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生态学冷生平课后练习答案完整版本13页word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98932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生态学冷生平课后练习答案完整版本13页word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园林生态学冷生平课后练习答案完整版本13页word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园林生态学冷生平课后练习答案完整版本13页word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园林生态学冷生平课后练习答案完整版本13页word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园林生态学冷生平课后练习答案完整版本13页word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林生态学冷生平课后练习答案完整版本13页word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

《园林生态学冷生平课后练习答案完整版本13页word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生态学冷生平课后练习答案完整版本13页word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园林生态学冷生平课后练习答案完整版本13页word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

当环境污染进入环境中的量超过环境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环境容量时,环境就会恶化,对人体健康,动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产生危害,该现象即为环境污染。

4、从园林工作者的角度来看,环境有什么不同的定义或含义。

所谓环境就是针对某一主体而言的,是作为某一主体的对立面和依存面存在的,与某一特定主体有关的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就是这个主体的环境。

就园林工作者而言,一般以人类作为主题,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以及各种外部条件或因素。

现代园林建设的一个重大目标就是改善城市环境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

5、什么是限制因子?

如何确定哪些是限制因子?

在诸多生态因子中,使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限制、甚至死亡的因子成为限制因子。

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范围,就会成为这种生物的限制因子。

第二章

1、城市地区光照条件有什么特点?

光照条件的特点:

①城市的低云量、雾、阴天日数都比郊区多,而晴天数、日照时数则一般比郊区少。

②城市地区云雾增多,空气污染严重,使得城市大气混浊度增加,从而达到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减少,散射增多,而且愈近市区中心,这种辐射量的变化愈大。

③由于城市建筑物的高低、大小以及街道宽窄和方向不同,使得城市局部地区太阳辐射的分布很不均匀。

2、光污染的类型和特点。

P32页

3、 

试分析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的生态意义。

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而投射到地球表面上的波段主要为0.29到3UM,其中被植物色素吸收具有生理活动的波段称为光合有效辐射,为0.38到0.74UM,这个波段与可见光的波段基本相对绿光吸收量少,绿光多被叶子透射和反射,所以植物叶片多为绿色。

在短波中,0.29到0.38UM波长的紫外线能抑制茎的延伸,促进花青素的形成,而小于0.29UM波长的紫外线对生物有很强的杀伤作用,不过这部分光多被高空臭氧层所吸收。

长波中的红外光不能引发植物的生化反应,但具有增热效应。

所以,太阳辐射中各种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具有不同的光化学活性及刺激作用。

4、树木的耐荫性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

P39——40△处

(1)

(2)(3)

5,、比较树木阳生叶与阴生叶特点。

P40“△表2-6”

6、什么是光周期现象?

在园林花卉生产中有什么意义?

植物的生长发育对日照长度规律性变化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

意义:

①根据植物开花所需要的日照长度,可区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中日照植物。

②光周期不仅对植物的开花有调控作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许多木本植物的休眠和生长,特别是对一些分布区偏北的树种。

③绽牙和放叶受光周期的控制。

④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光周期变化特点,在进行园林植物引种时,就要考虑原产地与引种地区光周期变化的差异以及植物对光周期的反应特性和敏感程度,在结合考虑植物对热量的要求,才能保证引种的成功。

第三章

1、什么是逆温现象?

在什么条件下容易产生逆温现象?

逆温现象:

一般情况下,在低层大气中,通常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

但有时在一定条件下某些层次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这种现象称为逆温现象。

在晴朗无风、空气干燥的夜晚,辐射逆温最易形成。

在城市地区,混凝土与沥青下垫面冷却较快,易形成逆温层。

2、试分析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

①城市下垫面的是反射率比郊区小。

②市下垫面建筑材料的热容量、导热率比郊区森林、草地、农田组成的下垫面要大得多,白天吸收就、积聚大量的发射热。

③城市大气中二氧化碳和空气污染物含量高,形成覆盖层,对地面长波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空气逆辐射也大于郊区,减少了热量的散失。

④城市内各种燃烧过程和人类活动长生的热量可能接近甚至超过太阳的辐射热量。

⑤市中建筑物密度,通风不良,不利于热量的扩散,加上城市地面不透水面积较大,排水系统发达,地面蒸发量小,同时植被叫少,使得通过水分蒸腾、蒸发消耗热量的作用大大减小。

⑥城市热岛效应是一种中小尺度的气象现象,受大尺度天气形势的影响。

当天气晴朗无云或少云,有下沉逆温时,易产生热岛效应。

⑦城市热岛效应强度还因地区而异,它与城市规模、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城市布局、附件的自然环境有关。

3、城市小环境温度有什么特点?

