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六年级新版苏教版 科学上册全册教案集Word文档格式.docx
《秋季六年级新版苏教版 科学上册全册教案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季六年级新版苏教版 科学上册全册教案集Word文档格式.docx(1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5物体在变化时,构成物体的物质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
【教材分析】
《蜡烛的变化》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物质的变化》的第一课。
本课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蜡烛为主要研究对象,进一步探究物质的变化,发现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两大类(不提专业名词)。
本课教学内容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做一支蜡烛。
本环节让学生亲手做一支蜡烛,在感受制作快乐的同时,认识到蜡烛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产生新物质。
第二部分,先做蜡烛燃烧实验,通过观察干燥的烧杯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壁和白瓷碗底部的变化,认识到蜡烛燃烧后产生了水、二氧化碳、炭黑等新物质。
再通过对蜡烛熔化和蜡烛燃烧生成物的比较,认识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如条件允许,可以再做纸片燃烧实验,让学生加深认识)。
第三部分,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判断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变化属于哪一类,加深对物质两类变化的理解,同时意识到物质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已经认识了大量的诸如水、空气、土壤、动
植物、天体等物质变化的具体事实,对蜡烛液、固态的变化以及点燃后的变化也有一定的认知,但仅限于感性认知,对燃烧后产生的物质缺乏关注,缺少深层次探究物质变化规律的意识。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
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另一类会生成新的物质。
1.能从制作蜡烛和燃烧蜡烛的过程中,发现两类变化的不同。
2.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1.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2.体验实验获得证据、交流获得结论的重要。
1.能列举出物质变化的实例,体会人类生产生活对物质变化的利用。
【教学重点】
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
【教学难点】
寻找证据判断物质的变化属于哪一类。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
小瓷勺、烧杯、澄清石灰水、PPT课件。
学生材料:
蜡块、烛芯、模具、三夹板、小刀;
酒精灯、火柴、纸杯;
小铁勺、小瓷勺、烧杯、澄清石灰水;
湿抹布、记录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探究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探究意图
一、谈话导入,对“蜡烛”产生兴趣。
1.同学们,今年暑假你出去旅游了吗?
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奇怪的地方。
(播放视频:
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
2.你知道这是哪里吗?
那些栩栩如生的名人主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生:
蜡)不错,那些人物主要是用蜡制作的。
3.生活中,你知道哪些物品也是用蜡制作的?
4.今天,我们就用蜡来尝试做蜡烛,一起研究蜡烛的变化。
(板书:
蜡烛的变化)
说说去过哪些地方旅游。
生:
蜡。
蜡烛。
[设计意图:
通过谈话,巧用切合主题的视频,引起学生对本课探究对象“蜡”的兴趣,有效集中了学生课堂伊始的注意力,引发学生足够的探究兴趣。
]
二、制作蜡烛,认知到没有新物质产生。
1.蜡烛的构成很简单,由蜡和烛芯构成。
(手拿蜡块)怎么用这块蜡,做一根小蜡烛,你觉得需要怎么做?
2.为了加快熔化速度,可以先准备蜡屑。
切大约三分之一的蜡块就可以了。
3.接下来究竟如何制作呢?
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制作蜡烛的视频。
(播放视频)
4.你能简单说说制作蜡烛的步骤吗?
(学生交流,相机PPT出示步骤)
(1)切碎蜡块;
(2)点燃酒精灯,加热蜡屑;
(3)把蜡油倒入模具,插入烛芯;
(4)等待蜡油凝固。
注意事项:
别划伤、别烫伤。
5.除此以外,老师还有一些要求,PPT出示:
(1)分工明确;
(2)边做边仔细观察;
(3)及时记录发现。
(提示:
仔细观察每一点变化,如蜡块颜色、气味、大小、形状等,填在《制作蜡烛的发现》上)
6.听明白了吗?
那就开始吧。
(教师巡视,随时关注操作步骤和活动安全。
先看看整个班级情况,接着到个别小组指导,提醒完成后把工具及时放回原位。
)
(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讲述)
(1)蜡烛有个小洞:
哟你观察的真细致。
这个小洞是由于蜡油表面得张力引起的,就和我们曾经学过的水的张力是一样的。
(2)烛芯插入后会冒泡泡:
你观察的真仔细,连这个都被你发现了。
冒泡泡是由于烛芯表面的蜡遇到炽热的蜡油熔化导致的。
(3)慢慢熔化、慢慢凝固。
那有谁观察到蜡是怎样慢慢熔化的呢?
凝固呢?
你观察得真全面,真了不起!
