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3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987293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3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3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3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3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3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3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3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3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3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我找3个比我高的人”“我找2个和我同岁的人”“我找……”

2、说一说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0。

3、说一说你在生活中发现的加法问题。

4、整理一下自己住的房间,向同伴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的。

5、到图书馆或书店看一看,图书是怎么分类的,并与同伴说一说。

6、调查太阳刚升起,大约是几时?

太阳刚落下,大约是几时?

调查你们班每个小组男生、女生人数,并试着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7、调查你们班10名同学的上学情况。

(1)乘车上学,还是步行上学?

(2)结伴走还是单独走?

等等

学生经历上述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中的作用。

三、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一)20以内数的认识

20以内的数的认识分三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的意义,第二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的大小。

这两个单元对后继的数的认识有迁移作用;

这部分教材编写的突出特点是结合生动具体的情境,通过观察、记数、操作等教学活动,来呈现学习内容,让学生从中体验数的意义,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对数的理解力。

(二)加减法的处理

1、不以10以内数的合成与分解作为学习加减法的逻辑起点,直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学习加减计算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经历从问题情境抽象出加减算式加以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中理解加减运算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2、10以内的数的组成和分解虽然不再被作为10以内的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它仍是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的有效手段。

事实上,10以内数的合成分解与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只存在描述数量关系的形式上的差异,并无本质的区别。

因此,教材不但没有削弱对数可分可合的认识,而且还创设了丰富多彩的问题或游戏活动,不断强化数的分解与组成的意识。

3、加减法学习内容的编排有分有合,加减法的提前混编。

加减法提前混编的优点有:

一是从一个问题情境即能提出加法问题,也能提出减法问题,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二是有助于学生体会加法与减法存在某种关系,从不同角度揭示相同的数量关系。

三是从心理学角度看,加减编后学习内容更富有变化和挑战,不至于因为内容单一而枯燥乏味。

4、体现算法的多样化,,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算法与交流各自算法的时间和空间。

(三)空间与图形的安排

1、确定物体的位置与顺序是建立空间观念的一项基本内容,确定位置与顺序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是会用前、后、上、下、左、右等词语进行描述。

2、认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也是建立空间观念的基本内容。

第六单元所认识的是四种最常见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和球。

(五)分类与统计的编排

分类的经验不仅是进行统计活动的必要基础,教学概念的学习本质上也是一种分类的行为,所以认识物体始于对物体分类。

四、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

(一)数学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数学教学必须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数学接受能力。

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的教学应有实际背景,利用学生的经验,使用学生可以接受的语言,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探索和考察数学概念得出含义,使学生有机会讨论他们的想法。

共9页,当前第2页123456789

(二)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为了避免小组学习流于形式,就必须用心培养学生交流技能。

交流既有信息输出,也有信息输入,所以加谈、倾听、阅读、书写是基本的交流技能;

此外对数学而言,交流还应具有描述的技能。

(三)紧扣数学活动的目的设计安排活动

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的教学,每一个教学活动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而活动本身有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过程。

(四)做练习、写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巩固知识、习得技能的必要环节

五、教材的评价建议

(一)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

要结合学习数学的过程评价学生对数学概念知识的理解。

学生只有理解了数学概念和它们的意义或解释,他们才能理解数学、有意义的“做数学”。

(二)重视对学生初步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对解决问题的评价,首先应注意评价学生对问题的描述,即怎样把情境图呈现的问题,用口头语言完整地描述出来。

(三)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对于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主要通过课堂观察来收集有关的信息,象他们参与班级讨论中,试图解决问题中,独立或小组学习中,无时不在显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与态度,能看出是否有信心,是否有兴趣,是否乐于探究,是否有毅力,是否有好奇心,谁敢于质疑。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一、单元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愉悦。

2、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0——10各数。

4、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二、单元教学建议:

1、本单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教学时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数、人数、读数、写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实物操作,使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数的意义。

2、学校教育的开始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学时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题目,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独立完成。

在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指导。

3、初入学的学生不太容易分辨数字的结构和笔顺,容易搞错上、下、左、右的位置。

由于学生的手指肌肉不是特别灵活,要把数字写的正确、整齐、匀称是比较苦难的,因此,教学时教师不要急于求成,可以要求学生每次少写几个,经常练习,除课本中的练习外,教师可组织学生在田字格本中练习写数,逐步提高。

4、本单元课时安排:

8课时

  第一课时可爱的校园(数一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

2.通过观察情境图,试图认识10以内的数;

3.在数数的过程中,体会有序数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小组交流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

入师:

我们来数一数,看谁数的快!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数一数。

  数一数第一排有几个小朋友,第一竖有几个小朋友,教室里有什么物体?

有多少?

