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清蓄示范工程样板点建设标准及施工作业指导书反滤过渡料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04669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清蓄示范工程样板点建设标准及施工作业指导书反滤过渡料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9清蓄示范工程样板点建设标准及施工作业指导书反滤过渡料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9清蓄示范工程样板点建设标准及施工作业指导书反滤过渡料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9清蓄示范工程样板点建设标准及施工作业指导书反滤过渡料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9清蓄示范工程样板点建设标准及施工作业指导书反滤过渡料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9清蓄示范工程样板点建设标准及施工作业指导书反滤过渡料Word格式.docx

《9清蓄示范工程样板点建设标准及施工作业指导书反滤过渡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清蓄示范工程样板点建设标准及施工作业指导书反滤过渡料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9清蓄示范工程样板点建设标准及施工作业指导书反滤过渡料Word格式.docx

过渡料要求碾压后的控制干密度≥2.05g/cm3

(6反滤料、过渡料和相邻的防渗土料一起碾压,碾压后保持同一水平高程。

(7对已碾压合格的反滤层、过渡料应做好防护,若发生土料混合,必须及时清除。

三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电站堆石渣坝反滤料、过渡料的填筑。

2编写依据

表2-1编写依据

3作业流程

作业(工序)流程见图3-1。

4安全风险辨析及预控

表4-1作业任务安全基准风险指南

图3-1反滤、过渡料作业(工序)流程图

5作业准备5.1人员配置

表5-1作业人员配备表

5.2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

表5-2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

6作业方法6.1反滤料施工6.1.1测量放样

基础面或填筑面经监理验收合格后,在铺料前,对反滤料区及其相邻料区的分界线进行放样,并撒白灰作标记,确保各填筑料料界受控。

施工过程中采用边线处设置移动标杆进行层厚控制,推土机操作手以设置填筑作业面前方4~6m的移动标杆进行层厚控制。

6.1.2反滤料的料源及质量控制

(1)反滤料的物理力学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2)反滤料碎石加工系统生产。

(3)成品反滤料按要求进行颗粒级配检测,须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用于大坝填筑。

(4)反滤料生产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含水量、含泥量检测,检测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

(5)生产出的合格的反滤料须分类堆放,不得混杂。

(6)装料时要适量洒水,防止颗粒分离。

6.1.3反滤料的装运

(1)反滤料采用装载机或挖掘机装车,装车时对反滤料料堆已分离石料进行适当拌合,以使反滤料达到设计要求。

(2)反滤料由4t自卸运输车,运往填筑作业面。

必要时自卸车车尾焊一上大下小呈喇叭口状的滑槽,滑槽出口前方焊挡板,防止卸料外冲分离,确保卸料时不超出料宽1.5m的范围。

(3)运输车辆必须挂明显的料种标识牌。

(4)装运反滤料的运输车辆要相对固定,并保持车厢清洁。

6.1.4卸料与铺料

(1)每层反滤料铺料前应进行测量放线,每层进行定点测量严格控制厚度,保证反滤层的位置、尺寸应符合施工图纸的规定。

(2)每层反滤料填筑前,其填筑作业面上散落的松土、杂物等应于卸料前清除,并经监理工程检验合格。

(3)在卸料区设置过渡车道,防止轮胎将心墙土料带至反滤层面发生污染。

(4)反滤层施工应采用后退法卸料。

即在已压实的层面上后退卸料。

按反滤区要求的厚度、宽度、车厢容积计算出料堆距离卸料,再用挖掘机平料。

(5)填筑时,尽量修筑施工道路进入大坝下游,使得上、下游可以分别进料,避免汽车跨越心墙。

若必须跨越心墙填筑时,机械跨心墙、反滤料区设置钢板,设置的运输道路路口及时变换,以防止填筑层破坏。

(6)反滤层与心墙土料填筑面骑缝碾压,平起上升。

(7)反滤料应采用挖掘机平料,保证不发生颗粒分离及铺料均匀。

心墙区与反滤料区交界处粒径不符合设计要求的,用人工清理至过渡料区。

反滤料区与过渡料区交界处粒径不符合设计要求的,用挖掘机配与人工清理至堆石料区。

(8)反滤料铺筑必须严格控制铺料厚度,铺料厚度为37cm。

采用移动标杆结合垫层砼盖重面上标识高程刻度控制铺料厚度。

现场施工员、质检员随身携带深度探测干,用插钎法随时检查铺土厚度,人工及时调整。

(9)分段铺筑时,在平面上,将各层铺筑成阶梯形的接头,即后一层比前一层缩进必要的宽度,在斜面上的横向接缝,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规划接缝位置,接缝处齐缝碾压,不得出现层间错动或折断现象,收成坡度不陡于1:

3的斜坡,各层料在接缝处亦铺成台阶的接头,使层次分明,不致错乱。

(10)在反滤层内严禁设置纵缝。

有施工缝时,连接时应把接头挖松重碾。

反滤层横向接坡时必须清至合格面,使接坡的反滤料层次清楚,不得发生层间错位,中断和混杂。

(11)反滤层与防渗土料交界面进行人工收边,必须保证心墙土料的设计厚度不受反滤料侵占。

(12)反滤层与过渡料交界面进行人工收边,必须保证反滤层的设计厚度不受过渡料侵占。

(13)岸坡或周边填筑采用连续级配料填筑过渡,不允许出现大骨料集中及架空现象。

6.1.5碾压

(1)反滤层碾压采用20t振动平碾;

