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防制措施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08569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76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通病防制措施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质量通病防制措施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质量通病防制措施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质量通病防制措施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质量通病防制措施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通病防制措施Word下载.docx

《质量通病防制措施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通病防制措施Word下载.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通病防制措施Word下载.docx

7、通风空调工程质量缺陷及预防措施49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建设总体概况

工程名称

大兴区生物医药基地DX00-0505-0039限价房项目

建设单位

北京兴源创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北京天鸿圆方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

北京建拓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总建筑面积

95566.2㎡

结构类型

框架结构及剪力墙结构

质量标准

合格

质量目标

北京市结构长城杯

施工现场标准

北京市绿色施工文明安全工地

2、建筑设计概况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建筑功能

住宅

2

建筑特点

高层楼、主体结构楼层顶板六

3

建筑层数

23/28

4

建筑高度

65.9/78.8

5

建筑层高

2.8

6

建筑防火

一级

7

室外装修

外墙

外墙涂料

门窗

60系列PVC塑料门窗

屋面

砂浆面层正置式上人屋面

8

 

室内装修

顶棚

涂料顶棚

地面

水泥隔声楼面

内墙

耐水腻子

金属隔声防火防盗门

楼梯

水泥地面

9

防水工程

地下防水

4+3mm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3+3mm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厕浴间

1.5厚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膜

10

节能

75%

3、结构设计概况

结构形式

基础结构形式

筏型基础

主体结构形式

剪力墙

屋盖结构形式

现浇结构

土质、水位

基底以上土质

砂质粉土

地下水位标高

28.6

地基

持力层以下土质

地基承载力

180

混凝土强度等级

基础垫层

C15

基础梁、底板

C35

墙、板、柱、梁

C45

构造

C25

抗震等级

抗震设防烈度

二级

钢筋类别

HPB300E/HRB400E

钢筋接头形式

一级接头

楼梯结构形式

预制楼梯、现浇楼梯

结构断面尺寸

基础筏板

850mm

基础梁

楼板

120mm

300mm

200mm

4、专业设计概括

设计要求

系统做法

管线类别

给排水系统

中水

下水

雨水

热水

饮用水

消防水

消防系统

消防

报警

联动

暖通系统

通风

采暖

电力

照明

动力

弱电

避雷

二、主体结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模板安装

1.梁、板模板现象

梁、板底不平、下垂、下挠;

梁侧模板不平直;

梁上下口胀模。

原因:

模板龙骨、支柱刚度、强度不够,支柱基础下沉。

防治措施:

梁、板底模板的龙骨、支柱的截面尺寸及间距应通过设计计算决定,使模板的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作业中应认真执行设计要求,以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变形。

模板支柱应立在垫有通长模板的坚实的地面上,防止支柱下沉,使梁、板产生下挠,,梁、板模板应按设计或按标准要求起拱。

梁模板上下口应设销口楞,再进行侧向支撑,以保证上下口模板不变形。

2.柱模板

(1)胀模、断面尺寸不准,混凝土保护层过大。

柱模板强度、刚度不够。

根据柱高和断面尺寸设计核算柱箍自身的截面尺寸和间距,以及对大断面柱使用穿柱螺栓和竖向钢楞,以保证柱模的强度、刚度足以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施工应认真按设计要求作业。

(2)柱身扭向。

校正时未双面校正。

支模前先校正柱筋,使其首先不扭向。

安装斜撑(或拉锚),吊线找垂直时,相临两片柱模从上端每面吊两点,使线坠到地面,线坠所示两点到柱位置线距离均相等,以使柱模不扭向。

(3)轴线位移。

柱支模时未拉通线。

成排的柱子,支模前要在地面上弹出柱轴线及柱边通线,然后分别弹出每柱的另一方向轴线,再确定柱的另两条边线,支模时,先立两端柱模,校正垂直与位置无误后,柱模顶拉通线,再支中间各柱模板。

柱距不大时,通排支设水平拉杆及剪刀撑,每柱分别四面支撑,保证每柱垂直和位置正确。

3.墙模板

(1)墙体厚薄不一,平整度差。

模板的强度和刚度不够,龙骨的尺寸和间距、穿墙螺栓间距、墙体的支撑方法未认真操作。

防治方法是模板设计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龙骨的尺寸和间距、穿墙螺栓间距、墙体的支撑方法等在作业中要认真执行。

(2)墙体烂根,模板接缝处跑浆。

模板根部缝隙未堵严,模板内清理不干净,混凝土浇筑前未座浆。

模板根部砂浆找平塞严,模板间卡固措施牢靠。

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混凝土浇筑前应用与混凝土同配比的无石子水泥砂浆座浆50mm厚。

