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社工师初级综合模拟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11771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社工师初级综合模拟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初级社工师初级综合模拟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初级社工师初级综合模拟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初级社工师初级综合模拟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初级社工师初级综合模拟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级社工师初级综合模拟题Word文档格式.docx

《初级社工师初级综合模拟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社工师初级综合模拟题Word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级社工师初级综合模拟题Word文档格式.docx

A.取长补短B.柔性管理C.双方合作D.多方协同E.以人为本

10、社会工作者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是(C)。

A.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B.促进社会和谐

C.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D.解决社会问题

11、制定我国新的社会工作伦理标准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包括显示原则和发展原则相承、文化原则和政治原则互补以及(C)。

A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B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共进C.本土原则和国际原则并重

D.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共发展E.政府、民间团体以及其他机构的协作

12、以下关于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中国历史上的民间慈善实践强调互助仁慈,推崇尊老爱幼,扶贫济困,有一定的宗教传统

B.中国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有亲疏远近之分,强调推己及人C.对个人福祉而言,社会支持网络中家庭核心成员是最重要的

D.中国历代社会里统治者为了维持社会秩序,稳定天下,都不同程度上强调推行社会工作的重要性

13、社会工作者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建立积极和良性的沟通交流关系、帮助服务对象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彼此分享和相互帮助。

这体现了国际社会工作界所推崇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中的(A)。

A.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B.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C.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D.待人真诚和守信

14.以下关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守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C)。

A.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不应将自身的价值观强加于服务对象B.社会工作者应当尊重服务对象的个体差异C.在专业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从内心接纳服务对象,在这里,接纳就等于认同D.服务对象有权利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选择服务的内容、方式并在事关服务对象利益的决策中起到主导作用

15.以下对社会工作价值观操守原则中注重为服务对象保密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是(C)。

A.未经服务对象同意或允许,社会工作者不得向第三方透露涉及服务对象个人身份资料

B.未经服务对象同意或允许,社会工作者不得向第三方透露危害服务对象权益的隐私信息

C.在特别情况下必须透露有关信息时,社会工作者可向第三方公开服务对象的所有信息

D.在特别情况下必须透露有关信息时,社会工作者应向机构或有关部门报告,并告知服务对象有限度公开隐私信息的必要性及采取相关保护措施

16、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同的专业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包括服务大众、践行社会公正、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待人真诚和守信以及(C)。

A.同理心B.接纳C.注重能力D.保密

17、对所有的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都应保持宽容、尊重的态度,不因为民族、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政治信仰、宗教信仰以及精神或生理残疾等因素而对他们有所歧视、排斥,或拒绝提供服务。

这是要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坚持的那一种价值观?

(B)。

A.尊重B.接纳C.个别化D.保密

18、践行社会公正是社会工作的重要价值观之一。

它是指:

A.社会工作者应当超越个人利益平等地为他人提供专业服务

B.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中与服务对象一同工作,并了解他们的问题和需要,在社会政策过程寻求积极的社会变革

C.社会工作者对每个人都给予关心和尊重,意识到个体的差异和文化及种族上的多元性

D.社会工作者始终意识到专业的使命、价值观、伦理原则和伦理标准,并用与之相适应的方式开展实际工作

E.社会工作者认识到人类关系和群体内部关系是重要的变革工具

19.对社会工作专业来说,伦理观的影响主要受到个别化和集体化的两种观点的影响,其中,个别化是(A)的。

A.心理学B.政治学C.社会学D.物理学

20.社会工作者的伦理守则建设应当注重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即(C)。

A.源自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工作专业标准和伦理体系在中国文化和社会里应作出相应的调整,应与中国本土社会结合起来

B.社会工作专业的方法、伦理原则和实践模式应同政府的政治治理及社会行政实践相协调,以充分反映现实情况

C.专业伦理应该反映时代的问题和任务,也应该与现存的社会福利制度保持联系

D.在制定和确立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时候,就要以务实的态度来处理好中国文化与西方思想之间的差异

2014年社会工作者考试题库初级综合能力课后习题

1、需要的社会性特征是指( C )。

A.需要有自己的内容,既包含物质方面的,也包含精神方面的;