在园林植物引种栽培上有什么意义?

范围大约在p50页

4、什么是有效积温?

分析其生物学意义

有效积温:

指植物整个生长发育期或某一发育阶段内,有效温度(即日平均温度减去生物学零度的差值的)总和。

根据各植物种需要的积温量,再结合各地的温度条件,初步可知各植物的引种范围。

此外,还可根据各种植物对积温的需要量,推测或预报各发育阶段到来的时间,以便及时安排生产活动。

5、试分析植物如何适应极端温度的?

P57-59

6、试解释温周期现象和Hopkins定律,并分析其意义。

温周期现象:

植物对温度昼夜变化节律的反应称温周期现象。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昼夜温差较大更利于植物的生长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Hopkins定律:

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北美温带地区,纬度每向北移动1度或经度向东移动5度或海拔上升124m,生物的物候期在春天和夏天初各延迟4d,而在秋天物候则提前4d。

意义:

由于植物的物候期反映过去一个时期内气候和天气的积累,是比较稳定的形态表现,因此通过长期的物候观察,可以了解植物生长发育季节性变化同气候及其他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作为指导园林生产和绿化工作的科学依据。

对确定不同植物的适宜区域及指导植物引种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7、试分析园林植物在夏季对温度的调节作用。

答:

①植物一方面可阻挡太阳的热辐射,另一方面又可通过蒸腾作用消耗大量热量,达到降温的效果。

②物对热辐射的遮挡和蒸腾消耗热量,植物覆盖的表面接受到长波辐射比建筑材料铺装表面低得多,温度也低得多。

③市地区大面积园林绿地还可形成局部微风,大片的园林绿地能使城区环境趋于冬暖夏凉,而且由于这些绿地的存在改变了城区的下垫面,有利于空气的流动和大气污染的稀释。

④季城区园林绿地的降温效果十分明显,绿地面积越大,降温效果越显著,城市绿地在降低热岛效应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章

1、城市水环境特点

1.水污染严重、水质恶化2.城市水资源短缺3.城市降雨量高

4.城市径流量增加5.城市的空气湿度低、云雾多

2、简述水分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水分状况对植物生理活动的影响

蔬菜作物的水分状况与生理活动密切相关,水分的变化直接引起内部的生理变化,经过一系列信号传导,最终表现在形态建成和产量形成上。

、对植物形态的影响

植物通过水分供应进行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其积累量的大小直接反映在株高、茎粗、叶面积和产量形成的动态变化上。

在水分胁迫下,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强,枝条节间变短,叶面积减少,叶数量增加缓慢;

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减慢或停止;

细胞伸长受到抑制;

生长速率大大降低。

遭受水分胁迫后的植株个体低矮,光合叶面积明显减小,产量降低。

3、水生植物有哪些类型?

其特点是什么?

①沉水植物植株沉没水下,为典型的水生植物。

这类植物的根退化或消失,表皮细胞可直接吸收水体的气体,营养物质和水分,叶绿体大而多,适应水体中的弱光环境,无性繁殖比有性繁殖发达。

②水植物叶片漂浮在水面,气孔分布在叶的上面,维管束和机械组织不发达,茎疏松多孔,根漂浮或伸入水底,无性繁殖速度快,生产力高。

③挺水植物植物大部分挺出水面,根系浅,茎秆中空。

4、试分析湿生植物和旱生植物在适应方式上各有哪些特点?

湿生植物指在潮湿环境中生长,不能忍受较长时间的水分不足,即抗旱能力最弱的陆生植物。

这类植物的根系通常不发达,具有发达通气组织,如气生根、膝状根、板根等。

根据湿生植物生活的环境特点,还可将其划分为阴性湿生植物和阳性湿生植物两个亚类。

旱生植物是指生长在干旱环境中,能长期耐受干旱环境,且能维持水分平衡和正常的生长发育。

旱生植物在形态结构上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增加水分摄取,另一方面是减少水分丢失。

发达的根系是增加水分摄取的重要途径。

为减少水分丢失,许多旱生植物叶面积很小。

另一类旱生植物具有发达的贮水组织。

除以上形态适应外,还有一类植物是从生理上去适应,旱生植物适应干旱环境生理特征表现在它们的原生质渗透压特别高,同时不至于会发生反渗透现象使植物失水。

5、请解释富营养化,并说明植物净化水体的途径

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氮、磷、钾等植物营养物质过多,致使水中的浮游植物(主要是藻类)过度繁殖。

