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江苏历史 第13单元 第27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Word格式.docx
《高考一轮江苏历史 第13单元 第27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一轮江苏历史 第13单元 第27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向西方学习,抵制西方列强侵略
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活动
编译书籍,介绍西方
创办近代企业,开设新式学堂
影响
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精巧点拨] “睁眼看世界”
2.康梁维新思想
(1)代表
①康有为:
在广州创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
撰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宣传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②梁启超:
发表《变法通议》,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③严复: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国家属于人民。
(2)实践:
戊戌变法。
(3)影响
①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②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易错警示] 对维新派与洋务派分歧的认识
维新派与洋务派的根本分歧并非是否向西方学习,而是在于“向西方学什么”,分歧的根源在于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NO.2理解——学会读史·
学会用史
核心问题1 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主张
[史料探究]
洋务派“中体西用”主张的根本目的
史料 中国文物制度迥异外洋之俗,所以治国邦,固丕基于勿坏者,固自有在。
必谓转危为安,转弱为强之道,全由于仿习机器,臣亦不存此方隅之见,顾经国之略,有全体偏端,有本有末,如疾方亟,不得不治标,非谓培补修养之方,即在是也。
——《李鸿章全集》
根据史料分析洋务派“中体西用”主张的根本目的。
提示:
维护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以“仿习机器”为主要措施。
[史论拓展]
运用多种史观评价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主张
(1)从阶级斗争史观(革命史观)看,洋务派出于地主阶级本能,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
(2)从现代化史观看,它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冲击了“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外交现代化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从整体史观看,它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具体表现。
(4)从文明史观看,“中体西用”的思想反映了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拒的矛盾心态,但它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所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
核心问题2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要点归纳]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及成因
(1)特点:
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利用孔子的学说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
(2)成因
①客观原因:
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硬性地宣传资产阶级主张,否定封建伦理道德,阻力很大,而且必然会失败。
②主观原因:
康有为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密切联系,其思想认识是有局限性的,幻想“中西结合”。
[史料印证]
康有为维新变法的政治设想
史料 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解读] 康有为的设想是建立君主立宪、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社会和西方文明的传入等多角度可知得出其设想的原因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族危机的加深;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NO.3探究——感悟真题·
捕捉动向
(1)主干知识:
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与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内容、特点及其成因。
(2)史观角度:
运用多种史学观点理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
(3)社会热点:
以“儒家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思想资源”为话题切入,联系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考查不同时期儒学的不同作用。
(2016·
江苏高考)1897年10月,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一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各地采访,国内偏重于北方各省,国外则设访员于伦敦、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处。
这表明( )
A.国内无报刊供其选稿
B.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
C.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
D.维新思想的传播仅限于北方各省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维新思想,意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题流程]
一定时空——1897年
二抓关键——“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
三析选项
选项
理由
结论
A
维新变法时期报纸比较多,除了《国闻报》,还有《时务报》等
错误
B
材料中“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的信息说明维新派目的是传播国外新思想
正确
C
清政府对维新派活动是限制的
D
维新思想的传播于全国,不是仅限于北方各省
NO.4应用——对点训练·
落实强化
1.(2015·
江苏高考)1876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
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
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
这说明( )
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
C.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
C [1876年洋务运动已经开始,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积极投身洋务事业,故A项错误。
材料提及的是郭嵩焘建议李鸿章扩大留学范围,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和经济,而没有提及他对西方体制的态度,故排除B项。
郭嵩焘主张扩大留学范围的提议遭到士大夫的谩骂,说明封建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故C项正确。
清廷对郭嵩焘的态度无法说明其对外政策发生变化,故排除D项。
]
2.(2010·
江苏高考)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
A.魏源 B.李鸿章
C.康有为D.孙中山
C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可知,这里反映的是把宣传西方的政治学说和儒家思想相结合的维新派的观点,故选C项。
3.(2014·
江苏高考)1885年早期维新志士王韬主掌上海格致书院,延请洋务大员,命题考士,士子们应时而对,颇多新见。
从主考人员、考核内容和考核结果来看,王韬课士的整个过程体现出新旧杂糅的时代特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上海格致书院课士题表
类别
命题者
试题
格致(自然科学)类
龚照瑗
泰西格致之学与近刻翻译诸书,详略得失,何者为最要论。
教育类
刘坤一
中国一乡一邑,皆有书院,大率工文章以求科举。
而泰西艺学,亦各有书院……中西书院不同,其为育才一也。
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第中西之载籍极繁,一人之材力有限,果何道而使兼综条贯,各尽所长欤?