(3)门窗洞口混凝土变形。

门窗模板与墙模或墙体钢筋固定不牢,门窗模板内支撑不足或失效。

门窗模板内设足够的支撑,门窗模板与墙模或墙体钢筋固定牢固。

4.模板缝隙跑浆

模板拼装时缝隙过大,连接固定措施不牢靠。

模板拼装时缝隙垫海绵条挤紧,并用胶带封住。

加强检查,及时处理。

5.标高偏差超标

(1)楼层无标高控制点或控制点偏少,控制网无法闭合;

竖向模板根部未找平。

(2)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未按标记施工。

(3)高层建筑标高控制线转测次数过多,累计误差过大。

(4)预埋件、预留孔洞未固定牢,施工时未重视施工方法。

(5)楼梯踏步模板未考虑装修层厚度。

(1)每层楼设足够的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作找平。

(2)建筑楼层标高由首层±

0.000标高控制,严禁逐层向上引测,以防累计误差。

当建筑物高度超过30m时,应另设标高控制线,每层标高控制点不少于2个,以便复核。

(3)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安装前应与图纸对照,确认无误后准确固定在设计位置上,必要时用电焊或套框等方法将其固定。

在浇筑混凝土时,应沿其周围分层均匀浇筑,严禁碰击和振动预埋件与模板。

(4)楼梯踏步模板应考虑装修厚度。

2模板拆除

1.混凝土表面粘连

由于模板清理不好,涂刷隔离剂不匀,拆模过早所造成。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隔离剂涂刷均匀,拆模时间按规范要求执行。

2.混凝土楞角破损、脱落

(1)拆模过早,混凝土强度不足。

(2)操作人员不认真,用大锤、撬棍硬砸猛撬,造成混凝土楞角破损、脱落。

(1)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质量验收标准中的要求方可拆模。

(2)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严禁用大捶、撬棍硬砸猛撬。

2、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箍筋不方正

矩形箍筋成型后,拐角不呈90o,或两对角线长度不相等。

钢筋弯钩平直长度不够,箍筋弯钩角度不符合要求。

箍筋边长成型尺寸与图纸要求误差过大;

没有严格控制弯曲角度;

一次弯曲多个箍筋时没有逐根对齐。

注意操作,使成型正确;

当一次弯曲多个箍筋时,应在弯折处逐根对齐。

2.成型尺寸不准确

已成型的钢筋尺寸和弯曲角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下料不准确;

画线方法不对或误差大;

用手工弯曲时,扳距选择不当;

角度控制没有采取保证措施。

加强钢筋配料管理工作,预先确定各种形状钢筋下料长度调整值。

根据钢筋弯制角度和钢筋直径确定好扳距大小。

为保证弯曲角度符合要求,在设备和工具不能自行达到准确角度的情况下,可在成型案上画出角度准线或采取钉扒钉做标志的措施。

3.已成型的钢筋变形

钢筋成型后外形准确,但在堆放或搬运过程中发现弯曲、歪斜、角度偏差。

成型后,往地面摔得过重,或因地面不平,或与别的物体或钢筋碰撞成伤;

堆放过高或支垫不当被压弯;

搬运频繁,装卸“野蛮”。

搬运、堆放要轻抬轻放,放置地点要平整,支垫应合理;

尽量按施工需要运至现场并按使用先后堆放,以避免不必要的翻垛。

4.圆形钢筋直径不准

圆形螺旋筋成型所得的直径尺寸与绑扎时拉开的螺距和钢筋原材料弹性性能有关,直径不准是由于没有很好的考虑这两点因素。

应根据钢筋原材料实际性能和构件所要求的螺距大小预先确定卷筒的直径。

当盘缠在圆筒上的钢筋放松时,螺旋筋就会往外弹出一些,拉开螺距后又会使直径略微缩小,其间差值应有计算确定。

5.钢筋代换后根数不能均分

同一编号的钢筋分几处配置,配料时进行规格代换后因根数变动,不能均分于几处。

在钢筋材料表中,该号钢筋只写总根数,在钢筋进行代换时忽略了钢筋分几处布置的情况。

在配料加工钢筋前进行钢筋代换计算时,要预先参看施工图,看该号钢筋是否分几处布置,如果是应按分根数考虑代换方案。

6.箍筋弯钩形式不对

箍筋末端未按规定不同的使用条件制成相应的弯钩形式。

不熟悉箍筋使用条件,忽视规范规定的弯钩形式使用范围;

