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考前提醒Word下载.docx
《高考语文考前提醒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考前提醒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要尽量加快速度,不要追求绝对完美——因为就阅读来说,有些简答题,根本不可能完全答对。
只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致差不多就行。
比如4分的题,得到不低于2分就可以了,争取3分,但是一般也没有绝对把握。
大阅读的选择不要耽搁时间,根据平常自己训练的情况,直接选择自己作熟的即可。
前面做好后,可以多留一点时间给作文,因为作文写好了,多得个十分八分是完全可能的。
首先,高考作文一般都会让每个同学都根据自己的生活有话可说。
所以,最好选择自己的生活中感触最深的材料来写,根据题目要求,把自己的材料和题目勾连起来写即可。
高考优秀文,都是自己熟悉的,很少有现起炉灶的。
那么短的时间,很难。
其次,高考作文不同于平时作文,它是写给特定读者(阅卷老师)在特点条件下(时间紧、阅读大量同题文)阅读的,老师最关心的是你的作文是否切题。
他心里没别的,只有题目,拿来一篇文,最关心的是你跑题没有。
所以,一定要扣着题目写。
最好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都扣着题目写,也无非在文章里将题目多说几遍而已。
如果到最后才扣题(平时是可以的),恐怕老师还没看到,就给你打分了。
高考作文,求的是“乍交之喜”,所以在组织结构、语言上要追求一点特色。
其实这些都是很烂的技巧,静心读来会感到很无聊,但高考不存在“久处之厌”,老师一般不会读第二遍的,所以不必担心。
还要注意是不是自拟题目。
如果已经有了题目,那最好,你就扣着题目就行了,因为阅卷老师心里是有这个题目的。
如果是自拟,那么除了扣着自拟的题目之外,还要扣着材料,因为老师不知道你你的是什么题目,是否合乎题意,如果你仅仅扣着自己的题目写,老师很容易觉得你离题,或者觉得你是宿构的。
不过也不难,扣材料也就是把你用的那一点相关材料说上一句半句举行了。
实在不行,就要在题目下加个副标题,或者写一句题记,在你自拟的题目下,把你所要写的和材料勾连一下(这是副标题和题记的作用)。
作文要注意书写。
不怕错,关键在怎么处理。
比如一个字写错了,稍微轻轻地划一下就可以了,不要乱划乱涂,成为一个明显的大黑疙瘩,那是告诉人我写错了。
如果是一行,则用尺子比着,轻轻划一道线,就行了。
让人觉得不浮躁,很镇静,这就好。
优秀学生都是把字的大小都精心设计的。
一般占到格的三分之二大小最好。
不要紧张,高考追求的是不失误。
什么是失误?
比如作文没写完,跑题了……只要发挥出平时水平即可。
要知道,高考题目,和平时的模拟没什么不同,试卷结构、题型都不会有什么变化,变化的只是材料——可几次模拟不都是已经变化了材料了么?
如果紧张,都是人为造成的。
另外,高考肯定有不会做的,不会也是正常的,观察周围考生,可能“我难他们更难”,牢记这样一句话,“我难人难我不畏难,我易人易我不大意”,如此你就会比别人多一分胜算。
其实我们考试根本无需都会,即使丢二百分,也还是高分的。
只是不要因为第一题不会影响第二题的得分就行。
当然,遇到灵感来临时的豁然开朗也不必冲动,此时告诫自己必须冷静,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努力使该得的分都得到。
总之,冷静出智慧,细心出成绩,如此而已。
【分点突破策略】
第一版块:
基础知识
一、字音
字音大多考查容易读错的形声字、多音字和形似字,方言误读。
字音题其实是考查谁更仔细。
做题时要用笔仔细标注每一处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1.审题时弄清题干的含义及要求,要特别注意“完全不相同”与“完全相同”等关键字眼。
否则,很容易前功尽弃。
2.解题时,一定要慎重,不可马虎草率。
我们应尽量回忆起复习中所积累的、与题目有关的信息,从中找到解题的依据,作出正确的判断。
3.重点注意多音字和形似字的读音。
【答题技巧】
1、排除法
2、多音字,标次读音的可能性大。
3、形声字,和声旁读音相同的可能性小。
4、生僻字,标错误音的可能性小。
