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091367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在设备、管道上安装和拆卸盲板的作业。

35.1.3.7高处作业

在距坠落基准面2m及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35.1.3.8坠落基准面

坠落处最低点的水平面。

35.1.3.9坠落高度

作业高度:

从作业位置到坠落基准面的垂直距离。

35.1.3.10异温高处作业

在高温或低温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

高温是指作业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其环境温度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2℃及以上。

低温是指作业地点的气温低于5℃。

35.1.3.11带电高处作业

采取地(零)电位或等(同)电位方式接近或接触带电体,对带电设备和线路进行检修的高处作业。

35.1.3.12吊装作业

利用各种吊装机具将设备、工件、器具、材料等吊起,使其发生位置变化的作业过程。

35.1.3.13临时用电

正式运行的电源上所接的非永久性用电。

35.1.3.14动土作业

挖土、打桩、钻探、坑探、地锚入土深度在0.5m以上;

使用推土机、压路机等施工机械进行填土或平整场地等可能对地下隐蔽设施产生影响的作业。

35.1.3.15断路作业

在厂内交通主、支路与车间引道上进行工程施工、吊装、吊运等各种影响正常交通的作业。

35.1.4制定依据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系列(AQ3021~AQ3028-2008)

化工企业厂区作业安全规程(HG23011~23018-1999)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程(GB30871-2014)

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鲁安监发[2015]53号)

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企业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示范文本的通知(鲁安监函字[2015]79号)

35.2动火作业

35.2.1基本要求

动火作业涉及进入受限空间、临时用电、高处、盲板抽堵等特殊作业时,应办理相应的安全作业证。

35.2.2分工与职责

35.2.2.1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是动火作业的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动火作业安全管理方案及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35.2.2.2公司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审核吹扫、处理方案(含盲板图);

组织现场盲板加、拆的检查确认工作;

督促、协调动火及作业环境气体采样分析工作。

35.2.2.3公司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审核安全作业方案,督促和检查施工单位制定施工方案,落实专业安全措施;

负责组织、协调盲板加、拆工作,参与现场盲板的检查确认;

负责组织、协调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及现场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35.2.2.4动火作业部位所在单位,负责制定动火作业方案及工艺吹扫处理方案、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负责作业现场安全教育、安全交底、安全监护等工作。

35.2.2.5动火作业人职责

35.2.2.5.1动火作业人应持有有效的本工种作业证。

35.2.2.5.2动火作业人应严格执行“三不动火”原则,即没有经批准的《动火安全作业证》不动火,动火监护人不在现场不动火,防火措施不落实不动火;

对不符合要求的,有权拒绝动火。

35.2.2.6动火监护人职责

35.2.2.6.1动火监护人应有岗位操作合格证;

了解动火区域或岗位的生产过程,熟悉工艺操作和设备状况;

有较强的责任心,出现问题能正确处理;

有处理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35.2.2.6.2应参加由安全管理部门组织的监护人培训班,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管理部门发放的《监护人资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

35.2.2.6.3在接到《动火安全作业证》后,监护人应在班长和基层单位负责人的指导下,逐项检查落实防火措施,检查动火现场情况。

监护人应佩戴明显标志,动火过程中不得离开现场,确需离开时,应收回《动火安全作业证》,暂停动火作业。

动火作业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

35.2.2.6.4发现动火部位与《动火安全作业证》不相符合,或动火安全措施不落实,有权制止动火;

当动火出现异常情况时,有权停止动火;

对不执行“三不动火”又不听劝阻时,有权收回《动火安全作业证》,立即停止动火作业,并向上级报告。

35.2.3动火作业分级

35.2.3.1固定动火区外的动火作业一般分为特殊动火、一级动火、二级动火三个级别。

遇节日、假日、夜间或特殊情况,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即在原定动火级别的基础升高一级。

35.2.3.2特殊动火作业:

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及可燃气体储罐的围堰内或其他特殊危险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

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未拆除易燃填料的凉水塔内的动火作业按特殊动火作业管理。

35.2.3.3一级动火作业:

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除特殊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

危险化学品库、空分的纯氧系统及厂区管廊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

35.2.3.4二级动火作业:

除特殊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

凡生产装置或系统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分析合格并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后,根据其火灾、爆炸危险性大小,经安全管理部门确认,动火作业可按二级动火作业管理。

35.2.3.5企业内,除特殊动火、一级动火、二级动火范围以外,划出的没有火灾危险性区域,为固定动火区。

二级以上(含二级)动火区域内,严禁设固定动火区。

35.2.4《动火安全作业证》的办理

35.2.4.1动火作业前,由动火所在车间(或装置)班长或车间主任组织生产单元负责人、动火作业负责人,对作业现场和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动火作业负责人负责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和风险告知,班长或车间主任负责填写《安全交底和风险告知确认卡》。

