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谋士全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三国谋士全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谋士全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而事实上,许攸反叛投曹,田丰强谏被杀,颜良、文丑阵前被杀,一一符合了荀彧的预测。
特别是曹操在官渡前线最困难的时候,军力渐乏,粮草不继,曹操有心放欲官渡退回许昌,于是征询荀彧的意见。
荀彧写信告诉曹操,如今袁绍全力以赴与我们对决。
如果我们抵抗不住,一定在长期内被袁绍控制。
袁绍军队虽众,却是不能用的。
曹公以您的神武明哲,应该是战无不胜的。
虽然我们人数少,但还没有到楚汉在荥阳、成皋相争的境界。
现在只要我们画地而守,扼住袁绍的喉咙使其不能进,形势就会发生变化。
现在是用奇(谋略)之时,断不可失。
曹操得到书信大喜,令将士效力死守,才有了决定曹操命运的经典的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后,因军粮稀缺,曹操准备停止对袁绍残部的斗争,回军南下讨伐刘表。
荀彧分析利弊,劝曹操一鼓作气,剩勇追穷寇,彻底消灭袁绍残余势力。
曹操依其计而行,经过几次战役,于建安九年(204年)攻下袁绍的老巢邺城。
一荐人才,二破袁绍,这是荀彧为曹操立下的二件大功,但只是荀彧贡献的一小部分。
如果说谁是三国演义中超过诸葛亮的战略家,那么荀彧当之无愧。
曹操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荀彧在规划和实施的。
在曹操面对董卓、袁绍、吕布、张绣、刘表、刘备、孙权等诸多敌人,无所适从时,必须分清轻重缓急,逐一解决。
稍有不慎,满盘皆输。
此时就需要有战略头脑,全局意识,从容应对,险中取胜。
荀彧似乎就是那个奕棋的高手。
最早在董卓劫持汉献帝迁都长安的时候,曹操对斗争的前景疑惑不置。
荀彧为曹操分析了董卓集团的致命弱点,指出他“必以乱终”,劝曹操全力经营东方。
第二年四月,董卓果然被王允、吕布杀死,以他为首的关中军事集团分崩离析。
而曹操通过破青州黄巾军,收编其余众30万,又获任充州牧,力量大大增强。
兴平二年(195年),曹操准备起兵去打徐州。
荀彧入谏曰:
“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正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
故虽有困,终济大业。
明公本首事兖州,且河、济乃天下之要地,是亦昔之关中、河内也。
今若取徐州,多留兵则不足用,少留兵则吕布乘虚寇之:
是无兖州也。
若徐州不得,明公安所归乎?
今陶谦虽死,已有刘备守之。
徐州之民,既已服备,必助备死战。
明公弃兖州而取徐州,是弃大而就小,去本而求末,以安而易危也。
愿熟思之。
操曰:
“今岁荒乏粮,军士坐守于此,终非良策。
”彧曰:
“不如东略陈地,使军就食汝南、颍川。
黄巾余党何仪、黄劭等,劫掠州郡,多有金帛粮食。
此等贼徒又容易破,破而取其粮,以养三军,朝廷喜,百姓悦,乃顺天之事也。
”
在袁绍、吕布之间,荀彧建议:
“不先取吕布,河北亦未易图也。
”曹操说:
“然。
吾所惑者,又恐绍侵扰关中,乱羌、胡,南诱蜀汉,是我独以兖、豫抗天下六分之五也。
为将奈何?