植物净化水体的途径:

①植物的富集作用。

植物吸收水体中的溶解质,植物体对元素的富集浓度是水中浓度的几十至几千倍,对净化城市污水有明显的作用。

②植物具有代谢解毒能路。

在水体的自净过程中,生物体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水体的有机物反应过程一般都有生物体的参与。

6、分析城市绿地保护水土的作用机理。

①冠截留:

树冠截留降水,减弱雨水对表地的冲刷,减少水土流失。

②地被物层吸水保土:

由枯枝落叶等构成的死地被层铺在土壤表面,结构疏松,通气良好,表面粗糙,具有对地表水吸收和拦截作用。

③地表水的吸收和下渗:

绿地特别是森林土壤入渗率高,可以减少地表径流量和增加植物可利用水量,防止水土流失。

④溶雪的调节作用:

绿地内的温度变化比绿地外小,冬春季溶雪时比林外晚,溶雪速度慢,溶雪时间长,同时绿地内的土壤冻结比绿地外的浅,这样就有利于融雪水的渗透和被土壤吸收,减弱地表径流的产生。

第五章

1、光化学烟雾是如何形成的,其主要成分是什么?

学烟雾的形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反应。

石油燃料的燃烧和汽车行驶过程中排放的氮氧化物、碳氢化物和一氧化碳等废气物质,在阳光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结果产生醛类、臭氧和过氧化乙酰硝酸酯(PAN)等。

由氮氧化物、碳氢化物及其光化学反应的中间产物、最终产物所组成的特殊化合物,称为光化学烟雾。

它是一种次级污染物。

其主要成分是臭氧。

2、什么是酸雨、酸沉降?

在我国哪些地区算沉降严重,为什么?

酸雨:

燃烧煤和石油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与水汽结合后形成硫酸和硝酸,以降水形式降落到地面,使雨水pH小于5.6,就形成酸雨,称为酸沉降

危害:

酸雨的毒害程度比二氧化硫大,当空气中硫酸烟雾达到0.8ml/L时,会使人患病。

酸沉降会酸化土壤、水体,对植物造成很大的伤害,在全球许多地方都发现由于酸沉降使森林大面积死亡的现象。

酸雨具有很大的腐蚀作用,能腐蚀油漆、金属以及各类纺织品,大理石和石灰石也易受二氧化硫和硫酸的侵蚀,许多城市的历史古迹、艺术品和建筑物因此受到损坏。

我国许多城市都存在酸沉降,尤以西南地区最为严重。

原因:

西南地区重工业密集;

盆地地形闭塞;

降雨多。

3、试分析气态污染物如何危害植物生长发育的。

P95、96△处

4、利用植物监测环境污染有什么优点?

①早期发现大气污染。

②能够反应几种污染物的综合作用强度。

③据不同的污染物形成不同的危害症状,初步监测污染物的种类,通过植物受害面积和程度初步估测污染物的浓度。

④多年生的树木作监测植物,能够反映某一地区的污染历史用植物监测环境污染经济、简便,在生产实际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6、建设防风林带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1、防风林带结构2、防风林带的高度3、防风林带的宽度4、与风向的交角

7、园林植物净化空气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①降尘。

②吸收有毒气体。

③减少细菌。

④减少噪音。

⑤增加空气负离子。

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⑦吸收放射性物质。

第六章

1、试比较黏土、壤土与沙土的理化性状

(1)沙土类(sandsoil):

土壤质地较粗,含沙粒多、黏粒少,土壤疏松,黏结性小,通透性强,但蓄水能力差,易干燥。

有机质分解快,养料易流失,保肥性能也差。

(2)壤土类(loamsoil):

土壤质地较均匀,不同大小黏级的土粒大多等量混合,物理性质良好(既不太松,也不太黏),通气透水,有较好的保肥保水能力,大部分植物种在此类土壤中生长良好。

(3)黏土类(claysoil):

土壤质地较细,以黏粒和粉沙居多,结构致密,湿时黏,干时硬。

由于含黏粒多,颗粒表面积打,保肥保水能力强,但因土粒细小、孔隙小,通气透水性能差。

2、哪些因素影响土壤矿质养分有效性?

在园林生产实践中如何提高养分利用率?

