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毕业论文《汉语新词语修辞方式造词法研究》Word下载.docx
《曲阜师范大学毕业论文《汉语新词语修辞方式造词法研究》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曲阜师范大学毕业论文《汉语新词语修辞方式造词法研究》Word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内国外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一批反映时代变革的新词新语应运而生。
研究这种新词新语具有广义文化学的意义,还有社会学的意义,最重要的是研究这种新词具有语言学的意义。
语言同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反映生活也最为迅速,语言的活跃,反映思想的活跃,是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的结果。
研究由修辞构成的新词语是要寻找其规律,预测其走向趋势,引导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促进语言规范标准化。
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信息时代全球化国际交往的需要。
本文就从修辞在新词语中的表现形式、修辞方式构成新词的特点、作用以及研究它们的意义几个方面来进行理论分析,并力争产生让汉语工作者对这一现象给予重视并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修辞新词语修辞方式
内容摘要、关键词·
·
Ⅰ
一、综述·
1
二、“修辞学造词法”诠释·
三、汉语新词语中修辞造词的表现形式·
2
1、比喻造词法·
2
2、借代造词法·
3、仿拟造词法·
4
4、谐音造词法·
5、比拟造词法·
四、修辞方式构新词的作用·
5
五、研究意义·
六、结语·
6
参考文献·
8
一、综述
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随着人们实践领域的不断扩展,词汇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一方面是新词不断地产生,另一方面是旧词逐渐地消亡。
本文着重探讨的是新词语产生的情况。
社会不断发展,新事物不断涌现,人们需要认识这些事物就要给它们命名,以满足交际需要,于是产生了新词语。
二、“修辞学造词法”诠释
词汇就其本身而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新词的产生概括的不外乎两条途径:
一是构造新词,二是吸收外来词。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新的事物、新的现象不断出现,由此导致了人们的新观念、新感受的不断产生,面对这种现象,原有的词汇难免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于是人们便倾向于寻求各种造词手段来对客观世界大量的空符号作及时有效的补充。
产生新词语的方式很多,有新外来词语的吸收、旧词语的复活、方言词语的吸收等等。
我们着重要研究的是以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语。
任学良先生曾提出“修辞学造词法”,就是运用修辞手法(即所谓的辞格)来创造新词的方法。
新词语有不少正是利用这种方式产生的。
比如用“鞭打快牛”来喻指对贡献大的人或企业过度加码,使其做更大的贡献;
用演员出台表演的“出台”来喻指一系列成套的政策措施跟群众公开见面,即形象又生动。
诸如“蛋糕”、“绿灯”、“断奶”、“窗口”、“余热”、“网络”、“黄牌”、“拳头”、“婆婆”、“阵痛”,“铁饭碗”、“红眼病”、“花架子”、“大锅饭”、“毛毛雨”、“大气候”,“一刀切”、“走后门”、“打头阵”、“剃光头”等都是通过比喻式构成的。
“拳头产品”是指一种品牌或产品在企业中的作用向拳头一样粗壮有力,它是比喻方式造成的新词语。
至于“龙头企业”、“文山会海”等等都是此类。
还有借代式新词语,如“菜篮子”、“绿色食品”、“国脚”等。
据语料库我们统计得出这种由修辞格形成的新词语约有700多个,以比喻、借代、仿拟方式构成的新词语最为常见。
此外,还有其他修辞方式,如比拟、夸张、谐音构成的新词语,下文中我们将会更为详细的谈到。
三、汉语新词语中修辞造词的表现形式
1.比喻造词法
即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组织语素创造新词。
通过这种方法创造出来的词语形象生动,容易被人们接受。
以本体作中心语,喻体作修饰成分,构成新词语。
如:
草根工业:
喻指植根于乡村土地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
龙头企业:
像龙头一样能带动全局和其他企业前进或发展的企业。
这类新词的喻体一般都具有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特点,着眼点也多种多样,尤其是使得语言表达简洁明快。
以喻体作中心语,前边加上一些修饰、限制成分,构成新词语。
~坛:
网坛、足坛、歌坛
~热:
中国热、琼瑶热、足球热
这里面“坛”在词典中已有文艺、体育园地的意思,只不过由它构成的新词更多了,而“坛”的词义并未消失;
“热”指受很多人欢迎的或很多人热衷的某一社会现象。
2.借代造词法
即借用与本体事物有着现实联系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本体事物,这种修辞方式只出现借体而不出现本体,二者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对本体具有明确的指代性。
借代造词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用借体的特征、标志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大团结:
因10元一张的人民币上印有表示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图案,因此用它来代指10元一张的人民币。
国脚:
专指具有高超球技的国家级足球队员。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充当借体来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诸葛亮:
他是三国时代著名的人物,极有智谋,在中国人民心中已成了智慧的代称。
硅谷:
源自美国,电子工业基地,现代指电子工业基地。
用具体事物代替概括抽象事物,如:
菜篮子:
代指城镇居民的副食蔬菜供应。
本义是城镇居民采购蔬菜、食品时携带的工具。
红包:
代指家长给晚辈子孙的赏钱或厂矿、企事业单位给职工发放的奖金。