5、易误读字,注意平翘舌、前后鼻韵及方言音。
二、字形
字形考查的重点是同音字、形似字、成语中的易混字等。
1.做题时,用笔指着每一个字,绝不放过任何一处错误。
2.字形和词意一致,尽量从语素意义上推断。
3.看词语不宜太长久,时间长了对的都好像是错的,如无把握,可放放再说。
4.相信第一印象。
1.形辨法。
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
2.义辨法。
通过掌握的词语意义或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义。
3.结构辨析法。
构词方式相同的词中,位置相同的字往往形旁相同。
三、词语
词语辨析经常从适用对象、词义轻重程度、感情色彩、词性等角度设题。
做题时要静心读题,进入语境,准确理解文意。
1.实词要一组组地比较,从搭配、轻重、范围的大小、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节奏的和谐等角度来考虑。
特别注意去同辨异(辨析不同的那个字),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2.虚词要一看搭配,二根据语义判断关联词语是否正确,三看关联词语的位置是否正确。
3.无论是实词的选择,还是虚词的选择,对于搭配型的选项,应从区分度较高的词语入手,一般在某一、二个答案比较肯定的情况下,采用排除法,既容易提高正确率,又比较节省时间。
如果有三个词语要选择判断,一般确定两个,就可以确定第三个。
【答题技巧】
1.通过组词、找反义词、分析形声字的形旁等理解词义。
2.用好语素分析和语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排除法,百试不爽。
四、成语
对成语的考查,也经常从适用对象、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使用范围等角度设题。
做题时同样要静心读题,进入语境,准确理解文意。
1.辨语义,对熟语尤其是成语的一些关键语素,必须准确理解,防止望文生义,同时也要注意有些成语具有多义性。
2.辨色彩,不同的成语、熟语常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辨析时应注意在感情色彩上使用是否得当。
3.辨对象,有些成语有特定的适用对象,熟语词义有所侧重,适用的对象和场合也就不同,使用的范围也会有区别。
4.辨搭配,看有没有语义重复、不合逻辑、搭配不当等现象。
1.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
一般来说,通过望文生义,用现在的意思能讲通的那个成语往往是错的,如“文不加点、不刊之论、万人空巷”等。
2.特别陌生的成语对的可能性较大。
3.主要抓“合乎语境”,成语考查重点可以概括为“合不合语境”。
4.成语应先看本身的语义,再看语境意义,最后看色彩。
五、病句
六类病句: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四川卷最常考的是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结构混乱、语序不当四种。
常见13类语病句子模型:
1.博会机构还对项目方案进行了评审、包装、征集。
(并列成分要注意是否语序不当和并列失当)
2.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并列结构作句子成分要是否完全搭配)
3.该厂两次获省级大奖,三次被授优质产品称号。
(两个及以上句子且只有一个主语,是否偷换主语)
4.能否做好救灾工作,关键是干部作风要好。
(双面词,考虑正反两面是否照应)
5.该地区推广用棉籽饼菜籽饼喂猪。
(长定语,是否误把宾语的长定语当宾语)
6.通过大家批评教育,使我明白了这个道理。
(有介词或连词要考虑使用是否得当或是否缺少主语)
7.《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消费者所欢迎。
(有两种表述方式的要注意两种结构是否杂糅)
8.县里通知我们15日前去参加培训。
(如有数量短语或介词结构就看是否产生歧义)
9.我们要采取措施防止交通事故不再发生。
(禁止,避免,防止,忌等有否定味,不需再用否定词)
10.难道我们不应该不向雷锋同志学习吗?
