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二中二OO九学年第二学期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11514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衢州二中二OO九学年第二学期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衢州二中二OO九学年第二学期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衢州二中二OO九学年第二学期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衢州二中二OO九学年第二学期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衢州二中二OO九学年第二学期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衢州二中二OO九学年第二学期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衢州二中二OO九学年第二学期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衢州二中二OO九学年第二学期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衢州二中二OO九学年第二学期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为买主与卖主之间签订买卖(如房地产、货物或证券)契约(合同)收取手续费或佣金的人;

shuǐ,从井里打水,取水/jí

qūá

oyá

佶屈:

曲折;

聱牙:

不顺口。

指句子读起来不顺口。

D.嗾使/箭镞棒槌/缒城绵亘/断壁残垣

Dsǒushǐ煽动指使人干坏事/jià

nzú

弓箭箭头上的金属尖物。

nɡchuí

捶打用的木棒(多用来洗衣服)/zhuì

由城上以绳索垂至平地,缘之而下。

miá

ngè

n接连不断(多指山脉等)/duà

nbì

nyuá

n残垣:

倒了的短墙。

垣:

矮墙,也泛指墙。

指庭院丧失了主人或遭灾被劫后的凄凉景象。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学校里为了高考,很多老师是不主张学生读课外书的,但我以为这是饮鸠止渴的办法。

B.《北京青年报》撰文指出:

“高薪养廉”犹如“缘木求渔”,是不可行的;

高薪的滋养是靠不住的,可以依靠的只能是法律。

C.《兵车行》深刻揭露了唐玄宗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是一首非常优秀的现实主义叙事诗。

D.如今的城管与小贩的关系一点也不简单,越来越像是“猫和老鼠”的关系,矛盾对立甚至是暴力冲突相向,日益“水火不融”。

我们不禁要问,城管与小贩何时不再箭拔弩张?

2.C(A.饮鸩止渴,B.缘木求鱼,D.水火不容,剑拔弩张)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

A.100个日夜,从堰塞湖排险的谨小慎微,到灾区延期高考的殚精竭虑,执政为民、民生优先串联每一个时间节点,阐释着社会主义中国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

(处心积虑)

A.殚:

竭尽;

虑:

思虑。

形容用尽心思。

处心:

存心;

积虑:

经过长时间的考虑。

形容蓄谋已久。

含贬义,指费尽心思做坏事。

B.话剧从本质上说是质朴的艺术,它是最贴近生活的,在外在形式上过分追求盛大和华丽都是和话剧的艺术特性背道而驰的。

(南辕北辙)

B.背道而驰:

背:

背向;

道:

道路;

驰:

奔跑。

朝相反的方向跑去。

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作谓语。

形容越跑越远,永远达不到目的。

南辕北辙: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

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作宾语、定语;

含贬义。

C.临危受命,义无反顾。

1月20日,受组织委派即将奔赴海地增援的四位中国维和人员胡运旺、段中慧、施金东、何光伟,在候命踏上征程之际,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临危授命)C.临危受命: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临危授命:

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生命。

D.尽管华盛顿疯狂地努力,金融危机和由此引发的经济形势却每况愈下,大银行尽管接受数千亿美元的政府援助,仍然弱不禁风。

(江河日下)

D每况愈下:

越往下越明显。

表示情况越来越坏。

江河日下:

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

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海盗,这个一度濒临消亡,后来只存在于影视作品和传奇小说中的词,再一次从我们的记忆深处搜罗出来。

A.主语“词”谓语“搜罗”搭配不当。

B.听着缠绵悱恻的曲子《化蝶》和声情并茂的朗诵《孔雀东南飞》在房间缓缓飘散开来,我早已进入了那个动人的故事里。

B.删去“听着”,句式重叠。

C.通常在脑肿瘤患者手术前,医生要获得其大脑的扫描图像,以便确定肿瘤的位置和了解肿瘤附近血管的状况。

D.一些政治分析师认为,奥巴马主动取消部分对古巴的限制措施,旨在为了避免在美洲国家组织首脑会议上与其他一些国家在古巴问题上陷入严重争执。

D.“旨在”“为了”重复累赘。

5.给下列句子排序

①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众多的“天之骄子”的第一选择是进入政府机关的时候,这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一定出了问题。

