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高三生物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一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99099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高三生物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一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高三生物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一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高三生物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一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高三生物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一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高三生物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一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高三生物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一文档格式.docx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高三生物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一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高三生物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一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高三生物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一文档格式.docx

D.马铃薯细胞的等渗溶液浓度在20~40g/L之间

5.下表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其中“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能匹配的是(  )

选项

方法与结果

结论或观点

A

观察到植物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观察到动物受精卵分裂产生新细胞

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B

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染色后,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

细胞核被染成红色,细胞质被染成绿色

C

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中,用极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

D

将变形虫切半,一半有核,一半无核,无核的一半不能摄食,对刺激无反应;

有核的一半能正常摄食,对刺激有反应

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6.右图表示植物细胞内的物质转化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代表细胞呼吸的过程是b、d

B.有ATP产生的过程是b、c、d三个过程

C.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c、d三个过程

D.在光照充足、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a强于b、c强于d

7.根据每个细胞中的核DNA含量,将某连续增殖的动物细胞归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如图1所示。

图2曲线表示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的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AB段

B.图1中的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BC段

C.图2中CD段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

D.将细胞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甲组细胞数量会增多

8.右图表示细胞生命历程与个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  )

A.成年个体不再发生①②的过程

B.③过程的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下降

C.④过程受环境影响大,机体难以控制

D.⑤过程中许多酶的活性与正常细胞相比明显偏高,如与糖蛋白合成相关的酶

9.实验探究中,科学合理的检测是获得正确结论的重要前提。

下列有关检测方法错误的是(  )

A.为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产生CO2的多少,可比较澄清石灰水的浑浊程度

B.为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使用斐林试剂检测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的量

C.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可使用血球计数板定期统计、计数

D.为探究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NAA浓度,可比较插条基部生根的平均数或平均根长

10.某研究者对小鼠的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绘制了以下示意图。

A.甲、丁细胞都可称为初级精母细胞

B.乙、丙、丁细胞中都不含有染色单体

C.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可能相同

D.对卵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无法看到和乙细胞染色体行为特征相同的细胞

11.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斯实验表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含有某种转化因子

B.艾弗里实验表明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或蛋白质

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表明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D.艾弗里实验以及赫尔希和蔡斯实验都采用了同位素示踪法

12.玉米株色的紫色(A)对绿色(a)为显性,该对基因位于第6染色体上。

经X射线照射的紫株玉米的花粉授给绿株玉米,F1代中出现1%的绿株。

F1紫株和绿株的第6染色体的检测结果如右图。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亲本中紫株的基因型为Aa,绿株的基因型为aa

B.X射线照射紫株花粉后,1%的花粉发生了基因突变

C.F1紫株的基因型为Aa,F1绿株的基因型为aa

D.F1紫株和绿株杂交,F2有4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

13.将未接触过青霉素的野生型葡萄球菌接种到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结果有极少数存活下来。

存活下来的葡萄球菌在相同培养基中经多代培养后,对青霉素的抗性明显增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球菌的抗青霉素基因是在接触青霉素后产生的

B.葡萄球菌的定向突变提高了抗青霉素基因的频率

C.葡萄球菌进化的实质是其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D.青霉素的选择作用提高了葡萄球菌抗青霉素基因的频率

14.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淋巴和组织液

B.个体稳态的实现是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的结果

C.葡萄糖、胰岛素、胰蛋白酶和淋巴因子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D.人体内环境pH、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

15.已知光照对根尖和芽尖中生长素分布情况的影响相同。

某研究人员利用水稻种子和其他相关器材进行探究光照对植物根生长影响的实验,具体实验装置如图。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贴黑胶带的目的是避免芽接受光照后影响根的生长

B.根据生长素的两重性可知,根会向光弯曲生长

C.在单侧光照射下,根背光侧生长素含量较多,促进生长

D.由于芽无法感受到光,因此芽的生长素来源于根尖

16.如图曲线Ⅰ、Ⅱ、Ⅲ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

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因环境阻力的存在,该种群不可能按“J”型增长

B.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

C.据图分析可知,破坏程度:

Ⅰ最轻,Ⅱ次之,Ⅲ最重

D.据图分析种群III的生存环境严重破坏,应采取就地保护措施

17.右图是苏南某地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部分示意图。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B.芦苇在湿地边沿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C.该人工湿地具有一定的蓄洪防旱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该人工湿地的构建充分运用了物质和能量循环再生、多级利用的原理

18.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弃耕的农田经若干年后能演替成森林。

在此过程中(  )

A.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B.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C.群落的优势物种未发生明显变化D.苔藓在森林形成后逐渐消失

19.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以根尖、茎尖为材料,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获得抗病毒的新品种

B.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全能性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C.细胞脱分化后,可形成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D.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紫草素,实现了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20.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果酒发酵时,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比人工接种的更好

B.腐乳胚若被细菌污染,则腐乳胚表面会出现黏性物

C.洗农粉中表面活性剂对碱性蛋白酶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D.溶解氧交换受阻是固定化酶应用的重要的限制因素

二、多项选择题:

本部分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21.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促反应中都需要ATP供能B.ATP合成、水解都需要酶催化

C.人成熟红细胞不能合成酶但能产生ATPD.酶和ATP的彻底水解产物可能相同

22.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见右图(其中甲性状由A和a、、乙性状由B和b基因控制),已知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Ⅲ4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冈,但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

A.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Ⅱ2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

C.Ⅲ3产生的卵细胞可能的基因型有AXB、AXb、aXB、aXb

D.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甲、乙两种病男孩的概率是1/12

23.周期性共济失调是一种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发病的分子机理如图所示。

A.过程①为转录,需要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

B.过程②为翻译,需要mRNA、tRNA、rRNA等参与

C.致病基因控制合成的异常多肽链较短,其原因是mRNA上终止密码提前出现

D.该病的发病原因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蛋白结构异常

24.甘蔗发霉时滋生的节菱孢霉菌能产生三硝基丙酸(3NP),3NP能抑制胆碱酯酶的合成。

如图表示突触结构,③表示乙酰胆碱,能够被胆碱酯酶分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中的③从突触前膜释放需要①提供ATP

B.乙酰胆碱及时被分解,有利于兴奋的正常传导

C.③与④结合后,会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

D.若3NP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可导致肌肉痉挛

25.右图是利用鸡血粗提取DNA的基本操作,下表中操作目的可以实现的是(  )

烧杯甲中的试剂

烧杯乙中的液体或物质

操作目的

蒸馏水

鸡血细胞液

使鸡血细胞吸水涨破

含DNA的浓NaCl溶液

去除不溶于低浓度NalI溶液中的杂质

冷却的酒精

去除溶于酒精中的杂质

2mol/LNaCl溶液

纱布上的黏稠物

去除不溶于2mol/LNaCl溶液中的杂质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5分)

三、非选择题:

本部分包括8小题,共65分。

26.(8分)细胞自噬是细胞内溶酶体对受损的蛋白质、细胞器或入侵的病原体进行降解并回收利用的一项生理过程,是真核生物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稳机制。

细胞自噬有一定限度,如果发生过度自噬,将会导致细胞发生不可逆的损伤。

细胞自噬主要有微自噬(A)、巨自噬(B)和分子伴侣介导自噬(C)三种方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酶体进行微自噬(A),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研究发现自吞小泡常出现在滑面内质网周围,据此推测图中自吞小泡分隔膜的来源可能是______________,该膜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________。

(3)清除受损的线粒体为方式B,若细胞内正常线粒体被吞噬,则有氧呼吸的第__________阶段会受影响。

(4)细胞内变性蛋白的降解为方式C,该过程中分子伴侣热休克蛋白与变性蛋白质结合,然后与溶酶体膜上的____________结合,在其作用下转运到溶酶体腔内。

据研究,癌细胞能在体内“恶劣环境”下存活的关键是热休克蛋白比正常细胞内的含量多,这提示我们在开发增强化疗和放疗效果的药物时,可考虑__________________。

