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规章制度教育Word文档格式.docx
《智障规章制度教育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障规章制度教育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于是,在课堂上我通过各种形式,鼓励他们只要不怕苦,不怕累,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好,让他们知道,自己跟别的正常孩子一样可以享受快乐,可以学习文化知识。
也就是说,即使弱智学生有了自理意识,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
所以,还要让弱智学生学会具体的生活自理方法。
其二,在行为习惯上着力培养。
智障学生智力迟钝,能力低下,反应缓慢,生活自理能力差辨别是非水平较低,除了在学习和生活上特别困难外,多数都伴有异常行为,不少家长往往忽视了对他们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不良行为习惯让家长和老师倍感头痛。
我们的智障学生在家吃饭都有同一现象,吃饱吃不饱由孩子说了算,不吃说明已经吃饱,不放碗筷就继续给他盛饭。
这样造成孩子有些面黄肌瘦,有些成超级大胖子。
我校四十多个智章学生中午都在餐厅统一吃饭,吃午餐时总有一些弱智学生心不在焉,饭含在嘴里
不咽下去,或者不愿自己吃,吃饭的速度很慢。
于是我就采用做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吃饭,开始可能会有撒饭粒的情况,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练习,逐渐正确掌握吃饭的技巧,能够做到少撒饭粒或不撒饭粒,这一招真灵,弱智学生渐渐地能独立地进餐了,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
同时我也尝到了收获的喜悦。
结合智障学生的再教育与训练上除了要矫正他们在认知、情绪极个别方面的缺陷外,更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习惯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所以有人总结了:
习惯养好了终生受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累。
这将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第三、智障儿童自我管理能力差,情感调节功能几乎为零,易冲动或固执,这一点也严重的影响到他们的成长。
还有部分人由于家长过分溺爱,导致他们任性,刁蛮无理。
往往事以愿违。
例如,前半年入学的王俊奇小同学,家长是本地穆斯林教主,由于对孩子教育不到位及其家庭影响,他班里不遵守课堂纪律,随意走动,有时学着父亲的举动跪地不起,嘴里祷告,念念有词,同学们的帮助不起任何作用,老师与他谈心,他便跑出跑进,无力管理。
课下与同学打架,骂人无事不做,清洁员阿姨反应他在楼道角落大小便等等,这足以说明,家庭教育没有跟上,使他无法适应学校的一系列生活,这是引起我们家长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第四,在教学方面我常常以引导为主。
由于弱智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弱智学生,要求就有所区别。
为此在教学中积极扑捉孩子们的闪光点。
对于自理能力稍强的弱智学生,就以较高水
平来要求;
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弱智学生,就相对降低标准,不强求,更不鄙视,应因材施教,例如学习“森”这个汉字时。
上面是“木”,下面是两个木组成的“林”,意思是一个木代表树木,两个木代表树林,那三个木就是一大片树林。
合起来就成了森林。
在学生牢记字形的基础上,反复拼读,还用手比划看的动作来进行理解、认识。
很快,学生对“森”有了很清楚的认识。
在生活语文课上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同时,让他们学会欣赏美的事物,学会认识生命,感悟人与自然,家庭与学校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人际交往能力。
当弱智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我就会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他们,比如“你真棒”、“你真能干”,但当弱智学生限于自身能力,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时,我耐心细致地引导,辅以鼓励性语言“你行的”,“我相信你会干好的”等,必要时我还会协助他实现成功,以免挫伤他积极进取的精神。
第五、在学生教育上还要做到细心观察。
智障儿童由于存在着只能上的不足,发展迟滞,再认知、情绪一直与正常儿童有一定差别,存在着意志薄弱,缺少主动性,不善交际等问题,更应受到老师的关注与爱护。
所以在思想教育上要下功夫。
在我刚接本班时,发现喜少龙同学与班里其他几位同学不一样,语言表达能力差,反应迟钝,学习上存在很大困难,后来建议家长给孩子做全面检查得知属于低智商的孩子。
根据孩子这种情况,采取了促心交谈的方法进行教育,下课后,我坐到了他的身边,问他家里有几口人,爸爸妈妈干什么工作,家住
哪里等等,久而久之,孩子胆怯心理没有了能和同学们交往自如了。
这时我促机对他进行知识灌输,收获不少。
其六,智障孩子的教育仅仅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健康地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任务,更是老师和家长的己任。
老师主要承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缺少家长的沟通与配合就失去了很好的教育契机。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大多数教育责任在父母上,因为孩子和他们接触时间最长,当孩子在学校学会的一些生活技能、好习惯,应该在家庭中继续练习、巩固。
家长应该在家鼓励学生独立进餐、就寝,并提供给孩子一些劳动的机会,比如:
自己穿脱衣服、系鞋带、洗手、整理玩具等,并且要持之以恒,这样才另外能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另外,家庭教育与儿童的成长同步,带有持续性与稳定性的特点,更具有感染性和潜移默化的特点,在智障学生的教育中尤其起重要作用。
