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电梯基础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施工电梯基础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电梯基础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幢楼地上为17层,含裙房2层。
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A幢建筑最高高度为84.75米,B幢建筑最高高度为74.55米,C幢建筑最高高度为71.55米,D幢建筑最高高度为57.5米。
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工程为一类建筑。
工程由通和置业投资有限公司代建,浙江嘉华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中国建筑技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监理,瑞安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监督,瑞安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监督,温州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勘察,广厦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
编制依据
(1)《施工升降机》(GB/T10054-2005)
(2)《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GB10055-2007)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施工升降机技术条件》(GB10054-2007)等编制
(6)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本工程施工图、施工升降机说明书
本施工电梯基础设计由浙江嘉华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设计提出以下两点要求:
(1)实砌砖墙与顶板(框架梁)之间必须紧贴,采用钢板垫片填塞两者之间的空隙,并用水泥浆浇灌密实。
(2)在升降机使用过程中需加强对顶板的监测,如扰度、裂缝等,若超过规范要求应立即停止使用,另作加强。
施工升降机性能参数:
A、B、C幢施工升降机拟采用浙江省建设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SCD200/200EJ双箱电梯。
性能参数
单位
SCD200/200EJ
额定载重量
kg
2×
2000
额定安装载重量
1000
吊杆额定载重量
200
吊笼内部尺寸(长×
宽×
高)
m
3×
1.3×
2.25
最大提升高度
150(250)
提升速度(380V、50Hz)
m/min
38
连续负载功率
kw
9.5
25%暂载功率
11
启动电流(380V、50Hz)
A
180
能耗
KVA
22
防坠安全器型号
SAJ30-1.2A
底笼重量
1608
吊笼重量
1820
对重重量
1550
标准节重量
197
天轮架重量
470
标准节长度
mm
1508
D幢施工升降机拟采用温州瓯海信达建设机械厂生产的SCD200/200双箱电梯。
SCD200/200
2.5
外笼重量
1639
1980
1250
标准节规格
800×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条件,考虑到材料运输方便、合理使用施工升降机,拟布置四台施工升降机,分为A#、B#、C#、D#施工升降机,A#施工升降机设置高度为88m,B#施工升降机设置高度为78m,C#施工升降机设置高度为75m,D#施工升降机设置高度为61m。
置于各建筑物相应位置,标准节中心尽量避开施工缝,且固定点离标准节中心位置的距离符合升降机使用说明书中的距离范围,具体定位详见图1、图2、图3、图4。
图1A#施工电梯基础平面布置图
图2B#施工电梯基础平面布置图
图3C#施工电梯基础平面布置图
图4D#施工电梯基础平面布置图
6、施工升降机基础参数及方案选定
A幢处地下室顶板参数为:
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楼板长:
5m;
楼板宽:
4m;
楼板厚:
300mm;
板中底部短向配筋:
12@100;
板边上部短向配筋:
16@100;
板中底部长向配筋:
板边上部长向配筋:
B幢处地下室顶板参数为:
6m;
14@100;
C幢处地下室顶板参数为:
7m;
20@100;
D幢处地下室顶板参数为:
18@100;
1、A、B、C栋施工电梯基础设计
A、B、C幢施工升降机拟采用浙江省建设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的SCD200/200EJ双箱电梯。
吊笼规格为3m×
2.25m,标准节平面尺寸为0.65×
1.20m。
计算中架设高度按最高85m进行计算。
相关参数:
施工升降机要求承载力Q;
标准节面积:
S=0.65×
1.2=0.78m2
Q=[吊笼重+底笼重+导轨架总重量+对重重+载重量]×
0.02(KN)=563kn
