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工程模板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11191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4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工程模板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污水处理工程模板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污水处理工程模板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污水处理工程模板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污水处理工程模板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工程模板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污水处理工程模板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工程模板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污水处理工程模板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11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5)

(6)《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7)《简明施工计算手册》第3版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姜畲镇污水处理工程生产管理用房,位于湘潭市姜畲镇老街东侧、红星渠西侧、低排渠北侧。

建筑耐火等级均为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烈度6度,使用年限50年。

本模板施工方案,主要针对调节池、贮泥池、生产管理用房构(建)筑物编制,构筑物为钢筋砼结构,模板和脚手架支撑面坐落在对应构筑物底板上。

三、施工工艺及搭设要求

3.1池体壁板施工

3.1.1本工程模板主要施工重难点为调节池池体壁板施工,池壁模板采用15mm厚优质胶合板,对拉螺栓采用φ14防水对拉螺栓,水平间距600mm,竖向间距450mm;

小梁采用48×

3.0mm单钢管,水平间距200mm;

大梁采用Φ48双钢管,竖向间距450mm。

图1外墙止水螺杆示意图

图2池壁支模示意图

3.1.2施工要点及检查控制点:

(1)墙模板选用优质胶合木模板,模板竖楞选用单根Φ48*3.0钢管,竖楞间距控制在200mm内;

模板横楞选用双根Φ48*3.0钢管,竖向间距控制在450mm之内,保证钢管无腐朽、不弯曲;

(2)最下层螺杆距地面不超过300mm,最上层距墙顶不超过300mm;

墙高超过3m,墙上部3m以内螺杆设单螺帽,3m以下螺杆设双帽,以防模板崩溃;

斜向支撑设2道,垂直间距为1.8m;

模板拼缝须严密,缝宽不超过5mm,模板上无用孔眼需封睹,以防止漏浆。

(3)防水对拉螺栓上加焊止水钢片(必须满焊,不得烧穿钢片),且止水钢片大小为75×

75×

3mm较合适(水池池壁高度大于5m);

通常穿墙螺栓止水片宽度为40×

40×

3mm(池壁高度小于5m范围内)。

模板内侧按墙厚加钢筋撑头,对拉螺杆模板外两侧必须加橡胶堵头防渗漏。

混凝土浇筑完成拆模以后将防水对拉螺栓两端用氧炔焰割除,采用微膨胀水泥砂浆两次修补穿墙螺栓孔,先将洞口清理干净,再分两次将洞口补掉;

第一次为洞深的2/3,间隔12小时后,再进行第二次修补、以防止砂浆收缩裂缝。

二次修补完后外墙面做成凸出馒头状保护层。

圆形池壁用Φ22以上钢筋作包箍固定模板,防水对拉螺栓的长度为墙厚加500mm。

(4)模板安装后必须水平挂线检查出墙面的平直度、每3m设一吊线检查墙面垂直度,通过对拉调整,平直、垂直误差控制在5mm内。

(5)墙柱下脚距地面200~300mm在墙柱焊接定位钢筋,钢筋直径不小于10mm,水平间距不超过1m。

(6)墙模板找补模板竖向放在墙中部,不允许放在墙顶或墙脚;

墙模板底部采用水泥砂浆封堵,防止墙根部漏浆。

3.2池体底板施工

基础底板模板用15厚木胶合模板,底板侧模采用直径22钢筋(竖向间距500mm),与木方相结合加固;

池壁以上300mm采用40×

70mm木枋与横向双钢管相结合的加固方式,加固方法如图3示意。

图3基础底板导墙支模示意图

3.2.1施工要点及检查控制点

(1)底板及墙插筋绑扎好后,由放线员在底板钢筋上放出墙边控制线。

(2)焊工根据墙边控制线焊接吊模支架及钢筋定位卡(固定吊模用),水平措施钢筋(对拉杆)固定墙壁模板,竖向钢筋与底板面绑扎连接。

(3)进行止水钢板安装后进行模板、竖楞及螺杆安装,止水钢板安装后挂线检查模板的平直度并封闭上口加固模板(加固板宽250间隔3m一道)