”荀彧说:
“关中将帅以十数,莫能相一,唯韩遂、马超最强。
彼见山东方争,必各拥众自保。
今若抚以恩德,遣使连和,相持虽不能久安,比公安定山东,足以不动。
钟繇可属以西事。
则公无忧矣”
在袁术、张绣之间,荀彧建议不要继续追赶袁术,应暂回许都,将来春麦熟,军粮足备,方可图之。
操踌躇未决。
忽闻报张绣依托刘表,复肆猖獗;
南阳、江陵诸县复反。
操乃驰书与孙策,令其跨江布阵,以为刘表疑兵,使不敢妄动。
自己即日班师,别议征张绣之事。
在袁绍、刘表之间,曹操劝说刘表投降未果,便欲兴兵问罪。
荀彧谏曰:
“袁绍未平,刘备未灭,而欲用兵江汉,是犹舍心腹而顾手足也。
可先灭袁绍,后灭刘备,江汉可一扫而平矣。
在吕布和张绣之间,荀彧建议:
吕布无谋之辈,见利必喜。
明公可遣使往徐州,加官赐赏,令与玄德解和。
布喜,则不思远图矣。
然后,我们可以放心攻打张绣了。
曹操战胜袁绍后,复聚众谋士商议,欲南征刘表。
荀彧曰:
“大军方北征而回,未可复动。
且待半年,养精蓄锐,刘表、孙权,可一鼓而下也。
”操从之,遂分兵屯田,以候调用。
曹操准备再次南征荆州的时候。
“天寒未可用兵,姑待春暖,方可长驱大进。
”操从之,乃引漳河之水作一池,名玄武池,于内教练水军,准备南征。
在曹操战胜袁绍后,荀彧在建安十三年(205年)曹军征刘表前夕,提出“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
曹操依其计而行,结果南征势如破竹,逼使刘琼在荆州投降,取得了赤壁之役前哨战的胜利。
在郭嘉随曹操南征北战的时候,荀彧留守后方,为曹操看家守业。
当初吕布袭击曹操后方的时候,荀彧冷静观察,沉着应付。
一面“勒兵设备”,一面驰召东郡太守夏侯悖火速率兵救援。
恰在此时,豫州刺吏郭贡率众数万来至城下,求见荀彧。
由于郭贡态度不明朗,可能倾向叛军,众人建议荀彧不要冒险与郭贡见面。
荀彧思谋郭贡与叛军关系不深,不见得贸然参与反叛;
如果折冲得宜,就可能阻止他与叛军合流,至少也可使其中立。
于是他毅然出城会见郭贡,晓以利害,使郭贡引军退走,哪城之围缓解。
与此同时,他还同程昱谋议,让程游说范、东阿守将拒绝倒向叛军。
由于哪、范、东阿三城联手共拒叛军,为曹操保住了后方基地,从而使曹操从容回军,在淮阳将吕布赶向东方。
此一事件,凸现了荀彧临危不惧,处置有方的大智大勇。
在曹操征战张绣失利的时候,荀彧在后方密切关注前方动态,差人提醒曹操要堤防刘表袭击。
不仅如此,曹操的王牌,秘密武器汉献帝,也是荀彧建议曹操获取的。
当时曹操手下很多人都反对,荀彧劝曹操说:
昔晋文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
汉高祖为义帝编素,而天下归心迎汉帝以从人望,大顺也;
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
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
四方虽有逆节,其何能为。
不久,曹操把汉献帝接到许昌,通过“挟天子而令诸侯”,很快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军事化势力集团。
荀也因此被封为万岁亭侯,并担任尚书令。
荀彧的智慧与郭嘉不同处在于:
郭嘉更擅长以猎豹般的机敏,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荀彧则更像一位治国大师,统览全局,所提的方案往往周赡完备,切实可行,极具长远的战略眼光。
郭嘉和荀攸常年不离曹操鞍马左右,随时献计供策,荀彧则始终远离战场烽火,一面治理后方,一边远远地通过传书递简的方式为曹操输送谋略。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不过,以荀彧的智慧,在战场上丝毫不让郭嘉。
曹操准备攻打刘备、吕布的时候,荀彧献了一个“二虎竞食”之计。
让曹操实授备为徐州牧,并密与一书,教杀吕布。
事成,则备无猛士为辅,亦渐可图;
事不成,则吕布必杀备矣:
此乃二虎竞食之计也。
这一计被刘备看破后,荀彧又出了一个“驱虎吞狼”之计,让曹操挑拨袁术和刘备相杀,此时吕布必生异心。
