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1doc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979516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1doc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省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1doc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省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1doc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省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1doc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省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1doc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1docWord格式.docx

《江苏省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1doc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1doc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1docWord格式.docx

质量分数20%H2O2+常温

氧气泡少

2

质量分数20%H2O2+FeCl3溶液

氧气泡较多

3

质量分数20%H2O2+鲜肝提取液

氧气泡最多

4

质量分数20%H2O2+煮沸后冷却的鲜肝提取液

A.该实验中pH为无关变量

B.2号和3号对照,说明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性

C.3号和4号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D.该实验能说明H2O2酶具有专一性

6.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凋亡不会出现在胚胎发育过程中B.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内的核酸发生改变

C.红细胞衰老时,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D.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图1 

图2

7.下图分别表示甲、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1可表示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

B.图2可表示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物质乙

C.所有物质进出细胞都离不开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D.去除膜上的蛋白质对甲、乙的运输均有影响

8.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只要没有致病基因,就一定不会患遗传病

C.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

D.产前诊断一定程度上能预防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出生

9.油菜中基因G和g控制菜籽的芥酸含量,而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

研究人员拟利用高芥酸油菜品种(gg)和水稻抗病基因R培育低芥酸抗病油菜新品种(GGRR),育种过程如下图所示。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诱发基因突变,可以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

B.过程②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可以克服物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C.过程②与过程③操作顺序互换,对育种进程和结果没有影响

D.若要缩短育种年限,在过程②后可进行单倍体育种

10.下列关于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双螺旋结构使DNA分子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B.DNA分子一条链中相邻两个碱基通过氢键相连接

C.具有m个胸腺嘧啶的DNA片段,第n次复制时需要m·

2n-1个胸腺嘧啶

D.把DNA分子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连续复制2代,子代DNA中含15N的占3/4

11.辐射对人体危害很大,可能导致基因突变。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所引发的变异可能为可遗传变异B.基因突变可能造成某个基因的缺失

C.辐射能导致人体遗传物质发生定向改变D.有害突变不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1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是生物进化与繁殖的基本单位

B.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C.在新物种形成的过程中一定存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同一物种的两个不同种群间的地理隔离不会阻碍其基因交流

13.在一个随机交配的规模较大的二倍体动物种群中,AA、Aa的基因型频率均为40%,含a基因的雄配子有50%不育,那么随机交配繁殖一代后,Aa个体所占比例是(  )

A.1/16B.9/20C.2/5D.3/10

14.甲、乙、丙、丁表示细胞中不同的变异类型,图甲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A.图示中的生物变异都是染色体变异

B.若图乙为精原细胞,则不可能产生正常的配子

C.图丙、图丁所示的变异类型都能产生新的基因

D.图中所示变异类型在减数分裂中均可能发生

1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B.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血浆蛋白

C.正常人的血浆pH接近中性,与它含有HCO

、NO

等离子有关

D.神经递质、消化酶、水分、血红蛋白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16.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双链DNA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几

乎达100%。

A.非洲猪瘟病毒侵入猪体后,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

B.侵入猪细胞内的猪瘟病毒通过逆转录等过程进行自我复制

C.参与疫情现场处置的人员必须穿戴防护服以防止感染人

D.一旦发现患非洲猪瘟病的病猪必须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17.右图是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图解。

A.①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B.②属于神经元的胞体膜

C.③处含有的神经递质越多,④处产生的动作电位就越大

D.⑤与神经递质结合后,④处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18.“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提出,为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兼顾的问题指明了方向。

A.禁止开发和利用荒山,因地制宜进行封山育林

B.不能以牺牲生态价值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C.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大量引进外来物种是增加山区、林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19.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某鸟类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造成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小

B.湖泊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C.若第二营养级生物长时间大幅度减少,第一营养级物种丰富度可能会降低

D.北极苔原生态系统与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抵抗力稳定性弱而恢复力稳定性强

2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且不能被生物重新利用

C.虫媒花通过鲜艳的色彩和特殊的气味等物理信息吸引昆虫为其传粉

D.农田通过锄草、治虫等措施可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二、多项选择题:

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

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21.下列实验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不合理的是(  )

实验名称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A

观察细胞多样性

菠菜叶表皮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人口腔上皮细胞具有细胞核

B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

几乎整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呈紫色;

不同细胞质壁分离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

C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呈长方形;

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多数细胞中呈紫色(龙胆紫染色)的染色体形态清晰

D

观察黑藻细胞叶绿体

叶绿体处于不断流动状态;

叶绿体结构中含有内膜、外膜、类囊体等结构

22.利用装置甲,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将绿色植物E、F的叶片制成大小相同的“圆叶”,抽出空气,进行光合作用速率测定。

