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078039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5

主要工程项目

1.施工准备

2.路基处理

3.防护及排水

4.路面基层

(1)底基层

(2)基层

5.路面铺筑

6.其它

三、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1、施工总体规划

根据本合同段特点、工期要求、现场施工条件(包括发包人提供的施工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施工程序、施工流向并组织施工。

2、施工作业段划分

根据本工程特点、工期要求、工程量及施工强度,考虑到安全施工、环境保护、均衡施工强度等因素,施工作业段划分为4个施工作业段,各作业面根据现有施工道路及临时施工道路施工的进展情况展开施工,详细如下述:

桩号K34+900~K40+000段为一个作业段;

桩号K40+820~K43+675段为一个作业段;

桩号K44+810~K46+300段为一个作业段;

桩号K46+300~K49+300段为一个作业段;

路面工程级配碎石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碎石面层的施工按流水施工作业。

拟在每个作业段开设两个作业面,由路段公路起点、终点向中间推进。

路面底基层、基层全幅施工,每个工作日按完成100m考虑;

路面层采取全幅施工的方法,每个工作日按完成全幅100m考虑。

各施工作业面施工人员、机械设备、物资材料等资源根据施工需要进行调配。

3、施工组织

根据工程施工流向,施工组织采用统一组织管理、采用专业化施工队施工,各专业流水作业。

3.1、施工组织机构

项目部设5个管理部门、1个测量队、1个试验室。

7、8两个标段为一套管理机构,具体施工组织机构设置见图1-1《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项目部设专职的项目副经理两名,各负责本合同一个标段的现场技术管理、进度控制、成本控制、工程统计、工程调度、内外协调,设项目总工一名,负责本合同两个标段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环保;

设专职的安全工程师、质量工程师及文明施工专职管理人员。

本工程现场的施工组织机构如下框图:

(含金林乡合同段)

 

图1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3.2、施工队伍人员设备配备及分工

为满足工程施工需要,配置4支专业施工队伍承担本合同的路面施工,各专业队分工明确,并按工种配齐人员,同时根据不同时段的施工任务,调整各施工队的工种比例。

施工中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使施工队伍始终保持较高素质,确保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本标段工程施工。

施工队伍配备及分工见下表。

表2施工队伍配置情况表

序号

作业队

高峰人数(人)

