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彭州市五校联考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07631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彭州市五校联考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川省彭州市五校联考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四川省彭州市五校联考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四川省彭州市五校联考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四川省彭州市五校联考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彭州市五校联考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四川省彭州市五校联考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彭州市五校联考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彭州市五校联考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摘自《新华文摘》2015年第2期,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态文明要求人的发展与生态改善必须具有同向性,不可把文明与生态对立起来。

建设生态良好的美丽中国离不开生态文明。

B.生态支持就是人类按照自己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改善高度一致的要求,用自已积极的实践方式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的方式。

C.人们既可以依靠自然自发修复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又可以通过遏制人的生存和发展来保护

环境,这就是“生态支持”。

D.工业文明时代人们按照自己的要求改善生态,生态支持要求实践主体不再对自然进行统治,但要继续发挥人的实践的自觉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生态文明不是简单的环境保护,而是需要人们积极的建设和改善生态环境。

没有生态支持的实践形态,生态文明就难以建立。

B.生态支持的人的主体性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对生态多物种权益的呵护,对生态价值的责任担当,按照生态美的规律来造型等。

C.人们摈弃以往资本化逐利生产生活方式,比如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夸耀性消费等,也是生态支持的人的实践主体性的体现。

D.生态支持的实践方式是绿色的、生态的,所以人们就会放弃竭泽而渔的传统的实践方式,不可再生的资源就不会被无情榨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人的生存发展在自觉帮助生态的优化中、在与自然生态的良性互动中得到实现,那么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生态家园是可以建成的。

B.人类向生态化方向释放自己的实践潜能,可以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如可以使天蓝地绿水净气清,成就自己的新的美好的幸福生活。

C.积极的生态支持,最终使生态不断改善而为人的发展和幸福提供优质服务,“封山育林”、各种“保护区”正是积极的生态支持的实践。

D.人类只有建立生态支持和服务系统,才能进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境界,否则人类自己必然面临种种难以应对的生存发展危机。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

十岁而孤,事母孝谨。

以父得罪,靖居私门。

山涛领选,启武帝曰:

“《康诰》有言‘父子罪不相及’。

嵇绍贤侔①郤缺,宜加旌命,请为秘书郎。

”帝谓涛曰:

“如卿所言,乃堪为丞,何但郎也。

”乃发诏征之,起家为秘书丞。

绍始入洛,累迁汝阴太守。

尚书左仆射裴颜亦深器之,每曰:

“使延祖为吏部尚书,可使天下无复遗才矣。

”沛国戴晞少有才智,时人许以远致,绍以为必不成器。

晞后为司州主簿,以无行被斥,州党称绍有知人之明。

元康初,为给事黄门侍郎。

时侍中贾谧以外戚之宠,年少居位,潘岳、杜斌等皆附托焉。

谧求交于绍,绍距而不答。

及谧诛,绍时在省,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迁散骑常侍。

太尉、广陵公陈准薨,太常奏谥,绍驳曰:

“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文武显于功德,灵厉表于暗蔽。

自顷礼官协情,谥不依本。

准谥为过。

宜谥曰缪。

”事下太常。

时虽不从,朝廷惮焉。

齐王冏既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

“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

”冏虽谦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

艾言于冏曰:

“嵇侍中善于丝竹,公可令操之。

”左右进琴,绍推不受。

冏曰:

“今日为欢,卿何吝此邪?

”绍对曰:

“公匡复社稷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绍虽虚鄙忝备常伯腰绂冠冕鸣玉殿省岂可操执丝竹以为伶人之事!

