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工业工程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032868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32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IE工业工程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IE工业工程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IE工业工程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IE工业工程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IE工业工程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E工业工程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IE工业工程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E工业工程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IE工业工程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一章绪论

1.1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简称IE)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

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IE引入我国已有十几年,社会上对于IE的认识程度也有了很大提高。

1994年对湖南省的企业调查[1]显示,懂IE技术的比例为4.76%,知道有IE学科的比例为14.28%,根本不知道IE的比例为80.96%,而应用了IE技术的企业数为零;

1997年对天津市的企业调查[2]显示,了解IE技术的比例为11.2%,知道有IE的比例为30.4%,不了解IE的比例为52.1%;

2000年初对全国110家企业调查显示,很了解IE技术的比例为8%,了解一些的比例为52%,听说但不了解的比例为37%,从未听说过的比例为3%。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上百家企业不同程度地应用工业工程,其中机电行业推行工作研究效果显著。

除去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大专院校分布不均匀等因素外,近年来对IE的宣传、培训和推广应用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另外,调查结果还显示,IE推广应用的主要制约因素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们普遍认为开展IE应用的最大障碍,一为缺乏外在的压力,二为企业内部积极性不高。

而现在认为没必要应用IE的企业已经很少,制约IE推广应用的因素中,缺少IE人才排在第一位,第二位是相当多的企业仍不了解IE的作用,企业不知怎样应用IE因素排在第三位。

基于这样的国情,我们认为:

(1)当前,IE知识普及和宣传的重点应该从对IE基本概念的理解转向对IE知识体系的完整、系统的认识。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既有助于IE学科发展,又面向应用的IE知识体系是我们面临的课题之一。

(2)IE知识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论体系,应该既包括战略层面的需求分析等,又应该包括对IE知识本身的归纳总结,还应该包括战术层面的IE方法论和IE实施策略等。

(3)IE已经在一些行业和企业得到了应用,但由于我国工业整体水平的落后和发展的不平衡,怎样寻找一条适合于我国(或企业)实际情况的IE实施途径成为我们面临的又一课题。

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工程知识体系将有助于回答上述问题。

所以,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

(1)为我国IE学科和专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这两年,IE学科在我国发展很快,很多高校都设置了IE专业,但如何进行IE专业课程设置上没有一个共同的标准。

IEBOK不仅对IE学科所涉及的知识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且将为什么应用IE、如何应用IE的知识也纳入其中,强调了以应用为导向,有助于IE专业的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2)为在实践中应用IE提供指导。

在企业中开展IE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战略层面、方法论层面、知识层面和实施层面具备相应的知识才能完成。

IEBOK正是系统总结了IE这四个层面上的理论和知识,为实施IE项目提供指导。

1.2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概况

1.2.1知识体系概念方面

所谓知识体系[3],是指人类在实践中所获得的互相联系的认识的整体。

其最初定义为关于自然的知识体系,即科学。

随着历史的发展,科学的概念由本来意义上的自然科学演变为反映客观世界即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本质联系的知识体系。

而所谓学科知识体系是指学科概念、规律及研究方法之间是怎样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

一些新兴学科如项目管理、软件工程等在发展过程中就用了知识体系的概念。

1.项目管理知识体系[4]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rojectManagementBodyofKnowledge简称:

PMBOK)的概念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rojectManagementInstitute,简称PMI)首先提出的,他们认为项目管理经过长期地发展,已初步形成为一门学科。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应该有其自身的知识体系。

1981年,PMI正式批准一个项目来研究项目管理专业所必须的概念和过程,

该项目研究的目标包括下列三个方面:

(1)作为一个实践性专业的明显特征(规范);

(2)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内容和结构(标准);

(3)项目管理专业的有关资质认证(认证)。

其中的标准研究就是知识体系的研究。

两年后,上述项目的研究结果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发表在1983年8月的《项目管理杂志》上,标志着文件化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问世。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这一专业术语是指在项目管理领域中知识的总体,但并不是简单的知识堆集,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项目管理所综合运用的若干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分类、组合、分析、探索,从而归纳总结的一套用以指导项目实践的知识的有机整体。

