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刘全保主干形果树辨证管理秘笈文档格式.docx
《整理刘全保主干形果树辨证管理秘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刘全保主干形果树辨证管理秘笈文档格式.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壮偏旺的枝在发芽前可促发牵制枝。
基部保留两个芽环切促发。
如果是虚旺枝,坚决不能在基部搞牵制枝。
如筷子前端粗粗的环切一圈;
超过香烟粗的再切一圈;
小姆指粗的切三圈。
中间间隔为宽韭菜叶的宽度。
三年的枝,要细致管理。
高度超过2.5米的枝,上部全部刻芽使其成花;
横向枝超过60厘米长度的,要整枝下垂。
无论矮化砧与乔砧,短枝密度相同。
按照这样管理,主干树形建造基本完成。
“全保主干形”的树形建造比较简单,基本不用剪刀修剪,而用手整枝成形,营养浪费极少,花芽质量高,主要用于高密度果园栽培。
“全保主干形”适合株行距2×
4米、2×
3米、1×
2米,甚至更密的密植果园。
它有一个强壮的主干,主干净上直接着生着3至5厘米至60厘米长短不等的50至60个横向枝,这些枝与主干的粗度比都与主干远远拉开,结果后多呈自然下垂状。
干高40至60厘米,树冠直径小于1.3米,树高2.5米左右。
树体评议:
“全保主干形”曾被称为“超细长纺锤形”和“优良主干形”,它与细长纺缍形很相似,只是比细长纺锤形上的横向枝多得多,且细得多,重要的是横向枝都不长,即所谓单轴而不延伸。
“全保主干形”的果实围绕中干结果,受光均匀,果实大,大小均匀。
“全保主干形”果树图:
用抽枝宝在主干40至60厘米以上,每隔2个芽点一个小芽,第二年发芽前对促发出来的枝,根据不同的枝势进行管理,对未萌发的芽全部刻芽,中干新生段管理同第一年。
以后管理相同,结果后枝条呈下垂状。
第二节五类枝势划分
通过20多年来对不同区域、不同树种与品种、不同管理手法在不同树木形上反映出来的表象,依据中医医学的辨证施治理论,顺应果树自身成形动力,在综合分析、细致观察、反复试验的基础上,基本定型一整套技术系统。
20世纪80年代以前,树势的划分一直沿用旺盛、中庸、衰弱三类划分方法。
在辩识上是通过长、短、粗、细加以区分,而且当时栽植的苹果树密度都较小,亩植十几株或多一点。
品种普遍是青香蕉、黄香蕉、红香蕉、国光、红玉、倭锦等。
20世纪80年代,红富士苹果引入我国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采用原来的各种管理方法,包括环剥、环切、扭梢、摘心、拉枝、地下清耕、肥水管理等,效果都不理想。
主要问题是生长快、成花难、结果晚。
怎样才能使长势减缓,分生出大量的短枝呢?
当时认为最有效的办法是见芽就刻,但实践中发现,采取这种办法有的效果好,有的效果差。
为什么同样长短、同样粗细的枝,效果不一样呢?
经过长期观察发现,芽的质量不一样,表现出来的效果就明显不同。
有的芽刻出来当年就能成串花,有的成了长枝,有的刻不出来,有的刻出来枝粗,有的刻出来枝细。
为了不让刻出的细小枝再长,我的发芽前期把顶尖掰掉,结果在多年地下生草的果园大都成了花。
意外的发现,更坚定了我对果树栽培理论进一步研究探索的信心。
查阅了大量的红富士栽培资料,我没有找出理想的答案。
当时正担任医生,对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后,得出了结论:
把树势划分为三类是不全面的、模糊的。
怎样重新划分,怎样确定进一步研究分析的基本点呢?