(多重否定或否定加反问要看句意是否造成表意相反)
11.雷锋精神当然应赋予它新的内涵。
(有代词的句子要注意指代是否明确或代词是否多余)
12.句子有多重定语或多重状语,考虑是否语序不当。
13.有关联词就要注意位置和搭配是否得当。
14.关注三类词:
动词、介词、代词
1.注意题干的要求,看清选择的是有语病的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特别要注意若题干有“表意不明”要求,还应从句子有无歧义、矛盾上去考察。
2.做题思路:
语感判断→句子成分分析→检查主干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是否搭配→推敲词语有否重复→关联词位置是否正确→并列短语或句子语序是否合理→个别短语有否歧义→句子是否符合逻辑。
3.判断时,不要草木皆兵,要善于寻找敏感点,善于比较,高考病句题的病点一般都是很规范的。
4.善用排除法。
第二版块: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
【考情预测】
首先,在选材上,如果是与社会生活非常贴近,或是考生较为熟悉的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文章,理解起来可能要容易一些;
但如果是那种考生不够熟悉的经济学、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方面的文章,理解起来就要困难一些。
其次,从考查内容看,“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一贯是考查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解题时,首先要把握要旨,从头到尾仔细阅读文本,基本理解文本内容(如文章基本观点,作者感情倾向等),防止作答时曲解文意或掉入陷阱;
接着,要筛选信息,逐字逐句阅读题干和选项,找出设题的区域、角度,画出与选项有关的信息,尤其要注意挖掘隐含信息;
然后,进行比较验证,把选项与其在原文中对应的相关信息结合起来,仔细比较,特别注意范围大小、程度深浅、数量多少、可能性与现实性等,从而判断选项正确与否;
最后,加以整合归纳,即根据题干要求,对筛选出的有效信息进行归纳、综合、转换,如果是主观题,还要以简洁有序的语言表达出来。
【考题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清初诗坛大家名家辈出,涌现了许多诗派,比较有影响的有娄东派、云间派、虞山派、西泠派等。
其中,“娄东诗派”是一个很有特色的群体。
但现有研究一般只把吴伟业作为一个个体来看待,对这个诗派的整体特色,重视不够。
吴伟业是清初“江左三大家”之一,是在当时诗坛与钱谦益齐名且成就最高的诗人。
他于顺治二年(1645)至顺治十年(1653)闲居里中,恰处仕明与仕清生涯之空白期,遂能集中精力培养诗才,从而开创出娄东派,并且慧眼独具,为这一诗派的主要作家“太仓十子”或曰“娄东十子”编纂了一部《太仓十子诗选》,予以称扬。
吴伟业显然是要组织起乡邑弟子诗群立派树帜,他在《太仓十子诗序》中所谓“今此十人者,皆与云间、西泠诸子上下其可否”云云,显然欲与“云间、西泠”一较短长,具有明确的宗派意识。
娄东派与当时其他诗派相比,在成员构成上地域性颇强,本土作家占去极高的比例。
除“太仓十子”之外,此派中著名者尚有郁禾、沈受宏、毛师柱、王吉武、陈维崧等人。
在吴伟业周围团聚的诗群“太仓十子”以及流风余韵所及凝集而成的“娄东诗派”,于整体上“大抵师法梅村,故诗皆以绵丽为工,悲壮为骨”(姚莹《识小录》)。
因为太仓也是明代“后七子”领袖王世贞的家乡,就诗的发展史而言,此地正是“七子”诗风在清初承延的一个中心。
作为“七子”余脉,“娄东”与同源分流的“云间”“西泠”鼎峙而立,构成了清初宗尚“唐音”的一大宗支。
而“七子”流风在清代也始终未见中断,并且到乾隆年间沈德潜立“格调说”,选“别裁集”时又一次高扬而起。
可以认为,娄东诗派乃是“明七子”宗风流延至清中叶沈氏之间的重要过渡环节,其存在不宜再受忽视。
有关娄东派在清初的地位及对后世之影响诸问题,当须定吴伟业“梅村体”三字来作评价分析。
吴伟业身后留下了《梅村家藏稿》和其他一些著作。
其文学创作以诗歌为最著,流布也最广泛,其诗版刻与笺本之多,在清代诗人中诚属罕有其匹。
吴伟业诗在艺术上大抵以唐诗为宗,具体则视体裁而异。
近体诗方面,基本沿明七子遗绪,取径盛唐,“间有少陵(杜甫)风格”。
古体一类,大而言之虽仍是师法唐人,但已基本上摆脱盛唐牢笼。
其中最佳者七言歌行,学初唐和中唐,进而融会贯通,翻旧为新,自成一种“梅”村体,成为吴诗的灵魂与标志。
吴伟业诗以歌行成就最高,在清中叶已成为一种定评。
的确,“梅村体”是在继承唐人(主要是初唐四杰和中唐的元稹、白居易)歌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具体而言,吴伟业歌行继承了四杰歌行的注重用典与讲究声律的特点,同时也继承了元白歌行长篇叙事之体制特征。
另外,吴氏歌行语言十分华美佚丽,这则是四杰与元白的歌行本所共具之质。
吴伟业的“梅村体”早在清初就已有人效仿了。
到了后来,“梅村体”为越来越多的诗人所向往,模拟者纷至沓来,名篇络绎,佳作迭见。
直到清末还有人在写作“梅村体”的歌行。
任何流派都应同中见异,否则群体面貌划一,焉有活力?
