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回顾(119大).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04585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回顾(119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回顾(119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回顾(119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回顾(119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回顾(119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回顾(119大).doc

《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回顾(119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回顾(119大).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回顾(119大).doc

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历史回顾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  间:

1921年7月23日-8月初 

 地  点:

上海、浙江嘉兴(7月31日,大会团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艘船上继续举行)

 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成立后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是:

“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

 人  员:

出席一大代表共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

一大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三人组成的中央领导机关——中央局,中央局书记由陈独秀担任,张国焘任组织委员,李达任宣传委员。

2、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  间:

1922年7月16日-23日 

 地  点:

上海 

 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分析了国际形势的基本特点,阐明了中国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且指出要通过民主革命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创造条件,这是党对中国革命认识的一个新的重大突破。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员条件、党的各级组织和党的纪律作了具体规定。

 

 人  员:

出席二大的代表人数12人,代表全国195名党员。

二大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执行委员会。

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高君宇、邓中夏任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另有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3人(姓名不清)。

中央执行委员会领导机构由委员长陈独秀、组织委员张国焘、宣传委员蔡和森组成。

3、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  间:

1923年6月12日-20日

 地  点:

广州 

 主要内容:

三大的中心议题是国共合作问题。

三大正式决定和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建立民主革命的统一战线。

同时大会又强调指出,在国共合作中,共产党必须保持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努力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

大会制定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为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创造了重要条件。

 

 人  员:

出席代表30余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

三大选举了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及其中央局。

陈独秀、蔡和森、李大钊、谭平山、王荷波、毛泽东、朱少连、项英、罗章龙任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邓培、张连光、徐梅坤、李汉俊、邓中夏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局由陈独秀、蔡和森、谭平山、毛泽东、罗章龙五人组成,陈独秀任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注:

1923年9月,中央机关由广州迁回上海,谭平山代表中央驻粤工作,由王荷波接替谭平山进入中央局。

4、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  间:

1925年1月11日-22日 

 地  点:

上海 

 内  容:

大会着重讨论了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运动中的地位,以及为了参加这一运动,党在组织方面和群众工作方面如何准备的问题。

提出了历次代表大会都没正式提出过的中国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更加完整的规定,指出在“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同时,既要“反对封建的军阀政治”,还要“反对封建的经济关系”,“反对帝国主义工具之买办阶级”。

这是党对中国革命问题认识的重大进步,在实际上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

 

 人  员:

四大代表20人(其中有表决权者14人),代表全国994名党员。

四大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了新的中央局。

选举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国焘、项英、瞿秋白、彭述之、谭平山、李维汉为中央委员会委员,邓培、王荷波、罗章龙、张太雷、朱锦棠为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中央委员会中央局由陈独秀、彭述之、蔡和森、瞿秋白、张国焘组成,陈独秀任中央总书记。

5、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  间:

1927年4月27日-5月9日 

 地  点:

汉口 

 主要内容:

五大是在“四.一二”政变发生后召开的。

大会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提出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主张,但对于当时夺取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均没有作出切合实际的回答。

大会通过的土地问题决议是不彻底的,在会后也并未实施。

这次代表大会实际上没有能够解决任何问题。

没有能够在紧急关头担负起挽救革命的任务。

 

 人  员:

五大代表82人,代表全国57967名党员。

五大选举产生第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31人,候补委员14人;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7人,候补委员3人。

五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陈独秀、张国焘、李维汉、蔡和森、李立三、瞿秋白、谭平山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苏兆征、张太雷、周恩来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任中央政治局常委。

陈独秀任中央总书记。

 

 注: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危急关头在汉口举行的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上,选举产生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苏兆征、向忠发、瞿秋白、罗亦农、顾顺章、王荷波、李维汉、彭湃、任弼时等为政治局委员,邓中夏、周恩来、毛泽东、彭公达、张太雷、张国焘、李立三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

8月9日临时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选举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为政治局常委,确定由瞿秋白主持中央领导工作。

6、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  间:

1928年6月18日-7月11日 

 地  点:

莫斯科 

 主要内容:

由于国内处于严重的白色恐怖之下,在共产国际帮助下,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

大会总结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在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有关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上,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大体上统一了全党的思想。

六大把工作中心从千方百计地组织暴动转到从事长期的艰苦的群众工作,确定以争取群众作为党的首要任务,把“左”倾作为主要危险来反对,这是党的工作的一次重要转变。

六大的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

 