静碾2遍,振碾6遍。

(2)碾压采用错距法碾压,错距宽度不小于15cm。

(3)碾压行驶方向应平行于坝轴线。

靠岸坡部位顺岸坡方向碾压。

(4)心墙与反滤料,反滤料与过渡料填筑需平起上升,且必须采用振动平碾骑缝碾压,不得出现层间错动或折断现象。

(5)岸坡自行碾碾压不到的部位,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

6.1.6验收

(1)每单元铺料碾压完成后,经质检人员“三检”验收合格后通知监理进行验收。

(2)验收须提交的资料包括:

①基础面处理或填筑面验收资料②取样试验成果。

(3)验收检查的项目包括:

①基础面处理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②填筑面的平整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③取样试验成果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④碾压搭接宽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⑤各分区料侵占相邻区域的允许公差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⑥反滤料干密度、孔隙率和颗粒级配等压实指标进行抽样检查。

反滤料的压实指标抽样检查的次

数见表6-1。

表6-1坝体压实检查次数

说明:

渗透系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4)出现取样检测不合格时必须进行补碾处理。

(5)验收结果合格并经监理同意后方可进行下一循环的施工。

6.2过渡料施工6.2.1测量放样

基础面或填筑面经监理验收合格后,在铺料前,由测量人员放样出过渡料区及其相邻料区的分界线,并洒白灰做出明显标志。

6.2.2过渡料的来源

1)过渡料从Ⅲ采石场爆破开采合格石料运至碎石加工系统加工成品。

2)过渡料颗粒级配按要求的频次进行颗分试验,颗粒级配满足设计要求,超径石在碎石加工系统进行调整。

3)为防止过渡料生产时料堆较高,产出骨料分离,影响过渡料上坝级配,过渡料采用“平铺立采”工艺。

6.2.3过渡料的装运

采用2~4m3

装载机挖装碎石加工系统的合格料,由4t自卸运输车,运往填筑作业面。

6.2.4坝料加水

1)过渡料必须在上坝前加水,加水量为5%(体积比)。

本工程采用石料运输途中坝外加水和坝面补水相结合的方案,坝外集中加水站采用花管空中加水,加水量通过指定车速通过加水区的加水时间在现场试验确定,按照试验确定的参数人工控制。

若坝外加水站发生故障,采用坝面洒水的方式。

2)坝面洒水主要按照填筑单元来划分,洒水量Q=单元面积S×

铺料厚度H×

5%来控制。

洒水主要在平料结束后碾压前进行。

3)加水站加水一般为洒水量的3%,另2%在坝面补洒完成。

若全部加水量在坝面进行,则按要求的数量充分洒足。

4)雨天施工时,可根据降雨量情况适当洒水或不洒水。

6.2.5卸料与铺料

1)过渡料铺料前应进行测量放线,保证料区的位置、尺寸应符合施工图纸的规定。

2)在过渡料填筑前,料区填筑层面上散落的杂物应于卸料前清除。

3)过渡料施工主要采用后退法铺料,即在已压实的层面上后退卸料。

按过渡料区要求的厚度、宽度、车厢容积计算出料堆距离卸料,再用挖掘机平料,禁止从高坡向下卸料。

靠近岸坡地带应以较细石料铺筑,以防止架空现象。

4过渡料与反滤料同时上升,即铺一层反滤料,铺一层过渡料,交接部位采用骑缝碾压,加强碾3~4遍;

铺料的平均层厚不得超出规定厚度的10%。

5)过渡料应采用挖掘机平料,以保证料的级配不发生分离和作业面平整。

反滤料区与过渡料区交界处,过渡料尽量挑选粒径较小的石料进行填筑,在交界部位采用挖掘机与人工配合将过渡料滚落到反滤

料接触面上的粗块石清除,然后再铺填反滤料。

堆石料与过渡料接触的部位先将靠近过渡料区面上大于30cm的块石清除到堆石区,再填筑过渡料,使过渡料区与堆石料区有一个平顺的过渡。

6)过渡料铺筑必须严格控制铺料厚度,铺料厚度为37cm。

厚度控制方法与反滤料相同。

7)在过渡料与反滤料及粗砂碎石垫层接触处填料时,采用连续级配料填筑过渡,不允许因颗粒分离而造成粗料集中和架空现象。

8)分段铺筑时,在平面上铺筑,各层铺筑采用台阶收坡法,台阶宽度不小于1.0m,使之层次分明,不致错乱。

9)过渡料与堆石料交界面,必须保证过渡料区的设计厚度不受堆石料侵占。

6.2.6碾压

1)过渡料区采用20t自行式振动平碾,静碾2遍,振碾6遍。

2)碾压主要采用搭接碾压,搭接宽度不小于15cm,碾压行驶方向应平行于坝轴线。

3)过渡料与岸坡结合处2m宽范围内平行岸坡方向碾压,不易碾压的边角部位应减薄铺料厚度,采用手扶式振动碾压实。

4)岸坡自行碾碾压不到的部位,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

5)反滤料与过渡料填筑面、过渡料与粗砂碎石垫层、过渡料与堆石料填筑面齐平时,须采用平碾骑缝碾压。

6.2.7验收

1)每单元铺料碾压完成后,经质检人员“三检”合格后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验收的内容主要包括碾压的层厚,碾压遍数,挖坑取样,平整度;

