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模拟题套 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019201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7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逻辑学模拟题套 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逻辑学模拟题套 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逻辑学模拟题套 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逻辑学模拟题套 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逻辑学模拟题套 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逻辑学模拟题套 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逻辑学模拟题套 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逻辑学模拟题套 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逻辑学模拟题套 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5.如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成立,那么一定成立的是()

A.鱼可得但熊掌不可得B.鱼不可得但熊掌可得C.鱼和熊掌都不可得D.或鱼不可得,或熊掌不可得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30分,每题3分)

1.以"

如果甲队战胜乙队,那么,甲队夺得冠军"

为前提进行假言三段论推理,可推出的结论是()。

A.并非甲队夺得冠军B.并非甲队战胜乙队C.甲队夺得冠军D.乙队夺得冠军E.甲队战胜乙队

2.在我们的社会里,有些人是自私的,但并非人人都是自私的。

这一议论()。

A、违反同一律B、违反不矛盾律C、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逻辑规律E、不违反不矛盾律

3、"

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中的"

未成年子女"

是()。

A、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正概念D、负概念

4、下列各组判断违反不矛盾律的是()。

A、SAP并且SEPB、SAP并且SOPC、SOP并且SIPD、SAP并且SIP

5、在论证中,违反"

论据必须真实"

的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论据虚假B、预期理由C、同语反复D、循环论证

6、以"

如果贪污腐化,就会构成犯罪"

为前提,进行正确的充分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其小前提可以是()。

A、贪污腐化B、构成犯罪C、没有贪污腐化D、未构成犯罪

7、在性质判断中,有周延性可言的词项是()。

A、主项B、谓项C、量项D、联项

8.如果"

P要么q"

取值为真,其肢判断的真假情况是()。

A.P真q真B.P真q假C.P假q真D.P假q假

9.不相容选言推理的正确式是()。

A.肯定前件式B.肯定后件式C.肯定否定式D.否定肯定式E.否定后件式

10.下列概念中,属于负概念的是()。

A.虚伪B.无价之宝C.无条件反射D.非城市户口

三、推理(40分)

1、完成下面两个三段论,使之成为有效式(每题5分,共10分)。

a、M()P

()()()

SEM

b、MIP

()()()

S()P

2、下列议论是否违反普遍逻辑的基本规律?

如违反,请指出其违反哪条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

(每小题5分,共15分)

a、你对教学改革的意见是正确的,我完全同意.不过,你的意见中有些地方是值得商榷的。

b、劳动创造财富,音乐家在辛勤劳动,所以,音乐家也在创造物质财富。

c、某茶厂的厂长说:

认为我们厂生产的茶叶都是特级的,这种看法不符合实际,但说我们厂生产的茶叶达不到特级,我也不同意,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嘛!

3、有一天,某国首都的一家珠宝店被盗贼窃走一块价值五千美元的钻石。

经过三个月的侦破,查明作案的人肯定是甲、乙、丙、丁这四个人中的某一个人。

于是,这四个人作为重要嫌疑人而受到讯问。

四个人在被讯问时提供了以下口供:

甲:

钻石被窃的那一天,我正在别的城市,所以,我是不可能去作案的。

乙:

钻石就是丁偷走的。

丙:

乙是盗窃这块钻石的罪犯。

三天前,我看见他在黑市上卖一块钻石。

丁:

乙这是在诬陷我。

我打赌不是我干的。

因为口供不一,案子一时不能定下来。

我们假定这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真话,请问;

作案人是谁?

(本题15分)

参考答案

1.C2.D3.A4.A5.B6.C7.D8.C9.C10、C11、D12、C13、B14、C15.D

1.BC.2.DE3、BD4、AB5、AB6、AD7、AB8.BC.9.CD.10.CD.

a、M(E)P

(S)(A)(M)

SEP

(M)(A)(S)

S(I)P

a、违反普通逻辑的矛盾律,犯了"

自相矛盾"

的逻辑错误.

b、违反了普通逻辑的同一律,犯了"

混淆概念"

c、违反了普通逻辑的排中律,犯了"

模棱两可"

3、作案人是甲(本题15分)

模拟试卷八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有S不是P”中,逻辑变项是;

在(PΛq)→r中,逻辑常项是。

2、设“A命题与B命题具有矛盾关系”、“B命题与C命题也具有矛盾关系”,则A命题与C命题具有。

3、一种命题的主项周延,则这种命题是命题;

