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必会知识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04211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学必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新闻学必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新闻学必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新闻学必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新闻学必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学必会知识Word下载.docx

《新闻学必会知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学必会知识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闻学必会知识Word下载.docx

由于化石上保留着三叶虫生命最后一瞬动人的姿态,像燕子,故称燕子石。

可以肯定,石门县壶瓶山的燕子石一定有悠久的历史,在很久以前就形成了的,但直到1992年才被常德市委党校赵家书教授发现。

我们绝不能说,石门县壶瓶山的燕子石是1992年才形成的。

壶瓶山的燕子石难道因为不是最近形成的而不是新闻吗?

回答应该是否定的。

当时,我写了篇《石门发现燕子石》的消息,新华社播发了通稿(我是新华社的特约通讯员)。

稿件被国内外新闻媒体广泛采用,谁能说这不是新闻呢?

可见,原来就发生了的,现在才被发现的重大事情,仍然是新闻。

因而,这里还要把“发现”与“发生”并列在一起。

“发现”:

发觉;

是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

这是讲为什么要把“发现”与“发生”并用的原因。

“事实”:

事情的真实情况。

这符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新闻作品来不得半点虚假,否则就成了文学作品。

“报道”:

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把新闻告诉群众;

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

“告诉群众”,只是一个过程,怎么能说是“新闻”呢?

“发表的新闻稿”都是新闻吗?

新闻媒体上经常出现不少司空见惯,毫无新意、毫无价值的东西,谁敢说新闻媒体上发表的新闻稿都是真正的新闻呢?

如果说没有在新闻媒体上发表的东西都不能成为新闻,那么,在新闻媒体出现之前,是不是就没有新闻呢?

由于世界之大,自然、社会现象丰富多彩,记者纵然有三头六臂,也难以把能够成为新闻的事实全部捕捉到,也就是说还有不少东西不能在新闻媒体上发表,而只能在一定范围内通过人们的嘴去传播。

虽没有发表,但能引起广大群众关注的事实,谁又敢说不是新闻呢?

因此,说新闻是“报道”是不妥当的,应该说是“能引起广大群众关注的事实”才准确。

关于新闻的定义,我曾写了篇论文,被《中国新闻出版报》在头版采用。

可想而之,我以上的说法是站得住脚的。

新闻特性 

关于新闻的特性,我归纳了三点:

一是真实性,二是时效性,三是可读性。

1、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与文学有天壤之别的区别:

文学作品可以虚构,可以是张三的嘴、李四的眼、王五的鼻集中于一个人身上,它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东西;

新闻绝对不允许虚构,不允许添油加醋、添枝加叶。

湖南省石门县有一个通讯员(名叫向才银)写了一篇假新闻,曾经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他写的这篇假新闻说:

石门山沟里有个女人特别会骂人——假设要骂张三,她就搬块砧板放到张三家的门口,手里拿把菜刀,骂一句就用刀剁一下砧板,而且骂人时咬牙切齿。

村民要吵架时就请她当吵手。

帮人吵一次架收费20元。

这篇报道我们《常德日报》登了。

后来是怎么发现是假新闻的呢?

是《湖南日报》。

《湖南日报》编辑对这篇报道表示怀疑:

石门山沟里很穷,村民怎么舍得花20元钱请人吵架呢?

打电话一问,原来是作者杜撰的,是条假新闻。

不知大家知不知道,捏造新闻是要受法律制裁的。

我们知道,新闻一旦严重失实且含有侮辱、诽谤他人的内容即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责任。

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7条第4款的规定。

2、时效性。

这里头包含时间与时机这两个问题。

时间的问题比较好理解。

新闻讲究快。

我们注意一下就会发现,目前媒体上有不少“昨日”新闻,甚至出现过“今日新闻”。

时机的问题怎样理解?

打个比方说,我前不久写了篇稿件,题目叫《预二团陆地打造强“水兵”》,写的是湖南陆军预备役步兵师第二团开展抗洪抢险训练的事。

这篇稿子写好后放了很长一段时间,为什么?