配料任务多,各种弯钩形式取样混乱。

熟悉各种弯钩的应用范围和相关规定,特别是对于斜弯钩,是用于有抗震要求和受扭的结构,在钢筋加工的配料过程中要注意图纸上的标注和说明。

3、钢筋连接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直螺纹钢筋接头质量通病及防治

1).丝头端面不垂直于钢筋轴线,倾斜面超2°

以上,并大量存在马蹄头或弯曲头;

2).加工丝头的端面切口未进行飞边修磨;

3).成型丝头未进行妥善保护,齿面存在泥沙污染。

1.1产生原因分析

1)原材料未加工。

2)加工机械不对。

操作人员及平台问题。

1.2防治措施

要求:

钢筋下料后,丝头加工前,务必对钢筋端面进行切头打磨。

保证丝头端面完整、平顺并垂直于钢筋轴线。

对端部不直的钢筋要预先调直,按规程要求,切口的端面应与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因此刀片式切断机和氧气吹割都无法满足加工精度要求,通长只有采用砂轮切割机,按配料长度逐根进行切割。

飞边修磨干净,确保牙形饱满,与环规牙型完整吻合。

加强人员培训,增强个人技能和质量意识。

要求:

成型丝头在未进行连接前,上塑料套帽进行保护。

放置时间过长时,再用毡布覆盖。

2.直螺纹滚丝机滚出的丝牙总是缺牙

2.1产生原因分析

1)3个钢筋滚丝轮可能有破损或使用寿命已到。

2)钢筋剥皮太多,丝牙不饱满。

3)滚轮调整过松。

2.2防治措施

如果直螺纹滚丝机滚出的丝牙总是缺牙,那么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3个钢筋滚丝轮可能有破损或使用寿命已到,更换滚丝轮即可。

2)钢筋剥皮太多,丝牙不饱满,调整直螺纹滚丝机剥皮限位盘,使钢筋剥皮少一点。

3)滚轮调整过松,用试棒调试好之后,再用扳手调紧滚轮。

3.已使用的钢筋直螺纹丝口存在断丝现象,丝头长度不够,丝头直径不合适。

3.1产生原因分析:

接头未打磨,未加保护帽

3.2防治措施:

 

  1)、选择良好的设备和工艺是制作合格丝头的前提。

钢筋直螺纹加工必须在专用的锻头机床和套螺纹机上进行。

直螺纹的刀具冷却应采用水溶性切削液,不得使用油性切削液或无切削液套螺纹。

  2)、操作工人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且操作人员应相对固定。

  3)、随时检验:

用螺纹规(通规和址规)对螺纹中径尺寸进行检验;

用专用量规检查丝头长度,加工工人应逐个检查丝头的外观质量,不合格的立即纠正,合格者在连接套筒上涂已检验的标记。

4.钢筋直螺纹套筒外露有效丝长过多。

4.1产生原因分析:

从材料方面来看

1、对钢筋直螺纹套筒的保护措施不当,造成直螺纹套筒或直螺纹丝头锈蚀、油污。

2、丝头粗糙、丝头端头不齐,使钢筋接头处存在空隙。

从机械本身功能和质量上来看

1)、在钢筋连接过程中没有使用专业的连接工具。

2)、直螺纹滚丝机长度定位不准,造成丝头加工长度不一。

从钢筋连接方法上来看

1)、钢筋直螺纹套筒连接方法不正确。

2)、操作人员没有经验,连接时挑拨不到要领。

从钢筋连接做工人员来看

1)、操作人员缺少经验。

2)、操作人员技术不够。

3)、作业班组质量意识淡薄,施工技术规范不熟悉。

4)、在钢筋直螺纹套筒连接做工完成后没有进行自检,三检制度’未彻底落实,工程部的质量控制工作未到位

4.2防治措施:

  1)、应保证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

操作工人也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安装时首先将连接套筒的一端安装在待连接钢筋端头上,用专用扳手拧紧到位,然后用导向钳对中,用夹钳夹紧连接套筒,把接长钢筋通过导向夹钳中孔对中,拧入连接套筒内,拧紧到位即完成连接。

  2)、做好检验。

用专用扭矩扳手对安装好的接头进行抽检,检查是否符合规定的力矩值。

 3)、钢筋直螺纹套筒加工时使用清水作为润滑液,使丝头粗糙。

解决方法:

加工时必须使用水性润滑济,如浮化油。

  4)、加工时没有打磨,丝头端头不齐整。

配备专人打磨,操作人员应有很强的责任心。

  5)、剥肋刀头和滚丝头定位不准,螺纹损伤。

有专业技术人员对钢筋滚丝机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定位,现场操作人员应细心请教,熟练掌握剥肋刀头和滚丝头定位的技术。