后来,吕布果然借机和刘备打了起来,并取了刘备的徐州。
荀彧除了参与重要的军事谋划外,在其他方面也多有建树。
其他建议包括:
&
#61548;
夏侯惇证讨刘备,荀彧谏曰:
“刘备英雄,今更兼诸葛亮为军师,不可轻敌。
”夏侯惇后来在博望坡被烧,大败而加回。
劝曹操不要杀死西蜀来使张松
反对重新设置九州
劝曹操杀掉刘备,曹操未实施
劝曹操不要杀死京兆脂习伏
建议曹操不给关羽立功的机会,让关羽无法离开曹操
提出“隆礼兴学”的建议。
除了显赫之功,荀彧赖以威服众人的,还有自己风高节亮的道德风范。
他为人谦和,"
折节下士,"
居高不傲,为官不贪,一心为公,散尽家财。
不仅曹操对他充满敬仰,同事下僚也多对他崇敬有加。
后来曾被曹丕称颂为"
一代伟人"
的著名谋士钟繇,对荀彧就佩服得五体投地,称他为颜渊再生,所谓"
能备九德,不贰其过,唯荀彧然"
。
司马懿更不避美言地认为:
无论在书籍中还是自己"
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
由于功勋卓著,建安八年荀彧被封为万岁亭侯,曹操还主动与他家联姻,将女儿嫁给了他的长子荀恽。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增他封邑千户,还打算委以三公的重任,但荀彧多次拒绝。
曹操不断写信给荀彧,说你立的功太多了,你给个面子吧,不要再拒绝了。
当曹操想当魏公的时候,却遭到了荀彧的拒绝。
这使曹操恼羞成怒,下令毒死了荀彧。
荀彧刚死,曹操在濡须就吃了败仗。
虽然对于荀彧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毫无疑问荀彧在维护汉朝的尊严。
他一手成就了曹操的成功,却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
荀彧有人会读成荀或,甚至在三国演义里并不是显得那么突出。
然而,曹操的成功,有一半是贡献是荀彧的。
一是举荐大量骨干人才,二是提出奉迎汉献帝,三是给曹操战胜最大竞争对手袁绍的勇气和计策。
四是无论曹操在哪里,都为他牢守许昌,让曹操放心在前线厮杀。
五是在纷繁复杂的局势中,为曹操分析局势,厘清利弊,认识敌我,纵横捭阖,不出昏招,逐步做强做大,统一北方,成为霸主。
荀彧集张良与萧何于一身,会政治家与战略家于一体。
他不是简单的像谋士郭嘉一样出谋划策,也不是像周瑜一样精通兵法,取得一场战争的胜利。
他是真正的比别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胸怀天下的政治家。
曹操手下第二谋士
有人曾评选中华十大无名英雄(姑且一听),其中三国中曹操的谋士刘晔就是其中之一。
确实,一提起曹操的智谋之士,我们马上就会想到郭嘉、荀彧,荀攸、贾栩、程昱,包括司马懿。
但是没几个人会想到刘晔。
实际上,刘晔这个人的戏份在《三国演义里》并不少。
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有人来形容他料事如神,屡献奇策,用之则吉,违之则凶。
这么有才能的人为什么不知名呢?
我觉得有两大原因:
一是因为他是汉室宗亲(东汉光武帝的儿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帮助曹操灭汉显然是有违正统,所以一直被正史隐匿。
二是由于同样原因他被曹氏所忌,其才华未尽其用。
有人说三国有三大谋略未实施,甚为可惜。
其中两个,一是曹操未听刘晔之言,没有得陇望蜀;
二是曹丕没有听刘晔之言,失去趁机伐吴的机会。
结果,曹魏终未统一全国。
曹操为此是非常后悔的。
当时,曹操占领汉中,刘晔进言曹操继续进兵,一举平定益州。
当时刘备初得益州,民众尚未归心,曹操大军平定汉中已使得蜀人破胆失守,其势自倾。
如果曹操顺势进攻益州,很有可能大败刘备。
如果拖延下去,“诸葛亮明於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
今不取,必为后忧。
曹操当时,用既得陇,何望蜀,否定了刘晔的建议。
结果刘备从小猫长成猛虎,不仅占领汉中,又让曹军难以跨越蜀道的关隘。
曹操后悔地说,恨当时不用卿言,以致如此!
