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学考知识点整理.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0853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三学考知识点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历史必修三学考知识点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历史必修三学考知识点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历史必修三学考知识点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历史必修三学考知识点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三学考知识点整理.doc

《历史必修三学考知识点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三学考知识点整理.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必修三学考知识点整理.doc

历史必修三会考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

1.能记住道、儒、墨、法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识记)

道家:

老子:

道是世界的本源;朴素的辩证法;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庄子:

相对主义;顺从天命,安于现状;

儒家:

孔子核心思想是仁,仁要以礼为标准,“克己复礼为仁”;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孟子:

继承并发展孔子仁的学说,以“仁、义”为核心;性善论;仁政、保民;荀子:

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君民关系是舟水关系;性恶论;王霸并用;德治法治相结合。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节用、尚贤

法家:

韩非子:

依法治国;以法为中心,法、术、势相结合统治,强调加强中央集权。

2.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识记)

春秋时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战国时孟子荀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儒家思想形成。

3.能结合材料,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理解)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使得各个学派之间相互批评渗透,不仅大大促进了思想学术的活跃和繁荣,而且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和文化都产生课深远影响。

4.能记住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主要观点(识记)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能说出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手段,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识记)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儒学从此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6.能列举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基本主张(识记)

代表人物:

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王阳明

基本主张:

“二程”(宋代程朱理学的奠基人):

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主宰世界的唯一存在,主张先有理后有物。

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等级制度都是天理,不许改变破坏。

②认识论上是格物致知。

③道德修养上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目的是“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

①理是宇宙的本原,是万物根据。

封建的三纲五常就属于天理。

②存天理灭人欲。

陆九渊:

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王阳阳(心学的集大成者):

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知行合一、致良知(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的途径致良知,即恢复内心固有的封建纲常伦理道德观念—天理);

7.能通过比较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和宋明理学,概括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理解)

①吸收了佛道教的思想②集政治、哲学、伦理道德等于一身将儒学发展为理学。

8.能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识记)

李贽:

①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礼教束缚,被称为离经叛道的思想。

②主张自由、自治,使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发展,每个人都得到适当的安排。

③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黄宗羲:

①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秩序激烈批评(“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君臣应该协力合作)②天下为主,君为客主张建立监督机构限制君权,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

③工商皆本④主张改革土地赋税制度

顾炎武:

①批判宋明理学,力倡务实学风,主张经世致用②反对君主专权,主张地方分权;反对独治。

主张众治,特别重视人心风俗的社会作用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王夫之:

①总结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

A.唯物论上,气者(物质实体),理(客观规律)之依也B.认识论上,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的对象引起的。

C.知行关系上,强调行是知的基础,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

②人欲的存在是合乎天理的,求天理于人欲之中,把两者统一起来,满足人们合情合理的欲望③坚持社会进化论的观点,反对复古,主张“趋势更新”。

9.能结合明清时期早期启蒙思想家的基本主张,概括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新发展(理解)

明清时期的儒学批判的继承了传统儒学,反对君主专制独裁,开始重视工商业。

第二单元

10.能记住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的过程(识记)

造纸术:

最早出现在西汉,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造纸术的发明和使用很快的取代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火药:

最早是在炼丹时的,发现早在唐朝,硝石随同医药及炼丹术由我国传到外国。

当时,埃及人把硝石叫做“中国雪”,直至公元1225年~1248年,我国的火药才由商人传入阿拉伯国家。

欧洲人在13世纪后期通过翻译阿拉伯人的书籍才知道了火药。

随后,火药武器也经阿拉伯国家而传入欧洲。

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帮助资产阶级战胜了封建势力,促进了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印刷术:

唐朝的是雕版印刷术,到宋代出现活字印刷术,欧洲人借鉴中国印刷术造出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指南针:

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发现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南宋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11.能结合15-18世纪欧洲社会的变化,总结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应用)造纸术、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火药在欧洲的应用和发展,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指南针的使用,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开始将世界连成一个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整体,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

第三单元

12.能说出魏源林则徐向西方学习的基本主张(识记)

林则徐:

师夷长技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13.能识记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基本观点(识记)

严复:

①译作:

《天演论》将进化论引进中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思想为变法提供了理论根据。

②思想主张:

批判君权(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民主君仆、主权在民(动摇君权论的基础)

康有为:

《新学伪经考》,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革的理论基础;在《孔子改制考》中,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系统阐发变法理论。

思想特点:

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与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梁启超:

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申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14.能结合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的基本主张,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

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

张之洞、冯桂芬等为代表的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

康有为、梁启超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

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

陈独秀等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先进文化)

李大钊、毛泽东等人主张学习西方的马克思主义

思想历程:

由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到学习政治制度,再到学习政治思想,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提高的过程。

15.能结合材料概括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理解)

维新变法思想反映了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政治要求。

它促进了人们的觉醒,是近代史上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近代化。

16.能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识记)

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蔡元培

17.能说出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识记)

前期:

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

宣传十月革命,传播马克思主义。

18.能结合材料说明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理解)

新文化运动猛烈抨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并且启迪人们更迫切地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19.能记住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识记)

①1918年李大钊相继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宣传介绍课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观点,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正式传播的开始。

②1919年5月5日,李大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较为系统和全面的介绍了马克思主义随后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陆续出现。

当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还有一些留学生。

20.能结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分析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理解)

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一批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并创建了一批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这些组织为共产党的创建奠定了组织基础。

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工人阶级的觉醒,为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③正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貌才焕然一新了,共产党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第四单元

21.能记住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识记)

民族主义:

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要进行政治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

民权主义:

这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即创立民国,就是要政治革命,目标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

民生主义:

基本原则是平均地权。

目标是通过实行平均地权解决土地问题消除贫富悬殊和社会革命。

22.能结合中国民主革命的有关史实说明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民主革命中所起的作用(理解)

①三民主义是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兴中会成立以来孙中山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巨大发展,也是孙中山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它集中表达了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要求,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迫切愿望,因而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旗帜。

②三民主义适应时代潮流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不仅受到资产阶级的拥护,也各阶层人民的欢迎,从而成为团结广大革命力量,反对清朝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思想武器③三民主义在动员和组织革命群众、团结和发展革命力量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23.能说出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基本经过(识记)

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回上正式提出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从而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24.能识记毛泽东思想在工农武装割据和新民主主义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识记)

工农武装割据方面:

1928年10月至1930年1月,毛泽东先后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光辉著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的提出符合中国实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理论,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正确的道路。

新民主主义理论方面: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5.能记住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要内容(识记)

①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②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为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③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和战略重点问题上,提出“三步走”实行台阶式的现代化发展战略。

④在社会主义建设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中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适应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⑤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

26.能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总结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识记)邓小平理论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7.能记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识记)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