3.3框架梁和柱模板安装

本工程生产管理用房等建筑物采用梁、板一次浇筑,除各分项支模工艺达到要求外,还应注意整体工艺的连接,梁板柱支模顺序总体工艺流程:

支柱子模板→支梁底模(同时搭设扣件板底模支撑系统)→增设双向剪刀撑、扫地杆→支板底模→支梁侧模(同时支立梁柱节点模板)

(1)柱模施工方法

柱子模板采用双面覆膜木胶合板制成定制模板,框架柱模板固定采用柱箍φ48×

3mm双钢管和φ14对拉螺栓。

柱模板安装顺序:

安装前检查→模板安装→检查对角线→长度差→安装柱箍→全面检查校正→整体固定→柱头找补。

柱模的装配图详见下图:

柱模木枋间距不大于300mm,紧固体系采用双钢管@500由φ14圆钢螺杆和蝴蝶扣对拉,螺杆端头螺母为2个,对拉螺杆的材料和质量应严格验收。

双钢管和螺杆设置具体规则如下:

1b(h)≤500时,外侧用双钢管打箍,间距为600mm一道;

2500<

b(h)≤800,外侧用双钢管打箍。

中间增设φ14穿柱对拉螺栓一道,竖向间距均为500mm,穿柱对拉螺杆外套硬塑杆。

3800<

b(h)≤1000mm,外侧用双钢管打箍。

中间增设φ14穿柱对拉螺栓二道,竖向间距均为500mm,穿柱对拉螺杆外套硬塑杆。

4柱模安装:

当底板或楼板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在楼面上弹出柱子的;

纵横向轴线,用油漆做好标记,并放出柱边线及100mm控制线,底板顶面或楼面的表面要求平整,标高明确,以防止底板顶面或楼面不平使柱子底模有缝隙,浇筑混凝土漏浆,形成柱子烂根现象。

柱模板一次到梁底2cm,拼装到位,先将满堂红支模架搭好,留出柱模入模的位置,再按柱模编号,一片片的入模,按柱边线放好模板,吊正,加柱筋,按间距500mm,柱上下口300mm各设一箍。

将水平钢管与满堂脚手架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柱脚下应镶贴压枋顶紧。

图4框架柱支模

(2)梁板支模方法:

①螺杆间距:

梁侧对拉杆间距600mm设一道,采用φ14对拉螺杆配双长扣,配双螺帽。

2立杆间距:

标准层楼板立杆纵横向间距为1000mm;

梁双排立杆,横向间距900,纵向间距1000mm。

3横向支撑:

扫地杆离地200mm,纵横满设。

水平拉杆步高1500mm,梁下承力小横杆,紧靠立杆设置,且沿梁纵向每两根立杆之间增设一根,承力小横杆下须加设双扣件(抗滑移)。

4斜向支撑:

在梁两侧每3根立杆设一道通高斜撑,斜撑中部在于其他杆件相交处均采用旋转扣件连接。

板下纵横向每5根立杆加设一道通高剪力撑,剪力撑角度宜在45°

~60°

之间。

梁板底模应符合规范,梁跨度超过4m起拱高度为1/1000~3/1000。

3.3.1支模架搭设要求

(1)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小于3跨。

(2)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

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

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不应小于500mm;

各接头至中心最近主节点的间距不宜大于纵距的1/3.

②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设置底板和垫板,部分层次考虑到砼强度若达到设计强度,可以不设置底座或垫板。

2支模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水平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3立杆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对接应符合下列规范: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4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其不应小于6m,剪刀撑应满足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在45°

~60

5支架立杆应竖向设置,2m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为15mm。

6设在支架立杆根部可调底座,当其伸出长度超过300mm时,应采取可靠措施固定。

7满堂模板支架的支撑设置应满足下列规定:

满堂模板支架的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力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高于4m的模板支架,其中间与两端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力撑。

8满堂模板支架的支撑在板的位置,在搭设之前,按下层的立杆布置,划好支撑杆的位置点,按点位设支撑,从而保证上下层的支撑于同一点上,防止剪力破坏楼板,减少;