既指向社会生活与社会活动,也指向活动的结果

B.需要不会因为暂时满足而终止,它们具有明显的中期性,每次需要满足的同时,又不断产生新的、更高的需要

C.人类的需要与动物的需要有本质的区别,在满足生理性需要方面同样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不存在超越社会生活与环境影响的生理需要

D.个人的需要与其个性密切相关,在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基本上可以断言,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需要系统是完全相同的

E.需要一直处于变化之中,而这种变化既有来自身体素质,也包括由于社会生活条件造成的行为改变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类的需要由低到高排序为( B )。

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审美需要、认知需要

B.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审美需要、认知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D.尊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审美需要、认知需要、尊重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

3、马斯洛关于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 C )A.个人追求安全、舒适、免于恐俱B.谋求自由与独立,得到别人的重视或赞赏

C.充分展现潜能与天赋,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D.希望归属于某个群体,在所处的群体中占有一个位置与他人交流并得到关心与爱护E.人们追求秩序与美感,展现人性中富有创造性的一面

4、下列不属于人类行为的主要特点的是( C )。

A.适应性B.多样性C.独特性D.指向性E.可控性

5、习俗水平是指儿童开始关心社会的期望与别人的需要,分为好孩子定向阶段和( C )。

A.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B.天真的享乐主义阶段C.维护权威或社会秩序阶段D.社会契约定向阶段E.普遍的伦理准则阶段

6、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阶段在社会性与人格形成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任务和挑战是( C )。

A.自主、羞怯与疑虑阶段,开始寻求自主性B.主动性和内疚的冲突C.自我意识继续发展,并努力寻求自我的身份,在某些时候会出现个人的认同危机D.亲密对孤独E.自我整合与绝望

7、ERG理论把人类的需要划分为生存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其中成长的需要是指( C )。

A.满足人的衣、食、住、行B.发展人际关系C.开拓个人潜力与才能D.生命安全有保障E.能够影响人

8、人类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其个人的需,需要( ACDE )。

A.反映了人的机体在某一方面的不足或缺乏B.是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直接动力C.引起内驱力的增强,从而形成某种被激发的动机状态D.是内驱力的基础E.可以是生理层面的,也可以心理层面的

9、下列属于生物性需要的选项有( ACD )。

A.进食需要与饮食需要B.成就需要C.睡眠与觉醒需要D.性需要E.交往需要

10、下列属于社会性需要的选项有( BE )。

11、划分正常行为与异常行为的常用标准有( ABCD )。

A.统计规律B.社会规范与价值C.行为适应性标准D.个体主观体验性E.客观条件

12、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问题有( CDE )。

A.因家庭管教不当儿童性格出现偏差B.因学校教育不当或儿童学习失败而形成消极性格,影响后来的发展C.要度过“危险期”,经不住不良环境影响就会出现行为偏差D.学业上的失败会导致多重负面影响

E.对异性的好奇和社会责任感的缺乏可能会导致不良性行为或性罪错

13、下列属于成年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BC )。

A.经济收入减少会发生生活上的困难B.婚姻问题C.精神健隶问题D.各种疾病增加,受到疾病的折磨E.就业方面的问题

选择题

1、( A )对社会工作产生了直接影响,直接引起社会工作者对社会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考.

A.后现代主义B.女权主义C.实证主义D.人本主义E.乌托邦理想

2、( E )理论认为个人的问题源于内在的精神冲突,这些冲突与早期经验有关,并且潜藏于潜意识中A.存在主义B.生态系统C.社会支持D.认知行为E.精神分析

3、一个公司女职员,最近感到工作压力太大,在公司里她也感到同事们都不理她,男朋友也离她而去。

她最近常做噩梦,梦见一个大雪的夜晚,她站在路旁叫不到出租车,所有这些都认她感到非常沮丧,对工作和生活感到非常失望。

治疗师采用( C )方法对她进行治疗比较合适。

A.认知行为B.人本主义C.自由联想D.增能E.社会支持网

4、有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家里有一个姐姐。

父母对姐姐非常宠爱,而对他则有所忽视。

他在学校经常与同学打架,扰乱课堂秩序,经常不交作业,老师认为他是一个问题儿童。

社会工作者可以用( D )理论来辅导他

A.增能B.人本主义C.精神分析D.认知行为E.社会支持

5、有一个10岁女孩,父亲因为犯罪行为被关进监狱,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家出走,她由爷爷奶奶照顾。