观察发现,在一个枝条上的各类芽离体后只有5至7片叶,5至7天停长,以后不再长的枝是最好的、最矮化的,能成花的枝,划定为壮枝。
这个标准是依据高质量的顶芽为基点。
这与原来说的中庸枝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用辨证思维观察分析,偏离这个标准的,不是不足就是有余。
不足者还要看不足的程度,以叶片来划分:
壮为5至7片叶;
不足者3至4片叶为弱;
只有两片叶,而且同母枝已离而不分,体积很小,这类比弱更弱,把它划定为衰弱。
再向细处观察,只有一片叶的,大都是当年或多年生枝,几乎看不到芽痕,这不是枝而是芽。
我将此定义为:
双叶为枝,单叶为芽。
这就有了芽与枝的分界线。
这一发现对后来矮化观点的确立极为重要。
用这种办法划分,一年生枝的腋花芽就不能叫芽,而应当叫当年生变态枝;
当年生花枝已不能是一条枝,应称为串枝。
枝再由壮向上划分,凡是8片叶以上者,就是不稳定枝,还在不断地生长,而且有长有短,长者可达一米以上,短的3至5厘米,质量明显不同,有的芽饱满,不论长与短,应把它称做旺枝。
芽质不饱满者决不能叫旺。
因为营养不足还要长,按中医理论应叫虚旺。
这样划分下来以后,用中医辨证理论分析,就得出了“不足者补,多余者泻”(中医讲“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管理依据。
果树上不足者就是弱枝、衰弱枝,是不需要管理的,要靠势力补充,整枝弱用人工补势,有强有弱的以强补弱。
有余者绝对不能补势而应泻势。
泻势就是通过刻芽分散极性,稳势成花。
实践中,每种势还表现出强弱差别,又可划分为“不足”与“有余”。
这就成了15种枝势。
细分之后的管理工作没有任何增加,只有管理工作过程中轻重有别、造伤轻重有度、下垂角度不同而已。
以上只谈了五类枝势的划分,而实践人们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个复杂的、枝集中在一株树上的体现,这就叫树势。
15种枝势加上一个15种枝势组成的树共为16种,这叫树势的表象。
而在实际工作中,只有两类需要人为调整。
一类是旺枝,一类是虚旺枝,其他是不用人为管理的。
附表是五类枝势划分及辨识标准。
类别
项目
叶片特征
停长时间
叶片数量
厚度、大小
颜色
内涵资产定价法基于这样一种理论,即人们赋予环境的价值可以从他们购买的具有环境属性的商品的价格中推断出来。
亮度
旺枝
2)按发布权限分。
环境标准按发布权限可分为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和行业环境标准。
8片以上
厚大
浓绿
有光泽
在评估经济效益不能直接估算的自然资源方面,机会成本法是一种很有用的评价技术。
机会成本法特别适用于对自然保护区或具有唯一性特征的自然资源的开发项目的评估。
早长晚停
综合性规划
(1)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
壮枝
5至7片
厚中大
浓绿适中
光泽好
早长早停
弱枝
3至4片
1)采取防护措施。
薄小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和内容浅
光泽较差
晚长早停
衰弱枝
2片
3)选择价值。
选择价值(OV)又称期权价值。
我们在利用环境资源的时候,并不希望它的功能很快消耗殆尽,也许会设想未来该资源的使用价值会更大。
更薄小
更浅
几乎无光泽
刚出就停
虚旺枝
规划编制单位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专项规划,应当在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采取调查问卷、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公开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