若释公服从私宴,所不敢辞也。

”冏大惭。

艾等不自得而退。

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

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②。

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溃散,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兵交御辇

,飞箭雨集,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

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

“此嵇侍中血,勿去。

(节选自《晋书·

嵇绍传》)

注:

①侔:

相齐,②行在所:

天子所在的地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匡复社稷/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绍虽虚鄙忝备/常伯腰绂冠冕/鸣玉殿省/岂可操执丝竹/以为伶人之事

B.公匡复社稷/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绍虽虚鄙/忝备常伯/腰绂冠冕鸣玉/殿省岂可操/执丝竹/以为伶人之事

C.公匡复社稷/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绍虽虚鄙忝备/常伯腰绂/冠冕鸣玉/殿省岂可操/执丝竹/以为伶人之事

D.公匡复社稷/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绍虽虚鄙/忝备常伯/腰绂冠冕/鸣玉殿省/岂可操执丝竹/以为伶人之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孤”本义为像没有根的瓜,是古代帝王的自称,也是一方之长的称谓,此处指幼年死去父亲。

B.“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等死后,根据他们的道德品质而给予的一种评判性质的称号。

C.“丝竹”,丝指弦乐器;

竹指管乐器。

汉族传统民族弦乐器和竹制管乐器的统称,泛指音乐。

D.“社稷”是土神和谷神的合称。

古代君主祭祀土谷神以祈求国事太平,后用“社稷”代指国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嵇绍孝顺母亲,才能出众。

嵇绍侍奉母亲非常孝顺,与郤缺一样贤能,山涛向武帝推荐他担任秘书丞,于是武帝发诏书征召,后来嵇绍升迁任汝阴太守。

B.嵇绍为人正直,刚正不阿。

贾谧凭借外戚的身份受宠信,想与嵇绍交往,嵇绍拒而不答;

广陵公陈准死后,太常上奏请求给陈准谥号,嵇绍据理反驳。

C.齐王冏劳民伤财,骄傲专横。

齐王冏大兴土木,营建宫室,嵇绍上书劝谏,最终没有采纳;

嵇绍向齐王冏咨询政事遇宴会,齐王冏采纳董艾之言让嵇绍操琴为欢。

D.嵇绍忠于君王,英勇无畏。

朝廷北征,嵇绍受诏奔赴皇帝所在的地方,王师在荡阴战败,百官及侍卫纷纷溃散,只有嵇绍誓死捍卫皇帝,最终被射死在皇帝身旁。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如卿所言,乃堪为丞,何但郎也。

(5分)

译文:

(2)及谧诛,绍时在省,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迁散骑常侍。

(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小题。

杂诗十二首(其二)

陶渊明

白日沦西河①,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②。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③,不眠知夕永④。

欲言无予和⑤,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⑥不能静。

【注】①沦:

落下。

西河,一作西阿。

阿,山曲。

②景:

同“影”,月光。

③时易:

季节变化。

④夕永:

夜长。

⑤无予和:

没有和我应答的人。

⑥终晓:

直到天亮。

8“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诗人的心情?

请简要分析。

9.请简析诗人的情感特征。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任选3题做)

10.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用“▲,▲”之语来表达什么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制。

(2)《归园田居》(其一)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园田和自由的向往。

这两句诗是▲,▲。

(3)▲?

所思在远道,▲,长路漫浩浩。

(4)《短歌行》引用《诗经·

郑风》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干的人,这四句诗是:

▲,▲。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地泉之灵

林 子

十月。

一场秋雨。

天空像是打了蜡,蔚蓝而明亮。

在群山怀抱之中的广西兴安,更加明朗开阔了。

秋风的水袖把许多的浮华、喧嚣、缀饰静静扬弃。

山舒缓,似清淡的水墨画卷中的留白;

水吟唱,像秋日醉人的醇酒;

云柔软,还原为儿时记忆中的手绢。

是的,从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到达山水之间的时候,心,也实现了一次飘然的出走。

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读一册山,念一卷云,随风飘然,与云嬉戏。

秋天,我们真该遗忘一回,站在山水之侧,尝试舒展开目光的翅膀,去品味秋天的空旷、寂寥、神秘。

来到山裙水袂之间的兴安灵渠。

突然有恍然如梦的感觉,突然生出乡愁的幽渺。

想着清澈美丽的漓江水,是从灵渠流淌过来,再看享有“世界奇观”美称的灵渠之水,怎么看都像一部百读不厌的素书。

绵延而凝重,巧思而奇绝,蕴含诸多世间奥义。

①她婉约,慢转,不骄不躁,不瘟不火,不愠不喜,用柳暗花明的故事,引你进入一种百转千回的境界。

听任着心灵被水中的绿草牵系,在绿草萋萋的水湄着陆。

突然想起白居易“米泉之精”的诗句,“米泉”,指的是酒。

用“米泉”称酒,该是多么性感而陶醉!