影响土壤矿质养分有效性的因素有:

1、土壤酸度通过影响矿质盐分的溶解度而影响养分的有效性;

2、土壤酸度通过影响微生物的活动而影响养分的有效性和植物的生长;

3、植物枯枝落叶的回收和利用。

提高养分利用率:

1、调节土壤酸度,使个营养元素增强。

2、通过调节土壤酸度使其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而促进养分的有效性。

3、通过植物枯枝落叶的合理利用,增加土壤矿质养分的利用而提高养分有效性。

3、菌根有哪三种类型,并分析菌根在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中的意义。

P133、134

4、简述土壤微生物的生态作用。

(1)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都是在微生物及其酶系统的参与下进行的,因此可以说微生物是土壤肥力发展的动力,对消除土壤污染有重要意义;

(2)氮素的生物固定液主要是由土壤中的固氮微生物完成的,这是整个陆地生态系统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菌根的的形成大大增强了植物吸收矿质养分和水分的能力,尤其在贫瘠的土壤中,植物与菌根真菌共生的现象十分普遍;

(4)微生物代谢产物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如代谢产生的维生素、激素类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分泌的抗生素则可以抑制植物病原菌的发育,另一方面,有些微生物也可以产生植物毒素,抑制植物生长。

农业生产中连载或重茬常会造成严重减产,可能与有毒物质或病原菌的积累有关。

5、什么是土壤污染?

怎样防治?

当土壤的有害物质含量过高,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时,会导致土壤自然功能失调,菲利下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或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积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成为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可分为:

物理污染、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

污染发生的类型:

水质污染型、大气污染型、固体污染型、生产型、综合污染型

土壤污染治理措施:

排土与客土改良、施用化学改良剂、生物改良

6、试分析城市土壤的特点。

①土壤污染化大,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可把土壤污染物分为物理污染物,化学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产生的影响有:

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生物污染和综合污染。

②土壤坚实度大,在城市地区,土壤坚实度明显大于郊区的土壤,一般愈靠近地表坚实度愈大,土壤坚实度的增大使土壤的空气减少,导致土壤通气性下降,土壤中氧气常不足,这使树木根系进行呼吸作用等生理活动产生及不利的影响,严重时可使根组织窒息死亡。

③土壤贫瘠化。

由于市区植物的枯枝落叶作为垃圾而被清除运走,使土壤营养元素循环中断,降低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城市渣土中所含养分既少且难以被植物吸收,随着渣土含量的增加,土壤可给的总养分相对减少,另外城市行道树周围铺装混泥土沥青等封闭地面,严重影响大气与土壤之间的气体交换,使土壤中缺乏氧气,不利于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分解,减少了养分的释放。

④土壤含水量低。

由于城市地面硬化铺装,导致降水后土壤水分补给减少;

另一方面,城市热岛效应引起的过高的土壤水分蒸发也加剧了城市土壤含水量偏低。

7、试述在盐碱地进行园林绿化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要注意盐碱对植物的危害

1.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

2.伤害植物组织。

3.引起植物代谢紊乱。

3.影响植物正常营养。

 

4.影响植物的气孔运动。

在高浓度盐类作用下,气孔保卫细胞内的淀粉形成受到阻碍,致使细胞不能关闭,因此植物容易干旱枯萎。

主要原因

(1)土壤强碱性毒害植物的根系

(2)土壤物理性质恶化,土壤结构被破坏,质地变得很坏。

二、要注意根据园林植物对盐碱土的适应,选择适应盐、碱生境的形态和生理特征的盐碱植物。

包括聚盐性植物、泌盐性植物、不透盐性植物。

(如芦荟、胡杨、海滨锦葵等).

三、要注意盐碱土的改良。

排除土壤中过多的可溶性盐,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并提高土壤肥力。

水利工程措施(淋洗和排除土壤中的盐分)农业措施(种植水稻只要有水源,各种类型的盐碱地都可开沟、排水、洗盐、并结合种稻进行改良)生物措施(通过种树种草(绿肥)改良盐碱土)

第七章

1、植物种群的概念,其基本特征有哪些?