浅淡
无光泽
(三)环境价值的定义晚长晚停
当前果园密闭已成通病,严重制约着果业的发展和果农的增收。
造成的原因,除了人们没有按果树的生长规律管理,以及盲目用剪马造形外,关键是没有把握每个枝势、每株树势。
认不清、吃不准,仅依据枝的长短来认识和管理,忽视了管理的对象是在不断变化的。
所以工作是无的放矢,除了有的果树自身向良性方向转化外,大多数管理是亡羊补牢。
枝势与芽势在树上为树势,有形无势是死树。
形是千姿百态的,是在不断变化的,只有将五类枝势真正分辨清了、认准了,实践中才不至于出现失误。
为便于记忆,我将五类枝势的表象编成顺口溜,可供大家参考。
(1)非煤矿矿山的建设项目(注:
对煤矿建设项目有单独特别规定);
旺枝:
旺枝前强后不弱,早长晚停长枝多。
壮枝:
枝条短粗内外一,早长早停二次(秋梢)稀。
弱枝:
弱枝普遍营养差,对比没有壮枝大;
长得不早停得早,叶片果子都弱小。
衰弱枝:
衰弱枝势很少见,满树开花全落完。
虚旺枝:
内细外细长短细,上下枝条都软气;
晚长晚停不抗逆,落叶时间不整齐。
第三节八项控冠技
认清了枝势,辨明了树势,在实际运用中还需要顺应果树自身的成形动力加以适时、有效的调整,达到平衡、稳定,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
这种方法就是八项控冠技术,也就是依势定法,这是辨证管理的关键技术。
这八项控冠技术是:
1、早春刻芽
刻芽应在发芽前刻,对象是一年生旺枝和中干上没有萌发的芽。
横向枝背上芽在芽后刻,侧下芽在芽前刻。
直立枝,见芽就刻,位在芽上。
改造后芽质弱的大枝全在芽前刻,中干在芽上刻。
刻牙要刻成月牙形,由于月牙形像人的眼,所以也称目伤。
水平枝刻芽后,由于背上芽有优势,而在芽后伤,限制了优势的发挥。
背侧下的芽处于弱势,在芽前刻伤后,增强了芽势。
阴阳有别,增下减上,本枝就平衡了,力量就平均分解了。
由于侧下芽萌发早,牵制了背上芽的势力,使背上芽长势缓慢,冒条就不容易了。
刻芽要采用正确的手法操作,注意力度,操作不当会将表皮与木质层拉脱离,不利于伤口愈合。
一个旺条上的芽势也是不尽相同的,势弱要重刻,势强要轻刻,背上芽势强,在芽后轻刻,背下芽势弱,芽前要重刻。
刻芽时工具也很重要,最好用丫字形环切刀为好,既轻便,又不伤枝,工作速度又快。
2、强弱交接处环切
强弱交接处环切,是针对二年生以上的虚旺枝,在每次枝条营养生长前进行。
具体部位是后部有短弱枝,前部有壮旺盛枝,在壮旺的背上枝后部,也就是弱枝的前部。
根据粗细程度环切1至3道。
筷子头粗的切一道,烟头粗的切两道,小姆指粗的切三道,中间间隔为韭菜叶的宽度,注意必须切透,否则无效。
3、抑顶促萌
抑顶促萌就是控制顶端生长,增虽本枝积累,有利于培养壮枝及形成花芽。
管理时间在发芽前,工作对象是虚旺小枝,5至15厘米长的枝掐掉顶芽。
15厘米以上的枝掐掉顶芽后,隔5至6个芽再转一下枝。
枝条长就多转几处。
寒冷地区怕冻伤。
转枝可以在刚发芽间进行。
此项工作是解决虚旺枝不易成花的最有效手段,效果非常理想,一次工作可长期受益。
4、摘心去叶
摘心去叶的对象,是当年生虚旺小枝。
估计生理停长期不会停长的枝。
其原理是掐去顶端生长点,再去掉几片嫩叶,减少赤霉素含量,相对增加脱落酸、乙烯的含量,以控制新梢生长,增加积累。
只摘心不去叶,只能暂时抑顶尖生长,但嫩叶片中的赤霉素和由根系输送的赤霉素,又会在顶端和经二第三个芽上重新生长新梢。
这样新梢不断生长,没有营养积累就难以成花。
所以说,摘心去叶是一项工作的两道程序。
摘心又去叶,顶端不会乱长,去叶后留下的和一、二片叶由于积累增加,部分可以形成一两个优质花芽。
此项工作的关键前提,是针对15厘米以内的虚旺小枝。
如果更长的,隔5至6片叶用手转一下枝。
枝粗者在基部再力度较大的转一下,目的是使本枝当年成花。
摘心去叶要在每次生理停长前进行。
运城地区苹果树每年有三次生理生长阶段,生理停长时,就是每两次生理生长之间暂停生长的那个时间。
各地物候情况不同,要依据当地物候自身停长期来判断。
去叶时要注意留柄。
此项工作是在虚旺树生长期,迫使部分顶芽成花的辅助措施,在认不准树势时不要进行,特别是较粗的虚旺枝,一搞就乱。