就是为了等时机。

等到前不久我省普降大雨,发生洪涝灾害的时候才刊登出来。

这个时候发出来就叫到了时机。

还比如,庆祝“七一”活动的稿件,如果在“七一”的前几天或“七一”的后几天刊登才是好时机,太提前或太推迟刊登就不合“时令”了。

3、可读性。

总的来说就是新闻要有一定的价值,也就是要有用。

新闻的价值大概包括指导性、启发性、警示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等。

对于这几“性”,这里就不一一展开来讲了。

要注意的是,不是每一篇稿件都必须同时具备以上的几“性”,往往是一篇稿件只要具备其中一“性”就够了。

新闻体裁 

新闻分:

消息、通讯、新闻评论、新闻图片等。

消息分:

动态消息、经验消息、综合消息、人物消息、述评消息等。

通讯分:

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人物专访、特写、现场短新闻、小故事等。

消 

息 

1、什么是消息?

主要用叙述的表达方式将事实简明扼要及时告诉受众的一种新闻体裁。

它是新闻报道的常规武器。

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描写。

在消息写作中主要用叙述的表达方式。

我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主要用叙述的表达方式,但也不排除少量的描写和画龙点睛式的议论。

这里我就不举例讲了,请大家在今后的新闻写作实践中去慢慢体会。

2、消息的外在特征。

本报讯和电头是消息的外在特征。

那么,“本报讯”也就是“本报消息”的意思;

在我国,电头目前有这么两种:

一是新华通讯社的电头,如新华社北京7月1日电;

二是中国新闻社的电头,如中新社北京7月1日电。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中国新闻社是专门对我国港澳台地区发稿的通讯社。

3、消息的五要素。

何事、何人、何时、何地、何因是消息的五要素。

因为在英文当中这每个要素开头的字母都是“W”,所以简称“五个w”。

“五个w”是检验消息是否写得完整的一把尺子。

当一篇消息写成后,我们可以自己用这把尺来量一量。

如果这五个要素齐全,那么你就把话说完整了,别人对你写的消息也就不会质疑了,你写的消息就是一篇合格的消息;

否则,你就没有把话说完整,别人对你写的消息就会质疑,你写的消息就不是合格的消息。

3、消息的组成。

一般情况下,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和结尾这四个部分组成。

导语一般就是开头的一个部分,也就是开头的一个自然段;

主体一般就是中间的一个部分,可以只是一个自然段,也可以由几个自然段组成;

结尾一般就是最后的一个部分,也就是最后的一个自然段。

对于怎样制作标题和怎样写导语,我们在后面再讲。

4、消息分类。

动态消息、经验消息、综合消息、人物消息等。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这些不同种类的消息。

动态消息 

动态消息就是一事一报的新闻。

比如上海《文汇报》1996年7月20日头版刊登的《常德出现三百年一遇水位的特大洪水》就是篇动态消息。

这篇动态消息的导语是这样写的:

本报讯 

连日来,地处沅水流域中下游的湖南常德市出现了百年一遇流量、三百年一遇水位的特大洪水。

主体部分对导语中提到的“百年一遇流量、三百年一遇水位”进行了具体说明:

16日,沅水干流五强溪上游的下泄流量达到2.64万秒立米,加上区间流量,常德段洪峰流量高达2.77万秒立米,出现百年一遇的洪峰流量。

17日,沅水常德段第一次特大洪峰水位高达42.19米,超历史最高水位0.69米,为三百年一遇洪水水位。

19日,第二次特大洪峰水位已达到42.7米。

常德335公里的一线沅水大堤全部超过历史最高水位。

导语和主体的关系往往是这样的:

导语是主体的高度浓缩,主体是导语的展开和补充。

这篇消息的结尾把洪灾造成的损失写了出来: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常德9个区、县(市)有181个乡(镇)2430个村共149万人受灾,一度被洪水围困的有3.7万人;

损坏房屋12.3万间265万平方米,倒塌房屋1.4万间31.8万平方米;

