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六单元表内除法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11784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册六单元表内除法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三册六单元表内除法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三册六单元表内除法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三册六单元表内除法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三册六单元表内除法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册六单元表内除法Word格式.docx

《第三册六单元表内除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册六单元表内除法Word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册六单元表内除法Word格式.docx

(学生可能会发现每盘放的串数越多,分的盘数越少。

每盘放的串数和放的盘数相乘得18等。

随后学生动手分一分,交流各种分法。

并请每次向每个盒子里装4支铅笔的同学介绍他的思考过程。

让学生在动手分一分的基础上,找出每份同样多的情况,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含义

设情境先猜再分,发展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通过把葡萄多次平均分,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通过学生记录分的过程和观察思考记录单,培养孩子反思的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感。

在交流各种分法时突出一次分完的方法,引导学生把平均分和乘法联系起来,为除法的认识作准备

三、课堂游戏

书73页第三题

小组活动

通过游戏和评比调动人人参与的热情,巩固平均分的方法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觉得这节课最好玩的或你做得最成功的是什么?

还想继续学习平均分的知识吗?

总结、延伸

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平均分

按分数按每份数

课外补充(反思)

让学生学会平均分,让学生体会除法的含义

除法的初步认识

(一)

1.能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表示平均分物品的过程,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

3.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积极的数学情感。

知道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中各部分的名称,学会读写除法算式

通过简单的问题,加深对除法含义的理解

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小棒和多媒体展示台,圆片,24支铅笔,8个水果

一谈话引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平均分,平均分的过程在数学上可以用除法来表示,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除法。

除法的初步认识

利用学生已有平均分的经历,用谈话法直接引入课题

二、自主探索,认识除法

1.教学例1

让学生分桃子,用圆片代替分一分

并抽生回答分的过程

谁能用我们数学上的算式来表示刚才平均分的过程?

指出像这样的用除法算式,并说出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并认识除号

小组合作,并说出自己的分的过程,展示分的结果

学生齐读算式,共同认识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通过语言、操作、写算式让学生在具体分桃的过程中理解除法的意义。

通过学生说来强化平均分的过程中的3个量,为用算式表示平均分作准备。

通过“你还能把8个桃子平均分成几份”来进一步巩固平均分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2.教学例2

出示24支铅笔,让学生用小棒代替分一分,每6支装一盒,可以装()盒

学生动手分,并观察是否平均分

通过师生互动、人人动手参与平均分活动,自主尝试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意义

三、巩固练习,强化认识

1)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第2题。

(2)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第2题。

(3)用20根小棒分一分,并说一说分的过程,再写算式。

比一比,看谁的方法最多。

先独立分,再全班交流

(4)看算式圈一圈,说一说。

(5)看算式编故事。

学生可以平均分成几堆,也可以按每几根一堆平均分)能说出3种以上分法,除法算式正确的自评为三星级,自评表上画3颗五星;

说出2种分法的为二星级;

说出1种分法的为一星级。

通过看算式编故事的形式,调动学生主动地把除法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进一步深化对除法的认识

四、课堂小节

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还有什么问题?

除法的初步认识

4=2(个)

被除数除号除数商

1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除法的初步认识

(二)

1.能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结合具体的情境通过操作求出除法算式的商。

2.在分一分求商的操作活动中发展数感,培养直觉思维,体验猜测验证解决问题的方法

展示台,小棒,圆片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我们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除法,今天我们就用除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除法可以用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呢

平均分的问题都可以用除法来解决

利用已有的认知经验,引出课题,让学生感受到除法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索

1.教学例3

班上要组建一个跳绳兴趣小队,需要12个人参加,每3人一组,可以分成几个组?

这个问题可以用除法来解决吗?

为什么?

怎样写算式?

用小棒分一分写结果

指出:

在数学上,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等号后面的数是商。

根据你的理解,被除数表示什么?

除数表示什么?

商表示什么?

2.教学例4为了布置教室,需要3瓶花,要把这些花平均插在3个花瓶里,猜一猜,每个花瓶里插几枝花?

学生自由猜测。

3.验证结合

15枝花和3个花瓶想“15÷

3”表示什么意思,估计商是多少。

再用小棒分一分进行验证

12÷

3。

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不要求完整、规范。

学生可能根据每瓶花大致的多少猜测每个花瓶里插几枝花,也可能把15和3结合起来,想3个几合起来是15。

学生用圆片代替花瓶,小棒代替花摆一摆,再写出除法算式的商。

把猜测、操作和思考结合起来,既让学生感受到除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又完善对除法意义的理解

进一步感受除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体验猜测、操作的学习方法,加深对除法的认识。

三、巩固运用

(1)教科书第80页第3,4题,第81页第5题。

(2)你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

学生说出问题,其余同学用除法算式解决

学生独立思考

在这一过程中自主优化平均分的方法,体验平均分和乘法的联系;

通过学生说一说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使学生主动把除法与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用一双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

学生总结

能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结合具体的情境通过操作求出除法算式的商

用乘法口诀求商

(一)

1经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根据具体算式正确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2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初步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

知道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知道一句口诀可以求出两道除法算式的商

通过数学,把操作。

思维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用乘法口诀解决除法问题的简便性

第1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同学们,快到元旦节了,幼儿园正准备开联欢会。

张老师买回一筐苹果,一共有24个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小组合作,探索求商的方法

1提出问题

出示例1,让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列式

让学生小组讨论怎样算结果,并汇报结果

教师优化用口诀的办法更好

现在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里放几个?