(5)饥饿、生长因子缺乏、微生物感染等外界“恶劣环境”会加速诱导细胞发生自噬。

例如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将青蒿素作用于疟疾的病原体——疟原虫,阻断了疟原虫对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摄取,使其出现饥饿状态,迅速形成大量自噬泡而导致虫体死亡,从而有效治疗疟疾。

疟原虫因饥饿形成大量自噬泡,导致虫体死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9分)鼠尾藻是一种着生在礁石上的大型海洋褐藻,可作为海参的优质饲料。

鼠尾藻枝条中上部的叶片较窄,称之狭叶;

枝条下部的叶片较宽,称之阔叶。

新生出的阔叶颜色呈浅黄色,而进入繁殖期时阔叶呈深褐色。

研究人员在CO2充足、温度为18℃等光合作用最适条件下测定叶片的各项数据如下表:

叶片

光补偿点

(μmol·

m-2·

s-1)

光饱和点

叶绿素a

(mg·

g-1)

最大净光合速率

(nmolO2·

g-1·

min-1)

新生阔叶

16.6

164.1

0.37

1017.3

繁殖期阔叶

15.1

266.0

0.73

1913.5

狭叶

25.6

344.0

0.54

1058.2

(注:

光补偿点为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照强度;

光饱和点为总光合速率刚达到最大时的光照强度。

(1)同一鼠尾藻不同部位的叶片表现为不同形态,这体现了生物性状是由______________决定的。

(2)新生阔叶颜色呈浅黄色,欲确定其所含色素的种类,可用____________提取叶片的色素,然后用层析液分离,观察滤纸条上色素带的____________。

(3)在光补偿点时,鼠尾藻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

从生长期进入繁殖期时,鼠尾藻阔叶的净光合速率增大,据表分析,其内在原因之一是叶片的________________。

(4)依据表中______________的变化,可推知鼠尾藻的狭叶比阔叶更适应________(弱光/强光)条件,这与海水退潮时,狭叶着生在枝条中上部会暴露于空气中的特点相适应。

(5)在一定光照强度等条件下,测定不同温度对新生阔叶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①实验测定净光合速率时所设定的光照强度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8℃时的光饱和点。

②将新生阔叶由温度18℃移至26℃下,其光补偿点将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这影响了鼠尾藻对光能的利用效率。

因此,在南方高温环境下,需考虑控制适宜的温度及光照强度等条件以利于鼠尾藻的养殖。

28.(9分)罗汉果甜苷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它分布在罗汉果的果肉、果皮中,种子中不含这种物质,而且有种子的罗汉果口感很差。

为了培育三倍体的无子罗汉果,科研人员常常先利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罗汉果的芽尖生长点,诱导其染色体加倍,得到下表所示结果。

请分析回答:

秋水仙素溶液浓度(μg/mL)

处理株数(棵)

处理时间(d)

成活率(%)

变异率(%)

0.05

30

5

100

1.28

0.1

86.4

24.3

0.2

74.2

18.2

(1)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取芽尖生长点作为处理对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的因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可知,诱导罗汉果染色体加倍的最适浓度是____________。

(3)鉴定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确认罗汉果染色体数目是否加倍的最直接证据。

科研人员先制作了临时装片进行镜检、拍照,再对照片中的染色体进行计数、分析,主要步骤如下:

①请将空白框中的试剂和步骤补充完整。

②实验过程中用盐酸酒精混合液解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镜检时,应不断移动装片,以寻找处于________期、染色体分散良好的细胞进行拍照。

(4)要培育三倍体无子罗汉果,获得理想的变异植株后,当年还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7分)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生物体细胞中发生的三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

(1)在人体皮肤的生发层细胞内,甲过程发生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

(2)在人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相同DNA进行乙过程时的起始点________(填“都相同”“都不同”或“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过程产物β链中的____________体现着相应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

