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共3套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109440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7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共3套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共3套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共3套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共3套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共3套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共3套Word下载.docx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共3套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共3套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共3套Word下载.docx

(3分)

源()范()努()烂()鹃()

愿()犯()怒()栏()绢()

4.查字典。

(4分)

预习课文时,乐乐读到“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时,不认识“端”字,准备使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翻开这个字所在页(图),知道了读音是______。

请帮她选择“端”在这句话中的意思(填序号)________。

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一刹那间,天空下起了倾盆大雨,我们都没有反应过来。

B.从四面八方聚集来的人把整个公园都围了起来。

C.上课的时候,教室里十分清静,大家都在朗读课文。

6.填入下面语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慢慢地,太阳冒出地平线,。

A.红红的像个蒙着面纱的含羞少女B.圆圆的像个沾满各种颜料的大圆盘

C.亮亮的如一面银光闪闪的镜子D.与大海水天相接,浑然一体

7.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2分)

无论……都……不仅……也……要是……准……即使……也……

(1)这时候发亮的()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成了光亮的了。

(2)山上的映山红()花朵和叶子,()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3)黄山奇石形态各异,()不比作什么,()很值得观赏。

(4)你()晚起半小时,()赶不上泰山的日出了。

8.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2分)

(1)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

(改变词序,句子意思不变)

(3)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①从“才”字可以体会到,从“甚至”可以体会到。

②“冲出重围”原本的意思是,在这里指。

(4)粉红色的山上开满了各色的映山红。

缩句:

(5)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

这句话把洞口和作比较,形象地写出了洞口的。

把洞内的空间和作比较,具体地写出了山洞的。

(6)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一轮明月从海平面上缓缓升起,圆得像,亮得像。

9.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海上日出》的作者是巴金,本文是按照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B.《记金华的双龙洞》记叙了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C.《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

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写外洞的洞口、内洞,再写孔隙,最后写外洞。

D.《海上日出》的语言文字优美,描绘了晴朗的天气和有云的天气两种情况下的日出奇观。

二、积累与运用。

(30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6分)

1.通过这张游览“南河小径”的地图,可知南河小径的终点在()(2分)

A.河源B.自然保护区C.河畔酒店D.文安街

2.如果你沿南河小径由起点骑自行车到终点,会依次经过哪些地方?

请用数字①、②、③、④表示次序。

自然保护区渡轮码头时光便利店河畔酒店

(二)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9分)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怎样小的小船呢?

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

这就到了内洞。

1.在文中括号内给加点字注音。

2.在文中用“”画出写小船之“小”的句子,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3.下面词语中,可以用来描述“我”乘船时心情的有()(多选)(2分)

A.好奇B.害怕C.紧张D.自信

4.作者写孔隙,从、、三个方面写出了孔隙的特征。

(2分)

(三)开心阅读。

(15分)

云峰观日出

云峰山日出是云峰山的两大名景之一。

为了观日出,老师领着我们披着星斗,登上了云峰山顶。

虽然是夏季,但山顶仍然是凉风习习。

几颗亮晶晶的小星星向我们挥挥手,就告别了。

东方的天边张开了一张灰白色的幕,渐渐地,颜色越来越浓。

天空中的彩云真是干变万化,一会儿是骏马腾空,一会儿是红花如火,一会儿变出了许多橘子,一会儿又是灯光闪烁。

一会儿红艳艳,一会儿金灿灿,变化无穷,艳丽极了。

这时,一位同学指着东方叫起来:

“看!

太阳快出来了!

”我便目不转睛地盯着,只见东方的地平线越来越红。

果然,一个耀眼的红点,慢慢地吃力地从东方的地平线跳出。

一瞬间,半个太阳涌出地平线,好像半个光芒四射的火球在一个盘子里跳动。

太阳越升越高。

不知是谁把一块黑云扯在了太阳的头上,一道道灿烂的光芒,在黑云下面镀了道道金光。

太阳慢慢地被黑云包在里面,从黑云上面射出一道道明亮的光柱。

灿烂的阳光从黑云的空隙中射向大地,形成金光闪闪的光柱。

太阳终于扯开黑云,冉冉地升上了蓝色的天空。

瞬时光芒四射,把整个天空映得红彤彤的。

这时,我们完全被太阳的光芒包围着。

望着身披着彩霞的同学们,我想,我们不正是那早晨冉冉升起的太阳吗?