35.2.4.2特殊、一级《动火安全作业证》的办理,由动火作业所在车间班长或车间主任填写《动火安全作业证》,动火作业所在车间负责人(副主任以上)组织落实动火安全措施,审查合格,经企业分管生产或安全的负责人签发后,方可动火。

35.2.4.3二级《动火安全作业证》的办理,由动火作业所在车间班长或车间主任填写《动火安全作业证》,动火作业所在车间负责人(副主任以上)组织落实动火安全措施,审查合格,经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签发后,方可动火。

35.2.4.4固定动火区的设定由动火所在车间提出申请,经企业涉及生产、设备、安全等专业管理部门审查合格,由企业分管生产或安全的负责人批准。

35.2.4.5《动火安全作业证》安全措施的确认,须由动火作业所在车间的车间主任或班组长逐项确认。

35.2.4.6动火作业涉及到其他管辖区域时,由所在管辖区域车间负责人(副主任以上)审查合格后,在“相关单位意见”一栏会签,并有双方单位共同落实安全措施,各派一名监护人,按动火级别审批后,方可动火。

35.2.4.7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必须对作业方案进行确认,对带压设备、容器、管线进行测厚,并在《动火安全作业证》上签字。

35.2.4.8作业结束后,动火人和监护人应清理现场,监护人确认无残留火种,并由动火所在车间班长或车间主任现场验收,合格后在“完工验收”一栏签字。

35.2.5动火分析及合格标准

35.2.5.1气体取样检测分析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特殊动火作业应使用两台仪器同时检测,检测偏差不应大于仪器有效误差范围。

取样检测的过程要有照片记录,分析单要注明取样位置和取样时间。

35.2.5.2动火分析的监测点要有代表性。

在较大的设备内动火,应对上、中、下各部位进行监测分析;

在较长物料管线上动火,应在彻底隔绝区域内分段分析;

在设备外部动火,应在不小于动火点10m范围内进行分析。

35.2.5.3动火分析与动火作业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30min,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min应重新分析;

每日动火前均应进行动火分析;

特殊动火作业期间应随时进行监测。

35.2.5.4动火分析合格标准:

a)当被测气体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5%(体积分数);

b)当被测气体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小于4%,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2%(体积分数);

c)动火设备、管线及作业环境内,氧含量不应大于23.5%;

d)动火部位存在有毒有害介质的,应对其浓度进行监测分析。

浓度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规定的,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并在《动火安全作业证》中“其他安全措施”一栏注明。

35.2.5.5分析报告单必须填写到《动火安全作业证》或黏贴在存根正面左上方。

35.2.6动火作业安全要求

35.2.6.1作业前,作业单位和生产车间应对作业现场和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35.2.6.2作业前,应对参加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主要内容如下:

a)有关作业的安全规章制度;

b)作业现场和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相应的安全措施;

c)作业过程中使用的个体防护器具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d)事故的预防、避险、逃生、自救及互救等知识;

e)相关的事故案例及经验、教训。

35.2.6.3作业前,生产车间应做好如下工作:

a)对设备、管线进行隔绝、清洗、置换,并确认满足安全作业要求;

b)对放射源采取相应的安全处置措施;

c)对作业现场地下隐蔽工程进行交底;

d)腐蚀性介质的作业场所配备人员应急用冲洗水源;

e)夜间作业场所设置满足要求的照明装置;

f)会同作业单位应组织作业人员到现场,了解和熟悉现场环境,进一步核实安全措施,熟悉应急救援器材的位置和分布。

35.2.6.4作业前,作业单位对作业现场及作业涉及的设备、设施、工器具等进行检查,并使之符合如下要求:

a)作业现场消防通道、行车通道应保持畅通,影响作业安全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b)作业现场的梯子、栏杆、平台、篦子板、盖板等设施应完整、牢固,采取的临时设施应确保安全;

c)作业现场可能危及安全的坑、井、沟、孔洞等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并设警示标志;

夜间应设警示红灯,并采用安全电压;

d)作业使用的个体防护器具、消防器材、通讯和照明设备、脚手架或临时作业平台、起重机械、电气焊用具、手持电动工具等,应符合作业安全要求。

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式、移动式电动工器具应逐个配置漏电保护器和电源开关,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

35.2.6.5作业前应清除动火作业现场及周围的物品,或采取其他有效安全措施,并配备消防器材,满足作业现场应急要求。

35.2.6.6动火点周围或其下方的地面如有可燃物、空洞、窨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分析并采取清理或封盖等措施;