若在丙过程中的mRNA链上AUG后插入3个核苷酸,合成的多肽链除在甲硫氨酸后多一个氨基酸外,其余氨基酸序列没有发生变化,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图中涉及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

30.(9分)油菜株高由等位基因G和g决定,GG为高秆,Gg为中秆,gg为矮秆。

B基因是另一种植物的高秆基因,B基因与G基因在油菜的株高上有相同效果,并且株高与这两种基因的数量呈正相关。

下图是培育基因油菜的操作流程。

(1)步骤①中用到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可用含________的培养基来筛选携带目的基因的油菜受体细胞。

(2)利用图示方法将B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B基因的遗传特性得以稳定维持和表达的关键在于________________,虽然这种导入方法较经济、有效,但还是需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检测才能知道是否成功导入。

(3)若将一个B基因连接到了矮秆(gg)油菜的染色体上并在植株中得到成功表达,且B基因与g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这样的转基因油菜表现为________,该转基因油菜自交产生的子一代中,高秆植株应占____________。

(4)若将一个B基因连接到了中秆油菜的染色体上,并得到成功表达,培育了甲、乙、丙、丁四种转基因油菜(如下图)。

①这四种油菜中,丙植株的表现型与其余三种植株不同,理由是________。

②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前提下,这四种转基因油菜分别自交,则子代有3种表现型的是__________。

31.(7分)胰岛细胞的内分泌活动的协调有利于维持血糖平衡。

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以及引起胰岛素分泌异常的部分机理,其中抗体1、抗体2分别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能阻止葡萄糖或胰岛素与相应受体结合。

(1)由图可知:

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其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

支配胰岛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促进胰岛B细胞的分泌,却不影响胰岛A细胞的分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是:

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施加__________,测定并比较施加试剂前后血液中____________。

(3)胰岛B细胞表面有与某病毒相似的结构,若人体感染该病毒,自身免疫系统会产生__________(填“抗体1”或“抗体2”)消灭病毒时可破坏胰岛B细胞,引起Ⅰ型糖尿病,该病可通过________进行治疗。

32.(8分)35~40%的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可作为防腐剂,其防腐的原理是使蛋白质变性。

自然界中有能分解甲醛的细菌和真菌。

下图为分离和纯化分解甲醛细菌的实验过程。

(1)上述实验中,不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②中LB培养基是最普通的细菌培养基,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③中利用无机液体培养基和甲醛进行培养,培养出的是________________。

(3)由③→④的接种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法,通过培养能获得单个菌落。

经过⑤过程后,取样测定甲醛浓度,选出________________,再分离、培养菌株。

(4)为研究甲醛初始浓度对菌株降解甲醛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并得到如下结果。

由图可知,当甲醛的初始浓度小于1200mg/L时,菌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甲醛的初始浓度增高至1600mg/L时,48小时后菌株对甲醛的降解能力很弱,甚至失去降解能力,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8分)下图1表示利用生物技术制备抗X的单克隆抗体的过程;

图2表示培育优质奶牛的过程。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过程所用的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

(2)将经免疫处理后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能分泌抗X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过程中至少要进行两次筛选:

一次是通过______________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另一次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检测,筛选出能分泌抗X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3)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单克隆抗体可快速准确地识别抗原X,其原因是该抗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图2中的重组细胞________(填“①”或“②”)实现了基因的重组。

(5)图2中的早期胚胎发育到________阶段才可以移植,在移植之前,需要进行质量检查,用某染料鉴定胚胎细胞是否为活细胞时,发现活胚胎细胞不能被染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获得多个基因型相同的优质奶牛,可采用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

(一)

1.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细胞内的元素和化合物,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

【解题思路】脂肪酸的组成元素为C、H、O,脱氧核苷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A错误;

微量元素虽含量极少,但其作用和大量元素同等重要,B错误;

脂质中的固醇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C错误;

蛋白质具有许多功能,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D正确。

2.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识图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题图,该图是某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图中①是高尔基体,②是中心体,③是线粒体,④是核糖体。

此细胞含有中心体,可能是动物细胞,也可能是低等植物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