1.“小星星向我们挥挥手”说明()(2分)

A.小星星和“我们”打招呼。

B.小星星欢迎“我们”。

C.天亮了,小星星要沉下去了。

D.小星星喜欢“我们”。

2.天空中的彩云的特点是()(2分)

A.颜色单一,变化极快。

B.千变万化,白白软软。

C.颜色鲜艳,一成不变。

D.变幻无穷,颜色鲜艳。

3.“一个耀眼的红点,慢慢地吃力地从东方的地平线跳出。

”对句中的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两个词把太阳拟人化了。

B.写出太阳升起的时候很吃力。

C.写出太阳升起的速度很快。

D.写出太阳升起的速度很缓慢。

4.“瞬时光芒四射,把整个天空映得红彤彤的。

”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2分)

A.担心B.惊喜C.平静D.哀伤

5.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6.“我们不正是那早晨冉冉升起的太阳吗”,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三、习作与表达。

喷薄而出的朝阳,变幻多姿的游云……神奇绚丽的自然之景让我们感到惊奇与敬畏。

选择一处或一种景物仔细观察,并写下来。

要求:

(1)题目自拟。

(2)按一定的顺序把观察到的景物写下来。

(3)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400。

 

参考答案:

一、1.范围灿烂杜鹃努力移动聚集源头拥挤

2.B

3.水源愿意模范犯法努力发怒灿烂栏杆杜鹃手绢

4.立9duān②3

5.C6.A

7.

(1)不仅……也……

(2)无论……都……

(3)即使……也……(4)要是……准……

8.

(1)这是很伟大的奇观.

(2)天边一道红霞出现了。

(3)①太阳出来的过程有些漫长太阳发出的光非常强烈

②突破重重包围圈太阳从云层中钻出来

(4)山上开满映山红

(5)桥洞宽大会堂宽敞

(6)示例:

一个大圆盘一盏明灯

9.C

二、

(一)1.D2.②③①④

(二)1.xì

jiānsì

2.画出:

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好处:

这样写,形象而具体地写出了小船的小,让读者对此能有更直观的认识。

3.AC

4.小船的小小船的进出方式“我”通过孔隙时的感受窄小

(三)1.C2.D3.C4.B

5.时间顺序。

从“小星星向我们挥挥手,就告别了”“天边张开了一张灰白色的幕,渐渐地,颜色越来越浓”“东方的地平线越来越红”“一瞬间,半个太阳涌出地平线”等语句可看出。

6.同意。

把“我们”比喻成早晨冉冉升起的太阳,是借物喻人的写法,意在说明“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

三、习作例文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二

十一

一、在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横线。

刹那(chà

shà

)镶嵌(xāngxiāng)竹笋(shǔnsǔn)

漆黑(qīxī)狭窄(zāizhǎi)肩膀(jiānjān)

二、看拼音,写词语。

kuò

nǔlì

zǐsè

itì

juāntú

nbù

é

uyí

ng

三、比一比,再组词。

蜿()努()逝()

婉()怒()浙()

罗()郁()端()

萝()预()瑞()

四、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负:

①背;

②担负;

③遭受;

④失败;

⑤享有;

⑥亏欠、拖欠。

1.太阳好像负有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

2.由于经营不善,他的公司负债累累。

()

3.身负重任的她哪里敢放松一下。

4.在这次抓捕罪犯的过程中,他负伤了。

五、按要求写词语。

1.写近义词。

清静——()光亮——()重围——()

夺目——()明艳——()聚集——()

2.写反义词。

伟大——()渐渐——()昏暗——()

各异——()扩大——()加强——()

