反应理论:

研究被试的潜在与他对项目的反应之间的关系。

(3)基本假设

1)知道正确假设,如果知道则正确回答,如果错误回答则无不知道;

2)局部独立性,在某题上的答对概率独立于其他题目的答对概率,只有潜在特征影响对项目作出反应。

3)潜在特质空间是一维的,可以在-∞到+∞范围内连续变化。

4)有某种形式的项目特征曲线,然后找出满足相应曲线的函数形式,

项目特征曲线:

反应概率与其潜在特质之间函数关系的图像。

2、特点:

1)测量指标与被试的潜在特征联系在一起

2)用数学函数确定项目特征参数(项目辨别参数,项目难度参数,待测参数);

3)通过项目信息函数来推算测量的信度和标准误差。

4)在项目水平上进行分析,对项目房洋作出定性的解释。

3、应用:

1)项目反应模式:

单参变数、双参变数、三参变数的逻辑思维模式

2)用于:

智能水平适应测验的编制,态度问卷的设计,题库的建设。

(三)潜在等级分析理论-潜在状态分析理论

1、含义:

(1)假设局部独立性;

假设潜在特质的分布是连续的,可划分为有限的若干等级。

(2)应用于将被试分成若干等级或类别的测验中。

2、概化理论:

(1)变异数分析法:

研究测验分数变异的组成及误差来源

根据概化系数表示结果的可推广性

(2)特点:

一个测验不应以是否可信来评价

任何一次测验所用的“侧面”都是从有关的“侧面”总体中抽取的一个样本

主要在于测验结果的概化问题

使用该测验所得到的结果与使用等值型测验的结果间的一致性程度

四十五、经典测验理论

1、基本内容基本假设:

a、观测=真实+误差b、误差均值零c、真实误差线性d、常数

信度:

结果、制胜、稳定性、真/总、目标有关分/实

效度:

测验量具,所测目标,程度,目标有关真/总,目标有关分/实

(1)项目分析:

难度:

难易程度,通过率

区分度:

项目,所测特性,区分程度,鉴别能力,高的通过率差异

姓名特征曲线:

r项总

题目,施测,计分,解释(固定标准)

3、评价:

优点:

客观、改善

缺点:

样本相关,测验相关

四十六、项目反映理论(项目特征曲线理论,潜在特质理论)

1、基本内容潜在特质:

相对稳定,相应反映,一致性,内在特征

项目反映理论:

潜在特质,项目反应,关系

基本假设:

a、知道正确假设,知道→正确回答;

错误回答→不知道

B、局部独立性:

某题答对概率不等于其他题答对概率,潜在特

征影响反应

C、空间一维:

-∞到+∞范围内连续变化

D、满足相应曲线,函数形式(项目特征曲线,反应概率,潜在特征)

2、特点测量指标与潜在特质

数学函数先忙特征参数

项目信息函数推算出信度,标准误差

分析项目水平定性解释

(1)项目反应模式

(2)智能水平适应测验、态度问卷、题库

四十七、潜在等级分析理论

1、基本假设:

(1)分为局部独立

(2)潜在特质、分布连续、题库

2、应用:

若干等级或类别的测验。

四十八、概化理论

1、变异数分析法:

(1)变异:

组成,误差来源

(2)概化系数→结果可推广性

2、特点:

(1)不应是否可信

(2)侧面总体的样本

(3)主要:

结果、概化问题、该测验结果间的一致性态度等值测验。

3、操作定义:

用可感知、可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方法对变量或指标做出具体的界定说明。

最大特征:

可观测性

4、做出操作定义的过程,将变量或指标的抽象陈述转化为操作陈述的过程。

5、作用:

利于提高研究的客观性

利于研究建设的检验

利于提高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统一性

利于研究的评价,结果的检验,重复。

四十九、取样的基本方法

1、简单随机取样法:

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中抽取几个单位作为样本

(抽签法,随机数字表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