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卷一沪粤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050120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7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卷一沪粤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卷一沪粤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卷一沪粤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卷一沪粤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卷一沪粤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卷一沪粤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卷一沪粤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卷一沪粤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卷一沪粤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4.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

5.两只相同的杯子放置在窗前,分别盛放等高的水和汽油,一段时间后,两杯中的液面如图所示.这个事例说明液体的蒸发跟液体的(  )

A.表面积大小有关B.温度高低有关

C.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D.种类有关

6.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光路图是(  )

7.北方秋、冬两季早晨常出现霜,下列有关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凝华现象且吸热B.是凝华现象且放热

C.是凝固现象且放热D.是凝固现象且吸热

8.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像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  )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

40

60

80

100

液体的体积V/cm3

20

A.20g,0.8×

103kg/m3B.60g,0.8×

103kg/m3

C.60g,1.0×

103kg/m3D.20g,1.0×

9.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3cm

B.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C.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

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10.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熔化成液体时要吸热,但温度不变B.汽化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发生

C.固体升华、液体蒸发要受温度条件限制

D.某种物质的温度在熔点时,该物质可能是固态,还可能是液态

11.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

A.乙、丙、甲B.甲、丙、乙C.甲、乙、丙D.丙、乙、甲

12.关于材料的性质及其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有的半导体对光比较敏感,可以用来制造光敏电阻B.铜的导电性较好,可以用来做保险丝

C.金刚石的硬度比较大,可以用来做钻头

D.超导材料在低于临界温度时电阻为零,将来可用于远距离输电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3.写出下列仪器的读数:

图(甲)中物体的长度是  cm;

图(乙)中停表的读数是  s;

图(丙)中温度计示数是  ℃. 

14.清洗眼镜片的超声波清洗器,它能产生频率高于  Hz的声波,从而使清洗液产生剧烈振动,这也说明了超声波具有  ,超声波  (选填“能”或“不能”)被人耳听到. 

15.温度计的“自述”:

我在沸水中,我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沸点为  ℃;

如果水继续吸热,则我的示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如图,鱼缸中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鱼,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  形成的  (选填“实”或“虚”)像;

后者是由于鱼缸的  (选填“左”或“右”)侧部分等效为凸透镜而形成的 像. 

 

17.教室的楼道上张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倡导同学们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从声音的特性分析,“大声”和“轻声”均是指声音 的大小;

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 处减弱噪声. 

18.某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为5kg/m3,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kg/m3;

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其体积增大了  cm3.(ρ冰=0.9×

103kg/m3) 

三、实验探究题(19小题8分,20小题6分,共14分)

19.小东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时,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  ,说明像与物的大小  ;

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  像(选填“虚”或“实”). 

20.如图所示是一实验小组测量某种液体密度的正确操作流程图,请根据图示把下表中的空缺填好.

液体与烧杯

的总质量/g

量筒中液体

的体积/cm3

被测液体的

密度/kg·

m-3

25

四、作图题及简答题(21题4分,22题4分,23题8分,共16分)

21.按要求作图(请保留作图痕迹),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

22.如图,请作出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23.阅读下列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自行车尾灯有灯泡吗?

  自行车的尾灯在夜间发出的红光,能有效地提示后面的车辆,避免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了我们的安全.但是,自行车尾灯是靠什么发出红光的呢?

尾灯内究竟有没有灯泡呢?

下面是相关的解释:

  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发出红光的.在夜间,路灯、探照灯、霓虹灯…以及各种车辆的灯光入射到自行车尾灯上,就发生反射现象,从而我们就看到了光,并以为光好像是从尾灯内发出的.又因为尾灯自身的颜色是红的,有色的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所以,无论外界有多少种颜色的光射到尾灯上,它只反射红光,我们看到的光就是红色的了.

(1)尾灯内究竟有没有灯泡呢?

答:

   ;

(2)自行车尾灯是靠   发出红光的;

(3)结构如图所示,面镜相互垂直,当一条光线AB入射到其中一平面镜,作出所有反射光线的光路图.

五、计算题(24题8分,25题10分,共18分)

24.我们平时喝的瓶装矿泉水空瓶50g,装水后总重550g,则:

(1)矿泉水瓶的容积是多少?

(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装满后至少能装多少g的酱油?

(ρ矿泉水=1.0×

103kg/m3,ρ酱油=1.1×

103kg/m3)

25.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齐天大圣孙悟空用来降妖除魔的如意金箍棒是东海中的“定海神针”,书中写道“该棒长两丈多,斗来粗,有13500斤”.已知1斤=500g,金箍棒的体积约合0.86m3.

(1)计算一下如意金箍棒的密度有多大?

它可能是用地球上的什么物质做成的?

(2)如意金箍棒可以随意变化,当孙悟空挥动它降妖除魔时,它的体积只有原来的二十分之一,而目前已知地球上密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属锇,密度是22.5×

103kg/m3.地球上有能做成此金箍棒的物质吗?

通过计算说明.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C )

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3.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4.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D )

5.两只相同的杯子放置在窗前,分别盛放等高的水和汽油,一段时间后,两杯中的液面如图所示.这个事例说明液体的蒸发跟液体的( D )

6.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光路图是( C )

7.北方秋、冬两季早晨常出现霜,下列有关霜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8.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像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 D )

9.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10.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11.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A )

12.关于材料的性质及其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图(甲)中物体的长度是 1.45 cm;

图(乙)中停表的读数是 337.5 s;

图(丙)中温度计示数是 -14 ℃. 

14.清洗眼镜片的超声波清洗器,它能产生频率高于 20000 Hz的声波,从而使清洗液产生剧烈振动,这也说明了超声波具有 能量 ,超声波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被人耳听到. 

我在沸水中,我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沸点为 99 ℃;

如果水继续吸热,则我的示数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如图,鱼缸中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鱼,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 光的折射 形成的 虚 (选填“实”或“虚”)像;

后者是由于鱼缸的 右 (选填“左”或“右”)侧部分等效为凸透镜而形成的 虚像. 

17.教室的楼道上张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倡导同学们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从声音的特性分析,“大声”和“轻声”均是指声音 响度 的大小;

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 声源 处减弱噪声. 

18.某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为5kg/m3,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2.5 kg/m3;

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其体积增大了 50 cm3.(ρ冰=0.9×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时,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 重合 ,说明像与物的大小 相等 ;

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 虚 像(选填“虚”或“实”). 

(75)

(80)

(0.625×

103)

  没有  ;

(2)自行车尾灯是靠  反射  发出红光的;

解:

(1)m水=m总-m瓶=550g-50g=500g;

由ρ=

可得,矿泉水瓶的容积

V=V水=

=

=500cm3;

(2)能装酱油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

即V酱油=V=500cm3.由ρ=

可得,装满后酱油的质量

m酱油=ρ酱油V=1.1g/cm3×

500cm3=550g.

解析:

(1)m=13500斤=13500×

500g=6.75×

106g=6750kg,

ρ=

≈7.85×

103kg/m3,

与铁的密度接近,可能用钢(或铁)做成的;

(2)ρ=

=20×

7.85×

103kg/m3=157×

因为157×

103kg/m3>

22.5×

103kg/m3,所以地球上目前没有可做成金箍棒的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