2)坝体每层开始填筑,须在前一填筑层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

3)检查碾压参数是否按选定的碾压参数进行施工;

4)根据测量资料,检查铺筑厚度平整度是否满足要求;

5)检查填筑面是否有超径石,泥团(块)等不合格料;

6)检查洒水量是否满足要求;

7)检查与岸坡接合处的料物是否存在分离、架空现象,对边角碾压是否到位;

8)各料区边界允许公差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以上内容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循环的施工;

9)出现取样检测不合格时采用补充洒水、重新碾压等措施处理;

10)过渡料的干密度、孔隙率和颗粒级配等压实指标进行抽样检查。

过渡料的压实指标抽样检查的次数见表6-2:

表6-2坝体压实检查次数坝料类别及部位过渡料检查项目干密度、颗粒级配取样(检测次数1次/500m3~1000m3,每层至少一次7工艺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7.1质量控制措施坝体填筑以控制施工参数和挖坑取样检验的双控方法进行质量检测。

控制参数应包括坝料质量、层厚、碾压等各个环节,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有关施工管理人员,以便及时改进工艺,提高质量。

7.1.1卸料质量反滤料、过渡料采用后退法卸料,填筑层面与心墙填筑面平起,车辆必须服从现场调度人员指挥卸料,使工作有序进行,缩短卸料环节的时间,提高工效。

7.1.2铺料质量

(1)填筑料在坝体的卸料堆放必须分布合理。

过渡料区与反滤料区交接部位采用相对较细的石料进行填筑,杜绝大颗粒料侵占小颗粒的区域。

(2)铺料厚度根据碾压试验结果确定,层厚和边界控制在两岸垫层混凝土墙面外画出,铺料过程采用移动标杆控制层厚,严格控制铺料厚度。

(3)采用挖掘机平料,避免骨料分离。

铺料平均层厚不得超出规定厚度的10%,严格控制平整度。

(4)运输防渗土料的车辆经过反滤料作业面时,采用铺设钢板方式通车,防止反滤料被污染。

(5)做好各种填筑界面的处理。

7.1.3碾压质量

(1)振动碾的滚筒重量满足试验确定的要求;

(2)振动碾行走工作时速度应小于3.0km/h;

(3)必须按规定的搭接宽度进行碾压,搭接宽度宽度宁大勿小,操作手经常下车检查,质检人员经常抽查;

(4)一个填筑单元的起始碾压条带(一个滚筒宽度)加碾6遍以上,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5)碾压严格按规定的遍数进行,确保碾压到位,无遗漏。

7.1.4单元验收每一单元施工完成后,要及时通知试验室取样和监理验收,并按照现场监理指示组织试验室相关人员作相关的各种检测,检测结果报监理。

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同意后方进行下单元施工。

11

反滤料干密度>2.00g/cm3,渗透系数>

10-2cm/s。

7.2质量控制点表7-1质量控制点表序号12反滤料填筑过渡料填筑(垫层)质量控制点控制方式及编号H028H029WHS表格编号表H028表H0297.3质量检验标准按照《中国南方电网清远抽水蓄能电站土建施工验收及评定标准(试行)》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SL176-2007)规定执行(见下表)。

表7-2反滤料、过渡料填筑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项次123456项次12项次1保证项目基面(层面)处理过渡料的粒径、级配、坚硬度、抗冻性、渗透系数结构层数、层间系数、铺筑位置和厚度压实参数施工顺序、接缝处的各层联结;

含水量工程的保护措施基本项目干密度(干容重)含泥量允许偏差项目每层厚度质量标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符合设计要求符合设计要求严格控制;

无漏压或欠压符合《施工规范》规定符合《施工规范》规定质量合格合格率≥90%,不合格样不得集中不合格干密度不得低于设计值的0.98,含泥量不大于5%设计值(cm)标准优良合格率≥95%,不合格样不得集中不合格干密度不得低于设计值的0.98,含泥量不大于3%允许偏差(cm)不大于设计厚度的15%准8成品工艺要求8.1填筑压实面平整,上下游与坝轴线平行顺直,压实厚度和宽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8.2反滤料、过渡料碾压后为级配良好的细堆石料,要求颗粒坚硬、耐久,表面密实无粘土和有机物等杂质。

8.3反滤料、过渡料和相邻的防渗土料一起碾压,碾压后保持同一水平高程。

8.4对已碾压合格的反滤层、过渡料应做好防护,若发生土料混合,必须及时清除。

12

9成品展示图9-1反滤料和过渡料填筑效果图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