”教师:

怎样列算式

学生:

框里有24个苹果,每6个装一盘,可以装几盘?

24÷

6

可以用小棒分一分,可以想乘法口诀

学生列式计算

用多种方法求商,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同时,通过“你喜欢哪种方法呢”,渗透了对学生进行选择好的计算方法的引导

三、引导学生观察,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通过上面计算你发现了什么,除法算式的商怎样算的出来的

学生汇报

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自主发现并概括出乘除法算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理解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

四、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第一题

第二题

学生完成84页第二题

看卡片说得数

知道完成练习十六第一题

学生独立练习

加深学生对新课的理解

五,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获得了什么本领

汇报

在全课结束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有利于培养学生课后反思的习惯

用乘法口诀求商

6=4(盘)想:

(四)六二十四

4=6(个)想:

四(六)二十四

经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根据具体算式正确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用口诀求商

(二)

1让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

2学生进一步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较熟练地选择乘法口诀口算表内除法。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题,学生的口算能力

进一步理清平均分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解决这方面的能力

圆片、小棒,展示台

一、联系生活,激趣引入

小朋友,你们买过东西吗?

今天,小猫的儿童用品商店开始营业了,咱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出示主题图)

平均分的问题都可以用除法来解决。

二、提出问题,探索求商的方法

1小灰兔买胶水

小灰兔来到商店,它拿着18元钱。

小灰兔:

我有18元钱,想买几瓶胶水,小朋友,请帮我算一算,可以买几瓶胶水?

让学生说说怎样算

2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解决

让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要求:

下面,我们以4人小组为单位,4个人轮流提问,其余的同学列式解答,看哪个组合作得最好。

3学生独立完成例2后面的两个小题三、课堂练习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集体算、单独算、开火车算。

(2)练习十六第3题。

(3)练习十六第4题。

做之前同桌先说说发现了什么,再独立完成。

(4)练习十六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评议。

(5)练习十六第6题。

我会算,18元可以买6瓶胶水,因为每瓶胶水3元钱,18÷

3=6(瓶)。

[板书算式:

18÷

3=6(瓶)]

学生讨论汇报

从小动物买东西的角度提出用除法计算的数学问题,为后面学生独立提出问题作出了示范。

在帮助小动物解决“18元钱可以买几瓶胶水”的问题中,既巩固了用口诀求商的方法,又让学生体会到帮助别人的乐趣。

在以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形式组成的多层次、开放的学习环境里,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思维碰撞,提出并解决了多个用除法计算的现实问题,进一步巩固了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同时,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使数学学习活动化、个性化。

买文具

18元可以买()瓶胶水

3=()瓶

6元可以买()个铅笔刀

2=()个想:

二()得六,商是()

20元可以买()支钢笔

20÷

5=()支想:

()五二十,商是()

学生进一步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较熟练地选择乘法口诀口算表内除法。

用乘法口诀求商(三)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进一步熟练用乘法口诀求商。

2能进一步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能力

让学生理清平均分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理解这方面问题的能力

小棒。

展示台

第三课时

一、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现在我们一起用小棒来分一分。

(每个小朋友拿出8根小棒,平均分一分,再互相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

用乘法口诀求商

学生活动后汇报:

于本节内容是“分一分”的延续,学生对“平均分”有一定认识,教师充分考虑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操作活动——分小棒引出课题,加深对除法意义的理解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3出示主题图

从图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并列式计算并说说怎样算

2课堂活动展示主题图。

学生讨论并汇报

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提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体现数学内容的现实性,并让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

小猴和小熊在数自己的小棒,小猴说我有63根小棒,小熊说我有63根小棒。

看图寻找信息并列式计算

学生寻找信息并列式,想想用什么口诀

结合操作,让学生综合运用平均分的知识解决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七第6题

完成练习十七第1题

3完成练习十七第2题、第7题

4完成练习十七第9题

5练习十七第3,4题

学生练习,并汇报交流

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练习串入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使枯燥的练习生活化、趣味化。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同时也为以后学习解决问题作好铺垫。

在这节课中小朋友们有什么收获?