六、选词填空。

奇观壮观美观

1.这个文具盒不仅外形(),而且还很实用。

2.黄山云海堪称天下()。

3.南京长江大桥像彩虹一样横跨长江,非常()。

宽广宽阔宽敞

4.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课。

5.汽车在()的高速公路上奔驰。

6.轮船驶进了()的大海。

七、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2.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

3.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

4.怎样小的小船呢?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记金华的双龙洞》本文作者_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_,江苏苏州人。

本文真实、生动地记叙了作者游览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表达了作者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海上日出》本文作者__________,代表作“激流三部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通过记叙作者看到海上日出的景象,表达了作者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海上升明月,__________________。

九、口语交际。

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回。

怎样有效利用时间,提高做事效率是我们每个人都思考的问题。

请谈谈你的体会。

可以谈谈自己是怎么做的,也可将自己知道的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巧妙地加以运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开心阅读。

九寨沟的水

高山有好水。

镶嵌在川西北岷山怀抱中神奇的九寨沟,那里的水美得让人发呆,目眩,美得文人、画师手脚无措。

九寨沟翠海叠瀑,山水广袤,数百平方公里,一步一景,九个藏胞寨子如宝石点缀在沟壑稍宽处,人文与风景相依相衬。

溪流、湖泊、瀑布,千姿百态。

一百余个海子(高山湖泊),个个清澈凝翠,或碧波荡漾,或五彩缤纷,或深蓝莫测,或玲珑秀丽;

它们由一条彩缎般的锦溪相连。

这是条时分时合异彩纷呈的溪;

乳白色的堤使水高高低低,林林总总,蜿蜿蜒蜒,时而急流飞下,时而信步闲庭。

阳光耀处,溪水一会儿白玉相叠,一会儿金泊泛灿,一会儿多情可人,一会儿如万马奔驰。

浅蓝、瓦蓝、深蓝,蓝得发稠;

青翠、珠翠、玉翠,翠得怡心。

集天下水景美态之萃,娟娟秀秀卓然天成,色彩奇异,赏不胜赏,叹不胜叹!

“九寨归来不看水”。

因水舞动、洒落九寨沟景观无数,百十公里圣洁和灵性像风格迥异的戏班子在沟内同时上演着连台好戏。

盆景滩,褐黄色斜坡上,如蝉翼的水层,明净澄澈,洋洋洒洒,杨柳松柏恰到韵味地点缀其中,秀枝葱茏,一盆盆造型别致的“盆景”在流动的水中摇曳,要多么美就有多么美。

芦苇海的水,明亮碧透,犹如精心移栽的芦苇随风起舞,满湖慈都清馨。

波光粼粼处,泛起无比动人的情律。

树正瀑布十余米宽,二十余米高,从古树林莽中呼啸而出,出没于悬崖林木之中,气势如洪。

峰回路转,惊天地泣鬼神的诺日郎大彩瀑,数千平方米的一幅巨型珠帘垂挂于半天,气势磅礴,雄体壮观,似乎是从天际蹦出来的充满激情与活力的自然交响曲……

最让人难忘的还数五彩池。

它深藏于挺拔参天的高原翠木怀中,湖不大,方圆百丈而已。

湖静时,翠绿、深蓝、瓦灰、奶白相间相叠,酷似匠心独具、晶莹剔透的水彩画;

阳光映照下,犹如舞台灯光,变幻莫测,不同的方位给人不同的感觉,赤橙黄绿青蓝紫,演绎着一池章回故事。

游客若不小心踩动小石一颗,刹时泛起圈圈涟漪,光晕频频,色泽交融,湛蓝怡心,深蓝爽情,还隐隐蓝中泛绿,风光无限,更兼万紫千红于其中,斑斓灿然,奇图异境,那一池美丽、多情,犹如瑶池。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风格迥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匠心独具:

2.文中写出了色彩的层次之美的一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九寨沟的水之美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语言之美表现哪些方面?