本义是使用红纸包着钱币,象征喜庆、吉祥,以示奖励。
用具有特征性的动作行为来代替某一事物。
画圆圈:
代指圈阅文件,因领导在阅读或批示文件时常画圆圈表示已经过目而得名。
爬格子:
因写文章要用带格子的稿纸,所以拿“爬格子”来形容勤奋艰苦的写作。
3.仿拟造词法
仿拟是在现有词语基础上进行仿造,形式上保持着与原词语近似的特点,内容上又赋予新意,这种修辞格给人以新鲜活泼,生动明快的感觉。
由仿拟的修辞方式造新词的途径又可分为两种:
形式仿。
就是仿照原词型的结构,通过改换某些构词要素,而造出的一系列新的词语。
酒吧→网吧、陶吧、烤吧
大~大~→大红大紫、大包大揽
形式仿利用已有的格式,形式特征明显,改换语素灵活便利,是一种常用的构词手段。
义仿。
即换用反义或类义语素仿造新词语。
家庭妇女→家庭妇男
的哥→的姐
4.谐音造词法
谐音是利用不同词语的声音相同或相近的条件,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的修辞手段。
用谐音造词法造出的新词具有语义重点突出,表达感情巧妙、含蓄、风趣,艺术效果生动的特点。
网络中的“斑竹”就是与“版主”音近,指网络管理员;
在网络上流行的“美眉”就是指漂亮的女孩,音与“妹妹”相似,这样就使得语言变平淡为活泼。
5.比拟造词法
比拟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描写或把人当作物描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描写的一种修辞格。
可以使人展开想象的翅膀,体味它的深意。
知识爆炸:
形容新的知识出现的速度之快。
落水狗:
指失势的坏人。
四、修辞方式构新词的作用
1.变抽象概念为可感形象。
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命名平淡的事物,充分体现了语言的形象化特点,形成了简短、活泼、富有动作性的语言风格,感情色彩更浓,所以流传比较迅速和广泛。
2.使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修辞义进入词义范围引起词语褒贬色彩的变化,原来无明显感情的有了色彩,原来是这种感情色彩的转移到另一种感情色彩。
例如说“大龄青年”比说“光棍”、“老姑娘”显得庄重含蓄。
这些委婉语在本质上虽然没有改变所指对象的属性,但是淡化了贬降的情感,增加了可接受度,有利于语言交际成功。
3.变严谨庄重的书面语体为轻松活泼的口语风格。
一些科技领域的专业术语表达严密精练,出于特定表达需要,人们将其变通用于交际场合,有的还是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例如“硬件”是构成计算机系统的各种物质实体的总称,“软件”是计算机可运行的全部程序的总称,而目前两词的使用频率相当高,人们用它们喻指各个领域的不同事物,其外延不断拓展,含义日趋丰富,语用功能得到强化。
总之,修辞造词能以新奇别致的表达方式揭示深刻的非同寻常的语义,而且能创造出灵活多样、新颖多彩的语言表达方式,它将人们习以为常的词语定式加以变异,产生独特的清新之感。
五、研究意义
1.社会学意义
这些由修辞方法造的词语反映了某一特定时期的重要社会问题。
比如”下岗”一词,在中国计划经济时期是不存在的,进入90年代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市场经济严酷的竞争机制必然使有的企业破产,职工下岗不可避免。
与“下岗”相对应,运用仿词的修辞方式出现了“上岗”这个新词语。
2.文化学意义
国内国外文化互相碰撞,彼此相互交融、渗透,便产生了一批反映时代变革的新词语,例如,国内经济发展,许多商家开始另辟新的经营领域,于是出现了许多仿照“酒吧”而产生的“网吧”、“陶吧”等系列新词语。
这种由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商业文化的发展,因此,研究这种新词语有文化学意义。
3.语言学意义
这也是修辞方式造新词的最重要的意义。
语言同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反映生活也是最为迅速的。
如“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农业”;
“套裙”、“套餐”、“套票”等系列套词反映了修辞构词的灵活与形象性。
研究由修辞构成的新词是要寻找其规律,同时,通过修辞方式造词语满足了人们在言语中尽可能使用较少的、已熟悉或已习惯的语言单位的要求,既丰富了词汇又满足了交际需要。
六、结语
通过修辞方式产生的新词语,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汇宝库,新的搭配关系也正是由于新修辞义而出现的,对汉语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为语言使用者提供了表达空间,优化了语言表情达意的效用。
那么,我们就应该把它很好地利用于实践当中。
例如,在词典编纂过程中,对词语的来源就可用“比喻…”、“借指…”等术语,使读者既理解词义又增强了词典的准确性。
对修辞造词方式应当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遵守约定俗成的原则,考虑汉语语言的内部规律,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
自觉使用规范的新词语,使我们的语言健康而纯洁地发展。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也就是说语言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发展是绝对的。
在世界日新月异的今天,新事物层出不穷,修辞造词的前景无限广阔,一方面靠各种修辞手法不断创造新词语,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汉语造词法,从而极大地促进了词汇的发展。
修辞造词这一现象正日趋丰富着我们的语言。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于根元.整理汉语新词语的若干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1993,(3).
[4]周洪波.修辞现象的词汇化[j].语言文字应用,1994,
(1).
[5]任学良.汉语造词法[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6]赵红梅.基于新词语语料库的修辞词汇化研究[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2,(4).
[7]刘兰民.汉语仿词造词类型刍议[j].修辞学习,2001,
(2).
[8]张德鑫.“水至清则无鱼”——我的新生词语规范观[j].北京大学学报,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