对于动火点周围可能泄漏易燃、可燃物料的设备,应采取隔离措施。

35.2.6.7凡在盛有或盛装过危险化学品的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设施及处于易燃易爆场所的生产设备上动火作业,应将其与生产系统彻底隔离,并进行清洗、置换,分析合格后方可作业。

因条件限制无法进行清洗、置换而确需动火作业时,按特殊动火作业管理。

35.2.6.8在有可燃构件和使用可燃物做防腐内衬的设备内部进行动火作业时,应采取防火隔绝措施。

35.2.6.9动火作业期间,距离动火点30m内不应排放可燃气体;

距离动火点15m内不应排放可燃液体;

在动火点10m范围内及动火点下方不应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漆作业。

35.2.6.10铁路沿线25m以内的动火作业,如遇装有危险化学品的火车通过或停留,应立即停止动火作业。

35.2.6.11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气瓶应直立放置并采取防止倾倒措施,氧气瓶与之间距不应小于5m,二者与动火点的间距不应小于10m,并应设防倾倒、防晒设施。

35.2.6.12特殊动火作业,在符合以上规定的同时,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a)在生产不稳定的情况下,不应进行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

b)应预先制定作业方案,落实安全防火措施,必要时安排专职消防队到现场监护;

c)动火点所在车间应预先通知企业生产调度部门及有关单位,使之在异常情况下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d)应在正压条件下进行作业;

应保持作业现场通排风良好;

e)企业分管安全和检维修工作的负责人应共同对动火作业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确认,并在《安全交底和风险告知确认卡》签字。

35.2.6.13进入作业现场的所有人员应正确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体防护器具;

作业时,作业人员应遵守本工种安全技术规程,并按规定着装及正确佩戴相应的个体防护器具;

多工种、多层次交叉作业应统一协调;

患有职业禁忌症者不应参加相应作业。

35.2.6.14作业完毕,应恢复作业时拆移的盖板、箅子板、扶手、栏杆、防护罩等安全设施的安全使用功能;

将作业用的工器具、脚手架、临时电源、临时照明设备等及时撤离现场;

将废料、杂物、垃圾、油污等清理干净,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35.2.6.15五级风以上(含五级)天气,原则上禁止露天动火作业,因生产确需,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35.2.7《动火安全作业证》管理

35.2.7.1《动火安全作业证》一式三联,第一联为存根;

第二联由动火人持有,作业时随身携带;

第三联由监护人持有,监护时随身携带。

35.2.7.2特殊动火、一级动火安全作业证有效时间不超过8小时;

二级动火安全作业证有效时间不超过3天;

固定动火点每半年检查认定1次。

35.2.7.3各级动火安全作业证由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存档,保存期限为1年。

35.3受限空间作业

35.3.1基本要求

受限空间作业涉及动火、临时用电、高处、盲板抽堵等特殊作业时,应办理相应的安全作业证。

35.3.2分工与职责

35.3.2.1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是受限空间作业的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方案及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35.3.2.2公司生产部门,负责制定和审核吹扫、处理方案(含盲板图);

督促、协调受限空间及作业环境气体采样分析工作。

35.3.2.3公司设备部门,负责制定和审核安全作业方案,督促和检查施工单位制定施工方案,落实专业安全措施;

负责组织、协调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及现场安全交底工作。

35.3.2.4公司基层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单位),负责制定受限空间作业方案及工艺吹扫处理方案,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35.3.2.5受限空间作业人职责

35.3.2.5.1作业人应持经批准、有效的《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方可作业。

35.3.2.5.2《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所列的安全防护措施经落实确认、监护人同意后,方可作业。

35.3.2.5.3在作业前应充分了解作业内容、地点(位号)、时间、要求,熟知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作业证的安全措施。

35.3.2.5.4服从作业监护人的指挥,禁止携带作业器具以外的物品进入受限空间。

劳动保护着装和器具不符合规定不得作业。

35.3.2.5.5对违反本规定的强令作业、安全措施不落实、作业监护人不在场等情况,有权拒绝作业,并向上级报告。

若发现监护人不履行职责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35.3.2.5.6在作业过程中如发现情况异常或感到不适时,应立即向监护人发出信号,迅速撤离作业现场,严禁在有毒、窒息环境中摘下防护面罩。

35.3.2.6监护人职责

35.3.2.6.1应参加由安全管理部门组织的监护人培训班,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管理部门发放的《监护人资格证书》,做到持证监护。

35.3.2.6.2在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负责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安全措施未落实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禁止作业。

35.3.2.6.3控制、清点出入受限空间作业人数,并与作业人员确定联络信号,在出入口处保持与作业人员的联系,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采取相应措施。