图乙是利用装置甲测得的数据绘制成的坐标图。

A.从图乙可看出,F植物适合在较强光照下生长

B.光照强度为1klx,装置甲中放置植物E叶片进行测定时,液滴向左移动

C.光照强度为3klx时,E、F两种植物的叶片合成有机物的速率之比为3∶2

D.光照强度为6klx时,装置甲中E植物叶片比F植物叶片浮到液面所需时间短

23.下图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部分过程示意图。

图中亲代噬菌体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含32P的无机培养基培养噬菌体,得到含32P标记的噬菌体

B.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子代噬菌体多数具有放射性

C.保温时间过短,可导致离心后上清液也有一定的放射性

D.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

24.下图是外源性过敏原引起哮喘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原初次进入过敏体质者体内不会发生过敏反应

B.临床药物可以通过促进组胺等过敏介质的释放来治疗哮喘

C.过敏原诱发机体产生的抗体与正常免疫产生的抗体在体内分布相同

D.预防该病发作的措施之一是避免再次接触诱发哮喘发病的过敏原

25.右图是一个简易模型,可用来描述某些生命现象。

A.若A代表食物链的第二营养级,a为同化量,则b、c可分别代表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和呼吸散失的能量

B.若A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升高

C.若A代表草原,a为过度放牧,则b、c可分别代表土地荒漠化和物种减少

D.若A代表人体T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抗体和记忆细胞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5分)

三、非选择题:

本部分包括8题,共计65分。

26.(8分)图1是某动物细胞的部分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细胞结构,图2表示该细胞内部分细胞器的物质组成。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________(填数字),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数字)。

(2)图2中的A和C分别对应图1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采用________法可分离得到这些细胞器。

(3)若图1细胞为分泌细胞,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所形成囊泡的膜来自图1中________(填数字)。

若细胞器④不断从③脱落下来________(填“会”或“不会”)影响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4)若图1细胞为癌细胞,由于细胞膜上的________等物质减少,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27.(8分)图1为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示意图,甲~丙表示生理过程,①~⑤表示物质。

图2表示不同光照强度下该植物的氧气释放量。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图1甲过程中的光合色素具有________的作用。

乙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⑤表示________。

(2)若突然停止光照,则短时间内图1中③的含量将会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光照强度为15klx时,1h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为________mL;

若该植物叶片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与消耗的O2比值为0.6,那么该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除自身呼吸提供的CO2外,还需从外界吸收CO2的量为________mL。

28.(8分)果蝇的灰身与黑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由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

下表表示亲代果蝇杂交得到F1代的表现型和数目。

F1

灰身直毛

灰身分叉毛

黑身直毛

黑身分叉毛

雌蝇/只

82

27

雄蝇/只

42

39

14

13

(1)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2)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

亲代雄果蝇可产生的配子类型为________。

果蝇细胞中最多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

(3)若同时考虑这两对相对性状,则F1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用分数表示)。

(4)若F1中灰身直毛果蝇自由交配得到F2,F2中黑身直毛所占比例为________(用分数表示)。

(5)若想鉴定F2双杂合灰身直毛雌果蝇基因型,应用基因型为________的雄果蝇进行测交。

29.(9分)某实验小组以同一品种蚕豆(2n=12)幼嫩的花蕾和浸泡种子后长出的幼根为材料,开展相关实验,主要步骤和结果如下。

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Ⅰ:

取幼嫩的花蕾→卡诺氏固定液固定→70%乙醇中保存→花药剥离→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压片→镜检(图①~⑥是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减数分裂部分时期实拍图)

  

 

实验Ⅱ:

幼根长至1.0cm~1.5cm→冰箱内4℃培养36h→剪取5mm左右根尖→卡诺氏固定液固定→70%乙醇中保存→解离→漂洗→染色→压片→镜检(图⑦是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一视野部分实拍图)

(1)实验Ⅰ和Ⅱ中,选取的新鲜材料均先置于卡诺氏固定液(按3份无水乙醇、1份冰醋酸的比例配制)中进行固定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Ⅰ观察到的实拍图,按减数分裂的时期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应为:

⑥→________,判断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主要依据是染色体________的变化。

(3)图②中有________个DNA分子。

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________对应的时期。

(4)开展蚕豆染色体核型分析时,将剪取的幼根置于2mmol/L的8羟基喹啉溶液中处理,以提高根尖细胞中________(填图⑦的字母)时期细胞的比例,便于染色体观察、计数,c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例为________。

(5)在实验Ⅱ中,小组成员进一步优化实验操作,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处理根尖,再用低浓度的KCl处理一段时间,使细胞适度膨胀,以利于________更好地分散。

若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某一视野中部分中期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8分)下图是miRNA在细胞中产生及发挥调控功能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miRNA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①过程需要________酶。

与双链DNA复制相比较,①过程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形式是________。

(2)RISC中的miRNA能与靶mRNA碱基配对,若两者之间完全配对,则______________;