  把你数出来的和同桌交流一下。

共9页,当前第3页123456789

  在家长的能够忙下,完成课后作业,不会的可以画图来表示。

  问

究1、寻找身体上的数

2、寻找教室里的数

  3、寻找校园里的数

师:

现在,我们要数一数“可爱的校园”中的数。

1、学生之间互相观察,互相说。

集体反馈交流。

2、学生独立观察,寻找个数。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集体交流。

(学生可能会说:

有1块黑板,2扇门,6盏灯,25张桌子,47名学生……对于能说出比10大的数的学生要及时鼓励。

  3、学生独立观察,寻找个数。

结师:

这节课我们在忙什么啊?

你发现什么呢?

生:

这节课我们在数数,发现我们身边到处都是数学。

用教师布置学生实践活动

课后到校园到处看看,边看,边和小朋友交流,再把看到的记下来,明天上课和大家一起交流。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快乐的家园(十以内数的认识)

1、帮助学生形象的理解:

1可以表示1个体(如1个萝卜),也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如1筐萝卜),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

并且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1—10个数的符号表示的方法;

2、借助挂图引导学生充分观察,交流图中物体的数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理解数“1”的含义以及其他各个数的含义

教学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

设1.在美丽的农庄里可真漂亮,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欣赏美丽的农庄,感受一下美的气息。

让学生说一说,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什么?

说一说。

  你发现了哪些物体只有“1”吗?

  说一说除了1的物体之外,你还看到了其他的吗?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这一幅图中的事物以及数量

  说一说球衣上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象这样的数结合教室里的位置说一说。

究1、学习1可以表示什么?

观察课本中的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用数学的语言来叙述。

说说1个萝卜和1筐萝卜有什么不同?

2、学习2、3、4可以表示什么?

1、1个萝卜、1筐萝卜、1个太阳、1座大山……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用到1的地方?

2、

(1)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说说看到了什么?

(2)互相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看的?

(3)集体交流。

  体

悟体会数不仅可以表示多少(如运动员的人数),也可以表示顺序(如小运动员球衣上的号码)。

  练一练

(1)连线。

(找朋友)先让学生观察,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交流。

(2)数一数,画一画。

先让学生说说,你在这里看到了什么?

根据要求独立完成作业,并且逐步养成自己检查作业的习惯。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

1.借助儿童喜欢的玩具,使学生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能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2.培养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的姿势,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书写兴趣。

教学流程设计:

设你在幼儿园里玩过玩具吗?

有哪些?

说给大家听一听。

兴致勃勃地介绍自己喜爱和玩过的玩具共9页,当前第4页123456789

我们来数一数这两个小朋友的玩具?

  学生数、说

  说一说你觉得哪一个最难写?

自己再试一试。

  先说一说,再数一数。

  说一说例题中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多个学生说。

究1、数一数,说一说。

  2、写数

这些数你会写吗?

你喜欢写哪个?

你认为自己哪个写的最好?

板演

  1、

(1)让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自己数一数,说一说。

(2)小组交流,你数出什么?

是怎样数的?

(3)全班反馈。

2、学生自己写喜欢的数。

  学生板演后比较

(比较过程中要讲出写数的方法)。

悟1、写数,让学生自己写,同桌说说各个数所表示的意思。

2、看数划线,学生弄清题意后自练。

3、数一数,填一填,知道这些数所表示的意思。

小结这节课你感到最有趣的是什么?

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学到的知识说一说。

  第四课时小猫钓鱼(0的认识)

借助情景,感知“0”的真实含义,会正确书写“0”;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0”的含义。

1、出示小猫钓鱼图,讲故事导入,提出问题?

观察小猫钓鱼的情景,感受做事情要一心一意。

请小朋友看图说故事,用几表示?

  最后一只小猫怎么了?

一条都没有用什么来表示?

  书写0,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写生书空。

第1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第2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第3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再来看看,第四只小猫它钓了几条鱼呢?

一条都没有怎么来表示呢?

根据教师的问题

3

  2

1

  ?

、0

悟1.自主探索,体验0的含义

  2、指导“0”的书写。

1、学生自主思考,怎么来表示“一条都没有

同桌交流

集体反馈

得出:

一个也没有时用“0”表示。

0是一个数,比1、2、3、4……要小。

  2、书写“0”。

用1、学生“分铅笔“

  2、想一想“0还可以表示什么?

1、理解“0“的含义(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

  2、同桌交流,全班反馈。

这节课你感到最有趣的是什么?

  第五课时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

1、借助情境,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这些数。

能正确地数6——10的数及书写。

设1、找朋友唱《找朋友》的歌1、唱一唱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数一数,并说一说。

  教师示范,学生书空,再书写进去。

  理解题目的意思。

请学生说一说。

究1、观察交流图意

2、先独立数数,说出每副图中有什么?

多少?

3、再连一连

1、观察交流图意

2、如:

第一幅图中有铅笔10枝。

  3、连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说说自己是怎么连的。

悟1、“数一数”自己的铅笔盒里的文具。

充分进行观察操作,引导学生交流,再说一说铅笔盒里有什么?

共9页,当前第5页123456789

  2、学写6,

同样的方法理解7、8、9。

学写7、8、9。

注意书写“8”的顺序,师先师范,

还要注意6和9的区别。

  1、“数一数”自己的铅笔盒里的文具。

6个圆圈,6本书,6枝铅笔,用“6”表示。

学生再练习。

用1、说说在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数字?