在从清前期向中期过渡之际,娄东诗派的发展又被注入了一种新的因素,因而得到了新的发展。
原因是此时的太仓诗群里涌现了一位名著南北的代表性人物唐孙华。
唐氏虽承唐音,但其诗情辞激越,深沉多慨,朝局民隐,发露无余,深得杜甫史诗神髓,但又不废风华。
1.下列对“娄东诗派”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娄东诗派”是清初一个比较有影响的诗歌流派,其创立者是清初“江左三大家”之一的吴伟业。
B.除“太仓十子”外,郁禾、沈受宏、毛师柱、王吉武、陈维崧等人都是“娄江诗派”的著名作家。
C.“娄东诗派”在诗歌创作上既继承了唐代诗人的创作特点,又受到明代“后七子”领袖王世贞的影响。
D.“娄东诗派”在发展过程中,被注入了一种新的因素,得到了新的发展,这应归功于当时著名诗人唐孙华。
2.下列不属于“娄东诗派”创作特点的一项是()
A.地域性颇强,本土作家占据极高的比例。
B.创作的诗歌以绵丽为工,悲壮为骨。
C.崇尚唐代诗风。
D.具有明确的宗派意识。
3.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吴伟业是清代诗歌创作成就最高的诗人,正是在他的极力培养下,形成了一大批创作风格相接近的诗人,形成了“娄东诗派”。
B.“娄东诗派”是一个很有特色的诗歌流派,但现在的研究者却对这个诗派的整体特色重视不够,只是把吴伟业作为一个个体来研究。
C.吴伟业在诗歌创作上,大抵以唐诗为宗,带有杜甫的创作风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梅村体”,为人们所向往、效仿。
D.注重用典、讲究声律、语言华美佚丽,是吴伟业创作的歌行和“初唐四杰”以及元稹、白居易创作的歌行所共有的特点。
1.可用确认排除法、联系语境法。
“受到明代‘后七子’领袖王世贞的影响”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就诗的发展史而言,此地正是‘七子’诗风在清初承延的一个中心”。
[答案]C
特别说明
一般而言,论述类文章的阅读第一题就是对相关概念的理解,要注意的是,如果是选择理解准确的一项,那就要联系语境,先判断叙述是否符合原文意思。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选项当然不能选;
而有时候,会遇到这种情况:
两个选项都是符合原文意思的。
这时候就应该把不是对概念进行本质说明的选项排除。
2.可用确认排除法、明确陷阱法。
选项和题干毫无关系,或是答非所问,是命题者使用频率极高的一种设计陷阱的方法。
本题就使用了这种方法。
D说的是吴伟业编纂《《太仓十子诗选》的特点,和“娄东诗派”的创作特点无关。
[答案]D
3.可用确认排除法、明确陷阱法。
A“清代”错,应是“清初”;
C原文只是说“在近体诗方面”“间有少陵(杜甫)风格”,故范围扩大;
D“注重用典、讲究声律”不是元稹、白居易的创作特点。
[答案]B
为你支招
1.明本质。
论述类类文章的阅读,其命题本质是测试你的阅读能力,其中涉及的一些专业术语可能令你眼花缭乱,但这根本不是命题的点。
说白了,它玩的是文字游戏,是“逗你玩”,如把“可能”换成“肯定”等。
因而,在解题时,要多从阅读的角度,而不是从专业知识的角度去解题。
2.读得细。
对一些陌生的术语看不懂,别着急,先放在一边;
倒是对其中的关键词句要筛选出来,并细细地做上记号。
这些关键词包括:
关联词;
修饰词,如“目前”“将”“部分”“全部”“大概”“也许”“可能”“除……之外”等;
代词,如“其”“这”“如此”“与此相反”等。
关键句则是指全文的中心句、过渡句、结构复杂的长句、双重否定句、疑问句等。
3.定得准。
对照各题选项,在文本上把该选项对应的区域定出来。
定位要定得准,否则就可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尤其要说明的是,有时对应的区域不止一处,这时要在文本中把每一处都画出来,并加以整合,使之相互补充;
同时要明确所定区域与上下句、全段乃至全文的关系,切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4.比得狠。
把每题的选项和在文本中所定的区域进行比较,要比得狠,不要浅尝辄止。
在比较过程中,要注意“变”与“不变”的关系。
如果选项和原文的表述有异,那就要从范围的扩大或缩小、程度的加深或减轻、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可能性或必然性、预见性或现实性、将来时或完成时、主要和次要、先和后、原因和结果等方面比较。
此外,还要比较是否只是表面上的变化,而实质意思是一致的,如把“目前”换成“如今”,把“很”换成“非常”等。
比较完毕之后,找到答案也就水到渠成了。
【特别注意】
1、选项对应原文中的内容,可能不是只集中在一处,要细心找全。
2、“不属于……原因的一项”,其四个选项在原文中都可能找到相关依据,但有其中一项不属于“原因”。
第三版块:
文言文阅读
