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同等学力工商管理大纲重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全国同等学力工商管理大纲重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同等学力工商管理大纲重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人是社会人、企业存在非正式组织、行为科学,由此开辟了行为科学研究的道路。
第三节当代管理理论
一、管理理论中的主要流派P29
1管理过程流派(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职能-孔茨);
研究和说明“管理人员做些什么和如何做好这些工作”,侧重说明管理工作实务;
2管理科学流派(泰勒-运筹学-信息技术);
指管理过程中采用科学方法和数量方法解决问题的主张;
3组织管理流派(巴纳德-西蒙-马奇-赛尔特);
组织形成、生存和发展的研究;
4行为科学流派(梅奥人际关系-马斯洛需要层次-麦格雷戈XY-赫兹伯格双因素-利克特领导方式);
从心理学、社会学研究个体和团体行为,组织行为和激励、领导方式。
5经验管理流派(德鲁克-戴尔)。
管理实例分析。
二、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企业文化理论、信息技术对管理的影响。
(多选题)P31
第四节管理历史演进的规律和探索
二、管理思想演进的主要线索P33
1科学化、理性化线索(泰勒-战后运筹学-信息技术,科学管理学派);
2人道主义线索(梅奥社会人-巴纳德独立个体,人需要和行为,行为管理学派);
3管理过程线索(法约尔-孔茨,管理过程和职能,管理过程/程序管理学派);
4实证分析线索(德鲁克,案例分析和研究,经验管理学派)。
第二章组织管理原理(该章节均与巴纳德有关)☆☆☆
第一节个体层次的基础知识
一、个体假设P35
2.传统的看法各派管理学家对个体行为作出了几种不同的假设:
1经济人假设;
完全追求私人利益为目的。
2社会人假设;
以追求满足社会需要为主要目的
3管理人假设;
管理人指遵循令人满意准则。
4复杂人假设;
现实中的个体是各方面的综合。
P36
二、行为与学习P36*****
1、如何理解个体的行为和学习(简答)P37
答:
1组织生活最基本特征。
2行为:
影响现阶段企业状态,学习:
影响企业未来发展。
3行为促进学习;
学习提高行为能力,二者是相互促进的。
2、构成个体层次的基本要素P38(单选、多选)
基本范畴
决定因素
进一步的制约因素
行为
决策
目标、知识、思维方式
学习
心理力量
情感
3.构成个体层次的基本环节包括:
行为、需求、理性能力、学习过程。
(多选题)
三、学习过程P38
1、组织学习过程两层次衡量:
个人层次学习过程+组织层次知识获得过程。
P39
☆四、心理能量P40(名词解释)*****
心理能量或心理力量是促使人意识到自己的需求和主体性,驱使人采取适当行为的心理力量。
(意识需求,驱动行为,力量)
五、学习与心理能量的相互作用P42
1、学习——信息蓄积——成功——能量改变
2、学习——信息共有——相互激励——集团能量
第二节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P42
一、正式组织及其要素
(一)请简述正式组织的概念。
(名词解释、简述、论述)******************
正式组织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行为或力的系统。
(两个人有意识协调的行为。
)正式组织概念包含的特点是:
P42
1、构成内容:
人的行为。
是组织人格行为,不是个体人格。
2、本质特征:
个人提供的行为或力的相互作用。
对立+利害关系行为体系。
3、体系化:
有意识调整个人行为在方法、时间、质和量各方面的体系化系统。
4、正式组织三要素:
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沟通。
P44
(1)协作意愿:
是个体为组织贡献的愿望。
其强度经常变化。
从个人角度看,协作意愿是诱因与牺牲或贡献相比净效,净效大小决定意愿强度。
从组织角度看,协作意愿是组织提供给个人的诱因和赋予个人的工作之间的对比关系。
找到诱因和组织能够获得的成员努力之间的平衡,是维持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
(2)共同目标:
协作意愿的必要前提,行为必须有方向,否则不能成现实行为。
共同目标要得到成员理解和接受,否则无法指导行为,无法激励。
(3)信息沟通:
是组织成员理解共同目标、相互沟通、协同工作的条件,是组织的基础。
总而言之,正式组织,产生于协作意愿,相互沟通个体,围绕共同目标努力,三者相互制约,缺一不可。
*********************************************************************
二、非正式组织
1、非正式组织的概念P46
非正式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无意识地体系化、类型化了的多种心理因素的系统。
(两个人无意识的体系化和类型化心理因素的系统)(名词解释)
2.简述非正式组织的特征。
P46**************************************
非正式组织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无意识地体系化、类型化了的心理因素的系统。
它包含以下特征:
(1)无明确结构、形态,可辨识性差。