而酒不醉人人自醉。

看到灵渠,心底突然冒出两个字:

地泉!

在历史的土壤和积淀中,万斛泉源,潺潺流淌。

这是多么厚重而飘逸的精灵啊!

回首过往,灵渠曾引导过诸多千帆望尽的舟船,也曾有过千XX众人追寻的风光;

它滋养土地,济世济人达两千多年。

②今天,它安详得就像一位见惯世道兴衰而不惊不喜,安然避世于山野的隐者,从容淡泊于海阳山下,悠然独饮时光泡制的清清泉茗。

更像一只大隐于市的鹤。

是的,我也突然聊发白日狂,梦见一只千年白鹤,梦见一道激越灵巧的白翅凌空。

这就是灵渠的魂魄呵,是两千年来直冲云霄的智慧和底气的聚舞。

他连着地气,张望天空,一步步盈盈而蹈于泉脉和地脉之上,像佛陀地涌金莲,惹人惊叹而静思。

这也是生活的诗,每一字每一句都从土里冒出来,弥漫开来,荡漾而去,导引着你一起去体认着那一份份宽阔、坦荡、从容和深邃。

地泉之灵,使我感到股股泉眼在心底静静开凿,深深被这无与伦比的设计和灵思感动。

开凿灵

渠,古人先在湘江中用石堤筑成分水铧嘴和大小天平,把湘江隔断。

在铧嘴前开南北两条水渠,北渠仍通湘江,南渠就是灵渠,和漓江相通。

湘江上游,海阳河流来的水被铧嘴一分为二,分别流入南渠和北渠,这样就连接了湘江和漓江。

灵渠选择在湘江和漓江相距很近的地段,这里水位相差不大,并且让运河路线迂回,降低河床比降,平缓水势,便于行船。

于是,便有了美丽的相约与离别,有了亘古的传奇和现实。

灵渠,婀娜婉蜒于起伏的青山碧水,联姻湘江、漓江,沟通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滋养出一代又一代流光溢彩的繁华。

灵渠的不朽,在于非常之“灵”。

其中的每一块石料,每一道石缝,每一个细节,都是天衣无缝地配合与交结,才使枢纽的每一个环节都通灵般地经得起长期风雨的侵袭、流水的冲击,成为屹立两千多年的“神灵”。

当然,灵渠能够保存到现在,除了它自身的坚固之外,显然还与一代代人对它的精心保护分不开。

灵渠的“灵”,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魂灵。

现代的灵渠,用依然不变的灵气和谐演绎着时光的走向、历史的延伸。

面对灵渠,面对挥手指点江山的铧嘴,你可能会感慨,强大与弱小是没有绝对的界限的,堵与疏,急与缓,往往就是挥手之间的力量。

很多的事,拐个弯或许就海阔天空,万里无云。

很多时候,或许绕一下路,前方就一笑见天。

此时,灵渠像明亮的眼,凝视着我们,教导着我们:

把内心放在水中,慢慢清洗。

淘洗多余的存储,让尘世的灵光照亮内心的圣洁和单纯。

然后,再让心与心靠近,让心灵相通。

我想,这也正是地泉千年不变的灵魂所系吧。

(选自《南方日报》2011年11月30日,略有删改)

(1).下列表述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十月。

”简洁明了而意味深长地交代了时间,营造了凄清惆怅的氛围。

B.灵渠从漓江水流淌过来,在绿草萋萋的水湄着陆,给人一种厚重飘逸的感觉。

C.灵渠更像一只鹤,凝聚了两千年来直冲云霄的胆识,铸就了智慧和底气的魂魄。

D.当海阳河流来大水时,通过灵渠把洪水排泄到湘江故道,保证运河和行船的安全。

E.灵渠的坚固固然在于它无与伦比的设计和天衣无缝的施工,也与人们的精心保护有关。

(2).本文主要写

兴安灵渠,而第二自然段为什么却用大量笔墨来写雨后秋景和作者心情?