一年前爷爷去世,奶奶72岁,脚残疾。

这个小女孩身体状况很差,经常生病,学习困难,性格内向,经常遭到同学欺负。

她从不会把这些情况告诉老师,怕给老师惹麻烦。

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 A )理论来帮助这个小女孩

A.社会支持B.人本主义C.精神分析D.认知行为E.增能

6、一位下岗工人在失去工作后,家庭关系也开始出现问题,孩子在学校也遇到了问题,学习成绩下降,同学关系变得疏离,家庭生活出现危机。

他本人则把自己封闭在家里,对生活一筹莫展。

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 E )理论帮助这个下岗工人。

A.社会支持B.人本主义C.增能D.认知行为E.生态系统

7、一位单亲母亲,由于婚姻失败,加上下岗,以及教育孩子遇到困难,因此对生活失去信心。

社会工作者对这类人士提供帮助时,可以运用( D )理论。

A.社会支持B.人本主义C.认知行为D.存在主义E.生态系统

8、一位受到家庭暴力折磨的妇女,由于长期受到丈夫的虐待,形成了强烈的无力感,对丈夫的暴力已经失去了反抗的力量。

社会工作者可以用( B )理论来帮助她。

A.社会支持B.增能C.认知行为D.存在主义E.生态系统

9、社会工作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作用主要包括( ACDE )

A.解释B.描述C.发展新的理论D.确定干预的方法和模式E.预测

10、精神分析理论将人格分为( BCD )A.无我B.本我C.自我D.超我E.忘我

11、认知行为理论关于助人目标的原则主要包括( ABDE )A.改变错误的认知B.修正不理性的自我对话

C.尊重个人的自主决定和信念D.加强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能力E.加强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12、社会网络通常能够在( ACD )层面上发挥作用A.预防B.发展C.治疗D.恢复E.教育

1、最早对个案工作进行清晰界定的学者是( B )。

A.鲍尔斯B.玛丽?

里士满C.廖荣利D.罗杰斯E.林德曼

2、最早的一种个案社会工作运用模式是(A)A.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行为主义治疗模式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微机治疗模式

3、下列不属于支持性技巧的是( E )。

A.专注B.倾听C.同理心D.鼓励E.澄清

4、如果服务对象对某物或某事感到害怕、恐惧、不敢接近,就可以运用(E)的行为治疗技巧。

A.放松练习满灌疗法反恶疗法果敢训练系统脱敏

5、下列不属于建立关系的技巧的是( D )。

A.感同身受B.建立有利于服务对象积极表达的关系模式

C.制造气氛D.会谈的运用E.积极主动

6、心理治疗模式认为人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包括( A )三个层面。

A.生理、心理和社会B.个性、信念生活、经历C.家庭、社区、群体D.父母、子女、朋辈群体E.学校、社会、家庭

7、下列不属于影响性技巧的是( B )。

A.提供信息B.对焦C.自我披露D.建议E忠告

8、在一个男性施暴者小组中,一名组员说:

“我老婆一天到晚唠叨不停,每一天回到家里,她就开始罗嗦,一会说没钱,一会说我没用。

我其实对她不错,她不把我惹急了我肯定不会动手的。

”社工回应说:

“你对老婆不错,为什么还要动手?

她真的那么讨厌吗?

社工采用的技术是( D )A.忠告B.澄清C.对焦D.对质

9、社工说:

刚才你说了很多,包括你的家庭、你的工作、你和父母的关系,看来这些问题都很重要,其中,你最想谈的是什么?