曹丕没有听刘晔的话,也是非常后悔。
当时是魏黄初元年,刘备征战孙权。
孙权向曹丕屈服称臣。
刘晔认为这是孙权的缓兵之计,建议曹丕应该隔岸观火,趁火打劫,先协助刘备灭了东吴,继而再讨刘备,这是一石二鸟之计。
而曹丕此时天真地认为吴国已经称臣,伐之则不义,还会“疑天下欲来者心”。
结果后来蜀军惨败,东吴马上对魏国变脸。
曹丕大怒,准备出兵讨伐。
刘晔以为“彼新得志,上下齐心,而阻带江湖,必难仓卒”而不建议出兵。
曹丕还是不听,于黄初五年亲自率兵到广陵、泗口。
众人都认为孙权必然会在重压之下因害怕而来迎,可结果正像刘晔预料的那样,孙权根本就没把曹丕放在眼里。
曹丕马步军伤亡十之六七,曹丕喟然叹曰:
“朕不听贾诩、刘晔之言,果有此败。
刘晔为人非常谨慎。
在曹操攻打吕布的时候,陈宫用了三十六计之一:
关门打狗。
让濮阳城中的富户田氏,用一封假信骗曹操入城,然后在四门放火,外设伏兵。
而曹操刚打败仗,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
刘晔却说,吕布虽然无谋,陈宫却很有计谋,这里不知是否有诈。
为防万一,我军当为三队:
两队伏城外接应,一队入城方可。
结果曹操果然中计,被吕布用戟顶着脑袋,战马也被木梁砸倒了,如果曹操不机敏应变,就没命了。
在魏丕攻打孙权的时候。
曹丕隔江相望,看不到对岸孙权的人马,也不知道是否应该进攻。
刘晔说,兵法实实虚虚。
彼见大军至,如何不作整备。
我军未可造次。
且待三五日,看其动静,然后发先锋渡江以探之。
曹丕觉得很有道理,果然第二天就看到了东吴的军队。
曹操于是没有盲目进攻。
在曹睿准备讨伐西蜀的时候,曹睿问刘晔的意见。
刘晔说很好啊。
刘晔回家后,众大臣都来家打听,是否有讨伐西蜀一事。
刘晔说,没有啊,去讨伐西蜀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杨暨正好听说这件事,于是上殿告诉曹睿,我听说刘晔昨天劝陛下伐蜀,今天又对众臣说不可伐。
这人是欺骗陛下啊。
曹睿很生气,于是召刘晔入内询问。
刘晔说,我细想想,西蜀确实不可伐。
曹睿大笑,心想你老糊涂了吧。
一会儿杨暨出去了,刘晔对曹睿说,臣昨日劝陛下伐蜀,乃国之大事,岂可妄泄于人?
夫兵者,诡道也:
事未发切宜秘之。
曹睿大悟,说卿言甚是,自此愈加敬重。
刘晔的第二个特点是识人。
刘备攻打汉中,曹操让夏侯渊出兵抵抗。
刘晔知道夏侯渊这个人性格太刚,很容易中刘备之计,就提示曹操。
曹操觉得很有道理,亲自写信提醒夏侯渊。
但这没有起到作用,夏侯渊终究被杀,说明了刘晔的远见。
如果当时能够加强防范,刘备也难以占领汉中。
曹操进军荆州。
刘晔建议曹操初至襄阳,必须收买民心,先礼后兵。
收买人心就是使人招降刘备。
备即不降,亦可见我爱民之心。
刘备如果来降,则荆州之地,可不战而定也。
曹操认为很有道理,让刘晔推荐使节。
刘晔说,徐庶与刘备至厚,今现在军中,何不命他一往?
”曹操一听,说不行不行。
徐庶和刘备至好,他的母亲又因我而死。
如果他一去,肯定是不回来了。
刘晔说,徐庶这个人很要面子,丞相不必怀疑。
毛宗岗说,前面骗徐庶,程昱料其必来。
今天遣徐庶,刘晔料其必返。
后来果然刘备百般劝留徐庶,徐庶还是回了曹营。
在曹丕时代,蜀将孟达率众投降。
曹丕大喜,使孟达为新城太守,加散骑常侍。
刘晔提醒曹丕“达有苟得之心,而恃才好术,必不能感恩怀义。
新城与吴、蜀接连,若有变态,为国生患”,曹丕不听。
后来孟达果然造反,幸好被司马懿及时平定才避免了大祸。
否则蜀军很可能两面夹击,让曹魏军大败。
刘晔的第三个特点是很懂战术。
曹操攻打袁绍的时候,处于被动地位。
当时,袁绍人马筑成土山五十余座,让弓弩手居高临下,箭下如雨。
曹军举着盾牌,趴在地上防备。
军队慌乱,曹操也没有办法。
刘晔发明了发石车,可以把石头当炮弹。
结果袁绍的弓箭手死者无数。
袁军皆号其车为“霹雳车”。
袁绍又让军人用铁锹暗打地道,直透曹营内,号为“掘子军”。
曹操一看,还是问刘晔吧。
刘晔建议:
可绕营掘长堑,则彼伏道无用也。
袁军掘伏道到堑边,果不能入,空费军力。
刘晔对曹操的贡献还有:
1、前往招安张绣,与贾诩一拍即合,张绣顺利归降。
2、曹操讨伐张鲁,刘晔官至主簿。
由于汉中地势险要,军粮供给非常困难,曹操见状便打算撤军。
刘晔认为一方面张鲁是可以击破的,另一方面粮食供给不顺畅,即使退兵也会有很大损失,还不如一鼓作气打败张鲁,于是便力劝曹操继续进兵。
曹操采纳了刘晔的意见,后来果然战胜张鲁而平定汉中。
3、刘晔随着曹操兵至寿春,时庐江界有山贼陈策领兵数万人“临险而守”。
曹操以前曾派人去征讨结果失败,问计于部下是否应该继续征讨。
大多数人认为陈策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无之不足为损,得之不足为益”,因此没有必要在们他身上浪费人力物力。
而刘晔认为陈策等山贼因乱赴险,前者之所以征讨失败,是因为物资不足,并且当时中原未定,所以策敢据险以守。
现在中原地区基本上已经平定,那些山贼本是畏死趋赏之徒,现在曹操的威名就如同当年的韩信一样“足以先声后实而服邻国也”。
如果曹操亲自带兵前去,必将使得“虏自溃矣”。
曹操听了很高兴,于是派猛将在前,大军在后,果然“至则克策,如晔所度”。
此后曹操任命刘晔为司空仓曹掾。
刘晔七岁的时候,母亲病危,临终时告诉刘晔弟兄两个,说他们父亲的仆人怀有谄害刘氏家族的心,要他们两个长大后除掉此人。
刘晔时刻不忘母亲的临终遗愿,在十三岁那年入室杀掉了那名仆人,然后到母亲目前拜祭。
家里的其他人吓得大惊失色,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刘晔的父亲刘普。
刘普知道后大怒,便派人把刘晔追回。
刘晔回家见到父亲说自己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遵从亡母的临终遗训,并且甘心接受父亲的惩罚。
刘普见儿子敢做敢当,感觉非比常人,心中赞许,于是便宽恕了他。
刘晔二十多岁的时候,有胆有识。
当时地方有一个叫郑宝的军阀,祸害地方。
刘晔想除掉他一直没有机会。
恰巧当时曹操派使臣到扬州办事,于是刘晔趁着挽留使臣的机会,请郑宝来赴宴,准备伺机让刺客除掉郑宝。
但到关键时刻,杀手被郑宝的气势吓倒,不敢下手。
于是刘晔亲自拔出佩刀将郑宝杀死,然后出门威胁郑宝的随从们说这是曹操的命令,谁要敢反抗一律同罪,郑宝手下听了之后吓得一哄而散,逃回自己军营。
郑宝虽然死了,可是他的手下还有精兵数千人,刘晔怕他们闹事,便骑了郑宝的马,带了一些家将来到郑宝的军营之前,叫出军营的首领,好言相劝最后竟使得众人“皆叩头开门内晔”。
大家都推举刘晔为头领,可是刘晔并不打算统领军队而是将部队转交于庐江太守刘勋。
当时刘勋兵强于江、淮之间,使得欲在江东成事的孙策甚是忌惮。
可是刘勋是个鼠目寸光的人,他的这个特点正好被孙策把握住了。
当时孙策派遣使者以重金游说刘勋支援他攻打上缭,以便得之而富国,刘勋见得到好处,便欣然同意,众人见状也都来祝贺,可是惟独刘晔反对。
刘勋问其原因,刘晔认为上缭城虽小,但易守难攻,短时间内无法打下来,况且出兵在外,后防空虚,如果孙策趁机偷袭,刘勋将进退两难,大祸不远。
可是刘勋并没有听取刘晔的意见,仍旧出兵上缭。
孙策见其中计,果然偷袭其后。
刘勋因为穷途末路而投靠了曹操。
后来刘晔在郭嘉的推荐下也投靠了曹操。
毛宗岗说,图事之法,与弈棋同。
有同此一着,而用之于前则妙,用之于后则失者。
刘晔先言蜀可伐,后言蜀不可伐,一在曹操初破张鲁之时,一在魏兵留守汉中之后也。
刘晔先言吴可伐,后言吴不可伐,一在先主初下江东之时,一在陆逊大破蜀兵之后也。
刘晔可谓知弈矣。
纵观刘晔的一生,在曹操统治时期表现中规中矩,屡次建言献策。
在曹丕统治时期,曹操的手下几个重要的谋士相继去世,本来表现机会大大增加,可是正确建议反而屡屡不被采纳。
晚年在曹睿统治时期更是被猜忌。
可以说身份虽逐步高升,地位却每况愈下。
曾经评价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许劭,称刘晔有“佐世之才”。
傅子对刘晔的评价是:
“以晔之明智权计,若居之以德义,行之以忠信,古之上贤,何以加诸?