 人  员:

六大代表142人(其中有表决权者84人),代表全国4万多名党员。

六大选举产生中央委员会委员23人,候补委员13人;中央审查委员会委员3人,候补委员2人。

 

 六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中央政治局委员:

向忠发、周恩来、苏兆征、项英、瞿秋白、张国焘、蔡和森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李立三、彭湃、杨殷、罗登贤、关向应、徐锡根、卢福坦

 中央政治局常委:

向忠发、周恩来、苏兆征、项英、蔡和森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候补委员:

李立三、徐锡根、杨殷

 向忠发任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主席 

 注:

六届三中全会改选了中央政治局,新的政治局正式委员七人:

向忠发、项英、周恩来、瞿秋白、李立三、关向应、张国焘;候补委员七人:

罗奕(即罗登贤)、徐锡根、卢福坦、温裕成、罗迈(即李维汉)、顾顺章、毛泽东。

六届四中全会根据共产国际远东局的意见,增补王明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后不久,又将他补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1931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被捕叛变,此后,由陈绍禹(王明)代理总书记。

不久,由于陈绍禹到苏联组织“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在上海组成了“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成员有秦邦宪、张闻天、卢福坦、李声、康生、陈云等,中央政治局常委有秦邦宪、张闻天、卢福坦、主要负责人为秦邦宪(博古)。

 六届五中全会改选了中央政治局。

毛泽东、朱德补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少奇被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

全会选举了中央书记处(又称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成员有秦邦宪(博古)、张闻天、周恩来、项英等。

 遵义会议决定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中央领导工作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

 1943年3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由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3人组成中央书记处,推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

7、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  间:

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 

 地  点:

延安

 主要内容:

七大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夜召开的。

大会正确分析了形势,指明抗战的前途和任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紧密联系人民群众,自我批评的作风。

大会通过的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我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七大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被载入史册。

 

 人  员:

七大代表共755人(其中候补代表208人),代表全国121万名党员。

七大选举中央委员会委员44人,候补委员33人。

七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中央政治局委员:

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陈云、康生、高岗、彭真、董必武、林伯渠、张闻天、彭德怀    

 中央书记处书记:

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

 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

毛泽东 

 注:

1950年10月27日任弼时逝世后,中央决定由陈云代理任弼时的书记工作。

 1955年3月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决定开除高岗的党籍。

 1955年4月党的七届五中全会补选林彪、邓小平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8、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  间:

1956年9月15日-27日 

 地  点:

北京 

 主要内容:

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分析了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形势,对国内的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的论断,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由于当时党对于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没有能够在后来的实践中坚持下去。

 

 人  员:

八大代表共1133人(其中候补代表107人),代表全国1073万名党员。

八大选举中央委员会委员97人,候补委员73人;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17人,候补委员4人。

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中央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

 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邓小平

 中央政治局委员: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林彪、林伯渠、董必武、彭真、罗荣桓、陈毅、李富春、彭德怀、刘伯承、贺龙、李先念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乌兰夫、张闻天、陆定一、陈伯达、康生、薄一波

 中央政治局常委: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

 中央书记处书记:

邓小平、彭真、王稼祥、谭震林、谭政、黄克诚、李雪峰

 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

刘澜涛、杨尚昆、胡乔木

 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

董必武

 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

刘澜涛、肖华、王从吾、钱瑛、刘锡五 

 注:

1958年5月八届五中全会增选林彪为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柯庆施、李井泉、谭震林为政治局委员,李富春、李先念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1962年9月八届十中全会增选陆定一、康生、罗瑞卿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增补陶铸为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叶剑英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1966年8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改组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林彪、周恩来、陶铸、陈伯达、邓小平、康生、刘少奇、朱德、李富春、陈云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补选陶铸、陈伯达、康生、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为政治局委员,补选李雪峰、宋任穷、谢富治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撤销彭真、陆定一、罗瑞卿的中央书记处书记职务。

9、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  间:

1969年4月1日-24日 

 地  点:

北京

 主要内容:

九大会是在“文化大革命”的高潮中,在全国各级党组织还不能正常工作,绝大多数党员还没有恢复组织生活,相当多的八届中央委员仍处在被审查、被监禁的极不正常的情况下召开的。

大会自始至终为“左”倾思潮和个人崇拜的狂热气氛所笼罩。

大会通过的政治罢工和新党章,肯定了“文化大革命”及其错误理论,使文化大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