(2)本质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协调。
(3)侧重于人们相互接触的心理侧面、非理性侧面。
(4)非正式组织中通行的是通过感觉、情感、个性特征等心理因素的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个人品格往往是导向因素。
2、简述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作用(多选)P47
1非正式组织为正式组织的产生的创造条件
2非正式组织赋予组织以活力
3促进信息沟通
4有助于维持正式组织的凝聚力
5维护个人完整人格
3、简述正式组织对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多选、简答)P47
1正式组织为非正式组织的形成创造条件;
2正式组织为非正式组织长期存在和发展创造条件。
3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互为基础,互为条件。
三、如何理解组织的正式侧面与非正式侧面(未考过)P48****************
1.组织是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统一。
1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是同一组织的两个侧面,互为条件、共存于组织中。
2只有在两者统一意义上,才能理解组织的本质。
3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一体化程度反映组织实际状况。
2.组织是正式侧面与非正式侧面的统一
1首先,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理论把组织管理过程中科学化、理性化的部分和难以科学化、非理性化的部分区别开来,为具体区别把握不同管理问题提供了手段和方法。
2其次,组织的正式侧面和非正式侧面的思想揭示了组织管理中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找到了问题的核心所在,为理解和把握现实的组织管理过程提供了有力武器。
第三节组织平衡P49
一、组织内部平衡
1.组织内部平衡(名词解释P49)*****
组织内部平衡,是指由单独个体行为到集体化协作行为的环节,个体与组织整体之间的平衡。
2.试论组织内部平衡。
(论述P49)****************************************
组织平衡是有关组织生存、发展的原理,可以从组织内部平衡、组织与环境的平衡、组织动态平衡三方面考察。
(1)组织内部平衡,是指由单独个体行为到集体化协作行为的环节,个体与组织整体之间的平衡。
(2)组织内部平衡与下述几个因素直接相关:
1个人的需求、动机及其标准。
个人需求、动机是制约组织内部平衡的关键因素。
仅靠满足个体需求无法达到有效管理目的,必须设法改变个人的动机,借助说服、强制等手段。
2诱因分配过程。
经济有效综合运用提供诱因的方法和采用说服教育、强制的方法,且应考虑到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两方面结合意义上的诱因分配。
3组织效率。
组织效率是组织目标实现的程度。
它直接关系到组织是否能够生产、创造出足以满足个体需求的诱因资源。
二、组织与环境的平衡
1、目标实现程度主要取决于:
(1)各种组织要素的协调性
(2)协作过程中各主要侧面之间的协调性
(3)组织内部平衡状况
三、组织动态平衡P51
实现组织动态平衡,最关键的是处理稳定和变革的矛盾。
第四节管理概念与管理职能P52
一、管理的概念
1.管理的概念(名词解释P52)
管理是组织中维持集体协作行为延续发展的有意识的协调行为。
2.简述管理概念的基本点(简答需回答概念+基本点)
其基本点包括:
1组织的特殊器官
2实质是协调
3有意识的协调
4维持集体协作延续发展的行为
二、管理的职能P53
管理的主要职能包括(选择)
1、组织目标的设定和转化
2、确立和维持信息沟通系统
3、确保必要的活动
4、领导
第三章企业是企业制度(仅有选择题)P54
第一节什么是企业
一、企业的特征
1、企业是一个独立的经济组织……
2、财产支配关系,是企业根本特征之一
3、企业的目的是获得并不断增加盈利
4、企业的职能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节产权及其功能P56
一、所有权
所有权是指对主体拥有财富这一特定事实给予社会性的认可和保护。
二、产权含义、功能、基本内容P56(名词解释)
1概念:
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力,是由人们对物的使用所引起的相互认可的一种行为关系。
2功能:
产权一般用来界定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受益、如何受损以及他们之间如何进行补偿的规则。
3基本内容:
行动团体对资源的使用权与转让权,以及收入的享用权。
P57
第三节企业形态
一、私营企业(名词解释)P58
1.私营企业的概念及其形态。
1私营企业:
指个人企业和在个人企业基础上形成的合伙公司、两合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形态。
P58
2私营企业形态:
a)个人企业是企业最原始的状态,不具备法人资格,投资者拥有全部经营权,并承担全部经营责任。
b)合伙企业是最原始的公司形态,出资者对公司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历史上合伙公司往往是家族成员的联合形态,其中有家族纽带起维系作用。