施工队伍任务分工

路面施工一队

240

承担公路桩号K34+900~K40+000段路面等施工。

路面施工二队

120

承担公路桩号K40+820~K43+675段路面等施工。

路面施工三队

100

承担公路桩号K44+810~K46+300路段路面等施工。

路面施工四队

150

承担公路桩号K46+300~K49+300路段路面等施工。

表3劳动力计划表

时间

工种

2005

四季度

2006

一季度

二季度

备注

管理人员

15

30

10

质检员

8

26

安全员

20

测量员

16

试验员

电工

驾驶员

40

60

重机操作手

修理工

砼工

50

电焊工

辅助工

人数

237

394

201

2.3.15机械设备配置计划

表4拟投入主要施工设备计划表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容量

数量

现有或新购

产地

已使用情况

推土机

TY220

现有

山东

良好

140

宣化

小松

日本

装载机

ZL40B2m3

柳工

ZL503m3

平地机

140G

洛阳

压路机

YZ-15/15t

手扶振动压路机

德国

插入式振动器

50mm

成都

平板振捣器

HBR75S

6

成都

油罐车

9000L

东风

自卸车

奔驰15t

东风15t

新购

东风5t

5

洒水车

EQ140JD5000L

打砂机

COS-Ⅲ

云南

砼强制性搅拌机

JQ-500

JQ-350

砂浆搅拌机

JZ-2000.25m3

柴油发电机

150KW

潍坊

试验设备

全套

测量仪器

3.3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3.3.1路基整修

主要进行路堤和路堑边坡的修整,使其达到符合图纸规定的线性、纵坡、过坡和路基断面等。

(1)、恢复各项标桩,检查路基的中线位置、宽度、纵坡、横坡、边坡以及相应的标高等,根据检查结果编制整修计划报监理核查与批准后动工。

(2)、土质路基用人工或机械刮土或补土的方法整修成型。

深路堑边坡整修按设计要求的坡度,自上而下进行刷坡,不得在边坡上以土贴补。

(3)、在整修需加固的坡面时,应预留加固位置。

当填土不足或边坡受雨水冲刷形成小冲沟时,将原边坡挖成台阶,分层填补,仔细夯实。

如填补的厚度很小(100-200mm),而又是非边坡加固地段时,用种草整修的方法以种植土来填补,在实际施工中尽量避免此种情况出现。

(4)、土质路基达到设计标高后采用平地机或推土机刮平,铲下的土不足以填补凹陷时,采用与路基表面相同的土填平夯实。

石质路基表面用石屑嵌缝紧密、平整,不得有坑槽和松石。

(5)、修整的路基表层厚150mm以内,松散的或半埋的尺寸大于100mm的石块,应从路基表面层移走,并按规定填平压实。

(6)、边沟的整修挂线进行。

对各种水沟的纵坡用仪器检测,修整到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

各种水沟的纵坡,按图纸及规范要求办理,不得随意用土填补。

(7)、填土路基两侧超填的宽度予以切除,如遇边坡缺土时,必须挖成台阶,分层填补夯实。

(8)、在路面铺筑完成后或铺筑时,立即填筑路肩,同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固。

(9)、路基整修完毕后,堆于路基范围内的废弃土料予以清除。

(10)、路基完成至验收前,及时填补维修损毁处,保持排水设施完好,及时清除杂物。

3.3.2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

本合同段20cm底基层面积共为86214m2。

3.3.2.1、施工准备

a、检查验收:

级配碎石层施工前,对路槽路基的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高程、宽度、横坡和弯沉值等各检查项目进行验收。

各检查项目的原始数值不得超过施工规范所规定值或允许偏差,(超过则作清除,并返工处理直至合格。

)并交监理工程师认可。

b、施工设备及人员:

检验底基层施工所需机械设备、试验检验设备及测量工具等,落实料场混合料拌和生产情况,组织施工所需机械操作手、测量与检测工、施工管理人员就位。

3.3.2.2、施工工艺及方法

级配碎石混合料在生产场地集中拌和,横向全幅铺筑,纵向以200~300m长分段流水作业,20cm厚级配碎石可一次铺筑压实完成。

①路基清理及验收:

级配碎石层施工前,人工将路基表面的浮土、石碴、杂物清理干净,并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

以上工作完毕后,用洒水车均匀洒水湿润。

②施工放样:

施工放样,恢复中线。

在直线段路基上每15~20m设一控制桩,在平曲线路基上每5~10m设一控制桩,分别在路面中心线和四分之一路面宽度处设置加密控制桩。

根据试验路段得出的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在控制桩上标出混合料的松铺厚度控制基准点,用施工线将这些控制基准点连接而成控制面,以保证碾压密实后高程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③拌和:

根据级配要求计算出不同级配的粗细料数量后,用两台装载机在料场集中拌和,对级配碎石混合料进行拌和。

拌合时采用两台装载机对向行驶,将混合料共同铲起抬高后再均匀地洒落。

为了防止运输过程中水份散失,要洒足所需的水,使拌和后的混合料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1%。

拌合料要求均匀,无粗、细料离析。

沿两边向中间翻拌5~6遍并洒水闷料2天后即可用于铺筑。

④运输和摊铺:

用15t自卸汽车进行拌合料的运输工作。

混合料用装载机装上自卸汽车并运送至施工路段,均匀堆放在路基上。

每施工路段用平地机按照试验松铺厚度进行摊铺、整平。

辅以人工平整、刮出路拱。

⑤碾压:

拟在每个施工段各投入一台振动压路机进行级配碎石垫层的碾压。

碾压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时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

摊铺、整型后,先采用压路机进行静力稳压,以保持成型稳定,再采用振动压路机重碾压实。

总碾压遍数为6~10遍(具体由碾压遍数试验路道确定),压实至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压实度达到96%以上。

⑥接缝处理:

两作业段的衔接处,进行搭接拌合。

前段留5~8m不进行碾压,后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与后段一起拌合整平后进行碾压。

3.3.2.3取样试验与质检

在每一作业段上或不大于2000m2随机取样6次,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规定进行压实度试验。

每一评定段(不超过1Km)第一线车道40~50个测点,进行弯沉值检测。

并将试验检测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3.3.2.4质量控制措施

①碎石品质要求

a.用于底基层的碎石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方孔筛),且压碎值不应大于30%;

用于基层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压碎值不大于26%。

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标准方法进行试验时,密实度应达到96%以上。

b.碎石中不应有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应超过20%。

c.级配碎石底基层的颗粒组成和塑性指数应符合技术条款规定。

②施工工艺通过试验路段获得,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③级配碎石在最佳含水量时,遵循“先轻后重”的原则进行碾压,并碾压至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④在已完成的底基层上按技术条款要求进行取样试验,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⑤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

⑥在已完成的垫层上每一作业段或不大于2000m2随机取样6次,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规定进行密实度试验,并按规定检验其他项目,并将所有试验结果,均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3.3.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本合同段25cm基层为100368m2,15cm基层为13300m2。

