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05010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doc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doc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全套复习学案+经典试题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

概念: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的特征:

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相同:

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不同:

①地理位置差异:

长江三角洲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②气候条件差异:

长江三角洲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

③土地条件差异:

长江三角洲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

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3、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例题:

读“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一年两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一年一熟。

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2).地理环境对区域工业发展影响显著:

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有利的地理环境是:

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嫩平原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其有利的地理环境是:

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

概念:

获取管理分析应用---空间信息

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技术(GIS)

应用:

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大众化应用

一遥感(RS)-----获取信息

1概念:

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工作原理:

不同地物或同种地物的不同性状,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不同

3工作过程:

目标物辐射和反射电磁波→传感器收集传输→遥感地面系统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

4特点和优点:

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

范围大、速度快周期短、效率高;受限制少;提高精度和质量、节省人力财力

5应用:

区域地理环境研究---获取信息

二全球定位系统(GPS)

1概念:

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2组成:

三大部分组成:

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共24颗,其中21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3作用和优点:

为用户提供---三维坐标、速度、时间

优点---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4应用:

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定位

GPS导航

三地理信息系统(GIS)---处理信息

1概念:

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能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表达

2简要程序

3优点:

①信息量大,使用方便;②功能强大;③动态监测(GIS与RS相结合)

4应用:

用到地图、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

区域地理环境研究---提供空间信息、监测预测

城市管理

4、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

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区的土地退化现象,由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影响

(1)表现:

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⑵次生盐渍化:

①原理:

由于人为不合理灌溉,使地下水位过高,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

②主要分布:

华北平原、松辽平原和西北地区。

 

③成因

l自然原因

1、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导致地下水位过高

2、气候干旱,导致蒸发旺盛,盐分积累在土表

l人为原因

不合理灌溉(漫灌)

④解决措施:

1、合理灌溉,如:

滴灌、喷灌等,有灌有排,控制地下水位

2、种植耐盐碱植物

3、灌水洗盐

(3)石质荒漠化:

亚热带湿润地区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环境背景下,加上长期以来人为的影响,森林植被反复受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

二.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1.西北地区范围:

地形区范围: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

行政区划范围:

包括新、宁、甘(北部)、内蒙古(大部);

气候区划范围:

位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的干旱半干旱区;

2.西北地区自然特征:

a.地形特征:

西北地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东西部以贺兰山为界,地形差异大。

区域

西部

东部

地形

山地和盆地

高原

特征

山脉和盆地相间分部

坦荡辽阔

地形区

准格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

内蒙古高原

b.气候特征:

干旱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

⑴干旱成因:

深居内陆,原理海洋,高原山地阻隔水汽难以深入

⑵景观特色——以草原、荒漠为主

西部

东部

降水 

少———————————多

距海远近

远———————————近

载畜量

小—————————————大

自然景观

沙漠、戈壁

荒漠草原、草原

干湿地区

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

半干旱地区

农业特色

绿洲农业

草原畜牧业、灌溉农业

3.自然原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植被稀少

②物质条件——土质疏松,多沙质沉积物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冬春季

④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本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降水变率大,多雨年抑制荒漠化,少雨年加剧荒漠化进程。

4.人为原因——根本原因,加剧荒漠化进程

人口激增、人口素质不高,导致——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开垦④不合理利用水资源

5、防治措施 :

⑴合理利用水资源(例如农作区: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等)

⑵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生物措施:

绿洲外围封沙育草、绿洲前沿营造防沙林带等)(工程措施:

缺水地区设置沙障工程)

⑶调节农、林用地之间的关系——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⑷采取综台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开辟新能源等)

⑸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例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9分)

(1)图中①沙漠的名称是:

塔克拉玛干沙漠,此地区及周围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

人为原因是: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2)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

过垦、过牧,植被遭破坏;合理利用该处土地资源的措施是:

制定合理的载畜量,防止过度放牧;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

(3)西北地区自东向西由温带草原逐步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体现了陆地自然带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由于降水自东向西减少而形成。

(4)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外力作用形式是:

风力作用。

(5)从左图中看出,新疆面积较大,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小,主要自然原因是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地表径流少。

山西面积较小,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

黄土土质疏松,地表植被较少,降水集中多暴雨。

(6)试从气候、地形、河流、植被等方面描述我国荒漠化主要分布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日照强,温差大,风力大;②高原面积大,高山环绕盆地,沙漠、戈壁广布;③河流稀疏短小以内流河为主;④草原和荒漠为主要自然景观。

(7)右图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试分析该地区棉花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冰雪融水量较多,灌溉水源较丰富

(8)右图所示地区的城市分布有什么特点:

呈环状分布在盆地四周的绿洲上;主要区位因素是:

河流。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1、森林分布

现存的原始森林分布:

集中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

原始森林得以保存的原因:

它们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

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

亚马孙热带雨林。

2、热带雨林的分布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

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相逢地带可以伸展道南北纬15-25度。

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

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3、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①地球之肺:

深刻的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②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4、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5、雨林被毁的原因:

根本原因是:

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发展的需求。

直接原因是:

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城镇建设;开辟大型农牧场。

6、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在当前的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具体措施:

1、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

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2、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3、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4、建立国际基金会,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5、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6、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陕西省为例

1、两类能源:

可再生能源:

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能源: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多为中厚煤田、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②市场广阔:

我国能源需求量大,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③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3、能源基地建设:

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三条外运铁路主干线(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

此举对本省的有利影响是:

①缓解运输压力②减轻大气污染③提高经济效益。

4、三条产业链:

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

5、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6、环境的保护与治理①提高煤的利用技术②调整产业结构:

一方面,对原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