48÷

8=()桌

45÷

()=()人

能进一步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倍的认识

(一)

1经历两个数量的比较过程,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能用算式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结合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同伴合作,对为什么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作出分析、解释,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3初步体会“倍”是作为一种用于比较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使学生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学会正确的选择运算方法

学会用图解分析数量关系

通过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

一、情境引入,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1请两位同学站起来)我们可以怎样对他俩进行比较?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对两个量进行比较。

比较数学书和桌子

估计几本数学书是桌子的长

桌子的长度有4本数学书那么长时,就可以说:

桌子的长度是一本数学书长度的4倍。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倍”。

(板书课题:

倍的认识)有了它,我们就能用“倍”来比较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出示天平,让学生用倍来说说饼干和水的关系

学生比较谁高谁矮

谁轻谁重

学生量一量并汇报,4本书是课桌的长

从生活中“比高矮、比轻重”引入,简单自然。

并让学生感受到,同样是比较长度、比较质量,,也可以用“倍”比,简洁清晰地建立起“倍”的概念,凸显“倍比”与“差比”的区别。

二、独立探究,合作交流

1猜测并证明6是3的几倍

刚才比较了长度,比较了质量,我们接着比,你们看谁来了?

猜一猜,猫的只数是青蛙的几倍?

小朋友们运用了这么多方法来证明自己的猜想,真棒!

正像大家所说的,看6是3的几倍,关键是看6里面有几个3,有几个这么多,就是几倍

2.巩固练习

我们接着摆,第一排不变,第二排摆4个这么多。

用倍比较怎么说?

(4倍)你是怎样想的

3变式练习,解决问题

(1)12÷

312÷

212÷

1

(2)()÷

()

3)()÷

()=()=3

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个办法证明你的猜想。

可以用学具摆,用嘴说,动手写。

4人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

(学生独立活动后进行交流)汇报

学生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设计猜测并证明6是3的几倍,就是让学生经历6与3相比较的过程,让学生利用才建立的倍的概念进行推理应用,学生的思维必然经历与原有知识相互同化与顺应的过程,达到自主建构数学知识的目的。

在组织形式上,利用生生互动,真实再现学生心中所想,通过合作交流,互相启发,推动教学进程

3个练习,联系生活,层层深入,逐步开放,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

还有什么问题吗?

结束语:

小朋友们,只要你能用眼去观察,用心去感受。

你就能体会到数学王国里景色的迷人,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现在我们一起踏上幸福快车,去感受愉快的数学之旅吧。

倍的认识

8是4的几倍?

2

8是2的几倍?

4

生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学会正确的选择运算方法

第二课时

1.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实际是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问题,用乘法计算

2.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理解数量关系

投影仪

一共三课时

一、复习

口答:

求5个7是多少?

列式;

36是4的几倍?

列式

理解题意

口答

为新课做好铺垫

二,学习例三

3.出示题目

4.让学生用小棒当小树摆一摆

讨论:

a怎样理解第三小组植树棵数是第一小组的3倍?

b第三小组该摆多少棵?

指名学生说说求第三组的植树棵数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看图

理解

讨论

摆一摆

说一说

充分让学生讨论再解决问题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1.95页看卡片说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2.课堂活动第四题,看一看画一画

3.摆一摆说一说

4.老师摆一个数,学生摆老师的倍数

2倍4倍,6倍

看,说,算,画。

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熟练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乘法)

第一组:

第三组:

第三组的棵数=第一组的棵数乘3

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实际是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问题,用乘法计算

解决问题

用乘法解决求几个几是多少的解决问题

利用倍的知识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一共四课时

一、新授例

1教学例1

出示例1,教师引导学生读题、观察插图并思考。

谁能说一说例1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告诉了我们哪些已知条件?

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一个鸡舍有8只鸡,求9个鸡舍里一共有多少只鸡?

实际上是要我们算什么?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

怎样列算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乘法算式:

9=

请同学们自己算出得数。

教师在算式8×

9的等号后面写上得数和单位“72(只)”。

解决数学问题时,算出得数后通常还要写出答语。

教师在算式下面写出答语“答:

一共有72只鸡。

例1说的是算鸡舍里有多少只鸡的事情,题目告诉我们有9个鸡舍,每个鸡舍里有8只鸡,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9个鸡舍里一共有多少只鸡。

学生:

实际上是要算9个8是多少

[在解题过程中,一方面高度重视学生对题意特别是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与理解,让学生明白条件与问题、条件与条件之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解题时充分利用乘法和倍的意义,让学生根据“求几个几是多少”的方法而列出乘法算式。

]

二,学习例二

2教学例2

出示例2,学生读题。

“大客车坐的人数是小客车的5倍”是什么意思?

同学们先围绕这个问题议一议,然后再交流。

学生列算式并计算:

5=45(人)

答:

大客车可以坐45人。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学生交流:

小客车坐9人,大客车坐的人数是小客车的5倍。

我们把小客车可以坐的人数看成一份,大客车坐的人数就是小客车坐的人数的5个那么多,求大客车可以坐多少人,实际上就是算5个9是多少

三、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一和二

板书设计

利用倍的知识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1.通过教学,使学生会解答除法应用题。

2.通过图解数量关系,同除法含义结合起来,以便于学生用除法的道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解答除法问题

一、新授例3

1出示例三图

2.引导学生观察图,理解图意

说说获得数学信息

让学生自己提数学问题

平均每个笼子装几只兔子?

观察,

提数学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