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036179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70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为查明场地内各岩土层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本次勘察共完成钻孔165个,其中取土孔142个,钻探方法采用泥浆护壁回转钻进,孔深25.4~30.3米,总进尺4382.6米,共采取原状土试样411件,取岩样15组。

1.3.2.2标准贯入试验

为采用多种方法查明各地层的密实度及强度等,在钻孔中共进行标准贯入试验164次。

1.3.2.3静力触探

为查明地基土层分布情况及性质,综合评价地基土的承载力等,本次勘察共布置并完成静力触探孔20个(均为对比孔),孔深13.2~19.9米,总进尺421.1米。

1.3.2.3波速及地脉动测试

为查明场地地层的剪切波速、卓越周期及划分场地类别,在G33#、G215#孔中进行了单孔检层法波速测试,测试深度为20.0米;

同时在G33#孔附近进行了1个点的地脉动测试。

1.3.2.4勘探点测放

各勘探点的测放工作由我公司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1:

1000建筑物总平面图实施完成,采用GPS进行测放,各勘探点坐标详见附表“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

本勘察报告中所有坐标均为北京城市坐标系统,高程属1985国家基准。

1.3.2.5室内土、水、岩试验

为了解场地内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岩土定名等,本次勘察分别进行了土试样的常规项目试验、直接快剪试验等;

土工试验由我公司下属的湖北中机三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完成,岩石试验、土壤易溶盐分析及水质分析试验委托中国地质大学岩土工程实验室完成。

1.3.2.6勘察工作的组织安排

本次勘察外业工作于2014年9月10日~9月17日进行,外业完成后,各钻孔已按有关规定进行了回填,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于2014年10月中旬提交。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1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2.1.1地形地貌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地势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中间被长江、汉江呈Y字型切割成三块,谓之武汉三镇。

武汉城区南部分布有近东西走向的条带状丘陵,四周分布有比较密集的树枝状冲沟,武汉素有“水乡泽国”之称,境内大小近百个湖泊星罗棋布,形成了水系发育、山水交融的复杂地形。

最高点高程150m左右,最低陆地高程约18m。

武汉地区地貌形态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剥蚀丘陵区:

主要分布在武昌、汉阳地区,丘陵呈线状或残丘状分布,如武昌的磨山、珞珈山、汉阳的扁担山等,丘顶高为80~150m,组成残丘的地层为志留系与泥盆系的砂页岩。

(2)剥蚀堆积垅岗区:

主要分布在武昌、汉阳的平原湖区与残丘之间,地形波状起伏,垅岗与坳沟相间分布,高程为28~35m(相当于III级阶地)。

组成垅岗的地层主要为中、上更新统粘性土(老粘土)。

(3)堆积平原区:

分布于整个汉口市区及武昌、汉阳沿江一带,主要为由长江、汉江冲洪积物构成的I、II级阶地。

I级阶地:

广泛分布于长江、汉江两岸地区,地面标高19m~21m。

地层由全新统粘性土、砂性土及砂卵石层构成。

区内有众多湖泊、堰塘、残存的沼泽地及暗沟、暗浜等。

II级阶地:

主要分布于青山镇及汉口张公堤附近及以北东西湖与武湖一带,地面标高为22m~24m,地层由上更新统的粘性土与砂性土组成。

 

图2.1武汉市地貌略图

2.1.2气象、水文

武汉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向内陆过渡地带,地处中纬度,属亚热带湿润性东南季风气候区。

具有冬寒夏暖、春湿秋旱、夏季多雨、冬季少雪、四季分明的特征。

年平均气温为16.7℃,7月平均气温高达28.9℃,1月仅3.5℃。

夏季气温高,35℃以上气温天数为40天左右,极端最高气温41.3℃,极端最低气温-18.1℃,武汉日均温≥10℃持续期达235天,年平均无霜期240天。

一年四季分配也以夏季最长,达135天,冬季次之,为110天,具有冬夏漫长而春秋短促的显著特点。

武汉地区降水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284.0mm,降雨集中在4~9月,年平均蒸发量为1391.7mm,绝对湿度年平均16.4毫巴,年平均相对湿度75.7%,湿度系数Ψw=0.903,本地区大气影响深度da=3.0米,大气影响急剧深度为1.35米。

