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印度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08400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亚印度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南亚印度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南亚印度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南亚印度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南亚印度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亚印度教学设计.doc

《南亚印度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亚印度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亚印度教学设计.doc

《南亚——印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南亚是亚洲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在自然、人文地理方面,呈现着独特的区域特征。

本节突出了自然要素、人文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相互影响。

因此,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材编排简洁、精炼,重点选取了位置、范围、地形与河流、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宗教与社会、人口和经济等,重点突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然要素知识,三大地形区、两大河流、一个季风气候。

通过分析自然要素对农业、工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学习运用地图说明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

2、让学生运用文字、数据、地图、图表等说明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口观、环境观。

重、难点:

重点:

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热带季风的成因;印度的工农业发展特点

难点:

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印度自然环境特征对其农业发展的影响及主要作物的分布;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分布

教法、学法:

综合法、归纳演绎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教师:

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继续学习区域地理中世界地理《南亚——印度》这部分内容,关于南亚的一些地理环境特征我们在初中的时候已经学过,所以这可以看做是一节复习课,但是我们现在不应该还停留在初中的阶段,要把高中学过的一些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规律加进来。

我们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思路是:

首先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这些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环境特征(包括人口、城市、交通、农业、工业等),这些地理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同时我们还可以得出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区域的发展是对有利的条件加以利用,不利的条件加以治理,从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一、南亚(印度)的自然环境特征

【读图指导】老师:

同学们打开地理地图册《南亚》这部分,找出南亚的地形,气候,主要河流,并对这些地理要素的特征进行描述。

【教师提问】南亚的地形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以高原、平原和山地为主。

北部和西北部为喜马拉雅山,中部为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

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教师提问】在各个地形区内部地势起伏是怎样的呢?

【学生回答】北部山地海拔高,地势落差大;中部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势平坦;南部德干高原是古老的岩熔高原,平均海拔为600m,饱经侵蚀,高原内部地势平坦。

【教师提问】印度主要是什么地形?

对它的农业发展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印度主要包括中部平原和南部高原,平地低地多,耕地面积广。

【教师提问】南亚的气候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大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高山高原气候,备备为热带沙漠气候,季风气候典型。

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旱季是10月至次年5月,雨季是在6月至9月。

【重点分析】南亚季风的成因

冬季风(寒冷干燥)

夏季风(温暖湿润)

得出南亚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分析(西部沿海和东部平原区降水多,乞拉朋齐为世界雨极,半岛西部降水少,西北部最少)

【教师提问】南亚有哪些主要河流?

恒河下游的水文特征如何?

【学生回答】南亚主要有三条河流:

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

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显著,含沙量较大,无结冰期。

【思考探究】南亚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

地理位置:

印度半岛伸入印度洋,大气运动强烈,水汽来源充足,已形成大量降水

地形地势:

北部山地,中部平原,从印度洋带来的水汽被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汇集到中部低平的平原区,易形成洪涝灾害。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分成明显的旱雨两季,6-9月容易出现洪灾,其他月份容易出现旱灾。

季风风力弱,来得晚,退得早,降水少,造成旱灾;风力强,来得早,退得晚,降水多,形成洪灾

水文:

南亚地区河流少,主要是印度河、恒河,分洪泄洪能力差,径流变化大。

汛期水量过大,旱季水量不足。

二、南亚(印度)的人文环境特征

【教师分析】南亚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人口过亿的国家有3个,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南亚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所以生态环境问题非常的严重。

白色人种为主。

主要的宗教分布为:

佛教-斯里兰卡印度教-印度、尼泊尔伊斯兰教-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三、印度

【读图思考】通过这个图,我们可以得出关于印度人口哪些特点

【学生回答】传统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少年儿童及青壮年组的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

【教师提问】通过刚才对印度自然环境特征的分析,印度农业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学生回答】

印度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1.有利条件

耕地面积广,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正常年份西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河流提供丰富的水源。

2.不利条件

水旱灾害频发,这与西南季风的强弱有关。

【教师分析】我们来具体看一些印度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有水稻和小麦。

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0%,出口量为世界第三。

水稻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侧的沿海地区。

这些地区为平原地形,水热条件好,土壤肥沃

小麦是印度的第二大粮食作物,产量占粮食的30%,在世界上居第二位。

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及恒河上游地区。

区位优势有:

地面起伏平缓,虽然降水较少,但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光照充足。

印度主要的经济作物有棉花、茶叶和黄麻

糖料作物为甘蔗,油料作物为花生。

【教师提问】印度的工业系统比较完善,大家根据印度的资源状况,推测印度传统工业有哪些?

有哪些主要的重工业部门?

【学生回答】印度的传统工业为棉纺织和麻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分布在靠近黄麻产地的加尔各答,棉纺织工业分布在靠近棉花主要产区的沿海城市孟买,这两个城市都位于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印度的煤、铁、锰资源非常丰富,之前主要为采掘工业,独立之后重工业如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快速发展。

尤其是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

【教师提问】比尔盖茨认为,21世纪印度将成为软件超级大国。

印度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班加罗尔有“南亚硅谷”之称,你认为班加罗尔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有何区位优势?

【学生回答】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接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知识密集,技术先进(或人才充足);现代化交通(交通便利);地处德干高原,环境优美;企业管理水平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