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高二地理下册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06749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高二地理下册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湖南省高二地理下册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湖南省高二地理下册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湖南省高二地理下册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湖南省高二地理下册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高二地理下册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湖南省高二地理下册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高二地理下册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高二地理下册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一 资源开发条件

1.下列关于山西煤炭资源优势开发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山西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

B.山西煤炭资源煤种齐全,全国10大煤种在山西省都有分布

C.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对能源的缺口还将进一步扩大

D.山西位置适中,水陆交通都比较发达,有利于煤炭外运

答案 D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对山西煤炭资源良好的开发条件的掌握.山西水路运输并不发达.

2.对山西省煤炭市场形成挑战的自身因素是(  )

A.西气东输B.开采成本上升

C.能源结构调整D.西电东送

答案 B

解析 西气东输、能源结构调整、西电东送属外在因素.

考查点二 能源基地建设

3.关于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了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和滥采,山西省正采取措施缩小煤炭开采规模

B.山西省逐步形成了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C.山西省加强了煤炭的加工转换,从而提高了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D.到目前为止,山西省的产业结构仍十分单一

答案 C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运输体系、煤炭加工转换等知识.山西省的产业结构逐步实现多元化,煤炭运输以铁路为主,煤炭开采将稳中有升以确保能源供应.

4.下列铁路不属于山西省煤炭外运干线的是(  )

A.胶济线B.大秦线

C.神黄线D.焦(作)—日(照)线

答案 A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山西省煤炭外运干线,胶济线不属于山西省煤炭外运干线.

【方法技巧练】

图解晋煤开发的优势条件

读“山西省主要煤田和煤矿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煤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

(2)属于全国优质动力煤产地的是__________煤田(填字母),它的主要用途是______________;

其煤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属于世界少有、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基地的是____________煤田(填字母),它的主要用途是____________.

(4)山西省境内煤田分布范围______,全省______%的土地下面都有煤田分布.

答案 

(1)河东煤田 大同煤田 宁武煤田 霍西煤田

沁水煤田 西山煤田

(2)B 燃烧发电 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

(3)A 冶炼钢铁 (4)广 40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山西省境内主要煤田的分布以及主要煤田煤质的特点.

方法技巧 

综合提升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按利用状况能源可划分为常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B.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天然气等

C.非可再生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地热能、沼气等

D.保障能源供应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对能源定义的理解和能源的分类知识.

2.一个区域内能源资源的开发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市场B.能源资源状况C.交通条件D.科技条件

解析 能源资源的开发,考虑的前提条件是区域的能源资源状况(内因),其他都是外因.

财讯网消息:

全世界范围内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正在日渐枯竭,煤炭再次成为了各国的能源重心.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山西的煤炭资源已经仅剩能够维持200余年的储量,如何合理利用和有效开发,越来越成为中国能源安全战略中一个愈发急迫的关键课题.据此完成3~4题.

3.在能源基地建设方面,晋中和晋北地区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对外通道比较狭窄B.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C.水源紧张D.人地关系紧张

4.山西能源基地建设有利于(  )

①北煤南运 ②西气东输 ③西电东送 ④中部开发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 3.C 4.B

解析 本题组考查我国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条件、存在的问题及意义.第3题,晋中、晋北缺水严重,水源紧张.第4题,山西能源基地建设是北煤南运、西电东送的一部分,有利于中部地区的经济开发.

山西省是我国煤炭资源生产的大省,煤炭产量一直持续稳步增长,近些年调整了能源调出结构.下图为“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变化图”(注:

1吨煤的平均价格为160多元;

1吨煤可以发电2500千瓦时;

山西省向外输电的价格为245元/千千瓦时),回答5~6题.

