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单元期末考点练习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单元期末考点练习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单元期末考点练习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镁在空气中易被氧化
11、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密度B.挥发性C.溶解性D.可燃性
12、下列物质中,必须利用化学性质的不同才能区分的是( )
A.酒精和食醋B.铜片和铝片
C.水和澄清石灰水D.蔗糖和食盐
二、非选择题:
(共4题,28分)
13、现有以下几种变化:
①湿衣服晾干②铁锅生锈③轮胎爆炸④镁条燃烧⑤衣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⑥蜡烛燃烧⑦电灯发光⑧冬瓜腐烂,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某同学将①③⑤⑦这四种变化归为一类,这四种变化都是变化(填“物理”或“化学”),请你帮助他说出这样归类的理由是。
(2)用坩埚钳夹住一段镁条,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点燃,描述镁条燃烧的现象,该变化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蜡烛燃烧时可观察到烛泪流淌,发出柔和的亮光,该变化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由此说明化学变化(填“一定”或“不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4)电灯发光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可知发光、发热的变化(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14、这是有关水的性质,变化和用途的描述:
①水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液体;
②水被加热可以变成水蒸气;
③没有水,人和动物就无法生存;
④水是常用的灭火剂;
⑤在通电条件下,水可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
⑥水可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1)水的物理性质(填序号,可多选,下同);
(2)水的化学性质;
(3)水的用途。
15、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根据物质的一些性质(如颜色、状态、硬度、密度等)去区别某些物质。
请你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和他们的性质,鉴别下列物质:
(1)铁丝和铜丝
(2)食盐和白糖;
(3)白酒和白醋
(4)汽油和水
16、小刚同学在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液化气燃烧的现象,他认为液化气燃烧应属于化学变化。
小刚在妈妈的帮助下对此展开了探究。
请你参与他的探究过程并回答有关问题。
【提出问题】液化气燃烧是化学变化吗?
【查阅资料】液化气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猜想与假设】
(1)对于液化气燃烧是否为化学变化,你做出的假设是。
【收集证据】小刚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2)打开液化气,并将其调至小火,把一只干冷的玻璃杯罩在火焰上,观察到:
①玻璃杯内壁出现;
②手摸玻璃杯壁有感觉。
③将玻璃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观察到。
(3)分析:
液化气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
【获得结论】
(4)液化气燃烧为变化。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B
A
11
12
13、答案:
(1)物理;
没有生成新物质。
(2)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化学;
。
(3)化学;
一定。
(4)物理;
不一定。
14、答案:
(1)①②;
(2)⑤⑥;
(3)③④。
15、答案:
颜色;
味道;
气味;
气味。
16、答案:
(1)液化气燃烧是化学变化;
(2)①水滴;
②发烫;
③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二氧化碳和水;
(4)化学;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选择题
1.小明同学放学回家后闻到厨房里有刺鼻的煤气泄露的气味,然后他立即打开门窗通风并及时关闭了煤气阀门。
小明对“煤气为何有刺激性气味”产生了疑问。
就小明同学的疑问“煤气为何有刺激性气味”,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建立假设B.提出问题C.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
2.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吸入空气中滴加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迅速变浑浊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在蜡烛火焰上罩一个干而冷的小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
3.拉瓦锡曾以
蜡烛的故事
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
下列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固体小颗粒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
A.AB.BC.CD.D
4.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盛有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下列正确的是
A.空气中小木条燃烧更旺,说明空气中所含氧气多,所含二氧化碳少
B.人体呼出气体中小木条立即熄灭,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所含氧气少,所含二氧化碳多
C.两个集气瓶中的小木条都不会熄灭,说明两瓶中所含气体成分一样
D.人体呼出气体中的小木条首先熄灭,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所含氧气较少
5.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各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只有滴入到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A.二氧化碳在呼出气体中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高
B.氧气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低
C.吸入的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D.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6.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加热一段时间后,蜡烛熔化、掉落,之后火柴燃烧。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铜能传导热量,使蜡烛熔化、火柴燃烧
B.蜡烛熔化的温度高于火柴的着火点
C.火柴一开始没有燃烧起来是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
D.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
7.下列对于科学探究的认识错误的是()
A.科学探究始于问题
B.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C.科学探究是独立完成的过程,不需要合作
D.化学实验是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8.如图所示,组图Ⅰ是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方法之一,图Ⅱ是改进的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组合装置,比较两个实验过程,组图Ⅰ中采集空气和呼出气体样品的方法不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组图Ⅰ实验中需要分别向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品中滴加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
B.在组图Ⅰ实验中也可以用燃着的木条来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
C.在图Ⅱ实验中,吸气时打开K1关闭K2,呼气时打开K2关闭K1
D.图Ⅱ实验弥补了图Ⅰ实验中气体样品收集方法不同的缺陷,能更严谨地进行实验
9.人吸入空气,排出CO2等气体。
为了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2且能有效排除空气中CO2的干扰,某学生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了除去空气中的CO2和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2,则锥形瓶I、II中加入的试剂为(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CO2,但没有明显现象)()
瓶I
瓶II
澄清石灰水
氢氧化钠溶液
水
10.下列关于下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外焰温度最低B.小木条b处最先变黑
C.用焰心加热D.小木条烧焦是化学变化
11.下列气体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
A.氧气B.二氧化碳C.空气D.水蒸气
12.
