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管理研究》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02293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9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管理研究》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宏观经济管理研究》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宏观经济管理研究》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宏观经济管理研究》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宏观经济管理研究》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管理研究》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

《《宏观经济管理研究》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管理研究》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宏观经济管理研究》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

政府是一个多部门、多层次、纵横交错的复杂组织体系。

横向看,政府系统由诸多政府部门组成;

纵向看,由若干上下层次的政府组成。

政府系统的横向分列结构

政府(三大系统)

部门部门部门部门部门

政府系统的纵向分层结构

中央省、自治区、市地市县市乡镇

(二)政府体系的内部协调

政府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决定政府宏观管理效率。

1、决策机构与执行机构之间的协调

2、政府各层级之间的协调

3、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

(三)政府天然成为宏观经济管理主体的原因

1、政府是最能代表社会共同利益的公共机构

2、政府掌握最充分的公共权力资源

3、政府拥有最强大的公共信息系统

4、政府经济行为对宏观经济具有特殊影响力

(1)政府购买或消费行为对宏观经济的特殊影响

(2)政府投资或供给行为对宏观经济的特殊影响

二、政府的角色和职能演进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上,政府的角色经历了从“守夜人”到“经济干预者”的转换,政府职能也随之发生转换。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定位及其演进

1、作为“守夜人”的职能

(1)保护社会不受外来侵犯;

(2)保护社会上每一个人不受其他人侵害或压迫;

(3)保证公共产品的供应。

2、作为“全面干预者”的职能

从社会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

在经济领域,从市场监管扩展到宏观调控。

政府角色转化过程实际上是政府职能扩张和强化的过程,但政府职能扩张和强化是有限度、有规则的,随条件变化而调整。

(二)我国政府职能的转换

1、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政府职能随之转变。

从“无限责任政府”到“有限责任政府”;

从微观干预为主到宏观调控为主;

从经济管理为重到社会管理为重。

2、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府机构改革互为前提,必须结合推进。

3、继续推进我国政府职能转变。

三、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和手段

(一)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目标

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主要围绕四个基本目标展开。

1、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2、物价稳定。

物价稳定是指物价水平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变动。

3、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指没有非自愿失业,或者说是在一定货币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可以得到就业的一种社会就业状况。

充分就业与某些失业现象的存在并不矛盾,如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

4、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主要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外汇收入和支出的相对平衡。

(二)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之间的关系

1、目标之间的统一性

2、目标之间的矛盾性

宏观管理的着眼点就是协调四大目标之间的关系,寻找目标之间的均衡点。

(三)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手段

1、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是国家通过调节经济变量来影响微观经济行为,并使之符合于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的一切政策措施的总和。

2、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立法和司法调节经济活动的强制性措施。

3、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是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凭借政权的力量,通过制定和下达指示、命令、规定等,直接干预经济生活的种种措施。

宏观管理的过程,也就是各种手段配合运用的过程。

第三讲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及其治理

主讲人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尹文书

一、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

(一)经济波动

1.经济波动的概念

经济波动是指经济总量扩张与收缩变动的一种经济运动现象。

经济波动经常通过用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变化来观测。

经济波动中的扩张与收缩就是实际总供给趋向于高于或低于潜在总供给的运行状态。

2.研究经济波动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二,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第三,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决策的正确性。

(二)经济周期

1.经济周期的概念

经济周期是指因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爆发而使社会再生产呈现危机、萧条、复杂和高涨的周期性的运动过程。

2.经济周期的阶段

经济周期表现为危机、萧条、复苏、繁荣四个阶段。

3.经济周期波动的类型

a.经济周期的长度类型

(1)短周期。

平均长度为3-4年的周期波动被称为之短波周期,又称之为基钦周期。

(2)中周期。

长度为9-10年的周期波动为中波周期,也称之为朱格拉周期。

(3)长周期。

长度为50-60年的周期波动为长波周期,也称之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b.古典周期与增长周期

经济总量绝对水平的波动属于绝对经济周期波动,也称古典周期。

经济增长率上升与下降的交替运动属于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周期波动,所以称之为增长周期。

(三)中国的经济周期波动

1.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表现

改革开放前呈高增长、大滑坡、高增长形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呈现扩张、收缩、扩张形态。

2.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

第一,经济增长率呈现出频繁而大幅度的波动。

第二,经济波动总体上看都是短周期波动。

第三,既有增长周期,也有古典周期。

第四,出现了少有的“宽带现象”。

第五,经济运行的周期变化与体制转轨密切相关。

二、经济周期波动的形成机制

(一)经济周期波动的形成因素

1.货币因素

货币因素理论是根据货币信用的波动解释经济周期,其主要观点是:

经济周期是一种纯货币现象,经济高涨与衰退、繁荣与萧条的交替都根源于货币。

2.投资因素

(1)货币投资过度论。

认为投资过度与经济结构失衡的状态之所以反复出现,其原因在于货币因素。

(2)非货币投资过度论。

认为经济周期主要产生于资本品生产的变动。

3.加速原理

认为经济扩张的动力来自于消费方面而不是投资方面,经济周期波动的主导因素是消费品需求的变动。

4.技术创新因素

这种理论用技术进步和生产经营中的创新活动来解释经济周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5.消费因素

以消费不足来解释经济周期,最早见诸于19世纪的马尔萨斯。

6.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对于经济周期的分析特点是,强调心理因素对于经济过程的影响力。

其实质是一种预期。

7.农业因素

最典型的是杰文斯的“太阳黑子理论”。

(二)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成因

1.农业与经济周期波动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大国,农业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相当明显。

农业对于经济波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产品、要素、市场等途径来体现的。

2.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周期投资

在工业化进程中,大规模的投资与经济周期波动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在经济扩张阶段,投资的急剧扩张带动工业生产的急剧扩张。

在经济收缩阶段,投资的减少与生产的下降又紧密相联。

3.产业结构与经济周期波动

总量矛盾的深层基础是结构问题,产业结构失衡与调整是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深层原因。

4.经济体制、经济政策与经济周期波动

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也是影响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因素。

5.对外经济关系与经济周期波动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依存度的上升,对外经济关系也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产生直接影响。

三、经济周期波动的治理

(一)经济周期波动的危害及其治理

1.经济周期波动的危害性

剧烈的经济周期波动会延缓经济增长速度,有时还可能导致经济的停滞甚至倒退。

2.经济周期波动治理的有效性与局限性

a.政府治理经济周期波动的有效性

西方国家对经济周期波动治理的有效性问题虽存在不同看法,但从总体上看,对于政府干预的有效性还是给予肯定的,只是强调干预的政策和方法不同。

b.政府治理经济周期波动的局限性

第一,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经济决策的差异性。

第二,经济周期治理的政策选择受到可选择空间的限制。

第三,经济政策调节的滞后性。

第四,经济政策调节的内在制约。

(二)经济周期波动治理的政策措施

1.“顺周期”或“逆周期”的治理政策。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运用。

3.周期内常规治理与年度“微调”相结合。

第四讲宏观经济计划

一、宏观经济计划的性质和特点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计划管理的必要性

1.计划是管理的基本职能;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并不否定计划管理本身存在的合理性;

3.市场缺陷要求计划管理;

4.加强计划管理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宏观经济计划的性质

西方市场经济的管理模式大多为政策主导型。

我国则是计划主导型宏观管理模式。

在计划主导型的宏观管理模式中,计划既是宏观管理的基本依据,也是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

计划在宏观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是导向作用;

二是协调功能;

三是资源配置作用。

(三)宏观经济计划的特点

一是宏观性;

二是战略性;

三是政策性。

二、宏观经济计划体系

(一)宏观经济计划类型

1.经济发展计划、社会发展计划、科学技术发展计划;

2.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3.综合计划和专项计划;

4.国家计划和部门、行业计划。

(二)宏观经济计划指标

1.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2.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3.综合指标、结构指标和单项指标;

4.指令性计划指标与指导性计划指标;

5.经济发展指标、社会发展指标和科学技术发展指标。

(三)宏观经济计划的文件体系

1.计划报告;

2.政策性文件;

3.计划表。

三、宏观经济计划的编制

(一)计划编制程序

1.程度分析和预测阶段;

2.计划轮廓设想阶段;

3.计划草案的编制阶段;

4.审核调整阶段;

5.审议下达阶段。

(二)形势评估和趋势预测

1.形势分析的基本要点

形势分析需要把握好几个环节:

一是经济发展阶段;

二是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矛盾;

三是经济运行的社会环境;

四是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

形势分析中需要把握的几项主要经济指标:

一是经济增长率;

二是物价水平;

三是失业率;

四是外债规模;

五是财政赤字状况。

2.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不但要搞好经济预测,还要搞好社会预测和科技发展预测;

二是不但要搞好短期预测、中期预测,还要搞好长期预测;

三是不但要搞好定性预测,而且要搞好定量预测。

(三)计划编制的根本方法

计划编制的根本方法,是搞好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

1.综合平衡的主要任务

一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二是搞好人财物三大平衡和人财物之间的平衡;