一种命题的谓项周延,则这种命题是命题。

4、若要使“只有P,才非q”与“非P并且q”均真,那么P与q的取值情况是P为,q为。

5、以“

←q”和“p”为前提进假言推理,可必然地推出结论。

6、若P∨

为真,

为真,则q取值为。

7、若一有效三段论的结论为全称肯定命题,则其大前提应为,小前提应为。

8、根据普通逻辑基本规律中的律,“如果认真学习,就能考得好成绩”为真,则“即使认真学习也不能考出好成绩”为假。

9、一个有效的第三格三段论式,其大前提若为MIP,则其小前提应为,结论应为。

10、当“SAP”与“SIP”同假时,S与P的外延间具有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3分,共15分)。

1、在下列概念的限制中,限制正确的有()。

A.“句子”限制为“复句”B.“湖北大学”限制为“湖北大学哲学系”

C.“普遍概念”限制为“单独概念”D.“命题”限制为“简单命题”

2、下列断定中,违反矛盾律要求的是()。

A.SAP真并且SOP真B.必然非P真且可能P真

C.“p∧q”真且“

”真D.“

”真且“

”真

3、下列命题形式中,与“

”等值的有()。

A.(p→q)∧(p←q)B.

C.

D.

4、以SAP为前提进行命题变形推理能必然推出结论的是()。

A.PA

B.

ESC.

5、由前提“p→(q∨r)”再加上下列前提中的()必然推出结论

A.

C.

(q∨r)D.

三、分析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试分析说明“甲班学生”在下列语句中,哪些表示集合概念,哪些表示非集合概念。

(1)甲班学生是省内各地来的。

(2)刘伟是甲班学生。

(3)甲班学生都应当努力学习。

2、下列各组概念中,哪些不具有属种关系?

为什么?

A、命题——复合命题B、联言命题——联言肢

C、三段论——大前提D、中国——湖北省

3、甲断定“甲班学生都学英语”为真,乙断定“甲班学生都不学英语”为假,甲的断定与乙的断定是不是等值的?

4、如断定a和b都真,又断定c假,是否违反矛盾律的要求?

a有的甲班学生是学英文打字的。

b有的甲班学生不是学英文打字的。

c甲班学生都是学英文打字的。

5、如果一个有效三段论的大前提为O命题。

试问它是第几格的三段论?

请分别以S、M、P为小项、中项、大项写出它的逻辑形式。

四、表解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用真值表判定“(p→q)∧┒q)→┒p”是否是重言式?

2、用真值表判定“如果p,那么q”与“只有非p,才非q”之间是否具有等值关系。

3、请写出“并非(只有贪污,才是犯罪)”的等值命题,并用真值表验证。

4、列出A、B、C三命题的真值表,并回答A、B、C三命题恰有一个为真时,甲是否为木工?

A、如果甲不是木工,则乙是泥工。

B、如果乙不是泥工,则甲不是木工。

C、甲不是木工,且乙不是泥工。

五、证明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请用三段论一般规则,证明第一格三段论的特殊规则:

“小前提必肯定”。

2、求证:

结论是否定的有效三段论,其大前提不能是I命题。

3、已知“不劳动者不得食”为真,求证“得食者是劳动者”为真。

六、综合题(10分)

已知:

(1)只有MOS假,MOP才真。

(2)MIS假。

求证:

SOP真。

(提示:

可从对当关系推理、假言推理、三段论等推理形式着手解答。

答案

1、S、P;

Λ、→2、等值关系3、全称、否定4、假、真

5、非q6、假7、A、A8、矛盾律

9、MAS、SIP10、全异

1、AD;

2、ABC;

3、AC;

4、BD;

5、ACD.

三、、分析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

(1)表示集合概念;

(2)(3)表示非集合概念。

2、B、C、D不具有属种关系。

3、不是等值的。

4、不违反矛盾律的要求。

5、第三格的OAO式。

1、是重言式。

2、不具有等值关系。

3、没有贪污,但犯了罪。

4、甲是木工。

五、证明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如果小前提否定,则结论否定;

若结论否定,则大项在结论中周延;

大项在前提中也须周延。

在第一格的三段论中大项是大前提的谓项,大前提也须是否定的。

这就违反规则4。

假设不能成立,所以,小前提必肯定。

结论是否定的三段论,大项在结论中周延。

如果大前提是I命题,则没有一个周延的项,这就违反规则2,所以,大前提不能是I命题。

不劳动者不得食→得食者不是不劳动者→得食者是劳动者。

六、综合题(10)

证明:

MIS假,则MOS真。

如果MOS真,则MOP假。

如果MOP假,则MAP真。

MAP

MOS

所以,SOP

逻辑学模拟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a“某属概念具有的内涵,其种概念必然具有”和b“某种概念不具有的内涵,其属概念必然不具有”这两个论断()

A、都对B、a对、b错C、都错D、a错、b对

2、如果两个素材相同的性质命题的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情况都是不同的,则这两个性质命题具有()关系。