农作物受灾11.9万公顷,绝收2.1万公顷;

死亡牲畜11万头;

停产半停产企业750个。

洪灾直接经济损失共达39亿元。

我们前面说过了,消息是否写得成功,可以用“五个W”来衡量。

这里,我们就用这把尺子来量一量。

用这把尺子一量,我们就会发现,“五个w”有四个在导语中。

导语中的“连日来”就是“何时”,导语中的“地处沅水流域中下游的湖南常德市”就是“何地”,导语中的“出现了百年一遇流量、三百年一遇水位”就是“何因”,导语中的的“特大洪水”就是“何事”。

那么,“何人”在什么地方呢?

“何人”在结尾部分。

“149万人受灾”、“一度被洪水围困的有3.7万人”就是“何人”。

我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何人”有时不一定是“人”,可以是“单位”。

动态消息常用倒金字塔写法。

我们知道,金字塔是上面小下面大,而倒金字塔就是上面大下面小。

倒金字塔写法就是把最重要的内容写在最前面,把较重要的内容写在中间,把最不重要的写在最后面。

比如《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03年1月20日刊登的《临澧县一花炮厂发生爆炸七人死亡》一稿的写法,就采用了倒金字塔的写法。

这篇稿件把最重要的内容写在了导语中,也就是说把最重要的内容写在了前面。

导语是这样写的:

1月18日18时30分左右,湖南省临澧县合口镇凯丽花炮厂发生爆炸。

临澧县县长吴昂平对记者称,目前事故已造成七人死亡,九人正在医院抢救。

凯丽花炮厂的老板石振权目前在逃,一名副经理已被公安部门拘留。

主体部分写的是较为重要的内容,是这样写的:

临澧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李大喜介绍说,发生爆炸时花炮车间有44人工作,包括老板石振权的家人共有54人。

他说,事故发生原因主要是一名职工违反操作规程,而负责巡回检查的安检员擅自脱离操作岗位所致。

另外,该厂还违规使用命令禁止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氯酸钾。

把最不重要的内容放在了结尾。

这篇稿件的结尾是这样的:

临澧县有制造鞭炮的传统,80%以上的老百姓从事过鞭炮制造。

当地干部说,凯丽花炮厂是当地规模最大、操作最规范的一家花炮厂,所有的手续都合法。

但据一些群众反映,当时建厂的时候,居民都反对,认为在居民区建这么大规模的鞭炮厂实在太危险了。

李大喜介绍说,事发前的15日,全县召开安全生产及春运工作大会,宣布从即日起停止供应氯酸钾。

此次事故发生后,县里决定从18日10时起,凡鞭炮厂还没用完的氯酸钾一律封存,停止使用。

可以看出,结尾的内容就是交待背景。

对于新闻背景,在后面介绍。

如果删除结尾这一段,消息仍然是完整的,五个“W”仍然齐全。

所以说,这段内容是最不重要的。

综合消息 

所谓综合消息,即报道的是发生在一段较长时间或较大地区的某一事件、成就、趋势或问题的新闻。

其特点是,报道面宽,气势较大,点面结合,总揽全局;

既有广度又有深度,面上的材料较为概括、全面、实在,典型事例具有代表性。

综合消息的写作应着重掌握下述两点独特的要求和方法:

一是组织好材料。

把发生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众多材料组织得有条不紊,是写好综合消息的重要要求。

组织材料常见的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横式组织法。

即在导语中概括了全面情况之后,在主体中按具体情况的地点(包括单位)或类别并列地加以叙述;

另一种是纵式组织法。

即在导语概括了全面情况之后,在主体中按照事件的发展过程或前因后果逐步深入地加以叙述。

二是点面结合。

所谓面,就是能反映全面的或一个方面的情况的概括与统计;

所谓点,就是能反映全面或一个方面情况的具体事例。

点面结合,是综合消息常用的写法。

在导语写作时,为了避免单纯使用概括方法的抽象与枯燥,便可以先从一个具体事例写起,然后再概括全面情况。

一个面可以用一个点,也可以用几个点。

比如《常德日报》上刊登的《鼎城300多名机关干部“傍”农民》就是篇综合消息。

导语概括了全面情况:

300多名机关干部“傍”起了农民;

入股总额500多万元。

鼎城区目前有300多名机关干部“傍”起了农民,他们或以资金或以物质或以技术入股总额500多万元,与农民一道发展特种种植、养殖业。

主体部分的开头是交待背景,是这样写的:

鼎城区是一个种植、养殖大区。

然而,一方面受资金、物质、技术的制约,另一方面农民担心产品的出路,不少有特色有市场的种植、养殖业难以形成气候。

文章接下来按照事件的前因后果逐步深入地加以叙述;

既有面上的情况,又有点上的具体事例。

是这样写的:

近些年,鼎城区委、区政府大力提倡机关干部以资金、物质、技术等形式入股农户发展特种种植、养殖业。

鼎城区不少机关干部认为,把闲置的钱物技术入股到农户,既解决了农户发展特种种植、养殖业的燃眉之急问题,又使自己的钱物技术增了值,是一举两得的事。

最早吃入股农户搞特种种养这只“螃蟹”的要算鼎城区畜牧水产局副局长、农艺师杨立平。

他于1992年以资金、技术共10万元参股,与鼎城区十美堂镇的农民等人建立了1050亩水面的珍珠养殖场,3年后共获纯利200多万元。

鼎城区不少机关干部开始“眼红”了,纷纷入股农户搞特种种植、养殖业。

鼎城区物价局党组成员张孝群前年以5.4万元资金与鼎城区中河口乡的农民等人,种起了30亩雷竹笋(投入不大,易栽培,3年后可见效益)。

目前,鼎城区仅参与种植雷竹笋的机关干部就有100来人。

另起一段,接着写道:

鼎城区乡镇机关的不少干部也坐不住了,有近100人踊跃入股农户搞种植、养殖业。

沧山乡干部王万保手头没有多少钱,但他还是于去年5月花2000多元买了7只黑山羊(个体大,不易病,繁殖快,肉质好,价钱高),入股到本乡霞峰村麦建友家。

一年后这7只黑山羊可繁殖到19只,而王万保只收回10只。

麦建友说:

“我早就想养黑山羊,但以前没得成本,干部参股圆了我的梦。

我自信,几年后我一定能成为一个黑山羊大户。

”结尾部分是这样的:

鼎城区“傍”农民的机关干部看好的主要是珍珠、山羊、肉牛、花卉、雷竹笋等特种种植、养殖业。

机关干部这么一“傍”,“傍”得鼎城区特种种植、养殖业如火如荼。

目前,全区珍珠养殖水面已达6万亩,山羊存栏21万多只,肉牛存栏3.7多万头,花卉2万多亩,雷竹笋1300多亩。

还比如《常德日报》1997年1月17日头版刊登的《全市干群争相观看〈邓小平〉》是篇并列关系的综合消息。

导语介绍了“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出的十二集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在我市已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一面上的情况。

主体部分依次从部队、农民、学生、工人这几个群体来说明了反响的具体情况,即点上的情况。

主体部分的几个内容是并列的关系。

经验消息 

经验消息是对某地区、某单位或某部门在工作中取得的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成功经验或典型做法的报道。

怎样写好经验消息呢?

1、一定要把经验写深、写透。

比如我们《常德日报》前不久刊登的《桃源确保党性分析、民主评议不走过场》这篇经验消息,就把经验写透了。

这篇稿件的导语是这样写的:

为了确保保持党员选进性教育活动的党性分析、民主评议阶段不走过场、不出疏漏,桃源县突出抓好“诚、公、严、细、准、真”这六个字,严格把住“领导关、学习关、政策关、质量关、指导关、整改关”这六道关。

那么,消息的主体部分对如何抓好“六个字”和如何把好“六道关”进行了诠释。

然而,这篇稿件也有不足之处,这就是:

没有把效果写出来。

从本报编辑部收到的来稿看,有不少稿件只写出了几条粗线条的经验,而没有把每一条经验展开写。

如本报编辑部收到的《安乡县县级领导当“三员”》一稿,只提到了“三员”,而没有把“三员”的具体内容展开。

2、要注意写出效果。

既然是经验,那么前提应该是取得了好效果。

如果没有好效果,经验就值得怀疑,经验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那么,怎么写效果呢?