武汉市区内水系发育,长江、汉水横贯市区,将武汉“切割”成武汉三镇,两大水系支流有府河、滠水、长河、倒水等。

以长江和汉水对区内地下水动态、水质影响最为突出。

市区内分布有众多大小不一的湖泊,对位于湖泊四周的建筑工程应高度重视地面水体的影响。

据汉口(武汉关)水文站实测资料,长江武汉段最高洪水位为29.73m(吴淞高程),最低枯水位8.87m,水位升降幅度20.86m。

长江、汉江与其两岸地下承压水有较密切的水力联系,愈靠近长江、汉江江边地段,水位互补关系愈明显。

武汉地区长江、汉江两岸I级阶地第四系砂(卵石)土层孔隙承压水储量丰富,含水层顶板为上部粘性土,底板为基岩,含水层厚度14~45m,一般为30m左右,承压水测压水头标高一般为17.0~20.0m(黄海高程),年变幅3~5m。

愈靠近河流河床地段,地下水年变幅愈大。

2.1.3区域地质概况

武汉地区位于淮阳山字型弧顶西侧与新华夏构造复合部位,也处于山字型构造上的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

燕山运动在本区遗留的构造形迹表明本区内主压应力为近南北向,因此形成一系列近东西向的压性结构面和相伴而生的近东西向压性断层、北北西及北北东的压扭性、张扭性断层。

挽近期以来,区域构造转为新华夏系为主体。

以北东向长江为界,西侧汉口段属江汉——洞庭断陷东北边缘部,东侧武昌段属下扬子陷降带边缘部分。

地貌上,西侧汉口处于江汉——洞庭沉降区东北缘,东侧武昌段处于黄石——咸宁波状升降区。

中更新世末以来,武昌、汉阳广泛发育Ⅱ~Ⅲ级河湖阶地;

汉口东西湖地区则沦为埋藏阶地。

2.1.3.1地质构造

武汉市区位于淮阳山字型前弧西翼与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属淮阳山字型前弧西翼葛店-汉阳褶皱带。

区内大地构造跨及扬子准地台和秦岭褶皱系两个一级构造单元。

以襄(樊)-广(济)深大断层为界,中南部隶属扬子准地台的四级构造单元武汉台褶束,北部为秦岭褶皱系之四级构造单元新洲凹陷之南缘。

由于区内经历了大别、扬子、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喜马拉雅等多次构造运动,使区内构造更趋复杂。

新洲凹陷是在古老结晶基底上发展起来的中生代沉积盆地;

武汉台褶束由古生界及早三叠系组成的一系列北西西向或近东西向复式褶皱组成,并伴有与轴线平行或近于平行走向的断层及北西向、北东向、北北东或近南北向的断层。

2.1.3.2褶皱

区内地壳由于受燕山运动南北向水平挤压应力作用,致使古生代及中生代早中三迭世地层形成一系列近东西向紧密线状褶皱。

褶皱形态总的来讲呈两条带状,即市区南部的构造剥蚀丘陵区及东北部的青山镇一带,两组褶皱带在市区东部有渐趋重合之势。

褶皱形态以紧密线状为主,背斜较宽阔,一般隐伏于地下,构成谷地,向斜狭窄,构成丘陵主要骨架,轴面大多向南倒转。

背斜核部由志留系地层组成,向斜轴部由二迭系或三迭系地层组成。

其特点为轴线呈北西西或近东西向,并略向南凸出的弧形,西端有向北偏转之势。

主要褶曲及特征一览表

表2.1.3.2

名称

位 置

规模

轴向

特征

长(Km)

(Km)

岱家山-青山复向斜

盘龙城岱家山青山

35

3-5

300

核部为三叠系成。

两翼为泥盆系-二叠系组成次一级背向斜。

主干构造为谌家矶-青山向斜。

北翼被青山断层(F3)所切。

发育不完整;

南翼次级褶曲有盘龙湖背斜②、代家湖背斜④、楠姆庙向斜⑤。

该复向斜被北北东向断层切为数段。

汉口-左岭复背斜

汉口塘林湖严西湖左岭

50

4-12

290

核部为志留系坟头组。

两翼由泥盆系-二叠系组成次一级背、向斜。

在武昌张家铺以西,复背斜多被东湖群覆盖;

向东分为两支,北支为何董村背斜⑩、南支为驼子店扇形背斜⒄。

两背斜之间为花山倒转向斜⒂。

至左岭-带复背斜变窄,分支褶曲合二为一。

在上述构造格架基础上,发育一系列短轴褶曲。

走向断层发育,并被晚期北北东向断层错断。

大桥倒转向斜

舵落口龟山珞珈山八蝶山

40

05-1.5

北北西

|

近东西

核部为三叠系大冶组,两翼为泥盆-二叠系,产状均向北倾斜、倾角50-70度。

北翼受王家山逆断层(F34)影响,泥盆系五通砂岩逆冲于二叠系栖霞灰岩、孤峰硅质岩之上;