(4)白-透明-白,你还注意到了这个,真细致。
(5)冒白烟、冒气。
这是蜡受热后变为蜡蒸气,上升后又变为蜡的固体小颗粒。
师:
在制作蜡烛的过程中,有哪些特征发生了变化?
哪些特征没有发生变化?
你的证据是什么?
把蜡块熔化……
切碎
学生观看视频,学习蜡烛的制作。
学生按要求分组制作蜡烛。
汇报交流发现。
切蜡块时,蜡块由大变小、形状改变;
加热蜡屑时,固体蜡块变成能流动的液体(蜡油);
把蜡油倒在模子里,蜡油又慢慢变成固体。
制作蜡烛是本课的重点,这一环节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小组合作意识,又能提高观察与思考的能力。
学生没有做蜡烛的经验,巧用提前录制的蜡烛制作视频,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直观了解整个制作过程,再用课件出示主要步骤及要求,进一步明确制作蜡烛的方法、过程与注意事项,保证了学生制作蜡烛的成功率,也为下一个下一步点燃蜡烛环节奠定基础。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能够非常直观地观察到蜡烛成型的整个过程,认识到整个过程并没有新物质产生。
三、燃烧蜡烛,发现有新物质产生。
1.剥去模具,把蜡烛插回橡皮泥里,邻近小组间相互展示你们制作的蜡烛。
2.谈话:
老师刚才观察了一下,你们的蜡烛形态各异,有圆的、方的、三角的,真不错。
你们想点燃它们吗?
3.点燃前老师有一些要求,出示要求:
观察什么?
观察蜡烛点燃前后的变化,并记录在《点燃蜡烛的发现》表格里。
4.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可以看、摸摸、闻闻等)
时间到。
谁来说说你们的发现?
(1)师:
你观察的真到位,火焰能够发出明亮的光芒。
光)
(2)师:
你观察真仔细。
蜡溶化又凝固的过程中,形状、形态发生了变化,但蜡还是蜡,蜡这种物质没有改变。
所以这是一种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边说边指板书)
(3)师:
蜡烛产生的热量使你感觉烫手!
热)你借助手来观察,真了不起。
(4)师:
连烛芯都没有漏掉,你的观察一定较全面。
(5)师:
一眼就被你看到了,不错。
除此以外还有哪些变化呢?
(6)师:
他看到了,你们看到了吗?
你观察真仔细,除此以外还有哪些发现呢?
你能把烟收集起来吗?
(学生提到蜡熔化、凝固,教师及时指出没有产生新物质)
(相机板书:
光、热、黑烟)
5.刚才我们都是用自己的感官进行直接观察。
科学研究常常还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事物。
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一些工具。
(1)逐个出示工具。
(出示白色小瓷勺、干燥的烧杯)
(2)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如何使用工具进行观察。
①用小瓷勺去接触蜡烛火焰,观察小瓷勺上的变化。
②集气瓶倾斜着放在蜡烛火焰上方约2厘米处,观察集气瓶内壁是否有水汽产生。
③这是澄清石灰水,它遇到二氧化碳会变成白色的物质。
把针筒内的澄清石灰水注入烧杯,摇晃均匀,使烧杯内壁沾上一些澄清石灰水,之后倾斜着放在蜡烛火焰上方约2厘米处,观察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是否变白。
6.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你们看明白了吗?
实验前仍然需要你们注意这三个要求。
(只要观察到现象,就及时把工具放回原位)
7.开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注意渗透:
手靠近火焰感觉到热,手摸小瓷勺也感觉到热)
8.谁来说说你们的实验结果?
炭黑、水蒸气、二氧化碳这些物质还是蜡吗?
水蒸气、二氧化碳……)
9.小结:
通过观察,我们又发现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变短了,同时产生了炭黑、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新物质,蜡的特性发生了改变。
产生了新物质)
学生剥去蜡烛磨具外面的壳子,并相互展示小组制作好的蜡烛。
学生观察点燃前后的蜡烛,并填写记录表。
学生交流发现
火焰。
蜡烛熔化、凝固。
手靠近烫手。
烛芯变黑。
蜡烛变短。
冒烟。
学生说说其他发现。
学生观察教师演示。
学生仔细阅读要求。
学生实验,观察并记录,
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剥模具的时间有长有短,他们相互分享“劳动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动手实验的热情,为点燃蜡烛做好充分准备。
点燃蜡烛,使其产生新物质,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学生认识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即化学变化的起点。
教学中先以学生的已有经验,运用感官直接观察,初步认识蜡烛的燃烧不同于加热蜡烛。
在此基础上借助工具进行观察,以“燃烧的蜡烛变成了什么”这一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讨论,并得出结论。
学生在观察、记录、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对物质变化的全新认知。
四、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
1.刚才我们经历了制作蜡烛和燃烧蜡烛的过程,那老师想考考你,制作蜡烛和燃烧蜡烛有什么不同?