在进行实验探究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制订计划,明确目标
B.实验失败,数据失真,可采用他人的实验数据
C.药品要按量使用,必要时可做对比实验
D.实验中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及时记录数据
13.如图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探头放入食品保鲜袋中,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吹入气体。
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X表示二氧化碳,曲线Z表示的是氧气
B.通过实验探究,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降低
C.200s时没有被测定的气体所占的总体积分数为76.66%
D.Y的体积分数在60s之后逐渐减小的原因是水蒸气冷凝
14.小明进行“人体呼出气体中的CO2是否比吸入的空气中CO2含量多”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那么小明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B.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最大
C.人体呼出气体中不含有氧气
D.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
15.陶瓷是中华民族在人类科技史上的伟大发明下列陶瓷制作工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混合B.
成型
C.
晾干D.
烧结
二、实验题
16.小强是某班的小小化学家,最近对蜡烛很有兴趣,并进行了一系列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①如图A所示,点燃一根蜡烛,看到的主要现象是:
___________(填字母)。
a发出黄色火焰b生成的水顺着蜡烛流下c发光、放热d产生淡淡的黑烟e火焰分层
②将一只木筷迅速插入蜡烛火焰中,片刻后取出,观察到木筷表面出现了如图B所示的圆弧状烧焦斑,说明蜡烛火焰的___________温度最高。
(2)①如图C所示,取一片冷的白瓷片放置在火焰上方,片刻后取下观察,有黑色小颗粒产生,冷却后触摸,有滑腻感,此颗粒是___________。
②如图D所示,将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壁上有___________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中含有___________。
(3)如图E所示,在火焰正上方罩一个漏斗,将一燃着的火柴接近漏斗尖嘴处,观察到火柴___________,将产生的气体导出并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振荡,石灰水___________。
(4)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以推断,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17.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有关问题(每次均取样进行实验,微溶性物质按可溶处理)。
(1)白色固体乙的成分是_________;
(2)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溶液D中有一种溶质可能存在,只需补充一个实验即可确定其是否存在,所补充实验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
(4)取溶液A、B、C、D、E的一种,分别滴加到稀硫酸和NaOH溶液样品中,就能把二者鉴别开来的是_________。
四、计算题
18.绿矾(FeSO4·
nH2O)是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
绿矾不稳定,加热时会失去结晶水生成硫酸亚铁,硫酸亚铁在空气中易被氧化。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绿矾中结晶水的含量,将石英玻璃管(带两端开关K1和K2)(设为装置A)称重,记为m1
g。
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
m2
称重B装置,记为
n1
(已知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实验步骤如下:
Ⅰ.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一段时间后连接好装置,关闭K1;
Ⅱ.点燃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
Ⅲ.熄灭酒精灯;
Ⅳ.………称量A的质量为m3g,称量B的质量为n2g.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Ⅳ中“………”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记录,如只选择装置A的数据计算绿矾中结晶水的百分含量为________________(列式表示)。
(4)如选择实验前后B装置数据计算,则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两组数据的计算结果都偏小,则可能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B2.D3.D4.D5.A6.B7.C8.B9.B10.D11.A12.B13.A14.D15.D
16.acde外焰炭黑水雾水熄灭变浑浊二氧化碳和水
17.氢氧化镁
取D中少量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含有氯化镁,无明显现象,则不含氯化镁。
A、B和E
18.打开K1继续通N2至冷却到室温H2O+CaO=Ca(OH)2
×
100%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进入装置B中影响实验结果加热时间过短,结晶水未完全失去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单选题
1.下列行为中,符合实验室安全规则要求的是( )
A.取用药品时,没毒的药品可直接用手抓取
B.加热操作时,要凑近加热仪器直接观察
C.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要倒入下水道
2.下列图标中,应贴在盛放浓硫酸(有强腐蚀性)的试剂瓶上的是( )
B.
D.