三是合理确定国民经济的主要比例关系;

四是搞好地区经济布局。

2.综合平衡的原则

一是实事求是的原则;

二是瞻前顾后、统筹兼顾原则;

三是量力而行、留有余地原则。

(四)建立健全计划编制过程中的社会参与制度

1.经济行为主体的多元化,要求提高计划的社会参与程度;

2.宏观经济计划本身的协调导向功能要求提高计划编制过程中的社会参与程度;

3.更好地发挥计划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也要求建立社会参与制度。

四、我国计划管理体制的演变与改革

(一)高度集中计划管理体制的形成与演变

1.计划管理体制的形成阶段;

2.第一次权力下放阶段;

3.强化集中统一阶段;

4.第二次权力下放阶段。

(二)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进行的改革

1.重点进行农村改革阶段

1979-1983年,改革的基本原则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2.全面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阶段

1984-1988年,逐步确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新机制。

3.治理整顿阶段

1989-1991年,中央确定了进行三年治理整顿的基本方针。

4.大力推进改革开放阶段

1992年后,确立了不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为计划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三)计划管理体制的深刻改革

1.计划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

2.计划内容和计划形式的根本转变;

3.计划调控手段的相应转变。

(1)充分发挥信息导向作用;

(2)建立以指导性计划为基本形式,以经济、法律为主要调节手段的计划调控体系;

(3)把政策性投融资作为国家实施产业政策的重要手段;

(4)重视国家储备和国家投放对市场的调节作用。

第五讲产业政策

一、产业政策及其由来

(一)什么是产业政策

1、产业

产业是由同类企业集合而成的经济门类。

产业划分的通行做法“三次产业”划分。

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规定是: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2、产业政策P135

产业政策是政府对一定时期的产业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措施的总和。

“干预”包括规划、调整、引导、促进、保护、扶持、限制等含义。

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等。

产业政策的特点:

中长期政策、结构性政策、供给管理政策。

(二)产业政策的由来

作为政策概念于50年代初由日本最先提出。

70年代被国际经济组织和许多国家所重视,成为普遍接受的经济学概念,并作为宏观经济政策运用于政府宏观管理实践。

二、产业政策的类型

产业政策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

(一)产业结构政策P144

是政府用以推动产业结构演进升级的各种政策措施。

是产业政策体系中的核心政策。

其主要作用:

1、推动产业结构演进升级。

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趋势):

(1)三次产业结构演进升级规律

劳动力按一、二、三产业顺序渐次转移(经济发展的重心相应转移)

(2)工业结构演进升级规律

一是重工业化规律。

在工业化进程中,资本资料工业比重上升,消费资料工业比重下降,轻/重=系数呈下降趋势。

工业发展重心转移。

二是高加工度化规律。

在科技进步作用下,加工组装工业比重上升,采掘及原材料工业比重下降,整个工业的加工程度呈不断提高趋势。

2、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利用产业结构政策规划和促进主导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主导产业的选择。

选择的主要依据:

(1)资源优势。

(2)市场前景。

(3)技术支撑力。

(4)关联效应。

(二)产业组织政策P152

政府用以调节产业内部企业间关系的各种政策措施。

产业组织政策的主要功能:

1、鼓励竞争(----竞争效率)

2、促进集中(----规模效益)

两类政策相辅相成。

(三)产业布局政策P162

政府用以促进经济资源在地区之间合理分布的各种政策措施。

产业布局政策的主要功能:

通过促进资源在地区之间的合理流动,实现资源在空间上合理配置,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我国产业政策的历史回顾

(一)我国产业政策演变的大致过程

我国正式使用“产业政策”的概念较晚(1989年),但并不否定我国一直存在产业政策。

1、“一五”时期

经过3年经济恢复,1953年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主要任务是集中建设156个项目。

产业政策的重心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一五”结束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基本建立。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产业政策思路符合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工业比重、重工业比重上升)。

2、“大跃进”和经济调整时期

(1)“大跃进”时期。

提出“赶英超美”。

产业结构急剧变动,产业政策出现重大偏差:

以钢为纲;

建立地方独立的经济体系。

片面理解工业化,把优先重工业变成钢铁独大。

产业结构扭曲。

(2)调整时期。

1961年起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调整,首先是产业政策调整:

大力发展农业;

压缩基本建设规模;

对企业实行“关、停、并、转、迁”。

3、“文革”时期

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备战备荒”。

产业政策的着力点:

“三线建设”;

继续实行“以钢为纲”的政策;

发展“五小”工业;