  6)、钢筋套丝机长度定位不准,丝头长度不统一。

将套丝机长度定位器按照规定长度定位准确,使加工出来的丝头大小长度统一。

  7)、钢筋直螺纹套筒连接操作人员缺少经验。

找有经验的施工人员进行操作,或对无经验的人员进行培训。

3、钢筋安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骨架外形尺寸不准、歪;

扣筋被踩向下位移

多根钢筋端部未对齐,绑扎时个别钢筋偏离规定位置。

绑扎时将钢筋端部对齐,防止钢筋绑扎偏斜或骨架扭曲。

2.柱、墙钢筋位移

固定钢筋的措施不可靠,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被碰撞,偏离固定位置。

墙、柱主筋的插筋与底板上、下筋要固定绑扎牢固,确保位置准确。

必要时可附加钢筋电焊焊牢,混凝土浇筑前、后应有专人检查修整。

3.受力筋保护层不符规定,露筋

(1)混凝土保护层垫块间距太大或脱落。

(2)钢筋绑扎骨架尺寸偏差大,局部接触模板。

(3)混凝土浇筑时,钢筋受碰撞位移。

(1)混凝土保护层垫块要适量可靠。

(2)钢筋绑扎时要控制好外形尺寸。

(3)混凝土浇筑时,应避免钢筋受碰撞位移。

混凝土浇筑前、后应设专人检查修整。

4.绑扎接头松脱

搭接处没有扎牢,或搬运时碰撞、压弯接头处。

钢筋搭接处应用铁丝扎牢。

扎结部位在搭接部分的中心和两端共3处。

搬运已扎好的钢筋骨架应轻抬轻放,尽量在模板内或模板附近绑扎搭接接头。

5.柱箍筋接头未错开布置

绑扎柱箍筋骨架时疏忽所致。

做好钢筋绑扎技术交底工作。

6.弯起钢筋方向错误

没有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未认真核对图纸。

对操作人员专门交底,或在钢筋上挂牌标识。

7.钢筋接头位置错误,受力钢筋锚固长度、搭接长度不够,在连接区段内接头数量超规范

对操作人员专门交底,梁、柱、墙钢筋接头较多时,翻样配料加工时,应根据图纸预先画出施工翻样图,注明各号钢筋搭配顺序,并避开受力钢筋的最大弯矩处。

8.箍筋加密区长度不够,箍筋数量不足;

绑扎不牢

未认真执行设计和规范的要求,箍筋绑扎不牢。

认真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设置箍筋加密区,箍筋绑扎要牢固。

9.浇灌混凝土不搭马道,乱踩钢筋野蛮施工;

竖向插筋无扶正措施造成钢筋位移

操作人员成品保护意识不强,技术交底未进行成品保护要求。

加强对操作人员成品意识,建立工序交接制度,并在技术交底中进行成品保护措施交底,浇灌混凝土必须搭设马道。

10.钢筋分项未按规定执行现场“挂牌”制度

现场工序验收交接制度规定不清,现场操作人员无现场“挂牌”制度的认识。

建立健全工序交接制度,并在技术交底中对现场“挂牌”制度进行交底。

11.梁柱接头处柱箍筋数量不足或漏绑

因操作困难,未绑加密箍筋;

采用模外绑梁筋,后落入梁底,加之梁柱接头早已封模,无法绑梁、柱接头柱箍筋。

应合理安排先绑梁筋,待补上梁、柱接头柱箍筋后,再封梁侧模的操作方法。

4、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配合比不良

混凝土拌和物松散,保水性差,易于泌水、离析,难以振捣密实,浇筑后达不到要求的强度。

(1)混凝土配合比未经认真设计和试配,材料用量比例不当,水灰比大,砂浆少,石子多。

(2)使用原材料不符合施工配合比设计要求,袋装水泥重量不够或受潮结块,活性降低;

骨料级配差,含杂质多;

水被污染,或砂石含水率未扣除。

(3)材料未采用称量,用体积比代替重量比,用手推车量度,或虽用磅秤计量,计量工具未经校验,误差很大,材料用量不符合配合比要求。

(4)外加剂和掺料未严格称量,加料顺序错误,混凝土未搅拌均匀,造成混凝土匀质性很差,性能达不到要求。

(5)质量管理不善,拌制时,随意增减混凝土组成材料用量,使混凝土配合比不准。

(1)混凝土配合比应经认真设计和试配,使符合设计强度和性能要求,以及施工时和易性的要求,不得随意套用经验配合比。

(2)确保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材料应经严格检验,水泥应有质量证明文件,并妥加保管,袋装水泥应抽查其重量,砂石粒径、级配、含泥量应符合要求;