1、回顾生活中的数

(写写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或“门牌号码”!

4、6、7、8、9、分别可以表示什么?

  第二单元比较

1、通过比较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经历比较实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3、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1、提供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2、引导学生思考与交流。

3、联系生活实际,自己比较活动。

6课时

  第一课时

动物乐园(比大小与比多少)

教学目标

在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中,初步体验对应思想。

初步学会数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正确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与多少;

初步体会数的广泛性;

通过观察交流等探求活动,初步形成数感,锻炼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设师:

小朋友们现在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你们来到学校,看到咱们的校园非常美丽吧?

今天,动物学校也开学了,小动物们也背着书包来到学校,猜猜看,动物学校有些什么动物呀?

有小兔、小猴、小狗、小熊、大象、小松鼠、小猫……

究1、任意观察问:

看看动物学校有什么?

2、探讨数数规律

1、指定部分学生汇报。

2、师:

刚才你们的汇报都非常好,但是老师一样一个小小的建议,能不能按照一定的方法来数一数呢?

(1)四人小组内探讨数数规律。

(2)汇报:

你们是怎样数的?

悟1.寻找身体上的数

  2、数周围的实物a)同桌之间互相观察、交流。

b)集体反馈交流(注意引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

3、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

a)手里最多能拿几支粉笔?

b)盘里最多能放几个苹果?

c)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

实践

应用寻找校园里的数(可带领学生去操场上找一找,说一说。

)学生去操场上找一找,说一说

第二课时高矮(比高矮、比长短)

通过直观地比较物体的高矮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体会高矮的相对性,渗透帮助他人的教育;

理解物体高矮(或长短)的比较,需要在同一起点下进行;

探索比较高矮的方法;

理解比较的相对性;

灵活运用比较高矮的方法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设图片出示,创设情景观察

究1、长颈鹿和大象谁高谁矮?

  1.选用哪个钉子好?

  3、哪跟绳子最长,哪根最短?

1、

(1)学生独立观察,思考问题。

(2)同桌交流。

共9页,当前第6页123456789

2、(根据生活经验,厚的木版用长一些的钉子,薄一点的木板用短一点的钉子。

3、说一说,比较的方法以及理由

用1、汽车能否从桥下通过?

  2、比较站在不同高度上的小兔子的高矮。

  注意让学生说说比较高矮时要注意什么?

2、

(1)学生观察,

(2)小组讨论

从短到长依次排起来。

  

第三课时轻重(比轻重)

一、教学目标

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认识物体之间存在着轻重的差异并且得到体验;

让学生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和理解;

在比较物体轻重的过程中,认识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的重要性;

二、教学流程:

设1、指导学生观察情景图

(1)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小组交流。

引出课题。

究1、掂一掂,

  1、请学生拿数学数和铅笔盒掂一掂,哪个重,哪个轻。

  实

用书上练习

认为哪个重画“o”,哪个轻画“×

  重点第4题,不要求所有学生会做。

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新课标第一网

第三单元加减法

(一)

第一课时有几枝铅笔

1、通过情景,让学生建立起加法的概念,让学生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法算式;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加法计算技能,掌握计算结果在5以内的加法

加法意义的理解,正确列出加法算式并计算;

设1、先让学生观察表演,出示2支铅笔,又来3支铅笔,一个几支铅笔?

(发给学生学具)1、让学生摆一摆,同桌合作。

究1、说一说,摆的意义。

刚才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用加法来表示。

板书:

加法

2、认识加号

谁能说说算式中2指什么?

3指什么?

5指什么?

1、说一说,摆的意义。

认识加法

  2、2+3=5,讲解算式的读法及加号的含义:

表示合并、合起来的意思

悟1.摆一摆,自主探索(看着学具棒)1、学生根据图片,自己摆一摆,说一说。

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用1、让学生观察后说出算式,说一说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做?

22页摆一摆

2、根据图意说一说,独立列出算式,再进行小组交流。

3、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教材23页说一说,算一算。

说一说,你、在生活重发现的加法问题。

1、完成摆一摆,学生自己计算后核对。

2、说一说,自己是这样想的?

3、说一说,算一算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第二课时有几辆车

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会列出不同的算式,从而形象地说明两个数相加交换他们位置,得数不变。

教学重难点:

体会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设1、让学生观察图,独立思考。

共9页,当前第7页123456789

1、学生观察图,独立思考。

究1、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2、自主探究,得出规律

  1、3+2=52+3=5

2、

(1)学生观察比较上面两个算式之间的异同。

直观感知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2)摆一摆

悟1.让学生用自己的铅笔,摆一摆。

1、说一说,对着同桌说一说摆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得出加法交换律

用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试一试和其他题目

独立提出问题。

1、全班交流解题。

  第三课时摘果子(减法的认识)

教学目标:

通过摘果子这一情景,让学生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

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能够根据情景,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减法问题;

理解减法的含义,并能够正确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