上述Q所产生的均布荷载为:
P=Q/S=563/0.78=721kn/m2
设计人防地下室顶板容许承载力小于施工升降机所产生的均布荷载P,如直接放在顶板上无法无法满足承载力要求,故要进行加固处理,在标准节正下方做500X1200mm的砖柱,将顶板上的力由砖柱传到400mm厚地下室底板,底板处设置一道650x900的混凝土梁,具体设置见由原设计单位嘉华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的红光村返回地结施-01升降机基础加固做法施工图。
砖柱采用MU15水泥砖M7.5水泥砂浆实砌,经查询规范该砖柱最大承受荷载为3N/mm2=3000KN/m2>
P=721KN/m2,满足承载力要求满
足承载力要求,地下室底板经验算满足承载力要求,具体计算见计算书一。
2、D栋施工电梯基础计算
D幢施工升降机拟采用温州瓯海信达建设机械厂生产的SCD200/200双箱电梯。
2.5m,标准节平面尺寸为0.8×
0.8m。
计算中架设高度按最高61m进行计算。
S=0.8×
0.8=0.64m2
0.02(KN)=421kn
P=Q/S=463/0.64=657n/m2
设计人防地下室顶板容许承载力小于施工升降机所产生的均布荷载P,如直接放在顶板上无法无法满足承载力要求,故要进行加固处理,在标准节正下方做500X1200mm的砖柱,将顶板上的力由砖柱传到400mm厚地下室底板,底板处设置一道650x900的混凝土梁,具体设置见由原设计单位嘉华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的红光村返回地结施-02升降机基础加固做法施工图。
P=721KN/m2,满足承载力要求,
地下室底板经验算满足承载力要求,具体计算见计算书二。
施工升降机计算书
(一)
一、参数信息
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
施工升降机型号:
SCD200/200J;
吊笼形式:
双吊笼;
架设总高度:
88m;
标准节长度:
1.508m;
底笼长:
4.2m;
底笼宽:
3.7m;
标准节重:
197kg;
对重重量:
1550kg;
单个吊笼重:
1820kg;
吊笼载重:
2000kg;
外笼重:
1608kg;
其他配件总重量:
200kg;
2.楼板参数
400mm;
梁宽:
0.65m;
梁高:
0.9m;
梁截面底部纵筋:
825;
梁中箍筋配置:
8@150;
箍筋肢数:
4;
3.荷载参数:
施工荷载:
2.5kN/m2;
二、基础承载计算:
导轨架重(共需59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97kg):
197kg×
59=11623kg,
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
Pk=(1820.00×
2+1608.00+1550.00×
2+2000.00×
2+11623.00+200.00)×
10/1000=241.71kN
考虑动载、自重误差及风载对基础的影响,取系数n=2.1
基础承载力设计值:
P=2.1×
241.71=507.59kN
三、地下室板结构验算
验算时不考虑地下室顶板下的钢管的支承作用,施工升降机的全部荷载由混凝土板来承担。
根据板的边界条件不同,选择最不利的板进行验算
楼板长宽比:
Lx/Ly=4/5=0.8
1、荷载计算
楼板均布荷载:
q=507.591/(4.2×
3.7)=32.664kN/m2
2、混凝土板配筋验算
依据《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Mxmax=0.0356×
32.664×
5×
42=93.026kN·
Mymax=0.0204×
4×
42=42.645kN·
M0x=-0.0883×
42=-230.735kN·
M0y=-0.0748×
42=-156.367kN·
混凝土的泊桑比为μ=1/6,修正后求出配筋。
Mx=Mxmax+μMymax=93.026+42.645/6=100.133kN·
αs=|M|/(α1fcbh02)=100.13×
106/(1.00×
14.30×
4.00×
103×
375.002)=0.012;
ξ=1-(1-αs)1/2=1-(1-2×
0.012)0.5=0.013;
γs=1-ξ/2=1-0.013/2=0.994;
As=|M|/(γsfyh0)=100.13×
106/(0.994×
300.00×
375.00)=895.68mm2。
实际配筋:
2211.681mm2>
895.684mm2
板中底部长向配筋满足要求。
My=Mymax+μMxmax=42.645+93.026/6=58.15kN·
αs=|M|/(α1fcbh02)=58.15×
5.00×
375.002)=0.006;
0.006)0.5=0.006;
γs=1-ξ/2=1-0.006/2=0.997;
As=|M|/(γsfyh0)=58.15×
106/(0.997×
375.00)=518.39mm2。
518.39mm2
板中底部短向配筋满足要求。
M0x=M0xmax+μM0ymax=(-230.735)+-156.367/6=-256.796kN·
αs=|M|/(α1fcbh02)=256.80×
375.002)=0.032;
0.032)0.5=0.032;
γs=1-ξ/2=1-0.032/2=0.984;
As=|M|/(γsfyh0)=256.80×
106/(0.984×
375.00)=2320.28mm2。
2799.159mm2>