试互证而详论之。
治术类
周馥
中国近日讲求富强之术,富以何者为先论。
——据王尔敏《王韬课士及其新思潮之启发》
相关表格简编
材料二 此编所命诸题……巨细精粗,无乎不贯。
诸生所对,皆能荦荦举其大端,集思广益,萃众长而备一得。
咸有裨于国家大计。
盖诸生讲求西学,揣摩时局,日就月将,进而益上。
较之前时,已大相径庭矣。
——王韬《格致书院课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哪句表述典型地反映了洋务运动的什么指导思想?
该表述内容的传统性体现在哪里?
(2)与传统性相对应的是近代性。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王韬课士的近代性”为主题进行论证。
(要求:
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逻辑严密;
表述清晰;
280字左右)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注意结合洋务运动及其指导思想分析。
第
(1)问的第一小问注意要使用材料中的原话,指导思想比较简单,“中体西用”思想体现得很明显;
第二小问的“体现”注意从材料中把握关键信息。
第
(2)问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归纳答案时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论证时要求史论结合,论据充分、合理,表述清晰、严密。
【答案】
(1)表述:
(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
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体现:
坚持纲常政教。
(2)略。
考点2
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新文化运动
(1)背景
经济
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思想
辛亥革命使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阶级
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制度
导火线
袁世凯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2)兴起
①标志: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②阵地:
《新青年》;
基地:
北京大学。
③代表:
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内容
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精巧点拨]图示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4)意义
①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②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①国内: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②国际: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2)表现
①五四运动前:
李大钊发表一系列文章来宣传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
②五四运动后
a.理论:
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b.组织:
出现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c.实践:
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出版工人刊物。
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②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
[易错警示] 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新文化运动中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的否定或肯定,这虽是运动的一大缺陷,但不能掩盖运动对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巨大贡献。
这场运动既是对中国近代前期思想的总结,又是新时代开启的前奏,特别是运动后期出现的马克思主义,成为近代后期思想的主流。
核心问题1 儒家思想在维新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运
康有为与新文化运动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
史料一 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
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
——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
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1898年6月)
史料二 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康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排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盖以孔子之道治国家,非立君不足以言治。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史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思想主张?
史料一反映了康有为借助儒家外衣来宣传维新变法、改制等思想。
史料二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坚决反对孔教。
儒家思想在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运
维新变法运动
新文化运动
命运
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全面否定儒家的传统道德
原因
①封建顽固势力比较强大,也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
②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具有两面性
③与康有为等人的家世、教育和经历有关
①北洋军阀企图利用孔子达到复辟帝制的目的
②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③陈独秀等人的思想和经历
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为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扫清思想上、道德上的障碍
不足
之处
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全盘否定儒家传统道德和中国传统文化
实质
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发展资本主义
核心问题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
(1)根本原因是当时的中国已经具备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条件;
中国是当时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最为尖锐的国家,中国革命需要马克思主义这样的先进思想的指导。
(2)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力量,因而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
(3)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4)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促进因素
史料一 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三天就传入中国。
当时真正看清十月革命真相及其伟大意义的,首先是李大钊。
早在1918年3、4月间,他就开始向朋友宣传和介绍十月革命。
——戴鹿鸣《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李大钊》
史料二 (五四)运动就像从天降落的狂飙一样,迅猛地席卷全国……一年内出版的刊物达400种,第二年在全国便有了数目可观的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青年。
——金冲及《五四时期的先进青年
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
[解读] 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性适应了中国现实的需要和十月革命、五四运动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促进作用。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新文化运动各项内容之间的联系及其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运用社会史观理解新文化运动对当时社会风俗和思想观念的影响。
以“儒家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思想资源”为话题切入,联系新文化运动“打到孔家店”考查不同时期儒学的地位及其原因。
(2013·
江苏高考)一位学者评价说:
“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