十一、作文。

题目:

游________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按照游览的顺序写。

3.抓往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印象深刻的景物要重点写。

注意把游览的过程写清楚。

附答案:

一、chà

xiāngsǔnqīzhǎijiān

二、扩大努力紫色代替杜鹃臂部额头移动

四、1.①2.⑥3.②4.③

五、1.安静明亮包围耀眼明媚集合

2.渺小迅速明亮相同缩小削弱

六、1.美观2.奇观3.壮观4.宽敞5.宽阔6.宽广

七、1.排比2.拟人3.反问4.设问

八、1.叶圣陶叶绍钧金华双龙洞热爱祖国秀丽河山

2.巴金《家》《春》《秋》热爱大自然追求光明奋发向上

3.天涯共此时

十、1.

(1)思想特点或艺术特点完全不同

(2)形容艺术构思运用得很独特。

2.浅蓝、瓦蓝、深蓝,蓝得发稠;

3.色彩奇异、明净澄澈,气势磅礴、变幻莫测。

4.可从修辞和句式两方面去品味,如多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饱含情味,文句长短错杂,短句铿锵,长句婉转,具有节奏和韵律之美。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三

一、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荷花(hé

)石钟乳(rǔ)

B.镶边(xiāng)一刹那(shà

)时而窄(zhǎi)

C.蜿蜒(yá

n)漆黑(xī)系着绳子(jì

D.石笋(sǔn)一簇(cù

)走了一转(zhuǎn)

二、读拼音,写字词。

我们沿着时而宽时而zhǎi

的溪流往山上走,到了半山腰就是dù

juān

谷。

这里花儿竞相开放,有白的,红的,zǐ

的,还有白中xiāng

粉边的,一朵比一朵开得cà

n

三、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扩大范围一片亮光B.夺目的亮光一道红霞

C.放射光芒一块地方D.伟大的奇观一把金边

四、对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

(拟人)

B.我好像看到了天边的灿烂的云霞。

(比喻)

C.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

(排比)

D.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反问)

五、按要求写句子。

1.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用加点词仿写句子)

2.内洞一团漆黑,难道能看见什么吗?

3.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

(用加点词造句)

4.怎样小的小船?

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没法再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仿写句子)

怎样广阔的大海呢?

______________,是这样广阔的大海。

六、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颐和园》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的。

B.《记金华的双龙洞》重点写了外洞和内洞之间的孔隙。

C.《七月的天山》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天山的美景。

D.《海上日出》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来写的。

七、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

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

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

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

其他那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1.片段节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

2.这段话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其主要特点是________。

3.洞内的景物很多,作者在写的时候,用了“______”和“______”这两个词来表明看的先后顺序。

4.双龙洞内的龙是真的吗?

你是从文中哪里看出来的?

5.请你发挥想象,从形状和颜色两方面,写一处石钟乳或石笋。

八、课外阅读。

登泰山观日出(节选)

我没有在南天门停留。

7点10分,我终于到达了日观峰。

我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东眺望着无际的群山,只见山峰之间白雾茫茫。

大约过了七八分钟,东方天际出现了鱼肚白,是那么柔和,又是那么光洁。

它不断地扩大,仿佛要淹没群山似的。

它的底部则微露着淡红色,四周的云也发白了……

我目不转睛地望着这一切。

一会儿,那淡红色加深了,范围越来越大,把邻近的云也照得发亮。

这时,东方的天空发红了,在重重叠叠的峰峦的最东端,红得最浓、最艳,好像燃烧着的大火正在蔓延扩大。

就在这一刹那间,那红绸帷幕似的天边拉开了一角,出现了太阳的一条弧形的边,并且努力地上升着,变成一个半圆形,放着强烈的光,把周围的红绸帷幕撕得粉碎。

我的眼睛被这强光刺激着,微微感到疼痛,可我仍然盯住它,就像怕它跑掉似的。

那半圆形不断上升,越来越圆,像一个火球在天边跳动着,最后终于挣脱了地面。

“啊!

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

”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

1.下面的选项中描述日出前后天空颜色变化正确的一项是( )

A.鱼肚白→淡红色→火红色

B.鱼肚白→火红色→淡红色

2.读一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填空。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方法,把______比作______,写出了太阳的形态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