若两者之间只有部分区域发生了匹配,则________。

由此可见miRNA是生物基因表达的一类________(填“正”或“负”)调控因子。

(3)miRNA编码基因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病毒甚至单细胞生物中。

目前有研究表明,人巨细胞病毒(HCMV)含有的miRNA基因,有利于它在宿主细胞中较长时间的潜伏。

据此推测,HCMV编码的miRNA的作用可能有_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限制病毒自身基因的表达  ②监控和操纵宿主细胞中的生化环境

③便于免疫细胞识别、监控和清除

31.(8分)图1为人体血糖浓度发生变化和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A~D表示激素。

图2为人体激素的两种作用机制示意图。

图1

(1)受到寒冷刺激时,皮肤中的________兴奋,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同时激素B、C分泌量增多,机体代谢活动增强增加产热,此过程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__。

若B增多则会抑制__________________的相关分泌活动,造成相关激素分泌减少。

(2)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代谢增强生成水分多,皮肤散失水分少,内环境的渗透压低,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的________激素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少,尿量多。

(3)由图2可知,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________功能。

血糖浓度降低时,促进胰岛内的________细胞合成和分泌激素D,通过图2中的机制________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升高血糖浓度。

激素C与受体2结合形成的复合物促进DNA________形成物质b。

32.(8分)以下是植物激素的有关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Ⅰ.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并给予单侧光照,处理过程如图1所示。

一段时间后将A、B琼脂块分别置于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甲和乙的一侧,结果如图2所示。

 

(1)图1中A、B琼脂块都含有________产生的生长素。

对A、B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测定结果显示,B中生长素浓度大于A,结合图2结果说明________。

本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体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2)若图1的培养条件改为从顶端垂直光照,则甲和乙弯曲度________。

Ⅱ.用放射性同位素14C分别标记吲哚乙酸(IAA)和脱落酸(ABA)开展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3)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________(填序号):

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脱落酸在茎尖的运输________(填“是”或“不是”)极性运输。

(4)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①、②、③、④均出现较强放射性,说明吲哚乙酸在成熟茎切段中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

33.(8分)受污染的水体中富含有机质和N、P等物质(COD表示有机质相对含量,TN、TP分别表示总氮、总磷的含量)。

某课题组探究“不同条件下普通小球藻处理废水的能力”,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1)图1中小球藻对COD的去除能力在________条件下更强,原因是此条件下小球藻生长所需营养物质主要来自________。

(2)图1和图2中COD、TN、TP均在第一天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从种群数量变化方面分析,原因是________。

分析图2曲线可推断在________条件下去除氮、磷效果较好。

图3

(3)对小球藻进行取样计数前,需将培养液________,样液取出后应立即加入固定液。

将样液稀释100倍,采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2mm×

2mm×

0.1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藻细胞分布见图3,则培养液中藻细胞的密度是________个/mL。

血球计数板使用后,正确的清洗方法为________,清洗后可使用________检查是否干净。

生物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A 2.C 3.D 4.D 5.D 6.B 7.C 8.D 9.C 10.C 11.A 12.C 13.B 14.D 15.A 16.D 17.A 18.B 19.C 20.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共15分。

21.ACD 22.BCD 23.AB 24.AD 25.BD

三、非选择题(共8题,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65分)

26.(8分)

(1)①②③⑤⑦ ①④(多填②不扣分)

(2)① ④ 差速离心

(3)③⑦ 会 

(4)糖蛋白

27.(8分)

(1)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 细胞质基质 ADP和Pi CO2

(2)减少

(3)200 170(2分)

28.(8分)

(1)X

(2)BbXRXr BbXRY BXR、BY、bXR、bY 4

(3)3/4

(4)7/72

(5)bbXrY

29.(9分)

(1)新鲜材料死亡,使细胞停留在原来的分裂时期,排除季节和取材时间等干扰,提高实验成功率(答案合理即给分)

(2)②→⑤→①→③→④ 形态、数目、分布(位置) 

(3)24 ⑤

(4)a 1∶1 

(5)染色体 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染色体数目加倍

30.(8分)

(1)脱氧核糖核苷酸 RNA聚合 A-U

(2)靶mRNA会发生降解(答案合理即给分)

削弱核糖体在靶mRNA链上蛋白质的合成效率,抑制翻译过程(答案合理即给分) 负

(3)①②(2分,答对一个给1分,错答不给分)

31.(8分)

(1)冷觉感受器 神经—体液调节 下丘脑和垂体 

(2)抗利尿 

(3)催化和识别(信息传递) 胰岛A Ⅰ 转录

32.(8分)

(1)胚芽鞘尖端 A、B琼脂块中两种浓度的生长素都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且促进作用B大于A(2分,答对一点得1分) 不能

(2)相同 

(3)① 不是 

(4)非极性运输 

33.(8分) 

(1)黑暗 废水中的有机物

(2)小球藻种群数量(种群密度)增长较快 光照

(3)摇匀 2.5×

107 浸泡、冲洗 显微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