文言选文以人物传记为主,散文为辅。
文章难度不大,即便遇到难懂的句子,也和理解整体文意关系不大,并且文章较难的情况下,题目会比较简单。
1、如果只有两个选择题,可先读简答题,带着问题读文章,提高解题效率。
2、如果有三个选择题,先读对整体文意理解的选择题,再读文章。
3、对实词的理解,采用代入法判断。
4、虚词,除了关注意义外,也要注意其语法功能。
(因为有些词语意义相同,但语法功能不同。
例如“和”,可以做介词,同“跟”;
也可以做连词,表并列)
翻译题
1、原则:
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标准:
信(准确)、达(通顺)、雅(雅致)
3、要求:
字字对应,句句对应
4、具体方法:
留、删、补、调、对、换(对,就是将单音节词翻译成双音节词且包含了原本的那个字,例如,雅,翻译成“雅致”;
换,就是将单音节词翻译成双音节词,词中不包含原本的那个字,例如,信,翻译成“准确”:
在翻译时,宁“对”毋“换”!
)
5、实词推断的基本方法:
语境推断法、对句推断法、联想推断法、语法推断法
6、翻译题一般都会考文言句式,要关注三个句式:
宾语前置句、判断句、省略句。
简答题:
1、审读题干,明确答题方向。
2、回归文本筛选、整合、概括。
3、不能直接用原句作答。
断句题:
1、断句,是对意义完整处的点断,绝不是语气停顿。
2、技巧:
①语意断句②标志词断句③对句断句。
3、根据分值来判断具体断几处,一般2或3处1分。
第四版块:
古诗阅读
诗歌鉴赏:
三个忠告:
1、抓住古诗中的抒情的媒介(景、物、事),就抓住了一切。
考生不要被繁多的诗歌术语、表现方法弄花了眼,所有的古诗不管怎么设题,都要回到媒介和“情”上来,即:
用什么景(物或事)抒发了什么情(思想),景(物或意境)有什么特点,和情有什么内在关系(表现手法,即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史抒怀等)。
2、将古诗分类,归结各类诗主题。
如古诗可分为咏史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送别诗、抒怀诗等。
以咏史诗为例,它又可分为借古讽今、借古伤今、借古伤己三小类,主题无外乎昔盛今衰、警戒后世、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等。
3、要用术语,规范表述。
高考所给答案用的都是术语,同样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既不简洁,也不准确,再者也易让阅卷老师“走眼”。
(1)艺术手法: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详见《自主培优》P161——P168)
(2)答题模板:
(详见《自主培优》P161——P168)
名句名篇默写:
1、务必使用正楷字书写,不要试图用涂抹或其他方式蒙混过关。
2、写完后要再读一遍,检查是否写错了字。
3、看清题干要求,如是八选六的题目,不要八句都答,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六句作答。
第五版块:
文学类文本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文体涉及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高考中,小说和散文是考测重点。
建议考前认真揣摩几篇小说、散文的规范练习,结合答案揣摩答题思路与答案语言的组织技巧。
【解题方法】
1.建议采取精读加跳读的方式
精读,概括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
选文写的是什么?
跳读,审读题干,明确答题方向,找准答题区间跳读,进行筛选、整合、概括,从而组织答案。
2.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
3.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
近年文学类文本选文多采用托物言志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4.还要注意指代词语指代的内容,注意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有言外之意需深入理解的句子以及结构复杂不易读懂的句子。
【特别提醒】
1.不要急着做题,先辨明文体,想想小说三要素或是散文如何表情达意的,然后再读文章。
2.把握主题。
虽说文学作品考查八大能力,但其中把握主题是核心。
可以说,阅读题的四个小题都是围绕主题设置的,答每一题都要点到主题,只不过侧重点不同。
因此,不管题目怎样问,考生都要往主题上引。
把握主题的方法是,找点题的议论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