5.1990年至2002年,山西煤炭调出量增加缓慢,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全省煤炭生产量下降B.交通运输能力有限

C.省政府控制煤炭调出D.省内煤炭消耗大量增加

6.2000年以后,山西对外电力输出增长迅速,此举对本省的有利影响是(  )

①缓解运输压力 ②减轻大气污染 ③降低运输成本

④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 5.B 6.D

解析 第5题,山西煤炭调出量有限,主要受外运路网条件限制.第6题,变输煤为输电,因需要燃煤发电,空气污染会加重.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据下表我国1998~2004年部分年份的相关统计数字,回答7~8题.

年份

1998

1999

2002

2003

2004

能源消费增长率

-4.1

-1.6

9.9

15.4

15.2

GDP增长率

7.8

7.1

8.3

9.3

9.5

7.上表中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最高的年份是(  )

A.1998年B.1999年C.2003年D.2004年

8.几年间,引起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原因,可能有(  )

①我国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 ②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有上升趋势 ③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趋于合理 ④汽车拥有量大幅上升 ⑤我国能源利用率明显提高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⑤

答案 7.C 8.C

解析 第7题,由表中数据可计算得出2003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正值,且最高.第8题,引起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为能源消费量逐年提高.

二、综合题

9.读“山西省煤炭外运路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方面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2)填写出晋煤外运的三条运煤干线: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3)填出我国三个著名的煤炭输出港:

A__________港,B__________港,C__________港.

(4)为提高晋煤外运的能力,山西省从“__________”时期开始加强交通设施的建设,逐步形成了以____________为主、__________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5)“晋煤外运”和“晋电东送”是山西省两种主要能源输出方式.试简要评价山西省输煤和输电两种能源输出方式的优缺点.

答案 

(1)地理位置:

地处我国中部地带,邻近工业城市,输煤、输电距离近.市场方面: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消费量大,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市场广阔.交通方面:

位置适中,外运条件好.

(2)焦作—兖州—日照铁路 神黄铁路 大秦铁路 (3)秦皇岛 黄骅 日照 (4)六五 铁路运输 公路运输

(5)输煤(晋煤外运)——成本高,附加值低,效益低.输电(晋电东送)——成本低,附加值高,效益好;

加剧当地环境污染,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山西煤炭外运的路线,著名的煤炭输出港及山西煤炭合理开发利用等知识.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以山西能源基地产业结构调整为切入点,总结能源综合利用措施.

2.以山西能源基地环境治理为例,分析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

一、能源的综合利用及结果

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产业结构①单一.经济的核心部门是②煤炭工业,经济结构效益低下,③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2.“六五”时期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煤炭、铁矿、铝土矿资源的基础上构建了④煤—电—铝、⑤煤—焦—化、⑥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⑦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3.结果:

(1)单一的经济结构变为多元结构;

(2)原料工业超过采掘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二、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山西省能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生态问题;

(2)环境污染——“三废”污染.

2.保护与治理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以⑧技术创新为先导,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推进⑨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2)调整产业结构

措施:

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大力发展⑩农业、轻纺工业、⑪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3.“三废”的治理:

(1)废渣:

煤矸石——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充填露天矿坑及⑫塌陷区;

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2)废气:

做好消烟除尘工作,例如:

洒水降尘、阻氧灭火;

营造⑬防风林带,开展复垦绿化工作.

(3)废水:

采取沉淀净化的办法

【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一 能源的综合利用

1.关于山西省能源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山西省铁路运力的98%用来运输煤炭,财政收入的70%来自煤炭

B.从“九五”时期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C.能源综合利用使山西省产业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D.建国以来围绕煤炭资源进行了能源的深层次开发,发挥了全国能源基地的作用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山西省能源的运输、结构调整、能源开发.

2.下列有关山西省调整产业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炭工业向气化、液化、电化产品方向发展

B.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与铝制品系列方向发展

C.建材工业向轻型、薄型方向发展

D.化学工业向规模化、大型化方向发展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山西省几种主导工业的发展方向,化学工业应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考查点二 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露天煤矿的开采给山西省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压力.据此回答3~4题.