南翼发育梅家山逆断层(F64)。

向斜多处被北西、北北东向断层错断。

龙阳湖-王家店倒转背斜

龙阳湖广埠屯王家店

2-4

北北西-

核部由志留系组成,两翼为泥盆-二叠系,西段墨水湖一带被东湖群覆盖。

两翼产状均向北倾斜,倾角40-70度。

王家店以东分为两支,北支沿黄柏峰一线展布,于九峰水库倾伏;

西支向东延出图区,中间为蚂蚁峰向斜(21)。

该倒转背斜多处被北西、北北东向断层错断。

汤家山-新安村扇形向斜

汤家山武泰闸

关山

25

0.5-3

核部为三叠系大冶组,两翼由泥盆系-二叠系组成,西段墨水湖一带被东湖群覆盖。

北翼倾向北,倾角40-70度;

南翼倾向南,倾角35-60度。

向斜于汤家山一带扬起,被北北东向龙阳湖断层(F31)、长江断层(F9)、五通口断层(F2)等错断,使之不连续

申湾倒转背斜

快活岭申 湾朱湖新港

6

1.5-3

  核部为志留系坟头组。

两翼为泥盆系-二叠系,两翼产状均向北倾,倾角26-45度,背斜被舵落口断层(F4)、龙阳湖断层(F31)切断。

背斜西段延出图外。

2.1.3.3断裂

区内断层较为发育,但由于地表覆盖严重,出露不甚完整。

主要见有四组不同方向(北西西或近东西、北西、北北东、北东向)及不同性质(主要为逆断、正断层、平推断层)和不同规模的断层。

其中北西西向或近东西向、北西向断层较为发育,为区内主干断层,次为北北东、北东向断层。

断层主要特征一览表

表2.1.3.3

断层组

断层走向

主要特征

西

|     近

270°

~300°

该组断层规模较大,为区内主干断层,共计26条。

发育于褶皱翼部,多倾向北,倾角大于40度,主要表现为逆掩、逆冲断层,断层下盘柔性岩石经挤压,多形成小型褶曲,并发生褶皱倒转,新老地层倒置,且常造成地层缺失。

规模较大的逆冲、逆掩断层,如:

王家山断层(F34),走向270-290度,延伸30余千米,断层位于大桥倒转向斜北翼,上盘泥盆系五通石英砂岩逆冲于二叠系孤峰硅质岩之上,断面倾北,倾角陡,下盘地层多处扭曲变形。

再如梅家山逆断层(F64)走向270-285度,延伸长约15千米,沿断层走向泥盆系五通石英砂岩逆冲于二叠系栖霞灰岩之上,于武昌梅家山,见五通组石英砂岩强烈挤压破碎,破碎带宽约10米,劈理发育,被北西及北东向断层错断。

顺层滑脱正断层仅见有汉钢断层(F33)、鸡笼山断层(F56)、八蝶山断层(F98)等。

北  西  向  断  层

300°

~350°

该组断层一般斜切褶皱,多为平推断层,呈顺时针方向扭动,错距100-1000米,倾北东,倾角大于60度,少数除具水平错移外,尚有上下滑动,如:

阳逻断层(F10)、青山武丰闸断层(F15)、小刘村断层(84)、山冈村断层(F95)为平推正断层。

其它则以平移逆断层为主,如:

曹家花园断层(F66)沿东湖风光村一线展布,走向340度。

倾南东,倾角较陡,延长4千米,斜切大桥倒转向斜、王家店倒转背斜,两盘作顺时针扭动,错距1000米。

该方向断层共计27条。

北  北  东  向  断  层

10°

~25°

该组断层多被覆盖,据遥感、物探资料分析,为一组规模较大的区域性隐伏断层,沿走向呈逆时针方向扭动,断面近于直立,断层形成较晚、切割了北西、北北西向断层,如:

长江断层(F9),走向25-30度,倾南东,倾角80度,延伸长15千米,于汉阳晴川阁处地表所见为一垂直地层走向发育的一组劈理,劈理间石英砂岩挤压破碎,形成典型的断层角砾岩。