3.3.3.1、施工准备

(1)检查验收:

水泥稳定碎石层施工前,对级配碎石层的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高程、宽度、厚度、横坡和弯沉值等各检查项目进行验收。

(2)施工设备及人员:

检验水稳层施工所需机械设备、试验检验设备及测量工具等,落实料场及水稳料拌和站的生产情况,组织施工所需机械操作手、测量与检测工、施工管理人员就位。

3.3.3.2、施工工艺及方法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采用路拌法拌和施工,横向全幅铺筑,纵向以100m长分段流水作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20cm、15cm厚一层铺筑。

①底基层清理及验收:

水泥稳定碎石层施工前,人工将下承层表面的浮土、石碴、杂物清理干净,并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

以上工作完毕后,用洒水车均匀洒水湿润,并用压路机不开振动而静碾以平整。

②测量放样:

每10m设一控制桩,分别在路面中心线和四分之一路面宽度处设置加密控制桩。

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同意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在稳定土拌和站进行集中拌和。

在稳定土拌和站,组织试验人员做EDTA滴定试验以严格控制拌和时水泥含量,做筛分以控制混合料的配合比。

同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应高于最佳含水量0.5%~1%,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

拌和好的混合料用15t自卸汽车运至施工路段,均匀堆放在垫层或挖方路基上,用平地机摊铺整型,人工辅助刮出路拱。

摊铺料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超过3~4小时。

混合料整型后立即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先进行2~3遍静力碾压,继而用振动压路机复压成型。

振动碾压过程中,直道路基上由路中心向两侧振动碾压,弯道路基上由一侧向一侧进行振动碾压,后轮重迭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总碾压遍数为6~10遍(具体由碾压遍数试验路段确定),直至表面无明显轮迹。

在碾压过程中若出现松散推移现象,须立即停碾,待重新翻拌平整后再压。

靠排水沟侧和桥头、涵洞附近处用小平板夯机具辅助压实。

碾压需达到按重型击实试验法要求压实度98%成型。

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

⑥接缝处理

a、两作业段的衔接处,进行搭接拌合。

b、两天之间的工作缝,在已碾压完成的水泥稳定土层末端沿稳定土侧挖一条宽约30cm的槽(此槽应与路的中线垂直,靠稳定土的面应切成直线,且垂直向下),直挖到底基层顶面。

将两根方木(长度为水泥稳定土层宽的一半,厚度与其压实厚度相同。

)放在槽内,并紧靠着已完成的稳定土,以保护其边缘,避免第二天工作时机械破坏。

用原挖出的素土回填槽内其余部分。

第二天,除去方木,清除素土,洒水泥浆以湿拌工作缝,用混合料回填,继续下段施工。

⑦养护: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铺筑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测合格后,立即进行洒水养生。

养护期不得少于7天,并始终保持表面处于润湿状态,养护期间严禁重型车辆进场。

3.3.3.3、取样试验与质检

⑴混合料的组成设计严格按照招标设计文件、《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93)、《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及其它有关规范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控制。

⑵试验

①用于基层、底基层的原材料均按照标书文件技术条款进行标准试验。

②混合料按设计掺配后,进行重型击实试验、承载比试验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⑶水泥稳定混合料的设计考虑气候、水文条件等因素,并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规定进行试验,通过试验选取最适宜于稳定的材料,确定最佳的水泥剂量和最佳含水量。

在需要改善土的颗粒组成时,同时确定掺加料的批例。

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可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适当增加,根据拌和方法不同,最多不超过0.5%-1.0%,并报请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后实施。

每一作业段每天均随机取样1次,检查混合料的级配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并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标准方法进行混合料的含水量、水泥含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在已完成的铺筑层上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规定进行压实度试验,每一作业段或不超过2000m2检查6次以上,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3.3.3.4质量控制措施

⑴水泥稳定碎石拌和站设备及布置位置在拌和以前提交监理工程师并取得批准后,方可进行设备安装、检修与调试,使拌和的混合料颗粒组成和含水量达到规定要求。

⑵运输混合料的车辆注意装载均匀,及时将混合料运至现场。

⑶当摊铺现场距拌和厂较远时,混合料在运输中加覆盖,以防水分蒸发。

⑷混合料的摊铺采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机械进行,并使混合料按规定的松铺厚度摊铺均匀。

⑸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宜高于最佳含水量0.5%~1.0%,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

⑹先摊铺的一层经过整型和压实,在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将先摊铺的一层表面拉毛后再继续摊铺上层。

