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六要素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081712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六要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作文六要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作文六要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作文六要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作文六要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文六要素Word文件下载.docx

《作文六要素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六要素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文六要素Word文件下载.docx

(1)简要评价或作结论:

文章的最后几句概括全文内容,并进一步肯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作者的观点。

(2)重复主题句:

回到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题句上,达到再次肯定或强调的效果。

(3)用反问句结尾:

虽然形式是疑问句,但意义是肯定的,具有很明显的强调作用,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4)提出展望或希望:

对未来提出展望或希望,号召读者为此而行动。

(5)引用名人名言、谚语、常用习语结尾。

在这样的教学对象面前,只讲解怎样审题,怎样组织材料似乎是远水不解近渴。

因为在动笔写作之前,他们还有一连串的障碍需要逾越,如果不帮助他们越过这些障碍,那么写作只可能是纸上谈兵。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把写作程序由"

想——写"

变为:

"

想——说——写"

是帮助学生逾越这些障碍的有效途径之一。

这个变化意味着,此时对于这个特定群体的教学重点不能仅放在"

写"

上,而应该首先做好前两步:

想"

和"

说"

即写前的准备和指导。

由于这些活动环节是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所以,我们也可以称之为"

写前预练"

写前预练的重点是按照某篇作文的要求,引导、帮助学生把他想要写的内容首先用汉语正确地说出来。

写前预练的程序及其作用如下:

1、准备阶段,实际上就是"

的阶段,。

在动笔之前,把作文的题目以及思考提纲以家庭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如作文《我最喜欢的人/物》,需要学生事先思考:

谁/什么?

他/它有什么特点?

你为什么喜欢她/它?

等等。

由于中低年级大多数学生的词汇量有限,直接用书面表达出来有一定困难,而适当的准备工作,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所要涉及的内容,尤其是一些有关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事先有所了解和熟悉,从而保证课堂讨论能够充分展开。

在这个阶段,许多学生是先借助于母语进行思考,而后,再翻译成汉语,母语的影响会或多或少地留下痕迹,从而影响汉语的表达效果。

所以,下面的一个环节便显得更为必要和重要了。

2、口述作文与课堂讨论,即"

阶段。

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的构思在课堂上口述出来,然后进行课堂讨论和老师点评。

每次的作文讨论都要围绕着题目和主题从词汇、句子、结构等几方面入手,确定几个重点,一步一步解决问题,一点一点积累和提高。

这个活动环节的作用如下:

(1)从口头表达入手提高学生的整体表达能力。

叶圣陶曾说:

口头为语,书面为言。

文本于语,不可偏指,因合而言之。

任何一种语言都分为"

语"

文"

两部分。

的表现是听说,实质是语言思维的运用。

的表现是读写,实质是语言思维的书面表达。

学习语言的规律是先"

后"

口头语言是基础,只有在切实进行口头训练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2)成功的"

与"

评"

可以帮助学生在每一次的写作练习中,建立一个小小的专题词库。

如在写"

我最喜欢的人/物"

时,可以通过启发的方式,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口头介绍自己喜欢的人或物:

他/它是什么样的?

你喜欢他/它的哪些方面?

把这些词分类在黑板上写下来,进行讲解,如关于人/物外貌的词,关于人/物性格的词,关于人/物品质和行为的词等。

然后让学生读和记。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积累和建立起了一个个有关的小小词库,不但为下一步的写作扫除了词汇障碍,同时也可以开阔思路,增强表达效果,提高表达能力。

(3)中文的难学,不仅仅在于汉字难记难写,更重要的在于中文与拉丁语系的语文在表达方式、思维习惯上巨大的差异给学生所带来的使用困惑。

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学生能认字,能写字,但却不能说或写出正确的中文句子。

如:

我是伟明,我是16岁了"

;

大为和我去书店先"

我们把车停下在路边"

"

我跑了去家里"

更有甚者由于不了解中国文化,而写出"

我的朋友像狗一样的善良和友好"

的句子。

从口头表达开始,通过示范、讲解和纠正,训练其正确的表达方法、语序和恰当的用语,引导学生进入真正的中文境界,写出符合中文习惯的文章。

(4)先说后写的训练步骤,有利于及时修正表达中的初级错误,并且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

是以讨论发言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的,这种形式可以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借鉴别人的长处,并从中受到启发。

同时,由于口头表达的"

不定型性"