项目管理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与项目相关的专业技术领域密不可分,项目管理专业领域所涉及的知识极为广泛。

目前国际项目管理界普遍认为,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知识范畴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即项目管理所特有的知识、一般管理的知识及项目相关应用领域的知识。

如图1-1所示。

 

项目管理

知识体系

从图1-1可看到,项目管理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其它学科的知识体系在内容上有所交叉,这也符合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

通常,一个学科和专业的知识体系可能包括一些已被其它的学科和专业所包含但仍为本专业人员普遍接受的知识领域。

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一个独立的专业,必须有其独特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既不是另一专业知识体系的翻版,也不是一些其它专业知识体系内容的简单组合。

现实的情况应该是,一个专业的知识体系与其它专业知识体系在内容上有所重叠,但它必须拥有与本专业领域相关的独特的知识内容。

显然,项目管理所特有的知识是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核心。

就概念而言,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应包括项目管理专业领域相关的全部知识。

但由于项目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强的交叉学科,又涉及到不同的应用领域中各具特色的项目,加之学科和专业本身不断发展的特性,要建立一个完全的PMBOK文件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而,各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研究与开发,其核心是解决好以下三个关键问题:

(1)为什么要建立PMBOK文件?

(2)哪些知识应包括在PMBOK文件中?

(3)如何将这些知识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的体系?

解决这三个问题的实质是在明确建立PMBOK的目的的基础上,解决好知识体系的范畴和结构问题。

从目前已问世的不同版本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文件来看,虽然不同版本的知识体系文件在目的、范畴和结构上有所差别[4],但它们存在共同的基础: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界定了作为一个项目管理专业人员所必须掌握的知识领域,同时也是对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进行职业资质认证时专业知识测试的基础。

2.IEEE的软件工程知识体系(SWEBOK)[5]

IEEE的计算机协会(ComputerSociety)在构建软件工程知识体系(SoftwareEngineeringBodyofKnowledge,简称SWEBOK)时指出:

(1)知识体系是学科和职业资质认证发展的核心,对于软件工程知识体系的内容取得一致认识是至关重要的。

虽然全球现在有数以万计的软件工作者,但软件工程还没有形成一个正式的工程学科,也没有形成公认的职业。

所以,如果的职业资质认证,也无法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

所以,IEEE认为他们建立软件工程知识体系要达到以下五个目标:

①刻画软件工程学科的内容;

②为软件工程学习者提供进入软件工程知识体系的途径;

③促进全球范围内关于软件工程学科内容达成一致认识;

④界定软件工程的学科范畴,以区别于计算机科学、项目管理、计算机工

程、数学等学科;

⑤为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和职业资质认证提供基础。

(2)SWEBOK使用逐层分解的方式将软件工程所包含的知识内容划分为十个知识领域(KnowledgeArea),分别是:

软件构架管理、软件结构、软件设计、软件工程基础结构、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工程流程、软件升级与维护、软件质量分析、软件需求分析、软件测试。

每个知识领域又分解为一系列的主题(Topics)。

主题的分类方法是根据WalterVincenti提出的工程设计知识的分类法。

他将工程设计知识分为六类:

基本设计概念、标准和规范、理论方法、数据、实践因素、问题解决方法。

两个或三个层次的分解,可以让使用者很容易得找到需要的主题。

这些知识领域以及每个知识领域中的主题构成软件工程的核心知识。

软件工程师也应该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这些相关学科包括认知科学与人因工程、计算机工程、管理科学、数学、项目管理、系统工程等。

(3)SWEBOK着重研究普遍接受的知识(GenerallyAcceptedKnowledge)“软件工程知识体系”这意味着SWEBOK包含了软件工程职业范围内的所有知识。

一般说来,不可能将一个新兴学科的所有知识总结到一个文件中。

一个学科的知识由普遍接受的知识、研究前沿的知识和应用于特定行业的专业化知识,如图1-2所示。

普遍接受的知识是区别于后两者而言的,是指在软件工程项目中通用的、得到普遍认可的、不存在争议的知识。

可以看出,SWEBOK在“哪些知识应该包括在知识体系中”这一问题的认识上,与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是一致的。