c)两合公司是指由一个以上无限责任股东和一个以上有限责任股东共同出资组成的公司。
其中无限责任所有者掌握公司的控制权。
P59
d)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每个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负责人的企业法人。
二、股份有限公司P60
20.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念和特征(名词、多选题):
60
指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或股权证)筹集资本,股东以其所认购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2特征:
资本证券化、有限责任制、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公司账目公开。
第四章决策
第一节管理就是决策(单选、要点是西蒙)P63
西蒙和马奇在《组织》一书中按关于人的假设对管理理论做了如下分类:
1、“机械人”模式
2、“动机人”模式
3、“决策人”模式
第二节决策的过程和准则P65
一、决策过程(2015年应该不考)P65
决策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收集信息阶段、拟定计划阶段、选定方案阶段、对已选方案进行评价。
二、决策的准则:
整体协同原则;
目标原则;
权变原则。
P66(选择题)
第三节决策的技术
一、例行问题和例外问题P67
决策者进行决策思考的出发点是正确判断问题的性质,即判断是属于例行问题还是例外问题。
例行问题:
重复出现且有结构的例行公事。
例外问题:
偶然发生的、新颖的、性质完全清楚、结构上不分明的问题。
二、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P67
处理例行问题的决策通常称之为程序化决策。
处理例外问题的决策通常称之为非程序化决策。
三、程序化决策的决策技术
1、程序化决策的传统技术P68
习惯是制定程序化决策的全部技术中最为普遍和最为盛行的技术。
2、程序化决策的现代技术P69:
计量分析工具,信息技术……
表:
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的决策技术P68
决策类型
传统决策技术
现代决策技术
程序化决策:
重复的、例行的决策,由组织制定其决策的具体程序
1、习惯
2、事务性常规工作;
标准操作规程
3、组织结构:
共同的期望,分目标系统,明确规定的信息联系渠道
1、运筹学,数理分析,模拟,电子计算机模拟
2、电子数据处理
非程序化决策:
一次性的、非例行的、新的决策,用通用问题解决过程处理
1、判断、直觉、创造性
2、经验
3、经理人员的选拔和训练
4、设立专门从事非程序化决策的部门
探索式解决问题技术的应用:
1、决策者的培训
2、编制探索式计算机程序
四、非程序化决策的决策技术P69
1、非程序化决策的传统技术:
判断
2、非程序化决策的现代技术:
决策者的培训、探索式计算机程序的编制
第四节决策的行为P71
决策的行为,包括个人的行为特性和群体在决策中的行为特性
一、个人因素
1、个人对问题的感知方式
影响个人对问题的感知的主要因素是经验。
2、个人价值系统
二、群体因素P72
1、群体决策的优缺点(简答)
优点:
(1)能提供更完整的信息;
(2)增加群体每个成员对决策许诺的可能性
缺点:
(1)耗时,低效;
(2)花费更多时间;
(3)群体思维;
(4)决策中成员个体责任被冲淡,群体承担责任,最后却导致责任不清。
第五章计划与控制
计划概念:
是事先对未来应采取的行动所作的规划和安排。
P73
控制概念:
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偏离时予以调整和修正的过程。
P73
第一节计划与控制
2、计划和控制的基础是信息,计划和控制过程背后会同时存在多重信息流,计划与控制系统和企业组织中信息沟通体系之间,存在着双向影响关系。
计划和控制系统过程所形成的信息和情报对企业组织的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计划系统
1、简述计划制定工作的意义P75(简答)********************************
(1)计划制定工作对计划者个人或本部门的意义
1通过对环境分析研究,可以加深对环境的认识,减少工作的不确定性和失误。
2明确工作目标。
3确定当时必须采取的行动。
(2)计划制定工作对企业组织的意义
1计划制定过程同时是企业组织中信息沟通、相互了解和事情协调的过程。
2形成企业总体计划。
3通过计划制定过程中计划承担者与上级管理者的相互作用,为管理者施加影响提供手段。
4通过计划制定过程中在不同部门间进行协调和安排,可以从组织整体要求出发协调各部门的决策,使计划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
2、计划系统设计P77
计划系统设计共同、基本方面包括:
1、计划制定者;
2、计划范围;
3、与资源配置的协调;
4、与业绩评价的协调;
5、计划形式。
第三节控制系统
1、控制形式P79:
①直接控制②间接控制
2、简述控制的过程P80:
******************************************
(1)直接控制的控制过程:
P80
①采取某种控制行动;
②对控制行动的结果进行观察、测定;