⑺混合料的碾压程序按试验路段确认的方法施工。

⑻碾压过程中,确保表面始终保持潮湿。

如表面水蒸发得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

⑼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保证水泥稳定土层表面不受破坏。

⑽施工中,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得超过水泥终凝时间,按试验路段确定的合适的延迟时间严格施工。

⑾接缝和“调头”的处理

施工接缝和压路机“调头”,严格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93)的规定处理。

⑿养生

碾压完成后立即进行养生。

养生时间不少于7天。

养生方法可视具体情况采用洒水、覆盖砂、洒透层油或封层等。

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封闭交通。

不能封闭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并将车速限制在30km/h以下,但禁止重型车辆通行。

⒀气候条件

工地气温低于5℃时,不应进行施工。

施工时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勿使用水泥和混合料受雨淋。

降雨时应停止施工,但已摊铺的混合料则尽快碾压密实。

3.3.4、热拌沥青路面施工

本合同段4cm厚热拌沥青碎石临时路面基层为88080m2。

3.3.4.1、施工准备

沥青碎石临时路面施工前,对水泥稳定碎石层的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高程、宽度、厚度、横坡和弯沉值等各检查项目进行验收。

检验热拌沥青路面施工所需机械设备、试验检验设备及测量工具等,组织施工所需机械操作手、测量与检测工、施工管理人员就位。

3.3.4.2、施工工艺及方法

热拌沥青碎石采用厂拌法施工,横向全幅铺筑,纵向以100m长分段流水作业,沥青碎石面层厚4cm。

①清理基层在沥青路面施工前,应将路面基层清理及验收,人工将表面的浮土、石碴、杂物清理干净,使基层矿料大部分外露,并保持干燥。

对有坑槽、不平整的路段应先修补和整平,若基层整体强度不足,则应先予以补强。

②沥青混合料拌制在拌和基地,将规定级配的矿料和沥青用拌和机械加热拌和完毕。

③运输经拌和完成的沥青混合料采用自卸汽车运输到摊铺地点。

运送路途中,为减少热量散失、防止雨淋和污染环境,需在混合料上覆盖篷布。

同时为防止沥青同车厢的粘结,车厢底板上需涂薄层掺水柴油,其中油水比为1:

3。

④摊铺及整形采用摊铺机械将热拌沥青混合料摊铺成规定的路拱横断面,并用路刮板刮平,局部不平整处人工修补。

矿料撒铺拌和后随即开始碾压,由于路拌沥青混合料的塑形较高,故在碾压时,先用轻型压路机碾压为3~4遍(压路机行驶速度开始为2km/h,以后可以适当提高)后改用重型压路机碾压3~6遍。

碾压时应保持从一侧路缘压向路中心,碾压时每次轮迹重叠约30cm。

⑥初期养护碾压结束后即可开放交通,但应禁止车辆快速行驶(不超过20km/h),要控制车辆行驶路线,使路面全幅宽度获得均匀碾压,加速路面反油稳定成型。

对局部反油、松散、麻面等现象应及时修补。

⑦接缝施工

a、纵缝施工对当日先后修筑的两个车道,摊铺宽度应与已铺车道重叠3~5cm,所摊铺得混合料应高于相邻已压实的路面,以便压实得到相同的厚度。

对不在同一天铺筑的相邻车道,在摊铺新料之前,应对原路面边缘加以修整,要求边缘凿齐,塌落松动部分要刨除,露出坚硬的边缘。

缝边应保持垂直,并需在涂刷一薄层粘层沥青后方可重新摊铺。

纵缝在摊铺之后立即碾压,压路机大部分压在已铺好的路面上,仅有10~15cm宽度压在新铺车道上,然后逐渐移动跨过纵缝。

b、横缝施工横缝应与路中线垂直。

接缝施工时先沿着已刨齐的缝边用热沥青混合料覆盖,以资预热,覆盖厚度约15cm,待接缝处混合料变软后,将所覆盖的混合料清除,换用新的热混合料摊铺,随即用热夯沿接缝边缘夯捣,并将接缝的热料铲平,然后趁热用压路机沿接缝边缘碾压密实。

3.3.4.3、质量控制与检查

⑴热拌沥青路面施工前,对基层的厚度、密实度、平整度、路拱等进行检查。

⑵材料检查

1)原材料检查施工前抽样沥青材料的各项技术标准,施工过程中对掺配后的沥青材料着重检查掺配后的技术标准。

砂石材料着重检查规格、形状、级配组成、含水量与沥青材料的粘附性等,对矿粉还要检查其颗粒组成、比重、含水量和亲水系数等。

2)施工过程中按照规范要求,对沥青混合料中矿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