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与农村社区扶贫发展的碰撞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03988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理论与农村社区扶贫发展的碰撞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医理论与农村社区扶贫发展的碰撞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医理论与农村社区扶贫发展的碰撞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医理论与农村社区扶贫发展的碰撞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医理论与农村社区扶贫发展的碰撞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理论与农村社区扶贫发展的碰撞文档格式.docx

《中医理论与农村社区扶贫发展的碰撞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理论与农村社区扶贫发展的碰撞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理论与农村社区扶贫发展的碰撞文档格式.docx

为了解开这些困惑,笔者尝试采用梁漱溟先生所开始的中西方文化比较的方法进行深入反思,而2007年初中西医的争论进一步启发了笔者的思考。

西医的理论和方法的局限性恰好解释了上述农村扶贫发展中产生的问题——西医建基于解剖和狭隘的科学实验,忽略整体性及相互之间复杂的关系,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上采取单一直线的逻辑思维方式,导致必然的“简单化”的结果。

在比较过程中,中医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给了笔者许多启示:

社区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中医也是这样假设;

人有经络五脏六腑,而利用谷歌地图的卫星照片分析村庄地图,确实也有脉络及重要器官,如果将文艺组织、经济组织(合作社)、金融组织(资金互助社)、传统的庙会组织、村两委、学校等社区组织放进去考虑,则与五脏六腑之功能相比喻甚为贴切;

甚至在基层工作方法中,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也大大影响了笔者,比如中医诊病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提醒我们农村调查研究不能仅仅通过单一的问卷访谈和焦点小组来了解村庄,而应综合调动人得触觉和潜能来吸收分析信息……

中医在实际的农村工作实践中也非常适用和有效,而且这些理论和方法是能与农村直接对接和产生共鸣的——能够让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人在不接受西方现代高等教育的情况下直接体悟到这种农村扶贫发展理论和方法。

可以说从中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入手,完全有可能建构一套独立的全新的农村扶贫发展理论体系,。

东西方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造成了西方农村发展体系的失败,这正如同梁漱溟先生在其《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所指出的:

世界未来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梁漱溟,1999:

202)。

但是深知中医文化博大精深,自己只是知道皮毛而已,这只是一个开始,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同仁从中医及传统文化中吸取更多养分,构建自己的体系。

三、基于中医理论的农村社区发展理论

在国际NGO工作期间,一方面有机会学习和实践到现行的农村扶贫发展理论和方法,并有机会通过培训和实践总结和反思这些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也有一定的空间去尝试将中医对笔者的零散启示慢慢系统化。

参照中医的理论及方法,即将社区类比为一个人体——有机的整体,且有自我修复机制,可以有效地帮助农村社区发展工作者迅速了解、理解社区,并且快速掌握社区发展项目的理念、方法及技巧,可以得出如下假设:

1.经络—社区网络

社区存在很多相互交叉的网络、经脉,根据不同的功能、兴趣、人群存在,发挥具体现实的关键功能,例如社区技术的传播体系往往构成一个技术研究、试验、传播的脉络。

这些网络/脉络由人、物、知识等元素构成,并由机制/规则、情感、利益等方式连接起来。

例如,社区某种文艺脉络是由文艺爱好者、乐器/服装、戏台/活动、唱词,通过自发交流习惯的形式连接起来,发挥社区的文化传承、娱乐、教化等社会功能。

2.穴位—关键人

构成这些网络和脉络的关键元素,类似人的关键穴位,在社区往往也是那些关键人,例如村委会主任、村医、庙会的会首、土专家等。

具备多重身份/功能的关键人也是社区的节点人物。

例如村医同时也是文艺组织的负责人,关键人的影响力是局部的,但是节点人的影响确是多重的、综合的,影响力也更大。

3.组织器官—社区组织

不同网络/经脉之间相互交叉,构成更为复杂的组织功能,类似人体的五脏六腑等功能器官,发挥更为高级的社区功能,例如社区的组织体系。

4.合于道[②]—社区可持续发展

《黄帝内经》中所谈的圣人的生活是中医所最求的最高境界,即凡事与道相吻合。

外要顺应天道地道,内要顺应人道,而经络则是人道的内容之一。

《黄帝内经》里讲:

“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因此中医认为健康人体的经络是畅通并且能够发挥作用的,人体的病变或某一功能的丧失,即是经络不畅所致。

因此健康的社区——能够可持续发展,这些特殊的经络、网络之间也是畅通的,且能发挥不同的功能;