再就是我利用家长每天接送孩子的时间,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及时和家长沟通孩子在校的表现,并且指导家长在家如何教育孩子,希望家长常与学校,与老师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就更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来,不断摸索、研究,把智障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完善摆在首位,要在生活中,学习中逐步渗透,逐步完善。
甚至以自己的工作实践探索出适合智障学生养成教育发展的新方法,新途径,以利于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经过不断的教育和培养,如今大部分学生已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篇二:
关于智障儿童的教育方案
学校随班就读工作智障儿童的教育培训
一、智障的定义与分类:
(一)智障的定义:
根据世界精神科分类手册第四册(dSm-iV)中的定义:
智障人士是
在十八岁之前被评估出智力明显低于普通人,即智商在七十或以下,
并且在以下的生活范畴中有两项或以上相对于同文化同年龄的人发
展得迟缓而适应有困难的——沟通、自我照顾、家居生活、社交、使
用社区资源、认路、学术、工作、余暇、健康及安全。
(二)智障的分类(依据智商iQ程度):
1.轻度智障:
智商介乎50-69;
这类儿童经过正确的教育和训练,
可以接近正常。
这类学生就是咱们随班就读的对象。
2.中度智障:
智商介乎35-49;
经过专门训练,可以使之形成一
定生活能力。
3.重度智障:
智商在20—34;
在专门训练下,也只能得到一定
程度的改善。
以上两类儿童到是我们特教中心培智班就读。
4.极重度智障:
智商在20以下。
这类儿童需要家庭和社会对其
终生监护,我们特教中心的老师定期送教上门。
二、智障儿童的认知特征(简单了解)。
(一)智障儿童认知特点:
智障儿童比正常儿童发展迟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发展的
起点迟;
2、生长的速度慢;
3、达到的水平低。
(二)具体表现:
1、智障儿童的感知特征。
他们的感知速度慢,范围窄,感知信
息容量小,观察力不精确。
2、智障儿童的注意特征:
注意力不集中,常常会被别的声音、鲜艳色彩的事物所吸引。
3、弱智儿童的记忆特征:
他们的记忆速度慢,遗忘快,机械记忆多。
4、思维特征:
思维灵活性缺乏,适应能力差,应变能力差。
5、语言特征。
弱智儿童的语言发展晚,简单贫乏,缺乏连贯性。
6.情感特征:
①不稳定、不深刻。
(表现为他们的情感易变化和冲动,易受外
界情景的支配)
②情感反应和引起情感的外部作用不相符合。
(如老师讲课不好
笑的内容会引起他们哄堂大笑,而真正十分引人发笑的内容,他们却
不发笑)
?
控制和调节情感的能力差。
(如当他们的需要未能满足时,就
会不分场合地大吵大闹)
④有病态性的情感。
(如细小的刺激引起兴奋爆发的反应;
失去
了儿童应有的兴趣爱好,感情淡漠,对生活、对人漠不关心)
7.行为特征:
①主动性不足。
(在家里大多不会主动做家务,在学校里大多不
会主动完成作业)
②不可遏止的冲动性。
(如常常攻击别人)
易受暗示和脾气固执。
(如容易受暗示去做别人故意唆使他做
的不该做的事,另一方面对别人的合理建议却不能培受,显得很固执)
8.个性心理特征:
缺乏自信心,仰求外祝的心理。
三、弱智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赏识教育原则:
对智障学生的赏识教育即教师以真诚的爱心为基础,利用欣赏、
激励、尊重等良好的情感,使智障学生感受到自己受到了重视。
智障
学生由于身体的缺陷,往往存在着一些不良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
被人冷落、歧视、瞧不起,同时伴随他们的是过多的失败的打击,他
们享受不到正常学生应有的权利,这样长期的负面影响使他们形成了
消极的自我观念,自信心大大受损。
自信心的丧失给智障学生的学习、
生活笼上了一层灰色的阴影,他们没有快乐,就像一只没有翅膀的鸟
儿怎么也不能起飞。
因此,教师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并采
取有效措施,帮助其矫正不良行为,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加强直观性教育。
贯彻这一教育原则,需根据教育计划和学生年龄特点来进行。
直
观手段可多种多样,有实物直观、图像直观、模型直观、幻灯、电视、
电影等,也可组织学生外出参观。
直观手段的运用还包括教师的语言
直观和示范动作。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语言要形象、具体、生动、有
趣。
介绍新知识时,要作形象的描绘,有时教师还得用手势或身体的
动作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
在这一方面,特教的老
师有明显的特征,他们讲话的时候喜欢手舞足蹈,喜欢一边比划一边
说,我们老师上课的时候,都是尽量多的运用食物,去年赵老师出过
一节公开课裤子,就是找了各种颜色,各种样式的裤子,教完了音形
义以后,现场演示穿裤子脱裤子,举行穿脱裤子比赛。
(三)个别化原则(因材施教)。
这一教育原则要求真正了解弱智儿童每一个人的特性,真正找出
适合他学习以及他需要学习的东西,应根据弱智儿童的个别差异,施
以与差异相适应的教育。
贯彻这条教学原则时,需注意三点:
1.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估,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
2.制订出每个学生的教育计划,以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
3.及时检查、修订教育计划。
四、弱智儿童的教育和矫治方法
这里根据国内外资料归结、总结了几种教育弱智儿童的方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爱是基
础。
有很多孩子,刚到学校的时候,胆小、孤独、自卑,不愿与人接
触。
有一个叫尚百倍的孩子,整天低着头,旅者墙根走路,从来不敢
与人正视,老师一到他眼前,就赶紧捂住头,这说明这个孩子在家里
遭受过歧视与打骂,我们的老师怎么办呢,就是在一点一滴的交往中
获得他们的信任,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仁慈与爱心。
平时经常摸摸他
的头,上课提问他简单的问题,答对了,抱抱他等等,现在这个孩子
会经常跑到办公室门口,帮老师倒倒垃圾,得到老师的表扬会蹦蹦跳
跳的离开。
在我们学校里,最常见就是下课后,老师一手拉着一个学
生,排队打饭的时候,教养员阿姨跟每一个孩子都聊上几句,比如:
今天穿的衣服真干净,你姐姐结婚了吗?