答:

(3)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文中画线的①②两处分别加以赏析。

(4).请结合全文探究标题“地泉之灵”的意蕴和作用。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猴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导演组把众多网友希望六小龄童再上春晚的合理建议,最终也没有给他登台表演的机会。

某些官员不靠实干,而靠行贿等手段谋取官职,以为这是,但最终在中央“打虎拍蝇”的反腐行动中受到了惩处。

面对被贬黄州的人生打击,苏轼没有像屈原一样投汨罗江而死,而是,一如既往地乐观开朗,把困窘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A.置之不理终南捷径随遇而安

B.束之高阁独辟蹊径随遇而安

C.束之高阁终南捷径安之若素

D.置之不理独辟蹊径安之若素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春节期间,网上热传一篇一个上海女孩跟随江西男友回农村过年,在见到男方家庭准备的第一顿饭后便提出与男友分手,并以最快速度返回上海。

B.郑州豫剧名家王宽成功入选“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这使郑州成为一个全国唯一连续三年“诞生”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城市。

C.岁月留声不留人,歌曲《敢问路在何方》在今年又经历了一轮传唱,这首歌的词作者——著名艺术家、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员阎肃却悄然离世。

D.电视剧《芈月传》4亿的版权费投入在开播之前已收回,该剧可以说创下了令人咋舌的骄人业绩。

现在,《芈月传》的衍生品及广告收入估计已超过5亿多元。

14.请将下列语句重新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①孩子的学习兴趣更浓,学习动机也更明确

②学前教育重要的是让儿童积累感性的经验,丰富处理问题的策略,真正做到智能上的提高

③才有利于提高智能,也有助于进入小学后系统地学习其他知识

④因为学龄前的儿童并未发展出足够的抽象性、概念性思维

⑤因此只有从游戏的亲身体验中获取渗透性、经验性的知识和技能

⑥对于幼儿园的孩子而言,在游戏中积累零散经验越丰富,在上小学后学习的效果就越好

A.①④⑥⑤②③  

 

B.②⑥①④⑤③C.④⑥②①⑤③ 

D.⑥⑤④③②①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中国

自古不乏爱好美食的文人,①。

因为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品鉴美食是件风雅事,文人爱好做饭就未免失身份。

苏轼偏不在乎,②,还极爱下厨房,以大胆的创意和实践精神,③。

诸如“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等,这些名菜和他流传至今的诗词文章一样“脍炙人口”,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东坡肉”。

16.请根据下面图表提供的信息,将2009年至2013年高职院校招生的特点写成一段话。

要求:

内容完整,语言连贯,不超过60字。

5、作文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60分)

台湾作家琦君说:

“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沧桑而愈益温厚。

”而冰心也写过“雨后的青山,是泪洗过的良心”的佳句。

泪,是真情流露,或因喜悦,或因哀伤;

或因感动,或因悔恨;

或因怜悯,或因思念……透过朦胧的泪眼,你又有怎样的触动、感悟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出触动自己心灵的真人真事。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半期5校联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命题人:

李胜

审题人:

欧阳大钊

1-5:

CDCDB6:

A12-14:

CCB

1.(3分)C【解析】曲解文意。

原文说“一种将人的自由自觉实践发展和生态改善高度一致的方式,这就是‘生态支持’”,选项的内容与原文的意思不符。

2.(3分)D【解析】强加因果。

选项中“所以人们就会放弃……”的逻辑关系与原文不符。

3.(3分)C【解析】“‘封山育林’和各种‘保护区’”不属于“生态支持”,因为这些做法是用隔绝自然与人类活动的方法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4.D(根据“绍虽虚鄙”“忝备常伯”“腰绂冠冕”“鸣玉殿省”等词语特点以及“岂”“以为”等标志性词语即可断出。

5.B(评判的依据不只是“道德品质”,还有“生平事迹”等。

6.A(张冠李戴,A选项错在“山涛向武帝推荐他担任秘书丞”,应该是“秘书郎”。

7.(10分)

(1)(5分)像你所说的那样,(他的才能)完全能够担任秘书丞,怎么仅仅授予秘书郎呢。

(“如”“堪”“但”各1分,句意2分)