楼板开裂现象。

四、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前,表面刷一层脱模剂,并在模板的安置处弹出池壁的外边线,以使模板安装就位,每块模板除了特殊结构尺寸,每块板与板缝隙的垂直度和水平度在允许范围内,允许偏差不得超过±

1mm。

以防止出现不必要错缝,提高池壁的美观度。

根据池壁平面尺寸将模板分块进行安装固定,并用线垂作垂直度控制,模板上端应通线纠正模板在同一直线。

5.1顶模模板安装

顶模模板安装前,在支架上弹出标高水平线,水平线标高=顶板底标高-(顶板底模厚度+楞木高度),然后按水平线钉上模板,铺好清扫干净后进行多部位技术复核,若不符合要求处,应及时进行调整。

现浇板采用15mm厚,1830×

915×

15mm高强度胶合模板,支撑方式采用扣件钢管支撑,顶板次楞为48×

3mm的钢管,间距200设置一道,顶板模板接缝处拼缝严密,不得漏浆。

砼浇捣之前,模板检查是砼浇捣的重要一环,无论是墙板还是现浇顶板,应仔细检查模板的薄弱环节,特别是池壁的下端部和节点较为复杂的部位应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5.2楼梯模板

楼梯模板应与框架结构同时进行,上下梯可以待主体完毕后,先预留埋筋再待主体砼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二次浇注。

五、模板拆除要求

不承重模板,应在砼强度达到1.2MPa且拆模过程中使其表面和棱角不受破坏,在征得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总监下达拆模令后方可拆除,承重结构部位拆除时砼强度必须达到如下要求(如设计要求严如下列,则按设计要求执行)

已拆除的模板及支架结构,应在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允许承受全部设计荷载。

施工工程中不得超载使用,严禁堆放过量建筑材料,当承受施工荷载大于设计荷载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拆模程序:

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先拆除柱模板,再拆楼板底模、梁侧模→最后拆除梁底模

拆下的模板应按指定地点堆放,并做到及时清理,维修和涂刷好隔离剂,以备待用。

六、安全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并系牢。

(2)工作前应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钉子必须放在工具袋内,以免落下伤人,工作时要思想集中,以免钉子扎脚或高空滑落。

(3)工作台、机械的设置,应合理稳固,工作地点和通道用顺畅,材料,半成品,堆放成垛,不影响交通。

操作木工机械不准戴手套,以防将手套卷进机械造成事故。

(4)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动。

浇筑混凝土时必须由模板支设班组设专人看模,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恢复。

经常检查支设模板吊钩、斜支撑及平台连接处螺栓是否松动,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

(5)拆除平台、楼板底模时,应设临时支撑,防止大片模板坠落。

拆支柱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待拆范围以外安全地区拉拆,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伤人。

(6)拆除模板应经过施工技术人员同意。

操作时应顺序分段进行,严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积撬落或拉倒。

完工前,不得留下松动和悬挂的模板,拆下的模板应及时运送到指定地点集中堆放。

(7)拆除过梁时应随拆随加顶撑支牢。

在拆墙模前不准将脚手架拆除,用塔吊拆时与起重工配合;

拆除顶板模板前应划定安全区域和安全通道,将非安全通道用钢管和安全网封闭,挂“严禁通行”安全标志,操作人员不得在此区域,必须在铺好跳板的操作架上施工。

(8)安装与拆除5m以上的模板时,应搭设脚手架,并设防护栏杆,防止上下在同一垂直面上操作。

工人抬模板时应相互配合,协同工作,传递模板、工具应运用运输工具或绳子系牢后升降,不得乱抛。

高空拆模时应有专人指挥,并在下面标出工作面,用绳子和红白旗加以围护,暂停人员过往。

(9)不得在脚手架上堆放大批模板及材料。

(10)拆模过程中,如果需要中途停歇,应将支撑、搭头、柱头板等钉牢;

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支撑等运走或妥善堆放,防止因踏空或扶空而坠落。

高空作业要搭设脚手架和操作台,上下要使用梯子,不许站立在墙上工作,操作人员严禁穿硬底鞋及有根鞋操作

(11)

(12)拆模时需要一次性拆清,不得留下无支撑模板,板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摆放整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