②几年来,看到号称“中国第一考”的公务员考试持续升温,2010年的报名人数已达146万,且有4000余人争一个职位的热闹场面,总感觉有这一理念在从中作祟。

③当然,这一理念已经改头换面,与时俱进,成为时尚的追求了。

④中国的封建社会终于崩溃了,但诸多封建理念却延续下来,继续支配着人们的价值取舍,“学而优则仕”即是其一。

⑤因为,任何社会的进步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根本的推动力是科技和实业。

④③②①⑤

6.阅读下面一幅漫画,拟写一则100字以内的介绍性文字。

(5分)

□□□□□□□□□□□□□□□□□□□□□□□□□□□□□□□□□□□□□□□□□□□□□□□□□□□□□□□□□□□□□□□□□□□□□□□□□□□□□□□□□□□□□□□□□□□□□□□□□□□□(100字)

示例:

两个孩子安静而快乐地趴在百叶窗前,观察挂在窗户旁的小雀巢。

巢内有两只嗷嗷待哺的小雏鸟,不远处鸟妈妈正轻盈地飞舞在绿草盆花前。

这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正是丰子恺先生的“雀巢可俯而窥”。

(5分)

7.阅读下面文字,请你拟写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揭示这个故事给人的启迪。

(4分)

一天,一个外乡人到村里打听附近何处有野猪,有人告诉了他具体地点。

数月之后,人们发现很多野猪都在栅栏里,栅栏的四面各开了一个门。

村民们惊奇地问:

“你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些野猪弄到栅栏里的?

“这很简单,”外乡人解释说,“一开始,我在野猪出没的地点撒了一些玉米,起初,野猪一个也不敢碰,但是过了几周后,有些野猪便开始走出灌木丛,迅速叼走一些玉米。

又过了一段时间,所有的野猪都争先恐后地吃我投放的玉米。

接着,我便在常放玉米的地方开始建栅栏。

“当然,我每次只建很短的一小段,野猪们觉得对它们来说没有什么影响,就照样每天来吃玉米。

渐渐地我便收缩栅栏,只留下几扇门,野猪很快地习惯了从门走到栅栏里面吃玉米,有一天,我看到它们全在栅栏里的时候,就将门封了起来。

就这么简单!

 很多人钻进了别人设的圈套,都是因为贪小利而放松了警惕。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12分)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崔伟奇

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塑造了现代文明。

相对于前现代的传统文明而言,现代文明作为一场划时代革命,扬弃与超越了既有传统。

但当现代文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传统时,其自身的发展也同样要面对新的矛盾,即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矛盾。

所谓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正是这一矛盾的具体体现。

所谓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广泛出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文化思潮,它涉及文学、艺术(包括建筑的风格等)、语言、历史、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

虽然这一思潮至今仍处于一种纷繁复杂、多元化的发展状态,但从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目的性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对现代性的根基、传统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批判性反思。

因此,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可以说为观照现代性提供了一面新的镜子,既折射出现代性与传统的矛盾,又折射出现代性自身矛盾的方方面面。

福柯在《什么是启蒙》中曾经指出,我们不应将现代性仅仅理解为处于前现代和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还应把现代性当作一种态度来加以看待。

要正确地看待现代性,辩别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就必须对现代性进行辩护和实施批判。

所谓“对现代性进行辩护”的态度,就是肯定现代化对前现代传统的历史性超越,强调现代性作为文明发展目标的自主性和充分性等等。

一般地说,现代性可以看作是“现代社会或工业文明的缩略语”。

现代性建立在理性主义、人道主义理想和机器文明的基础上,它以市场经济和现代民主制度为标志,以实现“经济繁荣、生活基本保障、生活质量的总的提高”为目标。

由于现代性奠基于近代启蒙思想理性、进步的价值观,其所追求的是“为人类普遍解放提供合理性”的基础和实现途径,因而体现出超越历史与文化传统差异的精神力量,特别是在现代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等物质力量的推动下,确立了现代性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具有普遍意义价值观的独特地位。

但随着现代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深入发展,在其取得巨大的物质性成就的同时,现代性也面临着新的矛盾和挑战。

例如,全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导致的贫富差距扩大、生活的商品化问题;

科学技术广泛应用所引发的生态风险问题等等。

这些消极现象的不断扩展,使得对“现代性的承诺”的质疑、批判、反思,逐渐构成了所谓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主旋律。

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核心范畴,后现代性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作为现代性的对立面而发展起来的。

按照后现代性的观念,“现代性的承诺”的无法兑现乃至各种“异化”现象的不断出现,不仅说明现代性发展的普遍模式本身出了问题,而且意味着作为现代性根基的“现代合理性”遭遇到了根本危机。