没有产生新物质)
2.总结:
刚才我们通过做蜡烛和点燃蜡烛的活动认识了物质的两类变化:
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和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
学生讨论后交流
在两个实验后进行比较,发现两个实验的异同,从而理解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物质两类变化的认知。
五、探究其他物质的变化
1.探究纸张的变化。
(1)教师演示撕纸。
谈话:
老师把纸撕成碎片,这是什么变化?
你的依据是什么?
(2)教师演示烧纸。
老师把纸烧成灰,这是什么变化?
2.列举生活中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的例子。
(1)谈话:
你能说说生活中一些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的例子吗?
3.同学们真是生活的有心人。
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现象,请你分析一下,这些变化是产生还是化学变化?
(出示六幅变化图:
盐溶解于水、烟花绽放、盐酸滴在石灰石上、水的三态变化、铁水变成钢锭、火柴燃烧、石灰石遇盐酸冒气泡。
教师结合板书小结: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
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如蜡烛受热熔化;
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可以表现为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体、发光发热等现象,如蜡烛的燃烧。
学生观察教师演示实验,思考并交流。
学生讨论。
交流。
这一小环节承接燃烧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分辨撕纸和燃烧纸后的产物,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物质两类变化的认识。
科学离不开生活,从生活中搜集证据是科学探究过程的中重要一环,让学生学会搜集证据也是本课中教学目标之一。
此环节的教学,既巩固了前面所学的知识,也为学生继续分析判断物质的变化类型提供了依据、打好了基础。
六、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物质的两类变化,那你觉得物质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
研究各种变化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通过开放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让学生明白物质变化对生产生活有利也有弊,研究各种变化的目的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同时,也为接下来“铁钉生锈”等内容教学作铺垫。
【板书设计】
1.蜡烛的变化
蜡块→蜡油→蜡烛没有产生新物质
光、热
蜡烛黑烟产生了新物质
水蒸气
二氧化碳
……
苏教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上册2铁钉生锈(平铺式教案)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制作、实验验证、查找资料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科学探究
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
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技术与工程领域”的高年段要求。
1.5 物体在变化时,构成物体的物质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
3.2 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混合物质。
16.2 工程和技术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17.2 技术包括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法、程序和产品。
认识生活中防锈等技术的应用。
《铁钉生锈》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物质的变化》的第2课。
通过本单元第1课《蜡烛的变化》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物质变化的种类。
本课带领学生具体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进一步理解铁钉生锈产生了新物质,并通过控制变量实验,提升学生科学探究水平。
钢铁生锈是一个普遍现象,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生产的钢铁大约有1/4被锈“吃掉”。
不仅如此,还会因为设备锈蚀,引起停工停产,产品质量下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研究铁生锈的原因及防锈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以学生熟悉的铁钉生锈为例,让学生探究铁钉生锈的过程,明白铁钉生锈的原因,进而理解各种防锈方法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本课教学内容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以铁钉为引子,让学生用眼看手摸的方法,初步认识铁锈在颜色、光滑度、软硬等方面的特征,知道铁锈是红褐色、比较松软、容易脱落的一种物质。
其次,引导学生说说在哪里见过生锈的铁制品,从而了解生锈现象广泛存在及生锈与铁制品所处的环境有关。
第二部分,研究铁锈和铁的不同。
教材提供了用锤子敲、用砂纸磨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发现铁锈与铁的不同,从而确定它们不是同一物质。
第三部分,运用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铁生锈的原因。
这部分内容由两个活动组成:
第一个活动是探究铁生锈的条件,第二个活动是做铁锈生成实验。
教材提供了范例,意在引导学生按照科学探究的过程进行,即从提出问题“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
”开始,到作出假设“铁在水里容易生锈”,然后制定实验方案,在观察现象和交流研讨的基础上,得出结论“铁在有水和空气的条件下容易生锈”。
这个活动非常重要,它不仅让学生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更重要的是落实本单元科学探究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评价等高阶思维能力。
第四部分,教材提供五幅图片,介绍各种防锈方法及蕴含的科学道理。
学生经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已经认识了大量的诸如水、空气、土壤、动植物等物质变化的经验和认知,但这些对物质变化的认知大多停留在表面。
本单元将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知进一步引向深入,在对蜡烛变化的研究中,学生已经总体认识了物质变化可以分为两类:
一种是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另一种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本课要引导学生对铁钉生锈现象的探究,进一步认识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铁生锈虽然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但学生对铁锈的认识非常笼统、模糊。
课堂上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生锈铁制品,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对铁锈和铁进行比较,明确认识铁锈是不同与铁的一种新物质,从而理解铁生锈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实验设计和探究的能力,在研究铁钉生锈的原因时,要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特别是实验设计过程,要让学生充分交流,积极反思,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实验设计,充分体会合作、交流、分享的重要意义。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持续观察,认真记录实验现象,积极表达分析结果,从而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养成尊重事实、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
联系对生活中防锈方法的观察,分析其中的防锈原理,体会关于物质变化的知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积极作用。
1.知道铁钉生锈是一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2.通过实验,知道铁与水和空气接触容易生锈,了解防锈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1.能用多种方法研究比较铁锈与铁的不同。
2.会设计实验探究铁钉生锈的原因,并能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3.能够持续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认真记录实验现象,表达分析结果,提出防锈建议。
1.在科学探究中,能意识到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2.在探究铁钉生锈原因的实验方案设计中,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积极反思,不断修正。
1.认识到铁生锈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2.结合生活中常见的防锈实例,寻找其中的原理,并积极思考是否可以进行改进。
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设计实验并能坚持观察记录。
课件和视频。
生锈的铁制品,不生锈的铁制品,放大镜,小锤子,砂纸,检测电路,铁钉,塑料试管,水,食用油,一次性滴管,标签,橡胶手套。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认识生锈现象
1.出示生锈的铁钉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铁钉,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锈了)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表面颜色等)
2.你能找出图中生锈的铁制品吗?
(表面有斑点)
3.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铁生锈的现象?
(什么?
哪里?
小结:
看来,铁生锈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铁制品生锈的部分叫铁锈。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铁生锈的问题。
揭题:
铁钉生锈。
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生锈铁钉引入,引导学生观察并回忆生活中铁制品生锈的现象,关注铁生锈这一话题。
二、研究铁锈和铁的不同
1.谈话:
刚才我们看到的铁锈和铁是同一种物质吗?
为了更准确地认识,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观察比较。
2.出示材料:
生锈的铁制品和没有生锈铁制品
为了更好地实验,小组先讨论:
可以从哪几方面进行观察比较?
可能需要什么工具?
交流观察的方法、工具的使用及要点。
(1)从颜色、光泽、硬度等方面进行比较。
(2)借助小锤子、砂纸、放大镜等工具。
3.活动要求:
由易到难,有序操作;
小组合作,及时记录。
实验时注意安全,避免皮肤直接和铁锈接触受伤。
小组活动,及时记录发现。
汇报交流。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铁锈是一种暗红色的疏松物质,容易剥落,它和铁有很多不同。
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我们把铁生锈的变化就叫做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4.铁生锈有什么害处?
(易断,强度下降,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变成废品)
说一说,读一读铁生锈危害的小资料。
铁生锈以后就会失去铁的特性,生锈是人们不希望发生的事情。
通过使用多种方法观察比较铁锈和铁的不同特点,使学生了解铁锈和铁不同,铁生锈是一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通过铁锈和铁不同性质的比较,以及生锈危害资料的拓展阅读,使学生意识到生锈会影响铁制品的正常使用,甚至危害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产生寻找生锈原因的迫切需要。
三、实验探究生锈的原因
铁怎么会变成铁锈呢?
什么条件下,铁容易生锈?
(1)铁生锈可能与空气有关。
(2)铁生锈可能与水有关。
(3)铁生锈可能与空气和水都有关。
2.小组讨论:
可以怎样进行实验。
各小组选择相应的条件进行假设,设计方便操作的实验方案。
3.交流实验方案,引导控制有水和无水,有空气和无空气等实验条件。
4.小组组装实验装置。
(1)没有水:
将铁钉放在试管中,加入干燥剂。
(2)一半水一半空气:
将铁钉放入试管中,加水至铁钉的一半。
(3)浸在水中:
将铁钉放入试管中,加水淹没铁钉,再滴入两滴食用油。
5.小结:
铁生锈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的假设是否正确要过几天后才能见分晓,接下来的时间里,请同学们每天观察,及时记录变化,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对铁生锈环境的观察,提出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作出对铁生锈原因的假设,并控制条件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和分享,修正完善实验方案,并组织实验实施,让学生能完整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自己寻求问题的答案,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
2.铁钉生锈
空气?
水?
第二课时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