它的修正要比书面写作的修正容易得多。

它允许学生说错,允许相互纠正,自我更正,随时修正。

而其中暴露出的问题通过师生及时点评,大家也可以共同吸取教训,避免同类问题在作文中重复出现。

(5)有效的写前预练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其写作的积极性。

如前所述,有不少学生,由于写不好作文而变成害怕写作文,讨厌写作文,以至恶性循环。

而在此环节中,通过"

使每个学生在动笔之前做好了一定的技术和心理准备,此时动笔,学生的自信心也会相应增加,积极性自然也会相应提高。

当学生能够把自己最基本的意思用比较恰当的方式口头表达出来后,告诉他们怎么说就怎么写,试着把自己说的话写下来,再进行加工和修饰,就会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

实践证明这种有针对性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汉语写作水平及表达水平是十分有效的。

怎么样才能让语言变得生动呢?

我们先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让语言变生动?

我们现在的语言有什么不好吗?

现在的大白话写下来,有话就写,有什么大不了呀,没什么不好呀。

如果大家这样想呀,可就错了。

老师有一位同事,最近工作特忙,又很累,通常用咖啡来提神,就是那个雀巢咖啡,我同事管它叫“鸟窝咖啡”。

为什么叫鸟窝咖啡呢,恶不恶心呀,又这么难听,同学们笑了吧。

为什么鸟窝咖啡,同学们会笑,听到雀巢又不会笑呀,这就是语言的功力。

记得老师上小学时,我班里一些同学那写的文章呀,实在是,没味道,整整一大白话,没得写,老师管他说是白开水加白菜。

同学们,你们说白开水加白菜煮,有味道吗?

(没味道)是呀,难吃呀。

同学们想想,如果天天用这个当菜,你们吃得了吗?

(吃不下),是呀,如果天天吃这个,我们吃不下,也没有吃的欲望了。

若是往这菜里加个煎蛋,荔枝肉,那我们的饭是不是变得丰富,更香啦,同学们是不是就吃得有劲了。

那如果我们写作文也这样,白开水加白菜,没味道,让你们语文老师看,批阅,你们语文老师呀,那肯定也是和吃饭一样了,根本不想看。

但是呀,又不得不看呀,看了,又是很难过,于是就把这难过的心情发泄在你们这作文的分数上,那我们可就惨了,就不能拿高分了。

那么,怎么样,才能让语言变得生动呢?

想想我们现在写的作文,有很大的问题,我们写人,经常是千人一面,写事呢,往往是不突出重点,而写物呢,又抓不住它的特征,于是我们写的这个东西,就抓不住特征,于是它就没有办法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对不对?

那么,椄下来,我们就来猜几个小谜语,来玩一玩。

1.什么动物坐也是坐,站也是坐,走也是坐?

2.什么东西站着有坐着没有,哭有笑没有,吴旭老师有丽娜老师没有,谷老师有秀情老没没有,雨洁老师有夏川老师没有?

猜一字

3.长长一条龙,走路轰隆隆,跨河又过江,呜呜向前冲。

刚刚我们是怎么猜出来的?

通过短短几句话,写的这些特点,让我们猜出来了。

那我们写作文也是这样。

就会让作文生动,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大家面前,让大家也看到。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怎样抓特征?

人:

外貌,语言,身份,性格等

静物:

外形,作用等

物:

动物:

静态,动态,习性等

植物:

外形,作用,生长特点等

事:

难忘,有趣,新鲜……

(针对上面,一个一个讲解,举例子。

事,也有特点。

那么,这些特点都会抓了吗,接下来,我们再来玩个小游戏,游戏叫“快乐猜猜猜”,来看是怎么抓住特点的。

是不是学会了抓住了特点了,也知道了抓一个人、一个物、一件事的特点了吗,而且也会从各个方面入手,比如动作、语言、心理等来抓住特点了。

可是又有一件事愁死我们了,怎样把特征给写出来呢?

(我们知道,懒羊羊头上顶着一坨大便,可是怎么办?

我在作文中只写这么一句话,还是在旁边画个图出来,但这都不行呀。

我怎样才能把一个特点表述成整篇文章呢?

我们在写作文时,是不是常出现这样的事情。

)我很高兴,边在白板上写出“高兴”,可是我这样说,你们也不知道我有多高兴,怎样高兴,怎么高兴法,看不出来吧?

那怎么呈现出来呢?