3.在开采煤矿时,要大量剥离表土,处理不当往往造成水土流失,破坏土地资源,这主要说明了(  )

A.自然资源具有分布的规律性

B.自然资源具有时间的变化性

C.自然资源具有联系的整体性

D.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对立性

解析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地表植被的破坏造成了水土流失,说明自然资源具有联系的整体性特征.

4.关于山西省能源基地露天采矿区生态建设的理想组合是(  )

A.农业经营—复垦—采矿—回填—筑坝

B.筑坝—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

C.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筑坝

D.筑坝—采矿—复垦—农业经营—回填

解析 山西省的重点矿区经过实践,总结出了重点工矿区的生态建设模式:

筑坝—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方法技巧练】         

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如山西能源开发等)的分析思路

我国山西省总结出许多资源开发与工矿区环境保护、治理的先进经验.读图“露天采煤区生态建设理想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该区域能源资源开发的问题.

(1)黄土高原许多地区建设露天煤矿:

①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露天煤矿已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危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图中露天煤矿生态建设中各种工程及生物措施对环境的作用:

①隔离护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固沙草方格、灌木乔木绿化带:

③复垦区:

④这些生态措施的基本原则是

(3)对“露天采煤区生态建设理想图示”这个方案,你还有哪些更好的建议?

答案 

(1)①当地的煤矿资源埋藏浅、煤层厚且稳定 ②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

地表裸露,产生沙尘,污染空气;

露天开采,雨水冲刷下渗,污染水源.

(2)①将采掘区与河流隔开,以免河水流入和冲毁采掘区,防止废弃物进入河道 ②阻沙、固沙和挡沙,保护水土和防风 ③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地,减少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④保护水土,减少裸露地表,防风固沙 (3)①从河流上游引水浇灌草、灌乔木;

②引水浇灌湖垦区;

③在河漫滩植树种草等.

方法技巧 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如山西能源开发等)的分析思路

一、选择题              

“读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示意图”,回答1~2题.

1.山西省构筑的三条产业链依赖的本地自然资源除煤炭外还有(  )

A.铜矿石B.石油C.铝土矿D.石灰石

2.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的明显成效是(  )

①改善了环境质量 ②提高了煤炭的附加价值 ③使产业结构多元化 ④减轻了交通运输负担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答案 1.C 2.D

解析 山西省发展炼铝业,除了有丰富廉价的火电外,还有铝土矿.延长产业链条可以提高煤炭的附加价值,改变采掘工业的单一结构,但对提高环境质量、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没有起到明显的成效.

“读山西省能源基地(1996~2000年)工业投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3.山西省的主导产业是(  )

A.化学工业B.能源工业C.冶金工业D.建材工业

4.山西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优势是(  )

A.科技发达B.产品附加值高

C.交通运输成本低D.接近能源产地

答案 3.B 4.D

解析 图中可看出山西省的主导产业是能源工业;

有色金属工业应接近能源产地.

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读图,回答5~6题.

5.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中体现的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  )

A.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上升

B.液体、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降低

C.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

D.液体燃料的消费比重稳步上升

解析 由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可知,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

6.下图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解决这种能源消费结构引发的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①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能源 ②营建速生薪炭林 ③推广生活用煤用电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⑤大力发展畜牧业 ⑥加强交通建设

A.①②⑤B.②⑤⑥C.①②⑥D.①②③④

解析 该地区能源消费以煤炭、薪柴、植物秸秆为主,易产生大气污染;

秸秆被大量燃烧不能以有机肥的形式返还农田,易使土壤肥力下降.解决环境问题应因地制宜的开发利用多种能源、营造速生薪炭林、推广生活用煤用电、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煤炭燃烧时会排放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为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许多地方都使用了洁净煤(如脱硫)技术.读“煤炭脱硫效率图”,完成7~8题.