3.下列关于实验安全与操作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入指定容器内
B.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
C.实验废液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
D.万一药液溅到眼睛里,应立即揉揉眼睛缓解一下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量取液体B.闻气味C.倾倒液体D.加入金属锌粒
5.下列有关量筒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量取5.0mL浓硫酸,倒出后量筒壁上沾有浓硫酸,所以量取的体积偏小
B.量取15mL蒸馏水,为了减少误差,应该用量程为10mL的量筒量取2次
C.量程为10m的量筒,1mL以下没有刻度
D.量程为20mL和50mL的量筒,其分度值相同
6.小英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放好后,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5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
A.等于15mLB.大于15mLC.小于15mLD.无法确定
7.下列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烧杯
B.给试管内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C.打开试剂瓶取用试剂后瓶塞正放在桌面上
D.取用试剂后将滴管清洗再放回原滴瓶
8.关于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过程中可以调节平衡螺母
B.潮湿的物体可以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
C.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量程
D.称量粉末状药品时只在左盘垫一张纸即可
9.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5.6g(1g以下用游码)药品,称量后发现误将砝码和药品在托盘上的位置颠倒了。
请分析该同学称得药品的质量是()
A.5.6gB.4.4gC.5gD.5.3g
10.做化学实验时,不慎打翻酒精灯,导致酒精在桌上燃烧,你认为此时最切实可行的措施是( )
A.立即逃离实验室B.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C.找老师想办法D.打119火警电话
11.下列仪器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 )
A.燃烧匙B.量筒C.烧杯D.集气瓶
12.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志是()
A.内壁上有水珠
B.内壁上的水成股流下
C.内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珠,也不成股流下
D.内壁无污迹,很透明
13.某同学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已破裂,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
①没有给试管预热 ②试管外壁有水 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④加热时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 ⑤固体药品没有平铺在试管底部
A.①②③⑤B.全部C.②③⑤D.①②③④
14.小明同学加热2〜3mL蒸馏水操作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①用试管夹夹好试管;
②点燃酒精灯;
③加热;
④往试管中加入2〜3mL蒸溜水;
⑤盖好试剂瓶,放回原处。
A.④⑤①②③B.①④⑤②③C.②①④③⑤D.④①②③⑤
15.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障。
下列是滴管使用或放置的图示,其中正确的是()
取液体时挤入空气B.
将滴管横放在桌面
将洗净后的滴管放入洁净的烧杯里D.
将残留的滴管倒持
16.一位同学要用托盘天平称量2.5g食盐,在加入食盐后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
A.减少药品B.向右盘中加砝码C.移动游码D.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17.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先挤捏胶帽,再将滴管伸入液体中吸取
C.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先将玻璃管润湿,再将其插入胶皮管中
D.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先给试管预热,再集中药品部位加热
二、选择填充题
18.下列仪器中,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
A.烧杯B.试管C.集气瓶D.___________
三、填空题
19.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面是有些同学的实验操作,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A操作存在的错误是;
(2)用B操作量取水的体积与实际相比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3)C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
(4)D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20.现有下列仪器,用仪器的名称等填空。
(1)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___________,用于洗试管的仪器是________。
(2)酒精灯应用_________盖灭。
(3)可直接被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
(4)试管夹应夹在距试管口_________处。
(5)家庭小实验通常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为一些实验仪器的替代品,你认为医用注射器可以代替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____。
21.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指出图中不正确的实验操作及可能造成的后果: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3)请结合上面的错误示例,探究在平时实验中,因不正确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任举两例,上面的图示错误示例除外).
22.托盘天平和量筒都属于计量仪器,已知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物体的质量,一般能精确到___________。
(2)要准确称取
氢氧化钠,调节天平平衡时,若指针向左偏就开始称量,其他操作都正确,则称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会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小明按如图所示的操作称量
氢氧化钠,他出现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
(4)量取
的水,选用
的量筒,而不选择
的量筒,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量液时,该同学俯视量筒的刻度线(其他操作无误),则所量取水的体积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参考
1.C2.B3.D4.C5.C
6.C7.B8.C9.B10.B
11.A12.C13.D14.A15.C
16.A17.A
18.B蒸发皿(合理即可)
19.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偏小;
导管断裂或试管破裂;
药液腐蚀胶帽
20.胶头滴管;
试管刷;
灯帽;
试管;
;
胶头滴管
21.
,会引起火灾;
,会使人中毒;
,会损坏试管;
①给烧杯加热时不垫石棉网,会使烧杯炸裂;
②给试管内固体加热时,试管口高于试管底,会使试管炸裂
22.0.1g;
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颠倒了;
氢氧化钠没有放在烧杯中称量;
误差小,更准确(答案合理即可)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