可以把效果集中放在导语部分,可以集中放在结尾部分,也可以放在每一个具体做法的后面。

比如《常德日报》前不久刊登的《石门农村党员真情换诤言》这篇经验消息的效果就写得较好。

效果是放在导语部分交待的。

为了搞好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性分析、民主评议阶段的工作,石门县委组织广大农村党员开展“上千家门,暖万民心,以真情换诤言”活动,使“征求意见表”的回收率达98%。

全县22800多名农村党员,共收到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3万多条。

我们从这篇稿件的导语可以看出,这篇稿件所写的经验就是:

开展“上千家门,暖万民心,以真情换诤言”活动。

而通过开展这个活动所取得的效果就是:

使“征求意见表”的回收率达98%,共收到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3万多条。

3、要注意与经验材料区分开来。

经验消息与经验材料有相同的地方,这就是都是写经验。

不同点就在于:

经验材料往往有理性分析的内容,也就是说有议论的东西;

再就是公文味较浓,这主要表现在喜欢用“第一、第二、第三”等词,喜欢用“一是、二是、三是”等词,而且文章冗长。

而经验消息,不需要理性分析,不需要议论,采用叙述的表达方式,忌讳公文语言,要求用新闻语言,文章短小精悍。

4、如何把经验材料改写成经验消息呢?

要把经验材料改写成经验消息,就得弄清经验材料的写作套路。

经验材料的写作,往往是,一件事用一百句话来说。

而新闻报道往往是,把一百话用一句话来概括。

具体一点来说就是:

把理性分析的内容除掉,把“第一、第二、第三”或者“一是、二是、三是”用“分号”来代替。

人物消息 

人物消息就是写人的消息。

也就是把新闻人物用简洁的方法报道出去。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新闻人物,只有当人的举动值得报道时才能成为新闻人物,如大义灭亲等。

比如《光明日报》1994年9月14日头版刊登的《不当县长当校长》一稿就是人物消息。

说的是, 

临澧县副县长沈克非,辞去副县长职务当中学校长的事。

标 

题 

新闻标题的标准形式:

眉题(也称引题)+主题+副题。

比如:

(眉题)新年不足半月:

火!

1!

(主题)全市13天发生20起火灾 

(副题)消防部门提醒:

慎!

(《常德日报》1997年1月5日) 

如何使新闻标题抢眼?

一、拉出新闻眼。

我这里所说的新闻眼,是指新闻中最吸引人的东西。

当文字编辑的,不可能要求作者都按自己的思路去写新闻,但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思路,把稿件中的新闻眼拉出来制作成标题,而且不管新闻眼在何处,是在导语中,还是在主体或结尾中。

一条新闻一般只有一个新闻眼,但有的新闻也有两个以上的新闻眼。

因此,把新闻眼拉出来,则有3种具体方法。

1.突出一点。

例如,新华社1999年12月6日播发了一条有关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稿件。

稿件主要说2000年教育工作的重点。

这个重点有12项。

如何制作标题?