另外,分解(breakdown)方法还应该具有前瞻性,即不仅包括现在的普遍接受的知识还应该考虑未来两三年内即将成为“普遍接受的知识”的知识。

四、SWEBOK的建立并不是提出了新的关于软件工程的知识,而是关于知识范畴及其结构的统一定义。

SWEBOK的目标是取得关于软件工程学科的各核心知识集合的一致认识。

五、IEEE的SWEBOK框架如图1-3所示。

(各个知识领域中的知识主题属于专业范畴,在这里不详细列出。

1.2.2工业工程理论研究方面

目前,无论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应用研究方面,还没有提出“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的概念,但是一些专家和学者从学科范畴、学科体系、技术体系等角度进行了讨论,为本论文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另外,一些企业中的工业工程推广者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讨论了工业工程学科发展与工业工程在企业中实施的关系。

1.国外研究情况概述

关于IE学科范畴,比较规范的是美国国家标准ANSI-Z94,从学科角度把IE知识领域划分为17个分支[6],即:

生物力学、成本管理、数据处理与系统设计、销售与市场、工程经济、设施规划(含工厂设计、物料搬运等)、材料加工(含工地研究、工具设计、自动化…)应用数学(含OR、统计质及控制…),组织规划与理论、生产计划与控制、应用心理学、作业测定与方法、人的因素、工资管理、人体测量、安全、职业卫生与医学等。

日本从应用的角度把IE技术分为20类113种[7],包括:

方法研究与作业测定、质量管理、标准化、工厂设计、能力开发等。

美国G·

萨尔文迪主编的《工业工程手册》[8]根据哈里斯(NevilleHarris)对英国667公司应用IE的实际情况调查统计,常用的方法和技术为以下32种:

表1-1IE常用的方法和技术

1、方法研究

2、作业测定(直接劳动)

3、奖励

4、工厂布置

5、表格设计

6、物料搬运

7、信息系统开发

8、成本与利润分析

9、组织研究

10、作业测定(间接劳动)

11、物料搬运设备选用

12、职务评估

13、办公设备选择

14、管理的发展

15、系统分析

16、库存控制与分析

17、计算机编程

18、办公室工作测定

19、项目网络技术

20、动作研究的经济效果

21、计划网络技术

22、目标管理

23、价值分析

24、资源分配网络技术

25、工效学

26、成络技术(GT)

27、事故与可操作性分析

28、模拟技术

29、影片摄制

30、线性规划

31、排队论

32、投资风险分析

台湾近几十年经济快速成长已使工业由劳力密集转变为技术密集的形态,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管理技术体系,从预测、计划、生产、管制、改善、综合协调与整合相对有限的资源作合理和优化的分配以获得最大的整体利益。

根据国科会工业工程学科1983年度规划报告[9]将工业工程学科分为运筹学、信息系统、人因工程、生产系统、科技管理与服务等五大子学科,学科之间彼此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如图1-4所示。

2.国内研究情况概述

汪应洛[10]指出工业工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综合体,包括各类专门的方法与技术。

每类专门的技术方法又有其特定的具体分析与设计方法。

要真正形成工业工程的综合效能,并使各类、各种专门的工业工程方法与技术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必须要确立工业工程的方法论,明确工业工程在实践一应遵从的基本思想与原则,着重掌握工业工程的基本方法及技术体系。

系统工程是指导各类工业工程方法与技术应用的方法论。

参照系统工程中的霍尔(A.D.Hall)三维结构,可将IE方法论的形式体系归结如图1-5所示。

按照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和系统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要求,工业工程在实践中应遵从以下十条思想和原则,即问题导向、着眼整体、组织先行、全员参与、苦练内功、规范管理、思变求新、特色取胜、方法集成、系统推进。

齐二石、汪应洛[11]提出了中国工业工程(CIE)理论及技术体系的概念,并从CIE的概念、CIE的理论基础、CIE的技术体系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赵涛、齐二石[12]按照IE各种技术特点和功能,将工业工程的支撑技术分为三类:

1.设计、改善类,包括:

·

工作研究(含时间研究、方法和动作研究)也称基础IE。

设施设计与物流系统技术,也可称物流工程。

主要是解决生产与管理过程空间组织和物料的过程控制与改善。

人机工程,也称人类工效学,解决人——机——环境系统的设计与改善。

组织设计,企业的组织与管理过程设计与改善。

2.分析与决策类,包括:

工程经济,用于企业经济效益分析,投资分析与决策等。

可靠性工程,用于企业质量系统和生产系统可靠性分析。

市场预测,用统计学等方法研究市场需求。

人力资源管理,解决人力资源的使用与考核等。

3.控制类,包括:

生产计划与控制,用于生产过程的数量计划与过程控制。

质量控制,指全过程管理的质量控制技术等。

成本控制,指全过程成本在现场生产、管理和供应的控制技术。

信息控制,指为实现设计系统运行而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控制等。

由于当前先进制造技术,如MRPⅡ/ERP、CAD/CAM、CAPP、FMS、CIMS等都是工业工程技术在信息时代与其它技术与管理结合的模式,不作为单项技术来列出。

在此基础上,IE的学科体系[31]如图1-6所示。

范中志、张树武、孙义敏[13]等指出IE是综合性的应用知识体系。

IE的本质需要通过IE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来回答。

IE的综合性集中的表现在技术和管理的结合上。

通常,人们习惯于把技术称作硬件,把管理称为软件,由于两者的性质和功能不同,容易形成分离的情况。

IE从提高生产率的目标出发,不仅要研究和发展硬件部分,即制造技术、工具和程序,而且要提高软件水平,即改善各种管理与控制,使人和其它各种要素(技术、机器、信息等)有机地协调,使硬件部分发挥出最佳效用。

还有人[14]把IE学科体系比拟为如图1-7所示的一条连续“光谱”:

中间部分是工业专门知识,该部分既反映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也表示IE所要研究和处理的一些实际问题;

左侧是IE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右侧是表示IE的工艺。

粟滋、陈煦、王仁康[15]认为比较完备的学术体系由SE的方法论、OR的数理分析、IE的传统技术与工业专门知识有机地组成。

这样,IE既可对小至一个劳动岗位进行分析,也可对整个生产线、整个企业、大至整个工业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正像机械工程作为一门完整体系的学科一样,既可以设计一个小零件,也可以设计一整套机器系统。

但这些分析和设计都要在一定的整体系统思想指导下进行。

张树武[16]认为要系统、普遍、深入、持久的应用和发展IE,必须加强IE学科建设,这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确立IE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专业职业;

建立IE专业教育体系;

制定IE定义和术语标准。

要形成完善的IE知识体系,首先要确立IE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专业职业。

在制订学科标准时,考虑到IE学科特点和我国实际情况,应先以传统IE为主来确定IE的范畴并对各分支的涵义做出统一解释。

另外,应允许IE与相关学科有所交叉,如质量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也可列出,这样容易为各方面人们接受和运用,不致造成不利于IE推行的矛盾。

1.2.3工业工程实践方面

钱省三[17]分析了境外IE发展的历史过程,认为社会对IE的需求是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步伐逐步发展的。

一般来说,IE先应用于制造业,从改进工作出发,由工业工程师在工厂中研究工作方法以及工人和机器、工具的关系;

以后又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IE扩展到致力于整个系统的研究;

现代IE已用越了制造业的范围,扩展到服务业方面,进人到医疗、银行、公用事业及政府交通运输等事业。

鉴于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尚处于一个比较低级的阶段,特别是机械工业企业的水平更低。

因此,比较难以激起工业企业对IE应用的需求感,他建议我国的IE应用可以先从政府部门和服务部门开始,前者对IE的了解比基层多,容易贯彻;

后者(特别是银行、医疗及公用事业单位的劳动生产率明显高于制造业,经济效益也比较好.