后现代性对构成现代性的所有二元结构(诸如:

主/客、真/假、本质/现象、事实/价值,等等)要进行彻底消解。

后现代性观念认为,由于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绝对的真理”“普遍的规律”“永恒的结构”等,因此,这种结构无论看上去多么合理、多么复杂,实际上都是虚假的和无效的。

只有通过瓦解现代性,才能实现自由和真正解放。

所以,现代性理应被后现代性所消解或取代。

例如,后现代性试图用平民角度的众声喧哗来取代知识英雄的“宏大叙述”,以顺应现代文明文化重心不断下移的发展趋势;

以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来抑制信息和科学技术的膨胀和过度泛滥;

以反讽、游戏等来破除理性的束缚和限制,等等。

可以看出,文明的现代化进程不仅充满历史复杂性,而且需要不断更新和自我完善。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当正视后现代性所提出的挑战和问题。

但同时也应看到,以取消、回避或放弃解决问题为主要价值取向的后现代性理论,显然不可能在积极的意义上把文明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只有通过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消除问题的方式,才可能真正克服人类发展面临的各种困难,面向未来。

(摘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8.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是()

A.福柯认为,不应将现代性理解为处于前现代和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而应把它当作一种态度来加以看待。

B.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是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矛盾的具体表现。

C.因为现代性奠定了近代启蒙思想理性、进步的价值观,其所追求的是“为人类普遍解放提供合理性”的基础和实现途径,所以体现出超越历史与文化传统差异的精神力量。

D.作者认为,只有通过瓦解现代性,才能实现自由和真正解放。

9.下列有关“后现代性”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现代性的对立面而发展起来的后现代性,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核心范畴。

B.后现代性反对信息和科学技术的膨胀和过度泛滥,提倡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

C.后现代性若要在积极意义上把文明推向新的高度,就必须改变主要价值取向。

D.后现代性思想深刻、富有危机意识和革新精神,它的理念也比现代性更先进。

10.联系上下文,简要说明第5自然段中“现代性的承诺”指什么?

(3分)

“实现经济繁荣、生活基本保障、生活质量的总的提高”,或“为人类普遍解放提供合理性的基础和实现途径”。

11.从原文内容来看,作者认为对现代性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既要对现代性进行辩护,也要对现代性实施批判(1分):

要肯定现代化对前现代传统的历史性超越,强调现代性作为文明发展目标的自主性和充分性等等(1分);

也要看到在其取得巨大的物质性成就的同时,现代性也面临着新的矛盾和挑战(1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

(20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

(18分)

宝坻王泗和,余姻家也。

尝示余书艾孝子事一篇,曰:

艾子诚,宁河之艾邻村人,父文仲,以木工自给,偶与人斗,击之踣,误以为死,惧而逃。

虽其妻莫知所往,第仿佛传闻似出山海关尔。

是时妻方娠,越两月,始生子诚,文仲不知已有子。

子诚幼鞠于母,亦不知有父也。

迨稍有知,乃问母父所在,母泣语以故,子诚自是惘惘如有失,恒絮问其父之年齿状貌,及先世之名字,姻娅之姓氏里居。

亦莫测其意,姑一一告之。

比长或欲妻以女子诚固辞曰乌有其父流离而其子安处室家者?

始知其有志于寻父,徒以孀母在堂,不欲远离耳。

然文仲久无音耗,子诚又生未出里闾,天地茫茫,何从踪迹?

皆未信其果能往,子诚亦未尝议及斯事,惟力作以养母,越二十年,母以疾卒。

营葬毕,遂治装裹粮赴辽东,有沮以存亡难定者,子诚泣然曰:

“苟相遇,生则共返,殁则负骨归,苟不相遇,宁老死道路间,不生还矣。

”众挥涕而送之。

子诚出关后,念父避罪亡命,必潜踪于僻地,凡深山穷谷,险阻幽隐之处,无不物色,久而资斧既竭,行乞以糊口,凡二十载,终无悔心。

一日,于马家城山中遇老父,哀其穷饿,呼与语,询得其故,为之感泣,引至家,款以酒食。

俄有梓人携具入,计其年与父相等,子诚心动,谛审其貌,与母所说略相似,因牵裙泣涕,具述其父出亡年月,且缕述家世及戚党,冀其或是。

是人且骇且悲,似欲相认,而自疑在家未有子,子诚具陈始末,乃噭然相持哭。

盖文仲辗转逃避,乃至是地,已阅四十余年,又变姓名为王友义,故寻访无迹,至是始偶相遇也。

老父感其孝,为之谋归计,而文仲流落久,多逋负,滞不能行。

子诚乃踉跄奔还,质田宅,贷亲党,得百金再往,竟奉以归。

归七年,以寿终。

子诚得父之后,始娶妻,今有四子,皆勤俭能治生。

(节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诚幼鞠于母 鞠:

养育

B.迨稍有知     迨:

接近

C.谛审其貌  谛:

仔细

D.已阅四十余年  阅:

经历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众挥涕而送之  某所,而母立于兹 

B.必潜踪于僻地圣人不凝滞于物

C.子诚乃踉跄奔还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款以酒食     申之以孝悌之义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艾子诚的父亲本来是一个木匠,有一次和别人打架,把人家打得晕倒在地上,自以为打死了人,畏罪潜逃。

B.艾子诚自小立志寻找父亲,但因为母亲在,他从未说起,只是在家尽力供养母亲。

C.艾子诚出山海关寻找父亲,历经二十年,寻遍了大小城镇和偏远山区,始终没有半点儿后悔。

D.因为父亲负债多,艾子诚先返回家乡卖了田地房子,向亲戚借债,筹得一百两银子,替父亲还债后父子一同回家乡。

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比长或欲妻以女子诚固辞曰乌有其父流离而其子安处室家者

比长/或欲妻以女/子诚固辞曰/乌有其父流离/而其子安处室家者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虽其妻莫知其所往,第仿佛传闻似出山海关尔。

(1)即使是他的妻子也不知道他往哪里去了,只仿佛听人传言他好像出了山海关。

(3分) 

(2)是人且骇且悲,似欲相认,而自疑在家未有子,子诚具陈始末,乃噭然相持哭。

(2)这个人又惊讶又悲伤,似乎想要相认,却怀疑自己在家时还没有孩子,子诚(于是)详细地(把)事情的前后告诉了他,于是(父子俩)相拥着嚎啕大哭。

(3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22—23题。

鹧鸪天

(金)党怀英

云步凌波小凤钩,年年星汉踏清秋。

只缘巧极稀相见,底①用人间乞巧楼。

天外事,两悠悠。

不应也作可怜愁。

开帘放入窥窗月,且尽新凉睡美休。

[注]①底:

何,为什么。

22.本词作者借用了在我国流传极广的传说是牛郎织女七夕相会。

(2分)

23.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怀。

词人开篇描绘了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中的幽静和脉脉深情后,在三、四句中用“只缘”“底用”对世俗“乞巧”给予了否定,并直抒胸怀,认为天外人间两悠悠,“不应”怜愁。

尾句词人“开帘”“放入”“且尽”写出其主动积极,呼之欲出的真情,平添许多情致。

词作极具新意,表达了词人脱俗超凡的广阔胸怀。

(三)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陈亢问于伯鱼曰:

“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

“未也。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

‘学诗乎?

’对曰:

‘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

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

‘学礼乎?

‘不学礼,无以立。

’鲤退而学礼。

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

“问一得三。

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16.13)

24.⑴选文中“问一得三”中的“一”和“三”在文中分别是指什么内容?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

⑴“一”指的是先生有否对自己的儿子进行偏私的教诲。

“三”指的是:

得知学《诗》的重要性,得知学《礼》的重要性,得知孔子对自己的儿子无所偏爱。

⑵本章说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原则?

(请用一个成语概括。

)请谈谈你对这一教育原则的认识。

⑵有教无类人有差别,如贫富、贵贱、智愚、善恶、亲疏之类。

就教育来说,应该进行平等的、一视同仁的教育,因材施教,感而化之、循循善诱,其背后渗透着一个中庸的理念。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⑴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

“凤兮!

凤兮!

何德之衰!

,。

(《论语》)

⑵,;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并诗》)

⑶齐人未尝赂秦,,何哉?

(苏洵《六国论》)

⑷,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

⑸青山隔送行,,。

(王实甫《长亭送别》)

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⑵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⑶终继五国迁灭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⑷明月不谙离别苦昨夜西风凋碧树

⑸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眺望河的彼岸,烟柳桃花,亭台楼阁,风景总是绝佳。

可是等到我们到了彼岸,回头眺望我们生活的此岸,万紫千红,水光潋滟,同样是绝好的风景。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永远保存着一个朦胧美丽的彼岸。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

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观点,展开联想。

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也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