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
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
”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命题立意] 本题以材料形式考查了新文化运动,旨在考查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一定时空——“当时知识分子”“新文化运动”
二抓关键——“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
“反对旧道德”的说法与题干中的信息“没有全盘反传统……使……传统重现光芒”不符
由题干中的信息“没有全盘反传统”可知当时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持部分否定及部分继承的科学态度,该项“混淆”的表述过于绝对化
表述与题干中的信息“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不符
“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2011·
江苏高考)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
“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
……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
”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
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A [材料显示该思想家利用生物进化论宣传改革思想,这说明其主张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故A项正确。
B项中“重建儒家信仰”属于封建保守思想,不符合材料主旨。
20世纪康梁维新变法已经失败,故C项错误。
D项与材料意图明显不符。
江苏高考)“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D [“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即国民民主意识的觉醒,故选D项;
A项是方式,不是目的,最终要动摇封建思想观念,用资产阶级的民主、科学代替专制、愚昧;
B项是直接目的;
辛亥革命已经否定了君主立宪,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故C项错误。
3.1918年,胡适在文章中指出:
“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
……国语没有文学,便没有生命,便没有价值,便不能成立。
”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 )
A.根本目的在于彰显文学的价值
B.被赋予了民族主义的使命
C.把斗争矛头直指外国文化侵略
D.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B [结合材料信息以及所学知识,胡适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思想启蒙,以挽救民族危亡,故A项错误,B项正确;
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把斗争矛头直指中国传统的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故C、D两项错误。
4.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
“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同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
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
……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
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
”李大钊演讲的目的是( )
A.弘扬民主科学的时代精神
B.号召工人罢工响应学生运动
C.推动中国思想界学习苏俄
D.颂扬五四运动取得的胜利
C [抓住材料信息“新精神”“庶民”“劳工主义”可以推断李大钊演讲的主题为宣传十月革命胜利,进而分析其目的是推动国人为向苏俄学习,故选C项。
A、B、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5.(2016·
江苏高考)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先驱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尖锐地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但是他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学。
中国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是一个较之传统儒家意义更为广大的传统。
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态度问题上,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
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
上海某报批评北京大学设立“元曲”的课目,指元曲为“亡国之音”,认为不当讲授。
陈独秀反对这一看法。
他还公开承认,钱玄同废除汉字的主张过于急切,是对传统语言文字用了“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
——李良玉《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烈的。
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
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
——李新《中华民国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表述通畅;
【解析】 第
(1)问,根据材料“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尖锐地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但是他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学”“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烈的。
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来概括认识。
“原因”结合时代背景从政治、思想两个方面分析。
第
(2)问为开放性题目,评述时注意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答案】
(1)认识:
传统文化中存在积极有益成分,不能全盘否定;
传统文化中存在封建落后因素,不能全盘肯定。
原因:
抵制尊孔复古逆流的需要;
受到启蒙思想(民主思想)影响。
历史非选择题的解答技巧 主题递进类
主题递进类非选择题就是围绕以某一个主题为中心(主线),运用图文材料,设置问题,考查对主题所涉及的历史主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和学科理论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此类试题具有小切口、小跨度或大跨度、深分析的特点,其设问都是围绕一个中心主题(主线),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层层发问、逐次诱导,较好地考查微观和宏观理解认识问题的能力,也是近几年高考命题考查较多的题型。
[运用演练]
有学者在研究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
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
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
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
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白银资本》
(1)根据材料,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的变化。
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和经济原因。
(3)结合史实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充分理解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
第
(1)问从材料中很容易得出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地区是亚洲。
从16世纪欧洲社会经济状况和对外政策等方面总结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改善的主要原因。
第
(2)问由材料“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可以判断出变化,再对比18、19世纪欧洲和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来分析原因。
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即可。
【答案】
(1)亚洲;
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