概念:

是指在一定的空间中同种植物个体的组合。

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单位。

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种群又是植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种群的基本特征:

①种群的数量和密度,一个种群所包含的个体数目称为种群数量或种群大小。

如果用单位面积或容积内个体数目来表示种群数量或种群大小就是种群密度。

②种群的性比,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数目的比例称为性比。

③种群的年龄结构,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各个年龄级的个体数在群体中的分布情况,因此年龄结构也称为分布或是年龄组成,是种群的一个重要特征。

④种群的空间格局,种群的空间格局是指种群个体在水平空间的配置状况或在水平空间上的分布状况,或者说在水平空间内个体彼此间的关系。

⑤植物的构件和种群,植物个体由许多构件组成,组成个体的这些构件可以看做是一个“种群”。

2、如何理解生态对策的含义?

有哪些主要对策类型?

生态对策是指生物进化而形成的适应环境的对策或策略,它可概括说明生物是以何种形态和功能特征来适应环境而完成其生活史的。

主要有r-对策与K-对策,两边投注对策,三角对策理论三种。

3、在什么条件下,植物最有可能发生自疏现象?

种群密度越大,邻接植株间的距离就越小,植株彼此之间竞争光、水、营养物质等资源的强度就更强烈。

当密度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种内对资源的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速度或个体形态与重量,进而将影响植株的存活率。

在高密度下,有些植株发生死亡,即种群开始出现自疏。

经常可以发现,同一种群随着个体的增大和年龄的增长其密度呈现出降低的现象。

这种现象就是自疏引起的一种结果。

如果种群密度很低或者在人工稀疏的种群中,自疏就难以发生。

4、什么是高斯假说和竞争排斥原理?

在自然条件下竞争排斥是否能发生?

两个对同一种资源产生竞争的种,不能长期在一起共存,最后要导致一个种占优势,另一个种被淘汰,这种现象即为竞争排斥原理或高斯假说。

在自然条件下,竞争排斥能够发生。

虽然,在自然环境中,种群在生物群落中具有分层分布的特点,可以形成生物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等。

但这并不代表空间就可以以此划分和隔绝,从此互不干扰。

分层分布是长期以来,生物进化自我调节来适应环境条件所产生的结果。

也就是说,是先有矛盾。

即先有种间的竞争排斥,随后才有生物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影响所发生的分层分布。

其次,空间上不同种群分布的空间并无绝对分隔。

当优势种群逐渐增加,原本的空间已不足以它们个体生存的所需,则优势种群就可能占用其他种群原本的生存空间。

从空间上发生种间竞争。

再者,当原来稳定的生物群落受到新种群的入侵时,也会破坏其原有的群落状况,发生竞争排斥。

5、如何理解生态位的概念?

在园林植物群落建植中有何指导意义?

生态位不仅包括生物占有的物理空间,还包括了它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角色以及它们的温度、湿度、PH、土壤和其他生活条件的环境变化梯度中的位置。

由于生态位接近的两个种不能长期共存,因此能够长期生活在一起的种必然伴随着生态位的分化。

在自然界稳定的群落中,每一个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态位,一个群落乃是一个种间相互作用、生态位分化的机能系统,这对正确认识物种在自然选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在运用生态位理论指导人工群落建立,特别是在园林植物的配置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要表现在:

1)在进行引种工作中,新引入的物种应与当地土著种的生态位有一定差异;

2)引入大量个体,以取得竞争胜利;

3)引入适合当地“空生态位”的物种;

4)引入种与当地种之间生态位重叠极限符合d/w>

1的规律。

6、何为种间关系?

有哪些主要形式与类型?

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物种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关系。

两个种群的相互关系可以是间接的,也可以是直接的相互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是有害的,也可能是有利的。

主要有中立(两个物种彼此不受影响),

竞争:

直接干预竞争(每一物种直接抑制另外一个),

资源利用型(资源缺乏时的间接抑制),

偏害(其中一种种群受抑制,另一种无影响),

寄生(其中一种种群是寄生者,通常较宿主的个体小),

捕食(其中一个种群是捕食者,通草另外一个种群个体较小),

偏利(其中一个种群受益,另外一个种群没有影响),

原始合作(两个物种都有利,但不是必然的),

互利共生(两个物种必然有利)。

第八章

1、何谓单优群落,混交群落?

混交群落中包括哪些不同性质的种类成分?

单优群落:

如果一个群落中的建群种只有一个,那么就可以称这个群落为单优种群落或者单建群种群落。

通常这个优势种的多度、盖度等数量特征在80%以上。

混交群落:

2、解释多度与密度、盖度与显著度、频度概念?

写出种的重要值的计算方法?

多度:

指调查样地上某物种的个体数目,是不同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个相对指标。

密度:

指单位面积或单位空间内的个体数目。

盖度:

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

显著度:

乔木的胸高断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

频度:

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