35.3.2.6.4在作业期间,不得离开现场或做与监护无关的事。

35.3.3作业分级

35.3.3.1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特殊受限空间作业。

35.3.3.1.1无氧、缺氧或氮气保护状态下的换剂、撇顶等作业。

35.3.3.1.2进入与污水排放系统相连的下水井、下水道、涵洞等部位的作业。

35.3.3.1.3经主管部门确认,要求按特殊受限空间作业控制的。

35.3.3.2除特殊受限空间作业以外的,为一级受限空间作业。

35.3.4《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的办理

35.3.4.1受限空间作业方案的制定和审查:

受限空间作业所在单位负责人组织对作业现场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制定受限空间生产处理、盲板加拆等相关方案,生产、设备、安全等专业部门负责审核。

特殊受限空间作业方案由企业负责人批准,一级受限空间作业方案由分管生产或设备的负责人批准。

35.3.4.2受限空间作业方案审查、批准后,作业所在单位班长或车间主任负责填写《安全交底和风险告知确认卡》,由作业所在单位负责人向作业单位(人员)进行任务交底和风险告知。

35.3.4.3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办理:

任务交底和风险告知后,由作业所在单位的项目负责人负责填写《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上受限空间所在单位、受限空间名称、作业内容、受限空间原有介质、监护人姓名、危害辨识等。

作业单位现场负责人负责填写作业单位负责人、作业人员姓名等。

35.3.4.4安全措施确认:

作业票上所列安全措施有受限空间所在班长或车间主任逐项进行确认。

35.3.4.5《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的审核、审批:

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由企业设备、设备、安全等部门负责人审核。

特殊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由企业负责人批准,一级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由分管生产或安全的负责人批准。

35.3.5受限空间分析及合格标准

35.3.5.1气体取样检测分析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特殊受限作业应使用两台仪器同时检测,检测偏差不应大于仪器有效误差范围。

取样检测的过程要有照片记录。

35.3.5.2分析的监测点要有代表性、全面性。

受限空间容积较大时,应对上、中、下各部位进行监测分析。

35.3.5.3分析与作业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30min,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min,应重新分析。

一级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应2h分析一次,特殊受限空间作业期间还应随时进行监测。

35.3.5.4分析合格标准:

a)当被测气体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5%(体积分数);

b)当被测气体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小于4%,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2%(体积分数);

c)氧含量为18%-21%,在富氧环境下不应大于23.5%;

d)有毒有害介质浓度应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规定。

35.3.5.5分析报告单必须填写到《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或黏贴存根正面左上方。

35.3.6作业安全要求

35.3.6.1作业前,作业单位和生产车间应对作业现场和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35.3.6.2作业前,应对参加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主要内容如下:

b)作业现场和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相应的安全措施;

35.3.6.3作业前,生产车间应做好如下工作:

b)腐蚀性介质的作业场所配备人员应急用冲洗水源;

c)夜间作业场所设置满足要求的照明装置;

d)会同作业单位应组织作业人员到现场,了解和熟悉现场环境,进一步核实安全措施,熟悉应急救援器材的位置和分布。

35.3.6.4作业前,作业单位对作业现场及作业涉及的设备、设施、工器具等进行检查,并使之符合如下要求:

夜间应设警示红灯,并采用安全电压。

35.3.6.5作业前,应切实做好工艺处理,所有与受限空间相连且存有或可能存有可燃可爆、有毒有害物料的管线、阀门必须有效隔离,并对受限空间进行吹扫、蒸煮、置换合格,加设盲板并挂牌标识。

35.3.6.6受限空间作业应采取自然通风,必要时采取强制通风,但严禁向内充氧或富氧空气。

35.3.6.7受限空间作业的个人防护装备要求:

a)特殊受限空间作业,作业人员必须佩戴供风式面具、空气呼吸器等隔离正压防护面具,使用前必须仔细检查其气密性,供风设备及受限空间出入口必须安排专人监护,作业人员应拴带救生绳,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及时将作业人员撤出;

b)特殊受限空间作业,作业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使用防爆型低压灯具和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c)在有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受限空间作业,应穿戴防酸碱工作服、工作鞋、手套及护目镜等;

d)在产生噪声的受限空间作业,应佩戴耳塞或耳罩等防噪声护具;

e)在有或产生粉尘的受限空间作业,应佩戴防尘口罩、眼罩等防尘护具;

f)在高、低温受限空间作业,除应佩戴相应的防高温、低温防护器具,还应佩戴通讯设备。

35.3.6.8照明及用电安全要求如下:

a)受限空间照明电压应小于等于36V,在潮湿、狭小容器内作业电压应小于等于12V;

b)在潮湿容器内,作业人员应站在绝缘板上,同时保证金属容器接地可靠;

c)使用的所有电器设备必须按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