袁治平[17]提出要在实践中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IE系统推进模式,认为推进IE实施要以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为指导,按照IE的内容体系和我国工业界的现实需要,他指出在我国研究和应用IE应该系统认识和正确处理好以下六个关系:

1.推广IE与解决企业现实问题的关系。

推进IE的研究和应用有望对以下问题的解决发挥重要作用: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加快现有企业技术改造;

加入WTO使我国工业企业面临的国际挑战。

2.IE的方法和方法论的关系。

系统工程是符合IE的需要,指导IE方法和技术的方法论。

IE方法与方法论的关系,就体现在IE与系统工程的关系中。

3.IE的效率目标与效益目标的关系。

在我国现阶段IE的系统化开发和推进过程中,注意防止在确定目标和模式、选择与推进过程中的片面性和极端化倾向,要努力实现整个生产系统总目标的最优化。

4.IE的规划、设计功能与评价、创新功能的关系。

从我国当前企业生产和工业经济的实际出发,应立足与已有企业的改造和提高,着重在实现IE的评价和创新功能上下功夫,尤其应重视和组织好对现有企业生产过程的系统诊断和综合治理。

5.IE中的物质要素和人的要素的关系。

在我国推进应用IE并选择和实施各种设计或改造方案种,应注意到处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各利益主体及各类人员对新方案所持的态度,尽可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6.IE中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的关系。

要从我国组织生产系统和工业经济系统总体的低水平和发展中的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出发,即不片面循规于IE的传统方法,又不一味追求IE的现代技术,选择适宜的IE技术方法解决问题。

李先正[32]认为目前,IE普遍分为经典IE和现代IE的提法在学术上是对的,但是根据我国企业目前管理的实际情况,其宣传效果并不好,这种提法容易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觉得传统IE太简单己经过时了。

但由于我国企业的基础工作本来就很薄弱,无法满足现代IE技术方法和先进的制造技术的要求,忽视经典IE的做法使得现代IE技术方法和先进的制造技术如同建立在沙滩上的空中楼阁。

就我国企业目前的管理水平,实施任何一项先进的IE技术的必要条件是:

掌握IE精髓,从实践做起,先进行经典IE,从基础工作做起。

基础IE体系如表1-2所示。

黎小平、胡家齐[18]认为企业IE的实施模式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IE的组织机构;

二是IE的实施策略。

由于IE在我国应用时间不长,IE对绝大多数企业来说还比较陌生,实施时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人员为企业推行IE做好长远规划、制定出具体目标,并统一领导各项具体的实施工作。

同时要有计划地进行IE知识和技术的培训为实施创造条件。

因此成立一个IE的专职机构是非常必要的。

企业IE的实施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高级阶段。

另外还要处理好IE实施中的几个问题:

研究与推广应用之间的关系、重视IE知识普及和培训工作、要增强成功实施IE的信心。

1.3IE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1.现在关于IE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种技术、方法的上,而较少系统的论述IE的学科体系或知识体系。

即使已有的IE学科体系或技术体系等,都是进行学术或理论上的讨论,而不是面向应用的,在实际中缺乏可操作性。

2.目前,IE学科的发展很快,涌现出了很多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所以有必要界定IE的知识范围,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使得IE的发展不背离IE的本质,以利于IE学科的发展。

3.近年来,随着项目管理研究与应用的深入,企业在许多方面采用项目管理思想,组织、管理企业资源完成既定目标。

另一方面,目前IE在企业中的实施也主要是以项目的形式开展,所以将项目管理的思想和原理引入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用以指导IE项目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现在还很少。

4.IE的学科特点所决定了IE的理论、技术在内容上包罗万象,但这也造成了企业在应用IE时无法弄清IE的本质,不知从何处下手。

另外,IE的理论、技术在层次上既包括微观范畴的技术,如对单个劳动岗位的分析;

又包括宏观范畴的技术,如对整个生产线、整个企业乃至整个工业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这就需要在IE实施过程中有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

1.4本论文的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本文采用系统研究与比较研究、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研究方法。

综合运用工业工程、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等最新研究成果,从诸学科的交叉视野出发,通过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