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地理试题第四章.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11876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地理试题第四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必修三地理试题第四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必修三地理试题第四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必修三地理试题第四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三地理试题第四章.doc

《必修三地理试题第四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地理试题第四章.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三地理试题第四章.doc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

读图回答l~2题。

1.①、②、③、④、⑤的含义符合该循环系统的是(  )

A.种苗培育、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饲料 

B.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 

C.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饲料 

D.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

2.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

 A.小农经营 B.集约化程度低C.商品率高 D.科技水平低

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

“泛珠三角”包括珠江流域地域相邻、经贸关系密切的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东9省区,以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

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3~6题。

3.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中,适宜当地发展的是(  )

A.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复种指数

B.建立杉木—果木—稻田—鱼塘的立体农业布局

C.发展鱼塘—台田立体生产模式

D.发展天然橡胶、花卉、水果等高产值农产品生产

4.当地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将有利于(  )

A.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 B.节约土地,形成集聚效应

C.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 D.促进工业的分散

5.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  )

A.民工短缺 B.水源缺乏C.能源供应紧张 D.交通运输落后

6.构建“9+2”泛珠三角区域的主要原因是(  )

A.“9+2”各省区的地理环境相同 B.“9+2”各省区之间都有铁路联系

C.政治协作的需要 D.经济互补合作的需要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

mm),完成7~8题。

7.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农牧活动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 ④纬度位置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8.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

①草原 ②水能 ③石油 ④森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

据此完成9~10题。

9.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  )

A.耐湿 B.耐旱 C.耐盐碱 D.抗倒伏

10.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  )

A.化肥 B.农家肥 C.农药 D.淡水

城市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内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

如图示意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

完成11~12题。

11.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

A.①⑤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2.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③位置的城市,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

A.产品需求量大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充足 D.土地租金低

13.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前后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

A.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B.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C.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D.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14.近年来,珠三角部分产业群向粤北山区转移,这一现象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

A.土地成本和劳动力 B.环境和技术C.交通和市场 D.原料和能源

15.我国政府推动西部地区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的投资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④发挥地区资源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二、综合题

16.读“东北地区东西向农业自然条件差异示意图”,分析该区域农业发展的有关问题。

图3—4—7

(1)简述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积温分布呈现的规律,分析B处积温最低、年降水量最大的主要原因。

(2)东北地区是我国比较稳定的、商品率较高的商品粮基地,小麦、水稻是本区的主要细粮作物。

试分析说明图中C、D两地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品种以及其种植的自然区位条件。

17.E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自然资源丰富,以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著称。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l990~2005年E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1)。

图1

材料二2008年E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构成(图2)。

图2

(1)该市2005年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1990~2005年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该市主要的自然带类型是。

(2)与1990年相比,2005年该市建设用地面积。

对此变化合理的解释是

(3)该市规划了一个工业园区,拟引进图2中的三类工业部门,从产业链构建的角度考虑,你认为应选择哪三类,为什么?

(4)据报道,该市在距老城区22km的地方,建成了一个可以容纳100万人的豪华新城区,现入住人口不足3万,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简要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解析:

当地用冰雪融水灌溉作物,应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源是制约农业生产的首要因素,因此①为水窖集雨。

种苗培育属于农业技术研发。

作物秸秆经过②用于畜禽养殖,应为饲料加工。

沼气是能源,③应是供暖。

沼渣用于作物种植,是肥料。

⑤进入沼气池,是作物种植的废弃物。

2.C

解析:

该园区农业生产是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其特点是:

科技术水平高、集约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小农经营是传统农业生产特点。

故C正确。

3.B

解析:

发展应与当地生态环境相适应,山区的环境以及山地和山间河谷平原适合发展立体农业。

4.B

5.C

解析:

珠江三角洲能源不足。

6.D

7.B

解析:

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受夏季风影响,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8.D

解析:

甲地处于迎风坡,落差大,水能丰富,又为湿润地区,森林资源多。

9.C

解析:

滩涂受海水影响,土壤盐碱化。

所以要种植耐碱植物。

10.D

解析:

淡水可以洗盐。

11.A

解析:

中心城市往往研发力量强,市场开发和营销占据优势。

12.D

解析:

产业链上③位置,价值量最低,占地面积较广。

为降低成本,需布局在土地租金较低的位置。

13.D

14.A

15.B

二、综合题

16.

(1)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向西递减,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平原和河谷地区积温较高,B处是大兴安岭,地势高,气温低;夏季为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2)C地适合种植小麦平原广阔,年降水量少,适宜旱作

D地适合种植水稻山区河谷盆地,积温和年降水量都较高,适宜水稻在生产

17.

(1)草地林地温带草原带

(2)增加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

(3)三类工业部门:

电力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供应业)、炼焦及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

理由:

①充分利用当地资源;②考虑工业部门之间的前后联系,增加产品附加值;③共享技术及基础设施,降低成本。

(4)①城市规划超前;②配套设施不足;③交通不便;④居民住房购买力不足。

第4页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