如果某部分功能缺失,那么可能的原因即是社区在外因/内因的作用下,使得经络连接弱化或者消失,甚至导致社区组织的消亡,社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无处可谈了。

例如在社区的调查表明,社区文艺功能/组织,曾因文革、分田到户、外出打工等原因暂时变化或消失,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如“文革”,类似社区受到了某种特殊的刺激,或阳气过剩,使得文艺功能发生变化,传统的文艺组织不再是承担社区自身的教化、娱乐、文化传承等功能,而是进行政治宣传;

而分田到户则破坏了社区原有的跨家族的社区间网络关系,使得社区关系越来越内卷化为单个的小家庭,社区的文艺脉络自然也受到影响,文艺人才之间的联系减弱而暂时消失;

而城市化所引起的青壮年外出打工,则从根本上摧毁了社区文艺脉络,先是一些关键人外出,社区的文艺活动就无法组织起来,年轻人的外出,也使得文艺脉络的传承被阻断,最终导致文艺功能消失,社区文艺功能的消失又导致社会道德风气的变坏,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等问题。

5.四诊合参—社区认识的方法

中医诊断人体的方法是四诊合参,所谓四诊即是望、闻、问、切,合参是指综合各方面信息整合考虑判断。

在社区问题诊断时也是如此。

认识社区的方法:

认识社区不能仅仅依靠单纯的问卷、访谈、焦点小组、照片等常规的调查方法,也要调用自身的其他功能,如嗅觉、视觉、味觉、直觉、触觉,创新综合运用多种调查方法,例如拍视频、驻村(同吃同住同劳动),尽力做到农民化,去感知农民的生存环境,理解农民的生存处境,才能获得他们的认可,从而将搜集的信息最大化。

信息的搜集:

认识社区的过程不是单纯的信息搜集过程,而是互动双向的交流,只有建立这种双向的畅通交流关系,社区农户才会将其所知、所想尽可能地展示给我们。

信息的记录:

信息的记录不单纯是文字、录音甚至图片,更为重要的是在认识社区过程中的综合感受,例如农户的热情、精神面貌、文化修养、权力关系、阶层等无形的信息。

信息的整理:

在通过上述方法与社区融为一体之后,在信息方面的交流也实现了畅通,这时获得的信息也是爆炸式的,甚至有些杂乱无章,可以按照脉络的方式对信息进行梳理,梳理的过程即是综合分析的过程,期间各脉络间会有很多交叉,不过村民对此却是非常清楚,多向他们请教即可了解。

6.经络疗法—社区文化/组织修复

基于经络理论,中医提出了一些经络疗法,例如针灸、按摩、经络锻炼法、药物,已达到疏通经络、修复组织功能的目的,其中药物疗法因有很多副作用,是中医里末流的治疗方法,其他方法因具有简便、投入低等特点,也更为有效。

在农村发展领域也是如此,目前我们似乎更看重类似于药物疗法的大规模的外部硬件物资和金钱援助项目,其产生的依赖性、生态环境破坏、社会矛盾冲突、社区能力透支等负面效果也非常明显,这也是非常不可取的。

而来自经络疗法的灵感,却告诉了我们一种简便、投入低、效果迅速明显的农村发展方法。

第一,针灸—关键人的动员法。

用银针、艾草对关键穴位进行刺激,从而疏通经脉。

在通过社区脉络的调查过程中,会找出很多关键人、节点人物,透过与关键人的互动,能迅速了解社区在这一领域的历史、现状、问题及原因,并理清问题的脉络,也会找到问题的关键点。

而很多时候问题的解决取决于关键人作用的发挥,这时可以不断的鼓励关键人,可以是口头的,如果涉及的社区比较多,问题类似,也可以是集体鼓励式的,将相似关键人集中在一起相互交流,引起共鸣,并给以精神的鼓励和信心的支持,这时如果能够对关键人进行有效激励,往往就能激发关键人的主动性,积极去联通其他关键人,疏通了网络,使得该领域的功能得以发挥。

例如以往组织合作社培训,一般参加培训的农民都是当地的农民精英,不少农民带头人回家之后,自己组织人带头创办起了合作社,而经济合作社就是经济网络的关键人,在受到了“刺激”之后,其社区功能被激活,引起了整个经济网络的联动;

示范户的项目操作原理也是如此。

第二,按摩/经络锻炼法—社区脉络的动员法。

按摩不仅仅是对穴位的刺激,而是对整条经脉关键穴位按照经脉的运行规律进行刺激和疏通。

应用在社区发展上,也是如此。

在实践中,有时会发现单纯的针对个别关键人的激励是不够的,其原因一方面是不太容易甄别关键人,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该脉络/领域的破坏程度很深,或者是所处的环境不太适合。