边画出

和,但是两个表情不一样,一个是抿着笑,一个咧着笑,这样很直观地

让大家看到我很高兴。

但是在我们考试中,又不把图画出来,而是要通过文字来表述出来。

我可以这样说:

我脸上乐开了花,这样就很生动,比我高兴来得生动吧,也让读者看到了我的高兴。

也可以这么说,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个动作,再加上通过语言“噢,太棒了,耶!

”这不是更加生动了吗?

这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等各方面来表现它,来描写它,表现他的高兴。

我们来举个例子,

例如:

我笑了(我怎么笑了,我笑成怎么样了,是不是每人笑和笑不一样呢,人的每次笑也会不一样呢?

接下来,我们来看下:

红楼梦中,每个人是怎么笑呢?

《红楼梦》第四十回: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

“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

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

众人先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

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哎哟!

”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住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

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

探春的茶碗都泼在了迎春身上;

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

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边讲解,这么生动)

(最后写出:

生动怎么。

,像上面笑,概括性的笑,拆开来写,这样写,是不是有些明白了。

我们再来讲个例子。

超级辣。

,就这样一句话,但我们实在看不出来辣。

辣死我了!

我用勺子挖了一大勺火红火红的辣椒酱,送入嘴中,结果感觉火辣辣的,急忙抓起馒头便咬,谁知我的馒头还是烫的,这下子,真是火上浇油,整个舌头像着了火一般,我竟然还把这团“火”硬吞了下去;

这下我连嗓子都冒烟了,更加吃不消了。

现在就有好看的了,只见我冲向厨房(水在那里),现在就是一条湖也该给我喝干了,那点储备的凉开水少得可怜,一下就被我喝光了;

可这哪里可以满足我--不,是那条“火龙”的欲望呢?

它还没多少时间就又在嗓子眼儿兴风作浪了。

我不得不以超高速冲向厨房,打开水龙头,大口大口地漱嘴,那景象叫一个壮观!

欢乐猜猜猜

①好像一个碗,雨水盛不满。

又像大蒲扇,漂在水里面。

(猜植物)

②头小颈长四脚短,硬壳里面把家安。

别看胆小又怕事,要论寿命大无边。

(猜动物)

③一物生来脾气怪,专门和人对着干。

人家脱衣它穿上,人家脱帽它就戴。

(家居用品)

通过刚刚同学们的猜谜语,大家知道了,这就是特征,就是与众不同,和别人不一样的特点。

那要怎么将这特征表现出来呢?

就是要拆开来写,把概括性的变为描绘性的,这样就生动了。

再比如来看这个例句比较:

1、有个小银元落在地上。

2、有个小银元,从桌上滚下来,落在地上丁丁当当地跳着。

问题:

1、你认为哪一个句子好?

为什么?

(更加具体形象细致可感)

2、第2句比第1句增加了一些内容,说说第2句增补了哪些内容?

(1.小银元从哪里落?

2.怎样落的?

3.落地后响声、动态如何?

这种逐步扩充的方法,我们给它取一个名字叫步步追问法。

什么怎么样?

如何了?

让你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想像,就是“想像延伸”。

在写人时,要使文章具体形像,仅有上面两种方法,还不够全面的,比如,写人时,还得对人的某一部位、某个方面进行仔细地描写,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局部细写法。

小试下:

他吃着饺子。

用步步追问把它修改成具体细致的句子。

提示:

详细地描写他,在外貌、语言、行动、服饰、表情变化、心理活动方面的细节描写。

(描写一个饿汉吃饺子的情形)

修改:

他一手端着醋碗,另一支手把整个饺子塞进嘴里,并不时地在嘴边扇扇风,嘴里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

范例:

他拿着顶端刻着荷花的筷子夹起了离自己最近的一个吃。

刚夹起来,他的嘴角浮现一抹别人不易察觉的笑容。

这个水饺的肚子上有一个小洞,水饺陷不安分的要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

他想起了小时候第一次学包水饺的情景。

那时候,母亲边吃他包的破掉的水饺边说好吃。

他看向年老的母亲,两鬓已经斑白,双眼微微有些红润,这些年,母亲辛苦了。

这时,母亲说,孩子,发什么呆啊,快吃,说着把水饺往他这边拨了拨。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了,原来抓特征呀,就是把概括性叙述变为描绘性语言,拆开来细细描写,由原来的不具体句改成细致生动的句子,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比原句增加了动作、神态、声音。

那要怎么拆呢?