(2)(5分)等到贾谧被处死,嵇绍正在官署,因为他不亲附恶人,被封为弋阳子,又升迁为散骑常侍。

(“诛”“阿比”“迁”各1分,句意2分)

8.【意思对即可】“冷”字最能表现诗人的心情。

(1分)“冷”字表面上写的是半夜时分睡觉的枕席让人觉得寒冷冰凉(2分),实际上是写诗人心境的寒冷(2分)。

9【意思对即可】

(1)慨叹时光易逝。

“气变悟时易”,“日月掷人去”,时节变换,时光飞逝,令作者感伤。

(2分)

(2)悲叹有志难酬。

“有志不获骋”,空怀壮志。

(2分)感伤世无知音。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体现了作者的孤独与凄凉。

(2分)

10

(1)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采之欲遗谁;

还顾忘旧乡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11

(1)对一个得2分,全对得5分

解析 A项应为“清静神秘的氛围”;

B项,应是漓江水从灵渠流淌过来;

D项,从“海阳河流来的水被铧嘴一分为二,分别流入南渠和北渠,这样就连接了湘江和漓江”来看,应是排泄到湘江和漓江。

答案 CE

(2)答案 写雨后秋景,突出兴安明朗开阔的特点,自然引出下文对兴安灵渠的观赏和描写(3分);

写作者心情,强调作者心情的放松和欣喜,为后文饱览灵渠的美景、回想灵渠的过往作铺垫(3分)。

(3)答案 第①处:

句式由短而长,结构简单整齐,用“婉转”“不骄不躁”等词写出灵渠的性情,用“引”写出灵渠的飘逸特点,拟人手法赋予了灵渠鲜明的个性(3分)。

第②处:

运用一个比喻兼用拟人的长句,语言含蓄,且多用修饰语,用“安然”“从容淡泊”“悠然”等一连串的形容词生动

形象地刻画出灵渠从容、淡泊、安详(宽阔、坦荡、从容、深邃)的特点(3分)。

(4)答案 意蕴:

①从历史的角度看,灵渠承载地泉精灵,厚重而飘逸;

②从建筑角度看,灵渠拥有无与伦比的设计和灵思;

③从功用的角度看,灵渠作为一条运河,它引导舟船,滋养繁华,济世济人;

④从现实的角度看,灵渠屹立两千年不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⑤从启示的角度看,灵渠昭示着我们要淘洗污浊,保持圣洁,让心与心沟通。

(任答3点得6分)

作用:

①是全文的线索;

②是全文的文眼。

12.C(“束之高阁”和“置之不理”都有放在一边不予理睬的意思;

“束之高阁”偏重在“不用”;

“置之不理”偏重在“不理”。

“终南捷径”指达到目的地最便捷的途径;

“独辟蹊径”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者新方法。

“安之若素”和“随遇而安”都有对环境遭遇不在意之意。

不同点:

“安之若素”多指面对不顺利的境况,仍能像平常一样;

“随遇而安”强调在任何环境中都安然自得,感到满足,也有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之意。

13.C(A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帖子”;

B语序不当,应将“一个”放在“唯一”的后面;

D重复赘余,应删去“多”。

14.答案 B解析 此话题为学前教育,所以相比较而言②比较适合作为开头句,④⑤构成因果关系,⑤③中“只有”“才”构成条件关系。

15.答案 ①但爱好做饭的文人却并不常见 ②他不仅爱好美食 ③做出许多流传至今的名菜(每写出一句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6.①高职院校的招生计划逐年稳步增加,而实际录取人数却呈下降趋势。

②从2011年起,录取人数越来越低于招生计划数。

17.【作文评分建议】

立意、选材等要求:

①立意:

围绕作者“成长中因泪而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来写就可以。

②选材:

真人真事。

③构思:

选好角度,有点波澜

④文体:

限写记叙文,要注意叙事清楚,要有生动的描写(细节描写)。

硬伤扣分:

①每少50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

②卷面潦草酌情扣1—3分。

③每1个错别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

附:

文言文参考译文

嵇绍,字延祖,是曹魏中散大夫嵇康的儿子。

十岁时失去了父亲,奉养母亲孝顺恭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