A、可以同真,可以同假B、可以同真,不可同假

C、不可同真,可以同假D、不可同真,不可同假

3、“所有S是P”与“没有S是P”之间具有()

A、反对关系B、矛盾关系C、差等关系D、下反对关系

4、关系推理

(一)“甲命题与乙命题不等值;

乙命题与丙命题不等值;

所以,甲命题与丙命题不等值”与

(二)“甲命题蕴涵乙命题,乙命题蕴涵丙命题;

所以,甲命题蕴函丙命题”()

A、都是有效的B、都是无效的C、

(一)有效

(二)无效D、

(一)无效

(二)有效

5、已知p←q为假,则P与q的取值情况必为()

A、p与q都真B、p与q都假C、p真且q假D、p假且q真

6、“p→q”的负命题的等值命题是()

A、p→┒qB、┒p→┒qC、┒p∧┒qD、p∧┒q

7、如对两个相互等值的命题(),则违反逻辑基本规律。

A、同时肯定B、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C、同时否定D、不作肯定,也不作否定

8、与“如果小李不来,那么小王来”等值的命题有()

A、或者小李来,或者小王来B、小李不来,小王也不来

C、并非(小李来,小王也来)D、如果小李来,那么小王不来

9、通过综合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由SIP可推出()

A、PESB、PO

C、

OSD、POS

10、以下断定中,()是违反矛盾律要求的。

A、SEP真且SOP真B、SAP真且SEP真C、SAP假且SIP假D、SOP真且SIP假

11.与“世界上的国家不都是内陆国家”有下反对关系的判断是()。

A.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是内陆国家B.世界上有的国家不是内陆国家

C.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不是内陆国家 

D.世界上有的国家是内陆国家

12.已知SIP假,则S与P的外延关系为()。

A.全同关系B.真包含于关系C.真包含关系D.全异关系

13.与“并非如果学好外语就能出国”具有等值关系的是()。

A.学好外语且能出国B.没学好外语但能出国

C.学好外语但没能出国D.没学好外语也没能出国

14.下列概念关系中,属于反对称关系的是()。

A.全同关系B.真包含关系C.交叉关系D.全异关系

15.已知p→q为假,则p和q的真值为()。

A.p真并且q真 

B.p真并且q假 

C.p假并且q真 

D.p假并且q假

二、双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有的代表是无党派人士”中的“无党派人土”是(`)

①单独概念②普遍概念③正概念④负概念

2.已知S与P是交叉关系,则()为真。

①SAP②SEP③SIP④SOP

3.根据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进行推理,从“并非有些真理是怕批评的”可以推出()。

①所有真理都是怕批评的②所有真理都不是怕批评的

③有些真理不是怕批评的④并非有些真理不是怕批评的

4.已知“当且仅当p则q”为真,则其肢判断()

①q真q真②q假q假③q真q假④q假q真

5."

我们不靠天吃饭,而靠天吃饭是做自然界的奴隶,所以,我们不做自然界的奴隶"

这个三段论()

①是三段论的有效式②违反"

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和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的规则③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④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三、推理(55分)

1、指出下列推理的种类并说明其是否正确。

如不正确,指出其违反的推理规则和所犯的逻辑错误是什么。

(每小题6分,共30分)

a.铁是比水重的,铁是金属,所以,金属是比水重的。

答:

b.有些劳动模范是教师,有些教师是青年人,所以,有些劳动模范是青年人。

c.一份统计材料有错误,或因原始材料有错误,或因计算有错误;

这份统计材料的原始材料有错误,所以,这份统计材料的计算没有错误。

d.如果死者是窒息死亡的,则死者的脸色发青,所以,该死者窒息死亡的。

e.只他刻苦学习,他才会有所发明创造;

他是刻苦学习,所以,他会有所发明创造。

f.要是贪图享受,人的意志就会衰退;

老陈从不贪图享受,所以,老陈的意志不会衰退。

2、(本题25分)

已知:

(1)只有破获03号案件,才能确认甲、乙、丙三人都是罪犯;

(2)03号案件没有破获;

(3)如果甲不是罪犯,则甲的供词是真的,甲说“乙不是罪犯”;

(4)如果乙不是罪犯,则乙的供词是真的,乙说“我和丙是好朋友”;

(5)现查明丙根本不认识乙。

问:

根据上述已知情况,甲、乙、丙三人中谁是罪犯?

谁不是罪犯?