该社工采用的会谈技术是( B )。

A.摘要B.对焦C.澄清D.坦诚

10、某电台主持人来社工机构求助,诉说他面对的种种压力,社工回应说:

看来你的压力都和工作有关啊——。

此时,社工采用的会谈技术是(D)。

A.同理B.倾听C.鼓励D.摘要

11、家庭治疗模式的本质特征是( C )。

A.挖掘当事人的内心世界B.表达关怀C.把家庭视为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

D.达成同感E.关系提供

12、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对人的心理失调的原因和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比较有影响的ABC理论,其中A代表( B )。

A.服务对象的信念系统B.引发事件C.引发事件之后出现的各种认知、情绪和行为

D.引导社会工作者更全面更深入审视个案E.着重改变案主现有行为,而非他态度和感受

13、米纽秦具体总结了病态家庭结构的基本方式,不包括(C)。

A.纠缠与疏离B.联合对抗C.抵制行为D.三角缠E.倒三角

14、下列不属于社会工作者需要扮演的角色是( B )。

A.使能者B.扮演者C.联系人D.治疗者E.倡导者

15、服务对象寻求帮助时通常内心充满矛盾:

一方面,希望改变目前不满意的生活状况;

另一方面,又( D )。

A.具有受环境控制的表现B.具有自我否认的表现C.又不易信任他人

D.对自己缺乏足够的信心E.基于各种因素不尽透露自己的现状

16、小学三年级的小强厌学并多次逃学,社工运用心理社会模式,促进小强的成长和发展。

下列做法中,属于间接治疗的是( B )。

A.帮助小强宣泄不良情绪B.请老师平时多关注小强的学习

C.和小强一起制定行为改善计划D.定期与小强及母亲会谈

17、社工说:

你说过你最近见过一次车祸,这件事情对你有什么影响吗?

服务对象说:

我当时很害怕,到现在都不敢骑自行车。

这属于( A )。

A.现实情况反思B.直接影响反思C.人格发展反思D.情绪控制反思

18、服务对象小郭非常害怕和陌生人接触,社工将其带到市中心广场,让他主动与陌生人打招呼。

这一过程中,社工应用了认知行为治疗中的( C )技巧。

A.系统脱敏B.果敢训练C.满灌疗法(快速脱敏法)D.厌恶疗法

19、王某最近非常害怕汽车,不敢独自过马路,担心汽车突然失控撞过来。

社工先与王某一起把他害怕的事情按害怕程度排序,然后从最轻度的开始做起,如果他仍然感到害怕,就做放松练习。

通过训练,王某对汽车的害怕程度逐渐减轻,上述过程中,社工运用了( A )技巧。

A.系统脱敏B.满灌疗法(快速脱敏法)C.果敢训练D.厌恶疗法

20、服务对象杨女士很担心自己被解聘。

社工让她设想自己被解聘后还能从事什么工作,被解聘后的最坏结果如何。

社工在此过程中运用了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中的( C )技巧。

A.理性功课B.自我表露C.去灾难化D.替代性选择

21、服务对象:

现在找工作,用人单位很注重外貌,我要是长得漂亮就好了——社工:

我很理解你的心情,但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就拿我来说,工作和家庭都不错,可我的身材很胖,有时别人也会嘲笑我,后来我明白了,要求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上述对话中,社工运用了( C )技巧。

A.反映感受B.理性功课C.自我表露D.去灾难化

22、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没有涉及的技巧是(C)。

A.会谈的运用B.调查表的运用C.文献的运用D.观察的运用E.现有资料的运用

23、(C)是对服务对象的人格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评估。

A.缘由诊断B.社会诊断C.心理动态诊断D.人格诊断E.困扰诊断

24、人本治疗模式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人具有发挥自身内在各种潜在能力、追求不断发展的基本趋向。

在运用这种模式帮助服务对象时,社工要对服务对象表现出无条件的接纳。

它的主要目的是(D)

A.给予服务对象关心和爱护B.让服务对象表露真实的自我C.引导服务对象宣泄压抑的情绪D.给予服务对象社会支持

25、作为社会工作者在接案过程中不包括( B )方面。

A.了解求助对象的求助愿望B.诊断服务对象具有的问题C.明确服务对象的要求

D.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E.促使有需要的求助对象成为服务对象

26、(A)是指让家庭成员实际表现相互交往冲突的过程,呈现家庭的基本结构和交往方式。

A.重演B.互动方式C.强调优先D.协助建立合理的观察视角E.焦点集中

27、小于的父母经常为生活琐事吵架,小于总是帮着母亲数落父亲。

依据米纽秦对病态家庭的结构的分类,小于的家庭属于(C)结构A.纠缠与疏离B.三角缠C.联合对抗D.倒三角

28、个案管理以同时遭遇多重问题,并且在取得及使用资源上有困难的( B )为对象。

A.儿童与成人B.个人和家庭C.家庭和团体D.青年和老年E.家庭和社区

29、( A )是对服务对象困扰产生、变化的过程进行分析。

30、让服务对象尽可能地设想最坏的结果,直接面对原来担心害怕的事件,从而显现服务对象的非理性信念,这种方法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中被称为( C )。