归纳为【细节公式】:

具体形象=步步追问想像延伸局部细写就可以啦。

接下来我们再显身手

下面是一个概括性的句子,试用上面的“细节公式”把它修改成具体形象的描写句。

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1、步步追问

①“小”到什么程度?

②怎么个“瘦法”?

③穿得有多“差”?

2、想像延伸、局部描写

3、范句:

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的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鞋。

以后呢,大家就用上面这个公式,。

抓特点,把概括性变为描写性,就会变得具体生动了。

好了,接下来,我们还是来谈谈“写出特点”,知道白兔的眼睛,跟我们人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答)对,是红的,那如果我是盲人,要怎么知道它是红的呢?

要怎么写出这个“红”的呢?

红得像红玻璃、红宝石。

这就是用比喻句。

我们的小魔法,告诉我们要学会运用修辞。

但是,比喻句我们都会写,就要注意两点:

一、美(比如写一位清洁工人,说她就像垃圾桶一样默默无闻,这该是哭还是笑呢?

有的人

把把瀑布比喻成挂面,你看了,觉得美吗?

还有的同学说,我们今天老师烫头发了,就像头上挂着一串方便面一样,这样就不美了。

还有的同学说,比赛场上,一声哨响,我们就像野狗一样飞奔出去。

这样的比喻,是不是不美了。

那还不如不比喻了。

比喻一定要往美。

比如,说小白兔眼睛像红宝石,小嘴像个小樱桃,那是不是美了,让人眼前一亮。

那么,我们的比喻在美的基础上,还要新。

二、新

李老师有两颗特大的门牙——一颗像妈妈下厨时挥动的铲子,一颗像爷爷上山砍树时抡着的斧子。

(这样写,有趣吧。

)比喻讲完了,还有拟人,夸张(要稍微合情理,比如说我很快,不能说就像光一样吧。

最后讲:

语言自然

符合人物年龄、身份、性格特点(比如,有位同学帮扶老奶奶过马路,老奶奶说:

你真懂事,叫什么名字,我叫小红领巾,这也太不自然了。

还有的同学写两个大人在吵架,一个说:

讨厌!

我不跟你玩了。

这是大人说的话吗?

同学们都笑了吧,因为它根本不是大人说的。

有的在作文中写道她妈妈:

为了全村人民的交通方便……这象是在喊口号呀,这是妈妈平常说的吗?

因此,得改)

①写作文时,要边写边追问,清楚了文章中的人和事及相关事情“怎么样了”再进行想像延伸,相关事情“怎么样了”,再进行想像延伸,进一步细致了解人和事的具体状态。

②在进行具体形象的描写时,要有选择、有主次、有详略地筛选,要对最能表现中心主题的人和事进行具体细致、形神兼备的描写,力图让每一句话,形神兼备的描写,力图让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都有一定的作用,力图用响亮的词(动词、形容词、拟声词)的作用,力图用响亮的修辞(比喻、拟人等)把具体形状描写出来。

今天我做个总结:

让语言生动[具体形象]=步步追问想像延伸局部描写

1.抓特征,用描绘性语言表现出来(过程中,要学会用修辞。

2.运用修辞(比喻、拟人、夸张等)

作业:

例句:

爸爸妈妈常加夜班,晚上我一个人在家里非常害怕。

要求:

运用今天所学方法把句子写具体细致,200字左右。

害怕跟高兴、惭愧、伤心....等等情绪,都是看不到,摸不着的,这是抽象的。

写抽象的文章,要采用具体化,使它生动。

那么要怎样使抽象具体化呢?

有一个好法子,那就是应用(看、听、感、想、做)等五种方法去描写。

当我们要描写一件事,我们可以问自己说:

(那时候我的眼睛看到什么?

我的耳朵听到什么?

我的心里感到什么?

我的脑里想到什么?

我有没有动作?

)应用看、听、感、想、做这五个方法,就像神仙那点石成金的五根手指头一样,可以把抽象的意思,生动的描写出来。

抽象具体化的描写,就是要你回想当时的情形:

看到什么?

听到什么?

想到什么?

然后把它写出来即可。

例如害怕自己晚上看家

“你晚上看家的时候,有没有看到令你害怕的东西,或看到令你害怕的声音?

“当我看到行人从窗外走过的黑影,或是听到厨房里传来(砰砰)的声音,我便吓得说不出话来。

“你为什么感到害怕呢?

“因为我以为小偷来了。

“假如是小偷来了,你会想到什么?