如果要把12项重点都概括进去,标题就只能是:

教育部确定2000年教育工作重点。

这么制成的标题便落入俗套,没有多大吸引力。

《常德日报》采用这条稿件时,采用了突出一点,不及其余的方法。

《常德日报》编辑认为12项重点中,最为广大群众关心的一项就是:

“坚决把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把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减下来。

”于是,编辑把这一新闻眼拉出来,作为主标题:

《减轻学生书包 

少掏家长腰包》,而把新华社制作的标题作为副题。

2.突出两点。

《(主题)偷打电话耗十万 

再盗棉花三千斤 

(副题)常德一学生实习期间被逮捕》,这是《新民晚报》1995年8月3日刊登的一条新闻。

这条新闻中写道:

湖南常德市技工学校学生姚文锋在鼎城区芦山乡粮店实习期间偷打单位的电话耗话费10.5万元,盗窃单位棉花3000斤得赃款2.6万元。

显然,这条新闻有两个新闻眼,一是偷打电话,二是盗窃棉花。

《新民晚报》把这两个新闻眼都拉到了标题的位置上。

3.全部突出。

1998年1月,湖南常德市政府对全市城镇消防建设进行了一次全面督查,发现共有四大问题:

一是重大火险隐患整改措施不力,效果不明显;

二是城镇消火栓安装欠帐太多,尚欠111个;

三是火灾查处率低,消防执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四是消防基础薄弱,消防业务经费不够,消防装备奇缺。

《常德日报》2月5日刊登这次消防检查的新闻时,把作为新闻眼的这4个问题全部拉了出来做标题:

《(引题)全市消防督查结果令人担忧 

(主题)重大隐患整改不力 

城镇消火栓欠帐多 

执法环境有待改善 

基础设施需要加强》。

二、大胆联想。

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

这里所说的联想,是指从稿件的内容出发进行联想,从而制作出具有吸引力的标题。

在运用联想法制作标题时,一般可从三个方面去联想,一是与稿件中人名联想,二是与稿件中地名联想,三是与稿件中事实联想。

1.与人名联想。

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其名字丰富多彩,为编辑提供了广阔的联想天地。

如《湖南日报》1999年8月24日刊登了一篇题为《烈火炼真金——记全省消防执法标兵李正金》的通讯。

这篇通讯的主人公名叫李正金,是湖南常德市鼎城区消防大队的大队长。

作者在制作这个标题时就运用了与人名联想的方法,把“正金”与“真金”联系起来,把“消防”与“烈火”联系起来。

2.与地名联想。

地球之大,地名五花八门,同样为制作标题提供了联想的空间。

由联想地名制作出的标题也别具一番风味。

如《常德日报》2000年2月1日刊登的《新河弄潮人》的通讯,说的是湖南澧县澧阳镇新河村党支部书记徐宗友带领农民群众办企业致富的事迹。

编辑在制作这一标题时运用了与地名联想的方法,把“新河”与“弄潮”联系起来,用“弄潮人”喻“徐宗友”。

3.与事实联想。

每个事实都有自身的特点,与特点联系,制作出来的标题更令人叫绝。

例如,新华社2000年2月2日播发了一条题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原副司令员陈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撤销职务》的消息。

《常德日报》采用此稿时的见报标题为:

《陈副司令不像话 

倒在糖衣炮弹下》。

很显然,《常德日报》编辑在制作这条标题时,首先想到了作为新闻特点的“司令”,再由“司令”联想到“炮弹”。

在战场上不惧枪林弹雨的“司令”却倒在糖衣炮弹下,真不像话。

三、选准句式。

现代汉语中的每种句式都有各自的特色,表达一定的思想,为一定的内容服务。

在新闻标题中用得较多的句式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无主句等。

1.陈述句式标题。

陈述句,就是陈述一件事情的句子。

一般政治方面的新闻标题宜用此种句式。

这种句式的标题显得严肃,具有气势。

如,新华社2000年2月1日播发的《中国坚决反对美众院通过〈加强台湾安全法〉法案》,这一新闻的标题就属于陈述句式的标题。

这种句式标题的缺点是,标题有时偏长。

2.疑问句式标题。

疑问句就是表示询问或反诘的句子。

疑问句式标题往往能吸引读者。

如《人类进化终结了?

》,这是《常德日报》2000年1月1日的一条新闻标题。

这条标题就是疑问句式标题。

这条新闻中说到了英国伦敦大学基因学教授琼斯与美国圣迭戈大学教授威尔斯关于人类进化的不同观点,前者认为人类进化到了极限,后者认为人类进化正在加速。

对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