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期末复习测试题.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98938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与哲学》期末复习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生活与哲学》期末复习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生活与哲学》期末复习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生活与哲学》期末复习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生活与哲学》期末复习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期末复习测试题.doc

《《生活与哲学》期末复习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哲学》期末复习测试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活与哲学》期末复习测试题.doc

2016年《生活与哲学》期末复习巩固试题

(2)

政治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

1.针对当前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雷同”现象,新华社撰文指出,城镇化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区分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情况,实施分类指导,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群众的承受能力科学制定规划。

上述观点的唯物论哲学依据是

A.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B.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C.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

2.2015年入冬以来,雾霾覆盖中国中东部地区,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这次强雾霾事件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要解决十面“霾”伏的困境,我们

①应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按规律办事 

②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规律 

③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④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限制规律发挥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苏东坡在《赤壁赋》中写道: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下列说法中与苏东坡观点相近的是

A.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静即含动,动不舍静D.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4.我国的古语、古训往往蕴涵着深刻的哲理。

下列对古语、古训蕴含的哲理分析正确的有

①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求真务实,自强不息

②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④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暑相推而岁成焉——物质运动具有规律性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5.国内第一款“以房养老”保险,在推出近四个月的时间里仅签约了12户家庭,遭遇尴尬。

“以房养老”为何叫好不叫座?

采访中发现,受我国传统养老观念影响,大部分老百姓对于以房养老的认同度不高。

“家里的房子将来肯定要留给子女的”“这家孩子不孝敬父母”等观念阻碍了人们的选择。

从唯物论的观点看,“以房养老”遭遇尴尬是因为

①客观与主观没有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低估了意识能动性的作用

③因循守旧,没有发挥意识能动性

④忽视了具体国情,没认真做到从实际出发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6.有研究表明:

人们习惯的形成与大脑底部的基底核有关,它会把经常重复的运动或行为记忆贮存起来,当再次遇到这种行为时,大脑就会开启自动行为模式,不再参与决策,去做其他的事情;基底核的病变可导致多种运动和认知障碍。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A.意识离不开人脑,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C.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

7.2016年1月,日本科学家对30年前采自南极的水熊虫样品进行了解冻,其中一只最终存活了下来。

科学家表示:

对水熊虫的研究能帮助了解长期活体保存的机制和条件,这为人类生命的延续带来了新的希望。

材料说明

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③人的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④人们的思维有时可以认识存在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

8.下图所示漫画《腾不出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C.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9.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指出,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

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这要求:

①按客观规律办事,反对唯意志主义②具体分析不同事物的不同矛盾

③把“穷根”作为精准扶贫的客观依据④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研究矛盾特殊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染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

“铁榔头”郎平,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

郎平临危不乱,一锤定音,拦击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搏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

这体现了

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②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③按规律办事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拼搏精神决定着事情的成功与失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经济作物虫害监测与控制团队研究发现,棉铃虫苏云金芽孢杆菌(B1)毒素受体基因ABCC2的变异可以导致其对Bt作物产生高水平的抗性,但这种变异显著增加了抗性棉铃虫对另外一种生物毒素阿维菌素的敏感性。

这表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②意识能改造客观世界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④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2.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在50多年前预言,人们可以通过触摸按钮的方式改变天花板和墙壁的背景颜色,普通的玻璃将被时代所淘汰,取而代之的则是可以帮助人们抵御强烈紫外线的特殊玻璃。

而且,这些玻璃的阳光折射率可以根据用户预先设定好的数值进行自动调整。

如今,这一预言已经成为现实。

这表明

①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意识活动有其主动创造性

③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④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④

13.5年前,第一辆由3D打印机“打出来”的汽车问世;4年前,飞机首次被“打印”而成;1年前,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成功地为一名12岁男孩植入了3D打印脊,属全球首例……今天,3D打印技术正在打破人类的想象,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这表明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真理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科学实验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14.2016年3月15日,谷歌围棋人工智能AlphaGo战胜韩国棋手李世石。

中国围棋手柯洁评论道,“感觉就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下棋一样,该弃的地方也会弃,该退出的地方也会退出,非常均衡的一个棋风,真是看不出出自程序之手。

”从哲学角度看,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从本质上讲,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思维某些功能的模拟

②作为新的实践主体,人工智能的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虽然与人一样具有意识,但人工智能最终要受制于人

④人工智能的发展,能扩展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度和广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5.“是否自主招生”一直是我国教育界争论的焦点,专家、教师、家长等各持己见,莫衷一是。

从认识论角度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①不同认识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②真理总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

16.美国宇航局利用一枚火箭在月球表面撞出直径大约100英尺的大洞,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了大约25加仑水蒸汽以及水冰。

这一发现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十大科学发现之一。

这说明

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反过来认识又推动了实践的发展

B.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C.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D.实践能够把认识和客观事物加以对照

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研人员宣布,他们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首次探测到引力波,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所做的预测。

回答17~18题。

17.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提出引力波理论,认为大质量天体发生碰撞、超新星爆发等极端宇宙事件发生时,会改变附近的时空状态。

由于引力波产生的时空扭曲非常微小,在此之前科学家从未成功观测到。

本次“捕获”引力波,进一步佐证了

①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接近真理④世界的可知性及人类认识的无限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8.百年前,爱因斯坦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科学家发现引力波存在的间接证据。

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第一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这为人类揭开宇宙的奥秘打开了全新窗口。

人们对引力波的探索过程表明

A.获得真理需要经过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的过程

B.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使追求真理性认识是永不现实的过程

C.认识是一个不断通过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

D.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和意识的选择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19.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久坐对健康有害”,建议每坐30分钟就起来活动一下。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对5000多人开展了为期16年的跟踪调查研究,发现久坐并不比久站对健康的危害更大。

这告诉我们

①认识在实践中向前发展②对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差异的影响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④认识正确与否需要经过实践检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作家萧伯纳说:

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你心爱的东西。

学者周国平则说:

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与创造,另一是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这体现了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B.寻找真理性认识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D.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具有主观性,往往因人而异

21.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测得了迄今为止最精确的反应堆中微子能谱。

科学家发现这—能谱与以前的理论预期存在两处偏差。

相关结果发表在2016年2月12日的《物理评论快报》上。

该发现说明了

①真理是客观的、无条件的②真理在不断否定自身中得到发展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④人类的认识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2.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中国共产党治国理念的变化说明

①理论对实践具有推动作用②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③真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④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3.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后来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