“如果小偷来了,他会把我绑起来,用毛巾把我的嘴塞住,不让我喊叫,然后偷我家的钱,搬走彩色电视机。

“那时你要怎么办?

“我不敢捉小偷,所以我会跑进卧室,把门锁起来,躲在被窝里。

“你躲到被窝里时,会想到那些?

“我会希望爸、妈快回来。

“好了,你已经应用(看、听、感、想、做)的方法,把晚上怕看家的心情说出来了。

把它写在黑板上,让大家看看。

爸、妈上街去了,我一个人待在家里。

当我看到行人从窗外走过的黑影(看),或是听到厨房里传来(砰砰)的声音(听),我便以为小偷来了,吓得说不出话来(感)。

假如小偷来了,他会把我绑起来,用毛巾把我的嘴塞住,不让我喊叫,然后偷我家的钱,搬走我家的电视机(想)。

我不敢捉小偷,所以跑进卧室里,锁起了房门,躲在被窝里(做),在被窝里,我一直祈祷:

爸、妈,赶快回来吧(想)!

在雷雨天上学很苦

“甲同学,夏天的中午,雷雨最多。

你看到什么使你感到上学很苦吗?

“闪电在天空穿梭,或是雨像豆子般大的时候。

“乙同学,你听到什么感到害怕的呢?

“假使听到雷声像战场上的大炮声那么的震耳欲聋,我最害怕。

“假使无数的大雨滴淋在身上,感觉到怎么样?

丙同学,你说说看。

“感到像千万枝冷箭向我身上射来。

“被雨淋湿了,会有怎样的动作?

丁同学,你说说看。

“拉好了雨衣,加速脚步向学校跑去。

“到了学校,会想到什么?

戊同学,你说说看。

“看到制服湿了,会感到上学很苦,而想起今天要是星期天,就不要受这种罪了。

“很好,老师把它写在后面,你们看看是不是很生动。

夏天的中午,雷雨最多了。

吃过中饭后,天空常常被乌云带来的大黑布包了起来(看)。

闪闪的电光,如银蛇般在天空穿梭,照得人脸色苍白(看)。

隆隆的雷声(听)像战场上的大炮声,震得我耳膜快破了(感)。

”劈里拍拉!

劈里拍拉!

”雨打在屋顶上,响起了好大的声音(听)。

快上课了,我不能等到雨停(想),所以穿上雨衣,冲进雨里(做)。

无数的雨滴,像千万枝冷箭向我身上射来(感)。

我拉好了雨衣,加速脚步向学校跑去(做)。

到了学校,制服湿了(看),真是讨厌(感),今天要是星期天,就不会受这种罪了(想)!

但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五种方法都用上,要从文章的需要和应用上看是否妥当来决定。

假如我们对某个抽象材料要详细的写,则看、听、感、想、做等五种方法都用上应了,内容便较充实;

如果打算简略地写,则应用其中的一种或两种去描写即可,其它的方法可以不必用上,因为用上了,会令人感到冗长、不妥。

例如我们到外婆家,看到原本胖嘟嘟的小狗瘦了许多,我们只采用(看)的方法写:

(到了外婆家,我发现小白狗那本来圆圆的肚子凹了进去,胸部的骨,一根一根地可以数出来。

)这是采用简略的写法,其它的听、感、想、做等法子省略了。

再如要写一个人怕吃辣椒,说:

(他啃了一口辣椒,只见他把脖子一缩,脸部肌内皱成一团,张大嘴巴,喊了一声:

”哇呀!

”舌头吊在外面,半天缩不进去。

)你只是客观的应用看听的方法,把他啃到辣椒的表情写出来,不去引起你的感、想、做也可以。

有些太抽象的句子,看来很难去描写,其实也不难,我们只要根据意思,想出一件想描写的事,然后再应用看、听、感、想、做的方法,就可写出生动的文章。

就像(那个孩子好脏)这句话,我们先想想,打算描写他的外表脏,或是动作脏?

如果决定采用动作的脏来描写,那么再想想,他的哪一种动作看来令人恶心?

如果你想起他擦鼻涕最恶心,你再用看、听、感、想、做的五个法子去描写说:

(听)那个孩子擤了一把鼻涕,往墙上一抹,接着用手背对着鼻孔擦了两下,又伸出舌头,往上唇舐了舐(看)。

怎么有这么脏的孩子呢(感)!

如此不是把(那个孩子好脏)描写出来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