独任才智,不与世士相经纬,内不推心事上,外困於俗,卒不能自安於天下,岂不惜哉!
《三国志集解》引刘咸炘说:
”刘哗智太强,所料多与操、丕反,后而皆验,只故不被重用。
这句评价最贴切,人太聪明,与自己上级的想法不一样,事后证明你又是对的。
这能有好果子吃吗?
差得如田丰,被袁绍杀了。
刘晔则被雪藏不用。
关于谋士排名,和武将排名是一样难的。
比如三国后期的文鸯,其实杀伤力和典韦应不相上下,不过出来的晚,大家都不关注了。
为了体现谋士排名,需要一些原则:
1、成功人士的谋士就排名高,失败的主公的谋士就没有办法了。
比如刘表、吕布之类的。
那显然是曹操、刘备、孙权的谋士水平高,袁绍、刘表、刘彰、马腾、张鲁的次之。
2、知比行要高,谋士就是能够预测未来的人。
知的有荀文若,诸葛亮,鲁肃、行的有郭嘉、法正、周瑜。
3、主公短命,谋士短命的,向后排。
如田丰、沮授、庞统。
4、影响大局,即辅助主公强大,灭掉敌人向前排。
5、战略前排,战术后排。
综上,
超级谋士:
荀彧、刘晔、司马懿、诸葛亮、法正、张昭、鲁肃
一级谋士:
郭嘉、贾栩、程昱、田丰、陈宫、李儒、庞统
高级谋士:
陈登、荀攸、满宠、阚泽、沮授、马良、许攸、蒯越
董昭
文武谋士:
张辽、张飞、周瑜、吕蒙、陆逊、周瑜、钟会、邓艾、姜维
司马懿
第一百六回《公孙渊兵败死襄平 司马懿诈病赚曹爽》中,公孙渊造反,副将贾范谏曰:
“司马懿善能用兵,西蜀诸葛武侯且不能取胜,何况主公乎?
”后曹羲也说过,司马懿谲诈无比,孔明尚不能胜,况我兄弟乎?
可看当时人们就认为司马懿之才不在诸葛亮之下。
陆逊甚至说过,此乃孔明惧司马懿之谋也。
三国第一谋士诸葛亮,竞然无法战胜司马懿,反衬了司马懿的谋略。
与“卧龙”、“凤雏”等飘逸雅致的绰号不同,司马懿的外号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冢虎”。
龙虎相争,“冢虎”终胜“卧龙”。
司马懿生于公元179年,208年开始为曹操服务,死于251年。
送走了曹操(220年死),曹丕(226年死),曹睿(239年),还除掉了曹爽,可见有一个好身体是多少重要啊。
司马懿最早出现在第三十九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中,当时被曹操任命为文学掾。
书中交代了司马懿的身世,颍川太守司马隽之孙,京兆尹司马防之子,主簿司马朗之弟也。
掾在古代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文学掾主要职责当是管理学校,教授弟子。
据说,当时司马懿并不想为曹操卖命,装病推辞不就。
曹操很恼怒,就派人扮作刺客,去验证司马懿是否真有风痹。
当刺客手挥剑刺向司马懿时,司马懿立即悟到这是曹操派来验察他的病情的。
此时自己如果反抗,即便侥幸逃脱,但也逃不出曹操的眼。
司马懿索性装着风痹瘫痪的样子,面对利刃,竟然一动不动。
刺客被蒙蔽,回复曹操去了。
司马懿这一举动,应该和曹操小时候装疯有一比。
不过,又比曹操高出很多。
什么叫真英雄,什么叫城府?
司马懿能够骗过曹爽,骗过李胜,这就是预演。
司马懿第一次出场在曹操得东川后,此时为主簿的司马懿进曰:
“刘备以诈力取刘璋,蜀人尚未归心。
今主公已得汉中,益州震动。
可速进兵攻之,势必瓦解。
智者贵于乘时,时不可失也。
”可惜曹操未能采纳,让刘备站住了脚。
司马懿的第二个建议是劝曹操不用王必,他说“王必嗜酒性宽,恐不堪任此职。
”曹操曰:
“王必忠而且勤,心如铁石,最足相当。
”结果险些酿成大祸。
曹操闻知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准备起兵赴两川与汉中王决战。
此时司马懿提出应上计伐谋,中计伐交,不宜作战。
他提出派一说客去说孙权兴兵取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