谁给你梳的头?
等等,在这简单的交流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建立起来了。
(二)制定个别教育的计划,进行差异性教学。
智障学生差异性大,我们特教中心一个班级中的十个孩子,也各不相同,课堂是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的主要阵地,实施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例如针对不同的孩子设计不同的目标,提出不同的问题),也可以通过集体教学之外的个别辅导来进行。
具体的教学方法应该根据具体的目标内容、班级的条件、教师的能力水平、学生的特点等因素进行选择。
同时,采取适当的教学措施,这部分内容包括:
提供满足学生特殊需要的指导教师(特教中心互助式教学),提供适当的助学伙伴,提供适当的教材,提供能够补偿缺陷、挖掘潜能的培训方法和选择面向全体学生兼顾智障生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
(三)进行任务分析。
当一个阶段教育目标确定后,要对教学任务作详细分析,确定该分哪些步骤进行教育,即小步子程序。
(四)运用恰当的提示。
尽管任务分析使教育目标更加具体,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仍然需要运用许多提示,使儿童学得更快更容易。
当某个学生不能完成某项活动时,可通过提示来帮助他完成。
提示包括口头提示、手势提示、示范和身体动作提示。
学生学会了活动以后,这种临时性提示也就渐渐地不再使用了。
(五)练习。
刚学会的知识必须通过练习才能巩固。
弱智儿童有记忆力差、易遗忘的特点,就更应充分的练习。
开始时练习的间隔时间相对短些,随着这种技能的巩固,练习的间隔时间可拉长,次数可相
篇三:
培智学校管理制度
龙陵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龙陵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务处
教学工作是特教学校工作的中心,是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补偿残疾学生生理和心理缺陷,使其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主要途径。
教学常规是对教学的最基本要求,也是评估考核教学工作的最重要的根据。
为改进和加强学校教学工作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使其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校教学常规。
一、备课制度
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要通过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办法,体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每学期开学前,教师应通读全册教材,研究各单元、章节在全书中的地位和内在联系,明确教学目的和重点、难点,分析学生基本情况,制订出学期教学计划。
学期教学计划一般应包括学期教学目的、学生情况分析、教学时间的分配、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等。
学期教学计划应在开学初写好。
教师应在全面了解学生和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写好课时教案。
教案应包括教学目的要求、教具的准备、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步骤方法、教学时间分配等项目。
(1)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师应立足于智力残疾学生的发展需求,根据该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授课计划,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科学地确定教学目的,
将传授知识与补偿缺陷有机结合,对学生在知识的积累与应用、社会适应性及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的养成、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制观念等方面提出明确的、切合实际的要求,同时明确分组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
教案中应规定每次课应使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范围,要组织安排好教学内容,既要注意教材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又要考虑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衔接,体现出知识的系统性,体现出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体现能力本位思想。
教学内容要体现生活化和实用性,要有助于智障学生在生活中检验、实践课堂的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潜能,在学会学习的基础上学会生存。
(3)教学资源。
教师要在课前对可以利用的资源做好合理的计划,大力应用学校现有资源,积极开发教学实物、模型、课件、影像资料等特色资源。
(4)重点和难点。
在“吃透”教材的50px”width=“450px”alt=“智障规章制度教育”title=“智障规章制度教育”/>
基础上,确定每堂课教学的重点(即学生必须掌握的主要内容),在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基础上,确定每堂课教学的难点(学生理解、掌握有困难的内容)。
(5)教学步骤与进程。
教师要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预见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先讲什么、怎样讲以及要提出的问题、板书的内容及安排等作周密的考虑,运用特殊教育学、心理学和本学科教学法的知识,
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和妥善安排各项活动,使课堂教学每一环节都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
(6)课堂练习与课外作业。
编写教案时要配合教学内容,安排适量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
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量、难易程度也应有不同层次的体现。
1—3年级原则上不留书面作业,以实践作业为主。
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应每课留一次作业,教师应在教室辅导完成。
其它学科可按照学生的操作能力的程度布置生活操作作业。
(7)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