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三模拟题文档格式.docx
《毛邓三模拟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邓三模拟题文档格式.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的指导地位B.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C.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D.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12、“三通”是指()
A.通话、通邮、通航B.通讯、通邮、通航
C.通商、通航、通邮D.通商、通航、通讯
13、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目标的新概括是()
A.构建和谐社会 B.构建和谐世界 C.独立自主 D.和平发展
14、()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
A.民族平等 B.民族自治 C.民族独立 D.民族自立
1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是有机的统一体,和谐社会建设对三个文明建设的作用是()
A.社会条件B.政治保证C.精神支撑D.物质基础
16、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
A.和平与发展B.战争与和平C.革命与战争D.经济全球化
1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
A.发展阶段 B.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C.成熟阶段 D.形成阶段
18、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是()
A.共产主义 B.社会主义 C.新民主主义 D.资本主义
19、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中规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
A.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建设“富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D.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在下列收入分配中,属于按劳分配的收入是()
A.外资企业职工工资 B.个体劳动者的收入
C.股份制企业职工的按股分红 D.集体企业职工工资收入
二、多项选择题(把下列各题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多选少选不给分。
每小题2分,共30分)
1、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B.中国封建社会传统较长
C.西方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 D.苏联发展的经验教训
2、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
A.农民阶级 B.城市小资产阶级 C.工人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E.大资产阶级
4、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赎买政策是四马分肥,其中四马是指()
A.国家所得税 B.企业公积金
C.工人福利费 D.资本家的利润(包括服务与红利)
5、下列选项中,属于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 )
A.生产发展 B.村容整洁 C.乡风文明 D.管理民主
6、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A.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思想 B.照搬照抄,崇洋媚外的思想
C.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 D.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思想
7、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部署分三步走,这就是()
A.第一步,到199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B.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C.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
D.第二步,到20末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E.第一步,到199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1980年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
8、发展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原因是()
A.由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
B.执政规律认识深化的结果
C.党实现历史责任的需要
D.领导人思想意识提高的结果
9、目前,中国基层民主自治体系的主要内容是()
A.农村村民委员会 B.城市居民委员会
C.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D.基层工会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D.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E.社会主义荣辱观
11、我们党明确提出并积极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有()
A.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B.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C.全体人民在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一致
D.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的指导地位、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
12、胡锦涛关于祖国和平统一的一系列讲话,对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指导意义()
A.丰富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
B.和平统一工作也要体现以民为本、为民谋利
C.反对和遏制“台独”是新形势下两岸同胞的最重要的任务
D.和平发展应成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
13、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们要坚持怎样的外交工作布局()
A.大国是关键 B.周边是首要
C.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D.多边是舞台
14、如何迎接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A.按照信息化要求,创新发展军事理论
B.关键是人才建设
C.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式发展
D.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15、中国共产党是()
A.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B.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C.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D.中国最广泛的政治联盟和民族团结阵线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2、简述在处理国际关系上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四、材料分析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本题15分)
材料题一:
材料1:
根据荷兰Erasmus大学的RuutVeenhoven教授对中国3次幸福指数的调查,中国1990年国民幸福指数为6.64,1995年上升到7.08但2001年却下降到6.60。
材料2:
2000年我国进入小康社会时,我们原定的16项监测指标和小康临界值没有达到。
一是农民的人均收入,指标是人均1200元,实际达到1066元,二是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指标是人均75克,实际达到73克,三是建成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原定指标是100%,实际上建成80%。
材料3:
1980年以来,中国的GDP以年均9.3%的高速度增长,GDP由1978年的3600.4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05年的18万亿元人民币,在东亚创造了新的经济奇迹。
材料4:
据估算,目前我国万元GDP资源消耗是日本的9.7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
33种主要产品的单位资源消耗比国际平均水平高出46%。
我国虽然消耗了大量的资源,但创造的GDP不到世界总量的4%。
材料5: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中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以此来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方针。
材料6:
2007<
/SPAN>
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说,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FONT>
胡锦涛说,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请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1-4,简要分析我国的小康社会还有哪些缺陷?