发展石油工业和石化工业。

4、改革开放以来

70年代末开始实施“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

产业政策发生明显调整。

先后强调产业发展的重点有:

(1)加快农业发展。

(2)优先发展轻工业。

(3)发展乡镇企业。

(4)加强交通运输和邮电建设。

(5)加快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

(6)大力发展建筑业。

(7)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二)结论

(1)制定和运用产业政策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2)制定和运用产业政策必须顺应规律,但不能超越规律。

四、我国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政策思路

产业结构包括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各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产业结构合理与否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及其调整

1、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

从产业之间关系看,我国第一产业基础脆弱,第二产业大而不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从产业内部关系看,第一产业,狭义农业即种植业比重偏大。

第二产业,重化工比重偏大。

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

2、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思路

加强第一产业;

提高第二产业;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2005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明确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原则、方向和重点。

(二)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及其调整

1、主要问题:

(1)行业垄断。

(2)真正大而强的企业少。

2、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的政策思路

(1)打破行业垄断;

(2)培育规模化企业。

(三)地区结构不合理及其调整

地区结构趋同,产业布局不合理。

2、产业布局调整的政策思路

解决结构趋同问题的政策思路:

重点解决重复建设问题。

(1)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2)转换投资主体。

(3)建立国有投资责任追究制度。

解决地区差距问题的政策思路:

重点解决差距过大问题

(1)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2)东部发达地区对口支援西部不发达地区。

(3)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东部崛起战略。

第六讲就业政策

促进就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之一。

促进就业的各种措施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就业政策。

西方国家历来重视就业问题。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各国失业率上升,居高不下,政府更加重视就业问题,促进就业的政策力度明显加大。

一、就业水平的测定及失业的经济社会影响

(一)就业水平的测定

1、就业率。

衡量就业率的具体指标有两个,即总人口就业率和适龄人口就业率。

前者为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的比率,后者为就业人口与全部劳动适龄人口的比率。

2、失业率。

失业率是失业人口占全部现实劳动力人数的比率。

(二)失业的经济社会影响

1、不利影响

失业会直接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使失业者及其家庭收入下降,影响失业者情绪;

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影响政府威信。

2、有利影响

保持一定的失业率,有利于保持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

避免社会生产成本过快增加,保持整个经济的活力。

二、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P298

(一)人口因素

1、人口总量。

人口多少是劳动力供给量大小的基础。

2、人口结构。

人口的年龄结构影响劳动力的供给结构,进而影响劳动力供给量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3、人口质量。

人口质量越来越明显地成为影响劳动力供求关系的重要因素。

(二)经济因素

1、经济规模。

一般来说,经济规模大,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就大,反之亦然。

2、经济增长速度。

经济增长快,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就大,反之亦然。

3、经济结构。

一二三产业结构不同,不同所有制结构不同,经济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就不同。

(三)教育因素

一国或一地区的教育水平,决定该国或地区人口的总体素质,进而决定劳动力的素质。

而劳动力素质的高低影响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或结构急剧变动时期的整体就业水平。

(四)科技因素

科技进步的速度加快,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增长吸纳劳动力的弹性较小。

科技进步成为排挤劳动力的因素;

另一方面,科技进步可以促进新产业形成,创造新的的就业岗位。

(五)收入因素

收入水平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是有层次的。

在劳动者的收入仅能维持基本生活需求的阶段,劳动力的供给会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

在劳动者的收入不仅能保证基本生活需求,而且能保证劳动者及其家庭有能力消费闲暇的阶段,是否增加劳动投入就取决于劳动者对工作和闲暇的选择,如何进行选择进而对劳动力产生何种影响,通常取决于收入水平提高的幅度;

在劳动者的收入使劳动者及其家庭变得比较富裕时,一般来说,收入水平的变动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减弱。

三、我国就业形势与缓解就业压力的政策思路

(一)我国的就业形势

1、我国就业形势的判断

以失业率为一般标准来判断,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曾出现过两次失业高峰。

第一次出现于改革开放初期,1979年待业人数56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5.4%。

主要原因是知青集中返城。

1962-1977年上山下乡知青累计达1700万人。

第二次高峰出现于本世纪初,2003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主要原因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大量职工下岗分流,1996-2002年下岗职工累计达2800万人。

第三次出现于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发生期间。

2009年末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为近5年来最高。

2012年目标:

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实际为4.1%。

2、分析和判断我国就业形势必须考虑的特殊因素

(1)失业率的内涵。

失业率是分析和判断就业形势的一般或基本标准,也是国际标准。

我国失业率长期低于发达国家。

应该看到,我国目前失业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