5、转枝节造伤
转枝造伤的对象,是当年生横向枝及一年或多年生的枝。
作用是抑前促后、阴阳互置,能达到开张角度改变芽向的目的,最终将枝的长势缓和下来,原理是人为造成内伤,伤筋不伤骨,阻碍营养正常交流,增加积累,调节芽的异质性。
方法是:
每次生长前,如冬春发芽前、营养生长接近停长时、建造主干树形横向枝半径长到40至60厘米时,在基部力度较大的转一下。
高海拔区域生长缓慢,芽质饱满,轻轻地转一下就行。
生长期转枝加摘心去叶、势强者转至下垂。
多年生粗枝转时要有技巧,先从需转枝处上下活动,松动后向外转把背下翻至背上。
需要时间可固定背上直立枝或侧面枝。
转时必须从基部转,以免形成弯弓射箭状,造成虚旺枝势。
势越强转枝越要狠。
6、拿枝软化
拿枝软化的对象,是当年生枝。
是人为造成内伤,减缓前端长势,增加后部芽质。
它的最大优势,是使幼枝及早开张角度,将来既不用绳拉,又能及早使枝条转化结果。
7、分道环切
分道环切的对象,是虚旺枝。
注意虚旺枝不能刻芽,刻芽会使虚旺枝变弱。
工作时间应在发芽前。
环切时,应每隔5至6个芽(大约15厘米)环切一道,位置在背上芽的芽后和侧下芽的芽前。
环切可以把5至6个芽段的营养集中供应环切口后部1至2个芽,使之由弱变强。
分道环切后,一般情况会在第一次停长前长出两三个短枝。
此时若枝条势强弱不匀,可在强弱交接处再环切。
强弱交接处是指粗5至7毫米以上的旺枝与粗3至4毫米的弱枝交接处。
8、牵制枝的促发
牵制枝的作用,是将主干向枝条前端输送的多余营养,从基部通过再生牵制分流出去,以此减缓枝条前端过旺生长的背上徒长,保证本枝条长势稳定而复壮(类似溢洪道对水库水量的分流作用)。
牵制枝的采用,只针对壮偏旺的枝。
牵制枝要在发芽前促发。
方法是:
在基部保留两三个芽处环切,随后就自然促发出来了。
环切时,枝条比筷子前端细的,环切一道;
超过烟头粗的,间隔韭菜叶宽度再切一道:
小姆指粗的切三道。
如果是虚旺枝,坚决不能采用牵制枝技术。
第四节果园自然生草
一、果园土壤管理现状
人们都知道,土壤是果树存活的载体和多种养分供应的主渠道,是影响果树生长的最基本要素。
土壤的性质对果树的生长发育、结果寿命、产量高低、品质优劣和各种栽培措施的效果都起决定性作用。
我国现行的土壤管理制度中,清耕制占很大比例。
清耕制以灭草、破板、深翻为基本手段,北方多采用冬春深刨树盘,生长季节多次中耕灭草,灌溉和降雨后及时中耕破板等措施,试图让果园内只长树不长草。
我们知道,浅层土壤中的毛细根是果树的主要吸收器官,而清耕制的最大弊端就是大量的损坏毛细根系,造成土壤有机质因过度消耗而明显不足,造成土壤有机质严重匮乏,导致树体早衰减产,果实品质不断下降。
二、生草技术发展趋势
近半个世纪以来,欧洲、北美及日本等地果园有计划地种草,并对相应的技术加以规范与完善,形成一种制度。
因为草是这一制度实施中的基本物质条件,生草的过程既是对土壤的耕作过程,也是培肥土壤的过程。
在日本,长期生草的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达3%以上,土壤质地疏松,呈黑褐色,肥力明显提高。
这些果业务生产技术先进的国家,已将矮化密植的苹果栽培技术与生草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将其作为今后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在本国提倡并向世界各国推广。
我国果树的立地条件一般较差。
山地果园土层薄、肥力低,还经常受到干旱的威胁;
较肥沃地块,由于滥施化肥、少施或不施有机肥而使土壤理化性状遭到严重破坏,加之传统的清耕制,更如雪上加霜。
我经过多年实践,在全国率先提出在水地、旱地果园实行自然生草制,经过宣传推广,并在广大果区实践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因此,目前国内以草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果园土壤管理制度就有:
自然生草制、人工种草制及覆草制。
覆草制是在果园行间、株间地带,覆盖上作物秸秆、死草和麦衣等植物整体或局部,土壤长期不耕翻,可以培肥地力、保土保墒。
自然生草制是在果园行间、株间,任其自然生草,利用活的草层进行覆盖,再清除恶性草(直立生长、茎秆易木质化的草,如灰条等),人为调节生草量及其高度,来控制树体生长。
土壤长年不耕翻。
人工种草制则是在果园行间、株间等空闲地带,人工播种本地适宜的草种,维持多年后进行翻压,使地下草、地下根全部腐烂肥田,使果园施肥、生物覆盖、改善树体生长环境、提高果实品质及草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成为一体,省工省钱,简便易行。
果树为多年生高效经济作物,这一特性决定了选择实施果园土壤管理制度时,优先考虑它是否有利于果树长期实现优质丰产高效的目的。
经过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生草制优于覆草制。
因为覆草需要投入大量劳力采集覆盖物,并将其运到果园,再逐行或逐树盘进行覆盖,而且秋季雨量大时,覆草吸收不了多余水分,使水分蒸发困难,地下湿度大,造成秋梢成长;
而生草果园就地取材,相对减少了劳动投入量。
生草方面,人工种草制与自然生草制各有利弊。
自然生草制具有产草量大,草种资源丰富,能缓慢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强土壤通透性等优点,缺点是产草量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草的密度及覆盖率较低,而且多数为禾本科,容易出现与果树“争氮”现象,常使果树叶黄枝弱,需要适时适量补充氮肥。
人工种草制的优点,第一,草的繁育从播种到田间管理到种子采收,都有一系列科学的规范措施,因而产草多,速度快;
第二,种草所选育的优良草种均具有生长速度快、匍匐生长、耐踩踏的特点。
第三,所选草种多为禾本类、豆科及十字花科等,它们相互弥补,可快速增加土壤有机质及矿物质营养,一般情况不需补肥或少量施磷钾肥即可。
缺点是干旱地区受自然条件限制,不易出苗,而且人工种草的草种单一等。
因此,我们提倡自然生草或人工种草。
三、自然生草技术
(一)自然生草的优点
1、草地资源丰定,产草量大。
2、有利于解决麦草覆盖资源紧缺问题,能收到就地取材。
以园养园,节资省工的效果。
3、调节地表温度,激发根系生长。
地表温度对果树根系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当温度适宜时,根系生长旺盛,否则会出现被迫休眠现象,甚至死亡。
根系生长适宜的温度为1℃至3℃,清耕果园夏季地表温度高达30℃以上,冬季地表温度在0℃以下,而生草后,夏季地表温度可降低地温3℃至5℃左右,冬季能提高地温3℃至5℃。
因此生草可以有效调节地表温度,促使果树提前萌芽、早长、早停、早积累。
4、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强土壤通透性。
生草可增加土壤的腐殖质,腐殖质将土训胶结成团粒结构,草根可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透气性,使根系的生长、发展壮大有一个良好的环境。
缓解因施用大量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避免根系腐烂、死亡。
5、免去深翻,减少断根。
我们知道,浅层根系中存在的毛细根是果树的主要吸收器官,要实现早果、优质、丰产、必须养好浅层根系。
苹果树80%左右的毛细根集中在离地面40厘米以内的土层中,特别是20厘米以上的表土层中分布更加集中。
如果经常锄草,就会大量破坏毛细根。
6、增加土壤中有益生物与微生物。
山西万荣县荣河镇果农潘自学,在自家的2亩果园内实行生草,一段时间后,扒开草可以看到里面布满了白色的菌丝。