2320.281mm2
板边上部长向配筋满足要求。
M0y=M0ymax+μM0xmax=(-156.367)+-230.735/6=-194.823kN·
αs=|M|/(α1fcbh02)=194.82×
375.002)=0.019;
0.019)0.5=0.020;
γs=1-ξ/2=1-0.020/2=0.990;
As=|M|/(γsfyh0)=194.82×
106/(0.990×
375.00)=1748.87mm2。
1748.867mm2
板边上部短向配筋满足要求。
3、混凝土板挠度验算
板刚度:
Bc=Eh3/(12(1-μ2))=3×
104×
4003/12×
(1-(1/6)2)=16.457×
1010
q=32.664kN/m2=0.033N/mm2
L=4000mm
板最大挠度:
fmax=ωmaxql4/Bc=0.00313×
0.163×
40004/(16.457×
1010)=0.795mm
fmax/L=0.795/4000=1/5030.339<
1/250
板配筋和挠度变形完全满足支承施工升降机荷重要求。
4、混凝土梁配筋验算
由于施工升降机自重主要通过中央立柱传递给大梁,所以可以看作一个集中荷载。
楼板自重传来荷载0.4×
25=40kN/m
梁自重0.9×
0.65×
25=14.625kN/m
静载40+14.625=54.625kN/m
活载2.5×
5=12.5kN/m
作用于梁上的均布荷载:
q=54.625×
1.2+12.5×
1.4=83.05kN/m
作用于梁上的集中荷载:
p=507.591×
1.2/2=304.555kN
M=ql2/12+pl/4=83.05×
52/12+304.555×
5/4=553.714kN·
梁截面积:
b×
h=0.65×
0.9=0.585m2
h0=h-25=900-25=875mm
αs=|M|/(α1fcbh02)=553.71×
875.002)=0.078;
0.078)0.5=0.081;
γs=1-ξ/2=1-0.081/2=0.959;
As=|M|/(γsfyh0)=553.71×
106/(0.959×
875.00)=2198.53mm2。
3926.991mm2>
2198.533mm2;
梁截面底部纵筋满足要求!
5、混凝土梁抗剪验算
梁所受最大剪力:
Q=p/2+ql/2=304.555/2+83.05×
5/2=359.902kN;
Asv1=((Q-0.7ftbh0)/(1.25fyvh0))×
s/n=((359.902×
103-0.7×
1.43×
650×
875)/(1.25×
210×
875))×
150/4=-34.19mm2;
梁配筋满足要求!
配筋如下图所示:
施工升降机计算书二
SCD200/200;
61m;
1250kg;
1980kg;
1639kg;
8@120;
导轨架重(共需41节标准节,标准节重200kg):
200kg×
41=8200kg,
Pk=(1980.00×
2+1639.00+1250.00×
2+8200.00+200.00)×
10/1000=204.99kN
204.99=430.48kN
q=430.479/(3.6×
4.2)=28.471kN/m2
28.471×
42=81.085kN·
42=37.172kN·
42=-201.118kN·
42=-136.296kN·
Mx=Mxmax+μMymax=81.085+37.172/6=87.28kN·
αs=|M|/(α1fcbh02)=87.28×
375.002)=0.011;
0.011)0.5=0.011;
γs=1-ξ/2=1-0.011/2=0.995;
As=|M|/(γsfyh0)=87.28×
106/(0.995×
375.00)=780.08mm2。
780.079mm2
My=Mymax+μMxmax=37.172+81.085/6=50.686kN·
αs=|M|/(α1fcbh02)=50.69×
375.002)=0.005;
0.005)0.5=0.005;
γs=1-ξ/2=1-0.005/2=0.997;
As=|M|/(γsfyh0)=50.69×
375.00)=451.68mm2。
451.681mm2
M0x=M0xmax+μM0ymax=(-201.118)+-136.296/6=-223.834kN·
αs=|M|/(α1fcbh02)=223.83×
375.002)=0.028;
0.028)0.5=0.028;
γs=1-ξ/2=1-0.028/2=0.986;
As=|M|/(γsfyh0)=223.83×
106/(0.986×
375.00)=2018.12mm2。
2018.116mm2
M0y=M0ymax+μM0xmax=(-136.296)+-201.118/6=-169.815kN·
αs=|M|/(α1fcbh02)=169.82×
375.002)=0.017;
0.017)0.5=0.017;
γs=1-ξ/2=1-0.017/2=0.991;
As=|M|/(γsfyh0)=169.82×
106/(0.991×
375.00)=1522.44mm2。
1522.436mm2
q=28.471kN/m2=0.028N/mm2
0.142×
1010)=0.693mm
fmax/L=0.693/4000=1/5771.118<
p=430.479×
1.2/2=258.287kN
52/12+258.287×
5/4=495.88kN·
αs=|M|/(α1fcbh02)=495.88×
875.002)=0.070;
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