请写出推导过程。

1、A2、D3、A4、D5、D6、D7、B8、A9、B10、B11.D12.D.13.C14.B15.B

1.②④`2③④3.②③4.①②5.②③

a.三段论,不正确,违反“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或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犯“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b.三段论,不正确,违反“中项在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c.相容选言推理,不正确,违反“肯定一部分选言肢则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的规则,犯“由肯定一部分选言肢而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的逻辑错误。

d.充分条件假言直言推理,不正确,违反“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的规则,犯“由肯定后件而肯定前件”的逻辑错误。

e.必要条件假言直言推理,不正确,违反“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的规则,犯“由肯定前件而肯定后件”的逻辑错误。

f、充分条件假言直言推理不正确违反“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的错误。

甲乙是罪犯,丙不是罪犯。

逻辑学模拟试题九

一、填空题:

(12分)

1.“并非只有p,才q”这一命题形式中的逻辑常项是()和()。

2.主项和谓项都不周延的直言命题是()命题。

3.当p→q为假时,p∧q的真假情况是(),p∨q的真假情况是(),

q→p的真假情况是()。

4.“新闻就是所发生事情的报道”,这个定义犯了()的逻辑错误。

5.已知一个第二格有效三段论的大前提为PEM,结论为SOP,那么小前提应为()或()。

6.一个划分的母项与它的任一子项的外延之间应当具有()关系。

7.已知“某甲必然中奖”为假,则“某甲不可能不中奖”的真假情况是(),“某甲不必然不中奖”的真假情况是()。

二、选择题:

(单项或多项,20分)

1.“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一命题的主项“人”是()。

A.集合词项B.非集合词项C.单独词项D.普遍词项E.否定词项

2.()是根据差等关系进行的有效推理。

A.?

SAP→?

SIPB.?

SIP→?

SAPC.Lp→Mp

D.SOP→SEPE.?

P?

p→?

O?

p

3.以“甲和乙不都是律师”为前提,再增加()为一个前提,就可以有效地推出结论“乙不是律师”。

A.甲是律师。

B.如果甲不是律师,则乙是律师。

C.甲不是律师。

D.如果甲是律师,则乙不是律师。

4.侦察员根据犯罪现场遗留的作案人的脚印尺码较大,推测作案人的身材高大。

这是()的具体运用。

A.归纳推理B.回溯推理C.类比推理D.求因果联系五法

5.将“犯罪行为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先换质后换位,得到()。

A.犯罪行为不是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B.犯罪行为是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C.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不是犯罪行为。

D.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6.“所有的聪明人都是近视眼,我是近视眼,所以我是聪明人。

”()的推理形式与这个推理的形式相同。

A.所有的坏人都说谎,你说谎,所以你是坏人。

B.所有的猪都有四条腿,这种动物有八条腿,所以它不是猪。

C.某甲是快乐的人,所以某甲能长胖;

因为快乐的人都能长胖。

D.所有的鸡都是尖嘴,这种鸟是尖嘴,所以它是鸡。

7.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论题必须保持同一”的规则,就会犯(   )逻辑错误。

A.论题含混B.转移论题  C.循环论证         

D.推不出E.偷换论题

8.“并非如果某甲有罪则某乙有罪”的等值命题是()。

A.某甲和某乙都有罪B.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C.某甲有罪而某乙无罪D.某甲无罪而某乙有罪

9.“小王和小张是朋友”;

“小李和小武是学生”。

这两个命题()

A.都是简单命题B.都是联言命题C.都是复合命题

D.第一个是简单命题,第二个是复合命题

E.第一个是复合命题,第二个是简单命题

10.“某甲并非既精通民法又精通经济法”为真,则()为真。

A.某甲或者不精通民法,或者不精通经济法。

B.某甲精通经济法,但不精通民法。

C.某甲既不精通民法,也不精通经济法。

D.如果某甲精通民法,他就不精通经济法。

E.如果某甲不精通民法,他就精通经济法。

三、简答题:

(35分)

1、有A、B、C、D、E等五位旅游者在北京机场的候机室里交谈,他们分别来自东京、巴黎、华盛顿、纽约和澳大利亚的

堪培拉。

A先生说:

“我到过很多地方,曾经多次访问美国,但我从没有去过澳大利亚。

下个月我将首次去巴黎旅游。

B先生说:

“太好了!

我将在那里遇见您,我也准备到那里去旅游。

去年我曾经到过美国的首都华盛顿和联合国总部所在地纽约。

C先生说:

“去年我也去过华盛顿,那是我第三次去美国探亲。

D女士说:

“我还从来没有去过华盛顿,我很愿意到那里玩几天。

我在中国能认识你们这几位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真是太高兴了!

E女士说:

“您说得很对。

这些旅游者分别来自何地?

2、在一张纸条上,老师写了甲乙丙丁等四个人中的一个人的名字,然后握在手里,让这四个人猜一猜是谁的名字。

甲说:

是丙的名字。

乙说:

不是我的名字。

丙说:

丁说:

是甲的名字。

老师听完后说:

“只有一个人说对了。

请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