A.替代性选择B.危机介入C.去灾难化D.厌恶疗法E.绝对化

1、开放小组和封闭小组是按( D )来分类的

A.小组目标B.小组结构C.组员间的联系D.组员之间的界限E.组员参与动机

2、“癌症病友小组”属于下面哪种实务小组( A )。

A.支持小组B.成长小组C.教育小组D.治疗小组E.兴趣小组

3、成长小组的目标是( E )。

A.把具有同质性的人聚集在一起,其组员一般都有相同的问题、经历或经验,通过相互支持的方式,达到解决问题和成员改变的效果

B.希望能缓解症状及其影响力,帮助组员通过治疗创伤复原并康复,降低不良症状,促进人格改变

C.帮助组员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或补充相关知识之不足,促使组员能够改变自己原本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的方式,来实现改变成员的目标

D.挖掘潜能,提高能力和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E.帮助组员了解、认识和探索自己,帮助组员最大限度地启动和运用自己的内在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解决问题并促进个人正常健康地发展

4、在小组运作初期和结束期,社会工作的角色主要是( A )。

A.引导者B.资源提供者C.治疗者D.协调者E.中介者

5、在社会目标模式中,社会工作者要特别关注和鼓励( B )参加到小组中。

A.有较严重情绪和行为问题者B.社会中的弱势人士C.社会交往能力不足的人

D.缺乏自信的人E.有相同兴趣的人

6、互动模式要求小组组员在团体中有( B )的动机和能力

A.民主参与社会生活B.平等互惠C.促进个广改变D.获得自我成长E.积极参与治疗

7、在小组中,如果发生一个组员在没完没了地唠叨的情况,工作员需要运用( D )技巧进行干预。

A.促使承担责任B.提供精神支持C.适当给出解释D.避免行为失当E.适当挑战内心

8、做好开场演讲技巧一般运用在哪种类型的小组中?

(C)

A.社交性小组B.兴趣小组C.教育性小组D.治疗小组E.成长小组

9、围绕小组的总目标要建立的相应的目标是沟通目标、过程目标、实质目标和( B )。

A.阶段目标B.需求目标C.任务目标D.设计目标E.具体目标

10、社会工作者小周观察一个新建小区时发现大多数居民来自外地,居民之间沟通较少,对社区建设也漠不关心。

因此,小周策划了一个题为“社区家园”的小组活动方案,以培养小组成员的社区归属感。

小组内容以发展个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能力、挖掘组员潜能及培养领导意识为主。

该小组工作模式属于( B )。

A.社会目标模式B.发展模式C.互动模式D.治疗模式

1、社会工作概念中社会的含义与( B)含义相对立.

A.个人的或私人的B.营利的、经济性的、利己的C.国家的、政治的、政府的

D.社区的、群体的E.非营利的、利他的

2、社会问题是( A  )。

A.非纯生理性的问题,即与社会因素有关的问题,包括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关系等各种原因而产生的问题

B.社会上一小部分人遇到的,影响他们正常生活的问题C.社会上大多数人认定的问题

D.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E.影响社会发展,阻碍社会进步的问题

3、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的申请人“公示”会阻碍某些符合条件者的申请,这种情况属于哪种功能类型(D)。

A.正功能B.负功能C.显功能D.潜功能E.既是正功能又是负功能

4、社会工作在分析弱势群体的困难和问题时的基本观点是( B )。

A.“人在群体之中”B.“人在环境之中”C.“人在社会之中”

D.“人在社区之中”E.“人在家庭之中”

5、社会工作在西方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来源是( D )

A.佛教文明中的“布施”B.基督教文明中的“在神面前人人平等”

C.基督教文明中的“互相友爱”D.基督教文明中的“博爱”E.佛教文明中的“行善”

6、最早被作为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是(C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