③将观察、测定的结果与应有的标准比较、评价。
(2)间接控制的控制过程:
①确定应达到的目标标准;
②作业人员对工作进行控制;
③一定时期后,管理者对作业人员的成果进行观察、测定;
④管理者将观察、测定到的成果与标准比较、评价;
⑤在比较、评价的基础上,管理者决定奖惩措施。
3、控制系统设计的主要项目有5个:
①目标变量;
②确定目标变量的测定方法;
③确定事前标准;
④测定结果的沟通方式;
⑤事后评价标准的确定。
第四节计划与控制的协调
2、控制与计划的协调P85
第六章组织☆☆☆
第一节组织结构
概念: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分工协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
为确定分工协作的基本框架,必须确定以下5个方面的问题(分工关系、部门化、权限关系、沟通与协商、程序化):
P86
1、分工关系—简述分工给组织带来的利弊P87**************************
(1)论述分工给组织带来的利益(简答)(简单、专业)****************
①工作简单化,现场表现明显,分工使各项工作变得简单化,得益于此,许多非熟练工人只需经过简单的训练即可上岗;
②由于从事专业化的工作,使得每一个工人都能掌握专业化的操作技能。
分工限制了工人的实践范围,使其精力变得更加专注,因而有助于其提高操作熟练程序并获得更高层次的专业知识。
(2)分工给组织带来的弊端(单调、适应能力低、内部冲突、对立)
①单调化,产生孤独和单调;
②阻碍组织内部人员的流动,降低其对组织变化的适应能力;
③专业化会助长组织内部的冲突。
专业化操作要求人们不仅要具有相应的能力,而且要形成相应的思维模式。
④分工容易引起部门间乃至不同岗位工人之间的对立。
总之,分工离不开协作,缺乏协作的分工是危险的。
(如为论述则展开)
2、部门化
管理幅度的概念:
P89每一个管理者能直接有效协调的下属的人数毕竟又是有限的数量,受认识和情报处理能力的制约,管理者的有效协调人数有一个客观的限度,称之为管理幅度。
*****
管理幅度的有限性导致了组织层次的产生,进而又产生了层次之间协调问题,这就是部门化。
P89
3、权限关系
4、沟通与协商
5、程序化
第二节组织结构形式选择P93
1、制约组织结构的因素(6个因素:
信息沟通、技术特点、经营战略、管理体制、企业规模、环境变化)多选、简答
(1)信息沟通
简述信息沟通体现在组织结构中有什么要求/在组织结构中要如何进行信息沟通(★特重点)**************
在组织结构上,有6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①要使每个成员明确工作内容和性质、职权和职责关系,了解各人沟通对象、内容、方式和渠道,并视之为职责范围内的事;
明确岗位责权岗位说明书
②沟通渠道要短捷、高效;
渠道高效如QQ、电话、微信
③信息必须按既定路线和层次进行有序传递;
上传下达不越权
④要在信息联系中心设置称职的管理人员;
专人管理
⑤保持信息联系的连续性。
因事择人管理备胎
⑥重视非正式组织在信息沟通中的作用。
小道消息
*******************************************************************
(2)技术特点
(3)经营战略
(4)管理体制
(5)企业规模
(6)环境变化
总之,组织结构设计必须认真研究上述6个方面的制约因素,并与之保持相互衔接和相互协调。
2、组织结构需要调整的问题/为什么对组织结构调整P96
①分工不合理、职位系统不清晰而造成的上下左右职责关系不明确,工作相互干扰;
②信息系统不刘畅,沟通不良;
③决策周期长,行动迟缓,贻误时机,效率低下;
④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手续烦琐;
⑤本位主义严重,部门间协调困难,不能形成有效的协作系统;
⑥多头领导,不能形成统一的指挥系统;
⑦授权不当,权责不对等。
⑧组织缺乏创新,难以发展。
当以上问题出现时,不论是个别问题还是一系列问题,都应该立即采取措施。
组织结构调整的基本策略有3种:
一是局部调整策略,即在原有框架内作小范围变革(小改);
二是整体调整策略,即制定系统的调整策略,分阶段实施(大改);
三是抛弃策略(放弃)。
P97
3、组织结构的形式有5种P97
(1)直线制优点:
结构简单,指挥系统清晰、统一;
责权关系明确;
横向联系少,内部协调容易;
信息沟通迅速,解决问题及时,管理效率较高;
直线制缺点是:
缺乏专业化的管理分工,经营管理事务依赖少数几个人,要求
企业领导人必须是经营管理全才,不利于集中精力研究企业管理的重大问题。
适用于规模较小或业务活动简单、稳定的企业。
(2)直线职能制优点:
它既能保证统一指挥,又可以发挥职能管理部门的参谋指导作用,弥补领导人员在专业管理知识和能力方面的不足,协助领导人员决策。
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职能部门也将会随之增多,各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协作将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3)简述事业部制的优缺点。
P100***********************************
①权力下放,有利于最高管理层摆脱日常行政事务,集中精力研究外部环境,确定长远的全局性的发展战略规划,使其成为强有力的决策中心;
②各事业部主管……
③各事业部……
④各事业部经营责任和权限明确……
事业部制缺点是:
P100
容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