本组断层共计18条,其中半边山断层(F5)和山口铺断层(F87)为平推正断层。

北  东  向  断  层

30°

~60°

该组断层多出露于地表,规模较小,一般为平推断层,作逆时针扭动,错距小于100米,断面近于直立,图内共计19条,主要有严西湖断层(F11)、阳逻水泥厂逆断层(F22)、大苏村平推断层(F99)、龟山头平推断层(F72)、青龙嘴平推断层(F36)、白浒山逆断层(F61)、龙口平推断层(F23)等。

2.1.3.4断陷盆地

由前述构造运动产生的断陷盆地主要有:

1、施岗K-E断陷盆地,位于市区东北部的F3断裂以北。

2、解放公园-徐家棚K-E断陷盆地,位于F12、F14所夹地块内。

3、十里铺K-E断陷盆地,位于大桥倒转向斜与龙阳湖-王家店倒转背斜之间的断块内。

4、蔡家岭-白沙洲K-E断陷盆地,位于F62断裂以南。

区内地质构造参见构造纲要图。

图2.2武汉市构造纲要略图

2.1.4新构造运动

挽近期本区主要表现为和缓振荡式的升降和以掀斜为主的构造运动,它是在深部构造和先期构造的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因而具有较明显的分异性和继承性。

2.1.4.1区域升降运动

区内升降运动主要表现在地貌形态,岩溶成层发育两个方面。

区内地貌形态表现为明显的阶梯状特点,分别可见一、二、三级阶地,低垄岗平原。

阶梯状地貌的形成,虽然受多种因素控制,但它和新构造关系最为密切。

新构造运动在本区的另一表现为微弱的掀斜式运动,呈北东强、南西弱的特点。

这一特点可从长江、汉水北岸阶地分布形状、发育程度、河流和湖泊的发育及长江河道变迁等得到证明。

长江、汉水北岸一、二级阶地发育完整,南岸一级阶地狭窄,二级阶地仅青山可见,明显地表现不对称性;

同时,长江北岸河流发育,源远流长,南岸河流不甚发育,而湖泊星罗棋布。

总之,外力剥蚀作用与内力振荡运动决定了区内地貌特征,由于倒置地形的出现与冲沟发育成坳地,表明区内长期处于相对稳定和经受剥蚀作用的结果,而多级地貌高差不很明显,又说明了振荡运动升降幅度不大,且各处不一。

2.1.4.2活动性断层

挽近期运动产生的新断层,在第三系、第四系中(除全新统外)均可见及,主要分布于青山、阳逻一带,它们在不同时代的地层中所表现的形式亦不尽相同,主要表现为裂隙、小型断层及地震楔等。

较为典型的有青山红钢闸断层和阳逻水泥厂断层,其断面均切穿白垩系-下第三系含砾砂岩和第四系中更新统砂砾石层,其断面内充填物为含砾粘土,经对比及测试分析,系后期充填物。

除上述外,挽近期构造形迹在其它地方亦可见及,如青山凤凰山断层、龙口断层、武钢技校断层、阳逻半边山断层等。

总之,区内第四纪断层较为发育,其表现为晚更新世断层活动微弱,错距不明显,多为一种剪切节理或规模较小的正断层;

中更新世发生的断层与之比较相对强烈,且规模亦较大,形迹也清楚,最大错距可达60厘米(青山红钢闸断层)。

目前尚未在全新统内发现新构造运动形迹。

2.1.4.3地震

武汉地区挽近构造活动与近代地壳形变表现规模不大,但区域性断裂具多期活动的特点,其端部和交错相接的部位易形成应力集中,从而导致地震发生的可能。

武汉市地震活动较频繁,多为远震波及,多属弱震,且具震级小、烈度偏高的特点。

在当前的地震区划上为震级4.7~5级、基本烈度6度区。

据资料记载,自公元294~1954年间,武汉毗邻地区发生5级地震26次,6级以上地震5次。

这些地震均发生在北北东向、北西西向和近东西向断裂带上,震中距离武汉市120~256公里,其中1640年黄岗5级地震震中离武汉市最近,为50公里。

1954~1984年间,监测记录到武汉毗邻地区弱震186次,其中3级以上地震6次,4级地震1次。

对武汉市影响最大的地震,是1917年1月24日霍山地震,震级为6.25级,震中烈度为8度,波及到武汉市为6度强。

武汉市迄今尚未发生5级以上地震,以1954年6月17日岱山3级地震最大,近年来市区内小震不断,震级一般为2级左右,其中1972年3月20日汉口江岸北部发生2级地震,同年1月3日至3月3日,小洪山小震群共记录大于0.3级地震173次,其中有感地震3次,最大2.2级,烈度4度。