这时一种有效的方法是:

在寻找关键人的过程中,采用推荐的方式,逐步找出关键人,并理出关键人脉络,在寻找的过程中也不断采用个别动员的手法,确定最关键人之后,可以与关键人一起去动员其他关键人,如果将他们能够联合在一起,组织讨论焦点话题,那么就完成了社区网络的集体动员过程,或者说是激活过程,这时整个现场会非常活跃和热闹,也往往会出现一些明显的效果,如组织的恢复。

7.气功锻炼-社区文化项目的深入与可持续发展

中医理论认为,长期透过经络的锻炼,可以增强经络和器官的功能,打通不同经络之间通道,就能激发人体自身的潜能,虽然这些观点不被现代科学所认同,原因是这些假设不能够用科学方法去验证。

但是在农村发展领域,许多实践案例表明增强社区的这些网络及组织组织的功能,会衍生出新的功能及效果,并且在功能上实现了紧密的合作和互补,发挥了更大的效益。

依据这种思路,比较常用的手法是整合和碰撞的创新思维。

例如促进社区文艺的传承与学校的教育结合,促进专业经济合作社内部增加文化、金融、技术服务、关注妇女、老人、儿童等不同群体功能,使之成为综合性的合作社,这样的案例在目前民间推动的合作社中有很多。

不同功能的社区组织在村两委领导监督下形成新的社区治理体系,这时的社区已经不仅仅能延续自己,维系生存,而且能自我修复、相互支援,并可以开发新的功能,这往往被认为是理想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四、中医理论指导的社区发展项目设计理念

从2010开始,笔者逐步系统化中医理论对于农村发展理论和方法启示,在西北的一些回族和汉族农村社区,从具体化环节切入并付诸实践并不断总结经验。

在此基础上,尝试在项目设计理念方面探索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融入中医理论的项目设计理念,如同中医里讲的治病下药,需要考虑社区脉络的畅通情况、关键人的状况、社区的(优劣势)阴阳、组织间功能关系、外部环境等因素,有针对性地设计该社区的特色项目。

(一) 

项目战略

1.治未病,抓住问题根源。

发展项目应避免解决问题式的单一治病思路,一味地追求解决实际问题。

除了要解决社区面临的紧迫问题外,也要考虑根源性问题,不仅如此,还要跳出问题——解决的怪圈,从防病和维系社区可持续入手,防止问题的发生。

在项目设计中,除了通过调节社区脉络、阴阳、关键人等发展项目外,应重点考虑社区内在的元气培养,如帮助社区找出和恢复社区内在的精神和价值,促进传统文化体系的自我修复和复兴。

2.阴阳平衡,保持社区和谐。

即如何保持社区自身各力量的和谐平衡,从而引发社区内在积极健康的能量来解决自身的问题。

过去在西北的一些社区调查表明,村社内存在官方认可的如村两委、妇联、合作社等组织,也存在如村庙会、社会、戏班、宗族等传统组织,这两类组织间存在类似的“阴阳”关系,如显性和隐性的特征、外向和内向;

既存在积极健康的文化功能如社火、戏班等起到正面的宣传善恶、正义、贤孝、公益等教化功能娱乐功能,也存在赌博、酗酒、偷盗、倚强凌弱、贪污腐败、黑社会、自私等负面的文化,而往往社火秧歌等正面文化强势的社区,赌博、打架等负面事件就会很少,甚至没有,而缺乏那些正面文化的社区,负面事件就会很多。

因此就发展项目来说,在项目中应把握“扶正祛邪”、“扶阳为纲”的原则,从社区优势出发,即支持发扬社区的优势,鼓励正面文化,树立社区信心,培养自立精神,抑制负面文化,应避免单纯地从劣势着眼,从而挫伤社区的积极性,形成项目依赖性,此外也应促进阴阳平衡,避免激进的运动式的发展方式。

(二) 

项目类型搭配

在中医方剂[③]学中,除了用药应该基于本地药源外,“君臣佐使”[④]是中药配伍的基本原则,发展项目如同方剂下药,特别是一些有资源介入类的项目。

因此除了要考虑项目的目标外,也要考虑项目的副作用。

根据方剂配伍[⑤]原理,也要分析考虑项目的不同功效、项目间的相互关系,简单来说发展项目也可分为四类:

主项目来回应主要问题,辅项目是为了增强主项目的效果(产出/效益)协助主项目实现目标,佐项目是为了减低主项目的副作用,而使项目是为了调和项目操作过程中的矛盾关系。

例如,我们帮助社区修建文化活动场所,主项目可以是刺激和增强社区的文化脉络/组织,通过调动社区自身的资源去完成这个基建项目,但是基建项目本身也存在风险,可能会破坏环境,透支村集体积累,也可能因集资问题产生内部纠纷,而且基建本身并不能发挥其文化活动中心的功能,因此辅项目可以设计为刺激社区文化脉络形成文艺组织,培训社区建筑人才,佐项目可以是将环保理念考虑到基建项目中,或者申请政府资助,使项目可以通过一些社区主导项目操作理念、议事规则及文化活动,来化解冲突,调节矛盾,增进关系,提高项目效果。

(三) 

项目实施策略

1.受让具有刺激关键人,激活社区脉络。

即如何恢复、培养及刺激关键人。

在农村外出务工增多的大环境下,关键人也往往外出,加上老龄化,导致关键人缺位、缺失、断代等问题,发展项目可基于原有的脉络来培养和加强关键人的能力,建立关键人的能力不能仅仅是通过一些培训、外出学习等传统方法,增强关键人与社区相关脉络及与其他相邻关键人的网络关系,更能够有效建立他们的能力;

此外,动员式的访谈过程,本身也是激活关键人的一个方法。

2.打通社区脉络,激活社区功能。

即通过一些方法将社区脉络打通,发挥相应的社区功能。

例如通过刺激社区的文化能人加强社区文化脉络与其他人的联系,或者通过社区文艺活动加强社区文化脉络的畅通,影响社区其他人群。

3.平衡社区组织功能,建立有序的社区治理关系。

在发展项目中,社区组织的作用非常关键,而组织化是社区脉络成熟的标志;

在社区组织化的项目中,要建基于社区内在的需求与历史脉络,也要考虑各组织之间的功能关系,社区组织化对于社区治理的意义不仅仅是社区组织发挥相应的治理功能,还包括协调合作功能和相互制约功能,即中医五行学说的“相生相克”原理,因此在发展项目设计中,在村社内除了要考虑不同社区需求而对应的功能组织,关键组织间的相互合作和制约关系也应考虑,例如可建立以村两委/传统庙会为核心的阴阳社区组织体系,在村社间要建立相同组织间的联盟和合作,避免在村级组织弱化的情况下单纯推行功能性社区组织,开发村委会对其他社区功能组织的管理及监督功能,尊重传统庙会组织体系对村社(村两委组织)的传统权威制约功能。

4.顺应天时地利人和。

项目设计应符合天时地利人和的基本条件,项目应符合本地的自然条件及习俗习惯,与社区的需求吻合,尽量避免外部主导、外部输入的项目,从本地化的情景来设计项目。

以上只是笔者将中医理论应用在农村扶贫工作中的一些思考和实践的汇总,对于农村发展本身而言,这些思考和实践还显得很不够。

农村扶贫发展本身也是一个长期化的系统工程,而建构一套本土化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也不是直接照搬中医理论就行的。

在实践中,虽然近几年中有过许多局部零散的实验,将这些零散的经验拼接起来似乎看到了一个完整的图画,但是还远远不够,期望这篇文章能激发更多同行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将本土文化应用于当前社会实践,构建独立的本土化的话语体系。

参考文献:

梁漱溟(1999):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北京:

商务印书馆。

张安玲,徐胤聪(2009):

《中医基础理论》,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①]取象比类,指运用带有感性、形象、直观的概念、符号表达对象世界的抽象意义,通过类比、象征方式把握对象世界联系的思维方法,又称为“意象”思维方法——来源于XX百科。

[②]语出《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

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③]方剂:

方指医方,剂,古作齐,指调剂,方剂就是治病的药方。

[④]君臣佐使:

原指君主、大臣、僚佐、使者四类人的不同关系,后延伸为中药处方中不同药物的性质和功能,语出《神农本草经》:

“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

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

下药一百二十种为佐使,主治病;

用药须合君臣佐使。

[⑤]方剂配伍:

是中医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选择适当剂量的药物配伍而成。

中医根据对药物间关系的认识,将药物分为七种情形,简称为“七情”,即单行(单一用药治病)、相须(同功能药间配合增强功能)、相使(一味药配合提升另一位药的功能)、相畏(一味道药物配合减低另一味药的毒副作用)、相杀(一味药化解另一味药的毒副作用)、相恶(一味道能破坏另一味药的功能),相反(两种药性完全相反),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时视之。

”而“君臣佐使”则是方剂配伍的规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