这些菌丝有分解、消化、吸收木质素的特殊功能,能分解出纤维素,在常温下又可转化为单糖、双糖和葡萄糖。
这些含碳的有机酸类物质又为其他土壤微生物(如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等)提供重要营养。
到第六年,经过第3次检验,发现在表层0至6厘米的土层内,每为地的蚯蚓已经由第二年的12000条增加到80000条。
蚯蚓的粪便是一种颗粒状的高效肥料,若按每天排入1克计算,8万条蚯蚓每年能产出优质、高效、富含有机质的颗粒肥料29200公斤。
7、减少人工与资金的投入,快速增加有机质。
我国果园的有机质含量不足0.5%,传统办法主要是用秸秆、圈肥来提高有机质含量,但肥源有限,且用工、投资量大。
采用生草后,免耕或少耕,比清耕园每年翻耕、中耕、施肥、浇水节省出大量费用。
生草后,每亩每年割草3至4次(割倒即可),每平方米一次可割3至7斤草,3斤青草可晒1斤干草,亩产干草可达3000多斤。
据统计,每10斤干草可增加0.3%左右的有机质。
因此生草增加有机质是快速、高效且简便的。
8、减少地表失水,增强根系抗逆性、稳定性。
生草每年割几次后,地表形成覆盖层,明显减少地表水分蒸发,使地表保持一定湿度,增强抗旱能力。
同时,生草能降低水土流失,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9、能诱集害虫到草中觅食、越冬,降低地上防治难度。
现行各种优质草,由于叶鲜嫩,不仅害虫爱吃,且为害虫提供的栖息场所,所以果园生草后能大量诱集害虫,从而缩小上树为害的几率和次数;
防治时,只要在草上喷药即可,大大降低树上喷药难度和用药成本。
10、提高果品品质,优质果率高。
生草后树体健壮,有机质含量高,果实的早熟、着色、含糖量、硬度等方面均比清耕制好。
由于生草,落果不易受损伤,相对提高商品价值。
(二)草种的选留原则
自然生草的草种来源靠野生,也就是先任由野生草种生根发芽,然后根据情况,人为去除有可能与果树强烈争夺肥水的草种。
实践证明,草种应该用具有无木质化或仅能形成半本质化茎,须根多,茎叶匍匐、矮生、覆盖面大、耗水量小、适应性广的特点,以一年生草种为主要对象。
这种草每年都能在土壤中留下大量死根,腐烂后既增加了有机质,又能在土壤中留下许多空隙,增加了土壤通透性。
多年生草一般不考虑。
(三)自然生草常见草种
果园的野草种类很多,如马唐、虱子草、虎尾草、狗尾巴草、车前草、蒲公英、荠菜、马齿苋、野苜蓿等,都可以利用。
根据草种的选育原则,我们将草种分为良性草、恶性草、可留可不留草三种。
1、良性草
①马唐。
俗称抓地龙、鸡窝草,属禾木科。
主要特征:
一年生杂草,幼苗暗绿色,全体密生柔毛。
成株秆丛生,光滑无毛,基部倾斜或横卧,着土后节易生根,上部近直立,中片条状披针形,边长3至17厘米,宽3至10毫米,边缘稍厚,略粗糙,颖果长椭圆形,长约3毫米,淡或灰白色。
果园一般5月初出现幼苗,5月中下旬出现第一次高峰,以后随降水或灌水出现1至2次小高峰。
7至9月果实渐成熟,边熟边落。
②虱子草。
俗称沾沾草,属禾木科,锋芒草属草种。
一年生杂草,幼时向上倾斜或平铺地面,开花时上部直立,下部膝曲,高15至35厘米,细弱,稍硬,光滑无毛,基部淡紫色,节的颜色稍深。
叶片披针形,长3至8厘米,宽2至4毫米,边缘有刺毛。
种子卵圆形,黄褐色,透明。
花、果期为6至9月。
良性草还有虎尾草、狗尾草、野糜子、牛筋草、地绵草等。
2、可留可不留草
马齿苋。
俗称马齿菜,属马齿苋科、马齿苋属草种。
一年生杂草,耐旱、耐涝、适应性极强。
幼苗全体肥厚,肉质,光滑无毛。
初生叶2片,倒卵形,全缘,叶背紫红色,基部楔形,具短柄。
后生叶与成株相似。
成株茎自基部分枝,平卧或先端斜上,圆柱形,肉质,无毛,浅绿色或淡紫色,叶互生或假对生;
叶片长10至25毫米,宽5至15毫米,顶端钝圆或微凹,无梗。
果园一般5至8月常见幼苗,5月上中旬出现高峰期,花果期为5至9月。
该草耐旱、耐涝,适应性极强。
3、恶性草
①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