2.1.5区域稳定性评价

本区地震活动在时间上表现了平静与活跃的相互更替,地震平静期内主要是应变能量的聚集,也可能伴随一些微震和弱震的发生。

武汉地区史载的地震活动情况,其活动周期与之一致,但在震级上则以微震、弱震居多,偶有伴生中强震出现。

本区地震活动的时间涨落特征基本上与长江区、华北区一致,存在一个约300余年的周期。

自1400年以来,大致可分为两个地震活动周期,每一个活动周期约为320年。

约在1400~1720年为第一活动期,1720年至今为第二活动期,这两个地震活动周期的总体特征相似。

前一个地震活动周期的能量释放较高,后者稍低,且具有分散释放的特点。

一个完整的地震活动周期可概括为由应变能量积累阶段、应变前兆能量释放阶段、应变能量大释放阶段以及剩余应变能量释放阶段所组成。

第一活动期在1400年左右为平静期,平静期中仍有个别中强震单发,到1500年后进入应变前兆能量释放阶段,1603年到1652年为地震应变能量释放高潮,到1700年前后转入平静期。

1800年前后地震活动再次逐渐增强,1900年左右再次形成另一能量释放高潮。

以320年左右的地震周期估计,本区与长江带和华北带同样处在当前地震活动周期的尾声。

在未来百年内,本区的地震活动处在剩余应变能量释放阶段和应变能量积累阶段,发生大于6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由上述可知,拟建工程场地新构造运动活动弱,无全新活动断裂分布,地壳稳定性好。

2.2拟建场地地形、地貌

勘察场地位于xx市xx区xx公路与xx大道交汇处,场地北侧距离长江最近处约600m,地势局部起伏较大,地面高程在21.21m~24.32m之间,地貌上属长江I级阶地与Ⅲ级阶地过渡地带。

2.3地层分布埋藏条件及主要特征

根据本次勘察的野外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资料,本场地在勘探深度(30.3米)范围内所分布的地层除表层杂填土及耕表土(Qml)外,其下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成因(Q4al)的粘性土层、上更新统冲洪积成因(Q3al+pl)的粘性土、含粘性土中细砂层,其下为志留系(S)泥岩。

各岩土层的分布埋藏具体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本次勘察所揭露的各岩土层分布及主要特征见表2.3:

各岩土层的分布及主要特征一览表

表2.3

地层

编号

年代及

成因

分布

范围

层面

埋深

(m)

厚度

颜色

状态及

密度

包含物及其它特征

(1-1)

杂填土

Qml

场地南部

0.6-3.8

松散

主要由粘性土组成混有少量碎石、砖块及植物根须组成,硬质物含量小于10%,堆积年限小于3年。

(1-2)

耕表土

Qpd

全场地

0-2.9

0.2-2.1

灰黄~灰褐

松散,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植物根系。

(1a)

淤泥质粘土

Ql

局部分布

0.6~0.8

2.2-2.4

灰~灰黑色

流塑

含有机质,具腥臭味。

(2-1)

粘土

Q4al

局部缺失

0.2-3.5

0.4-4.2

黄褐色

可塑

含氧化铁,韧性一般,干强度一般;

(2-2)

0.4-4

0.3-4.2

黄褐色~褐灰色

软塑

中~高

含氧化铁,韧性一般,干强度一般,局部呈流塑状态。

(2-3)

2.6-7.4

0.6-4.9

黄褐~褐黄色

可~硬塑

含氧化铁、铁锰质,韧性一般,干强度一般。

(2-4)

4.7-8.3

1.2-8.2

褐灰色

软~可塑

(2-5)

5.7-13.4

0.6-5.5

(3-1)

粉质粘土

Q3al+pl

8.9-14.7

0.6-4.3

褐红色

(3-2)

8.9-16.6

1.2-11.0

硬塑~坚硬

中~低

含少量铁锰质氧化物,夹少量灰白色高岭土,韧性一般,干强度高。

(3-3)

13.3-18.2

红褐~褐灰色

(4)

含粉质粘土中细砂

14.6-21.2

0.7-4.5

稍密~中密

含云母片、石英、长石等矿物,粘粒含量约15%,局部含少量中粗砂和砾石,粒径2~5mm,主要以石英砂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