堆场应经清理,防止杂草、木屑、石灰、粘土等杂物混入。

(3)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材料均应按重量比称量,计量工具应经常维修、校核,每班应复验1~2次。

(4)混凝土配合比应经试验室通过试验提出,并严格按配合比配料,不得随意加水。

外加剂应先试验,严格控制掺用量,并按规程使用。

(5)混凝土拌制应根据砂、石实际含水量情况调整加水量,使水灰比和坍落度符合要求。

混凝土施工和易性和保水性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通过试验调整,不得在已拌好的拌合物中随意添加材料。

(6)混凝土运输应采用不易使混凝土离析、漏浆或水分散失的运输工具。

2.混凝土和易性差

拌合物松散不易粘结,或粘聚力大、成团,不易浇筑;

或拌合物中水泥砂浆填不满石子间的孔隙;

在运输、浇筑过程中出现分层离析,不易将混凝土振捣密实。

(1)水泥强度等级选用不当。

当水泥强度等级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之比大于22时,水泥用量过少,混凝土拌合物松散;

当水泥强度等级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之比小于10时水泥用量过多,混凝土拌合物粘聚力大、成团,不易浇筑。

(2)砂、石级配质量差,空隙率大,配合比砂率过小,难以将混凝土振捣密实。

(3)水灰比和混凝土坍落度过大,在运输时砂浆与石子离析,浇筑过程中不易控制其均匀性。

(4)计量工具未检验,误差较大,计量制度不严或采用了不正确的计量方法,造成配合比执行不准,和易性差。

(5)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没有拌合均匀。

(6)配合比的设计,不符合施工工艺对和易性的要求。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和试验方法,应符合有关技术规定。

(2)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泵的种类、泵送距离、输送管径、浇筑方法、气候条件等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碎石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宜小于或等于1:

3;

卵石宜小于或等于是1:

2.5,通过0.315mm筛孔的砂应不少于15%,砂率宜控制在38%~45%。

2)最小水泥用量宜为300kg/m3。

3)混凝土的坍落度宜为160~180mm,部分墙体宜为180~200mm。

4)混凝土内宜掺加适量的外加剂。

5)泵送轻骨料混凝土选用原材料及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

(3)应合理选用水泥强度等级,使水泥强度等级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之比控制在13~20之间。

客观情况做不到时,可采取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掺加混合材料(如粉煤等)或减水剂等技术措施,以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4)原材料计量应建立岗位责任制,计量方法力求简便易行、可靠。

水的计量,应作标准计量水桶,外加剂应用小台秤计量。

(5)在混凝土拌制和浇筑过程中,应按规定检查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质量和用量,每工作班应不少于2次。

(6)在拌制地点及浇筑地点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或工作度,每一个工作班至少2次。

(7)在一个工作班内,如混凝土配合比受外界因素影响而有变动时,应及时检查、调整。

(8)随时检查混凝土搅拌时间,混凝土延续搅拌最短时间。

3.外加剂使用不当

混凝土浇筑后,局部或大部分长时间不凝结硬化,或已浇筑完的混凝土结构物表面起鼓包(俗称表面“开花”),或混凝土拌合物浇筑前坍落度过小,不易浇筑。

(1)缓凝型减水剂(如木质素磺酸钙减水剂)掺入量过多。

(2)以干粉状掺入混凝土中的外加剂(如硫酸钠早强剂),细度不符合要求,含有大量未碾细的颗粒,遇水膨胀,造成混凝土表面“开花”。

(3)掺外加剂的混凝土拌合物运输停放时间过长,造成坍落度、稠度损失过大。

(1)施工前应详细了解外加剂的品种和特性,正确合理选用外加剂品种,其掺加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混凝土中掺用的外加剂应按有关标准签定合格,并经试验符合施工要求才可使用。

(3)运到现场的不同品种、用途的外加剂应分别存放,妥加保管,防止混淆或变质。

(4)粉状外加剂要保持干燥状态,防止受潮结块。

已经结块的粉状外加剂,应烘干碾细,过0.6mm筛孔后使用。

(5)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必须搅拌均匀,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6)尽量缩短掺外加剂混凝土的运输和停放时间,减小坍落度损失。

4.混凝土强度不足或强度不均匀,强度离差大

混凝土拌制原材料质量未控制好,计量不严格,未认真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