7.关于煤炭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煤炭资源人均减少是因为人类不合理利用

B.煤炭是我国目前主要的消费能源

C.煤炭主要是由海洋生物演化而来的

D.我国南方各省区煤炭资源都很缺乏

解析 人均煤炭资源不断减少主要是因为煤炭资源总量有限,且是非可再生资源,而人口数量却不断增加;

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

煤炭主要是由森林沉积后演化而来的;

中国南方各省除了贵州省煤炭较多外,其余普遍缺乏煤炭资源.

8.关于洁净煤技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技术脱硫效率达到100%

B.该技术可以减小pH值和酸雨危害

C.该技术使煤炭资源得到了循环利用

D.该技术提高了煤炭资源利用的经济价值

解析 该技术脱硫效率没达到100%;

该技术可使煤炭燃烧时排放的酸性气体减少,酸雨危害减小,pH值增大;

该技术没有体现煤炭资源的循环利用,但提高了煤炭资源利用的经济价值.

9.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对煤炭的需求也将保持快速增长.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是:

①以昆仑山—秦岭一线为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煤炭的需求主要来自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谈谈如何进行煤炭资源的合理配置.

(3)我国能源消费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依据对应关系,填表说明安全隐患的具体表现及其解决措施.

答案 

(1)北多南少 分布广泛,相对集中(或答全国绝大部分省区都分布有煤炭资源,而又相对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等省区.)

(2)实施北煤南运、西煤东调、西电东送等能源跨地区调配工程.

(3)如图

解析 第

(1)题,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通过仔细阅读地图,即可总结出正确答案.第

(2)题,我国煤炭资源的供应和需求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因此可以通过输煤或输电的方式进行合理配置.第(3)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多元化;

另外我国的能源供需也很不平衡,要有计划地进行能源调配.

【梳理归纳】

一、能源的分类

1.可再生能源:

包括、风能、、潮汐能、等.

2.非可再生能源

(1)类型:

主要包括等矿物能源.

(2)特点:

数量有限,若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

【答案】水能生物能太阳能

煤炭、石油、天然气

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资源的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

2.市场.

3.位置适中,.

【答案】开采条件好广阔交通比较便利

【注意提示】开发条件不同于开采条件,区域的开发条件包括区域的资源状况、市场条件、交通条件等;

而开采条件仅是资源状况中的一种.

三、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

如图中的①、②、③、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逐步形成了以运输为主、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1)建设坑口电站:

使电力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变输出煤为输出电.

(2)发展炼焦业:

为发展提供能源,向外输出.

【答案】大同平朔西山

铁路公路

冶金工业焦炭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产业结构的调整

进行,主要构建了煤—电—铝,、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2.结果

(1)单一结构转变为结构,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

(2)原料工业超过采掘工业占主导地位.

【答案】产业结构调整煤-焦-化多元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以为先导,大力推动以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2.调整产业结构:

(1)对原有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大力发展、轻纺工业、等.

(1)对于占地面积较大且容易自燃引起空气污染的煤矸石,主要用于、和填充露天矿坑及塌陷区;

对于选煤厂产生的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2)空气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有:

①做好消烟除尘工作,对矿区道路和作业面,对煤矸石自燃区域进行覆盖阻氧灭火,防止对大气的污染;

②营造防风林带,开展复垦绿化造林.

(3)对于废水,主要采取的办法.

【答案】技术创新洁净煤

重化工业农业高新技术产业

发电供热

洒水降尘沉淀净化

【思考导读】

1.比一比: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相比较,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2.议一议:

通过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发展炼焦业,向外输出焦炭,是目前山西省加强煤炭加工转换的两种主要方式,除此之外,你还能想出哪些转换方式?

3.辩一辩:

山西省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构建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促进了经济发展.试问这种调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吗?

4.比较重庆和拉萨发展太阳能的自然条件.

5.评价酒泉建设风电基地的区位条件.

6.分析上海建设海上风电场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