2,根据材料3-6,简要分析为什么要把“好”字排在了“快”字之前,提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根据材料1-6谈谈我们应该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
五、论述题:
联系汶川地震事件谈一谈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15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2345678910
DCBAAABCDD
11121314151617181920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ABCDABCDABCDABCDABCDABABCABCABCABCDE
1112131415
ABCDABCDABCDABCDABC
1、答:
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2分)。
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2分)。
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2分)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分)。
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2分)。
2、答: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分)维护世界多样性(2分),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2分)树立新的安全观念(2分)推动构建和谐世界(2分)
四、材料分析题(15分)
1、不全面、不均衡、水平低(3分)
2、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理念。
(答出保护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等类似词语也可以酌情给分)(2分)
3、坚持以人为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完善经济体制、建立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每点2分共10分)
答案要点:
1、要论述出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一个领导核心的作用。
(4分)
2、要结合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政府在汶川地震中的快速反应和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来展开论述。
(5分)
3、要结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涵义中一个或几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3分)
4、逻辑清晰、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看法。
(3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
A.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种种特权
B.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
C.打到军阀统治,实现祖国统一
D.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根本标志是()
A.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B.革命发展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C.马列主义是革命的指导思想 D.无产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
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B.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C.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改革与开放的矛盾B.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5、我国的改革是从( )拉开序幕的
A.农村 B.城市 C.东部沿海 D.经济特区
6、( )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A.十四大的召开 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中国加入WTO D.南方谈话
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A.现代企业制度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宏观经济调控制 D.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8、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民主集中制
9、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是()
A.社会主义国家政体的改变 B.社会主义国家国体的改变
C.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0、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是()
A.民主 B.自由 C.人权 D.平等
1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A.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B.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C.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2、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起初是为了解决()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港澳问题 D.台湾问题
13、实行“一国两制”后,港澳台特别行政区()
A.完全自治 B.高度自治 C.享有充分的自治权 D.可以有自己独立的防务
14、当今世界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
A.民族矛盾 B.贸易保护主义 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宗教纷争
15、当今世界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
A.单极化 B.两极化 C.多极化 D.三极化
16、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的地位高低和大小,取决于()
A.军事力量的强弱B.政治影响大小C.资源丰富程度D.综合国力大小
17、一国两制的核心是()
A.一个中国 B.港澳台实行高度自治
C.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D.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18、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
A.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B.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C.“一国两制”构想是从台湾问题开始的
D.台湾问题的解决必要时可以请国际社会帮助
19、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它表明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
A.国体B.政体
C.根本制度D.经济基础
20、改革开放的进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只能通过()来解决
A.深化改革开放B.阶级斗争
C.政治运动D.构建和谐社会
1、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A.第一要义是发展 B.核心是以人为本
C.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D.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香港回归祖国()
A.洗刷了中国人民100年来蒙受的耻辱
B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条件
C.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D.标志着完全实现祖国统一的道路是十分顺利的
3、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
A.官僚资本主义 B.民族资本主义
C.帝国主义 D.封建主义 E.小资产阶级
4、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主要是()
A.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及现代工业初步发展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
C.有利的国际因素
D.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民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包括()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新的社会阶层 D.知识分子
6、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股份制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发展进程看,其特征有()A.它是由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B.它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C.它是由文盲半文盲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D.它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8、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总体小康的特点是()
A.低水平B.发展很不平衡
C.不全面 D.高水平
9、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特点或格局是()
A.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相结合B.全方位C.多层次D.宽领域
10、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是实现哪三个转变()
A.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B.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C.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D.促进国民经济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转变
11、我国民主党派的参政作用表现在()
A.参加国家政权
B.参与国家事务管理
C.参加政府,成为执政党派之一
D.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E.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12、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和目标之一,培育“四有”公民是指()
A.有思想 B.有道德 C.有文化 D.有纪律 E.有理想
1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是()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B.诚信友爱
C.充满活力、安定有序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是()
A.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B.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C.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D.发扬中国优秀传统的必然要求
15、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是()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
C.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
D.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
1、简述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是什么?
三、材料分析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1998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总产量为5.123亿吨,人均占有粮食411公斤。
但从1998年后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下降,2003年更是下降到4.35亿吨,人均占有粮食333公斤,大致相当于八十年代初期的人均粮食占有量。
2005年粮食产量虽然到了4.84亿吨,仍不能满足需求。
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是3255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为10493元,两者收比为3.22:
1。
2000年,我国GDP为8.95万亿元,财政收入为1.34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3.3万亿元;
而2005年,GDP已增加到18.2万亿元,财政收入3.16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6万亿元。
“十五”期间,这几项指标都增长1倍以上。
2006年2月21日,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
目前,在新农村建设中,已经涌现出了江西省赣州市、广西贺州市、浙江义乌等先进典型,这些典型尽管所处的区域不同,自然条件和生产、生活条件差异很大,但是,它们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新农村建设,为东部沿海、沿边地区、中部不发达地区和西方贫困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请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原因?
2、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3、结合实际谈谈应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
DDDCACBACA
B DBCCDADAA
ABCDABCACDBCDABDABDABCDABCBCDABC
ABDEBCDEABCDABCAB
1、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2<
SPANstyle="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New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NewRoman"
>
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3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3分)、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2分)。
2、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每点2分,共10分)
三、材料分析题(本题15分)
1、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不利整个国家的协调发展,(2分)粮食安全出现问题,农民生产积极性得不到提高。
(2分)
2、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3、可以从促进农业的现代化(用现代的物质条件、科学技术、产业体系、经营形式)(2分)、培育新型农民(2分)和打破城乡二元结构(2分)这三个方面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来论述。
1、要论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3分)
2、要结合身边的社会生活实际从核心价值体系某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来论述。
3、要论述出核心价值体系在扩大社会认同、包容多样性增进思想共识、形成精神纽带方面的作用。
4、逻辑清晰、有自己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