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97880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

解释下列名词:

系统结构,系统功能,系统目的性,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突变性,系统的自组织性,系统的相似性。

短篇论文:

系统论是认识世界的有力工具。

本章参考书目

1、曹锦芳主编: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邝孔武等编著: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3、陈佳编著: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二章管理系统

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资源,以期更好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系统是为了达到组织的目标,针对管理对象,由具有特定管理职能、相互联系的各种管理机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技术等所构成的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

管理系统按功能可分为生产、销售、研究发展、财务和人事五大部分;

按管理活动的层次可分为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和基层管理。

学习重点与难点

1、企业管理系统的构成

2、各管理层的决策特点

第一节管理的概念

第二节管理的基本职能

第三节管理理论的发展

第四节企业管理系统的构成

第五节管理系统的特点

什么是管理?

有哪些代表性的定义?

管理系统有哪些基本职能?

科学管理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科学管理的贡献是什么?

它存在哪些弊端?

法约尔管理思想的贡献与不足是什么?

试分析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

试述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管理系统有什么特点?

小论文:

管理理论对信息系统建设的意义。

第三章信息系统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掌握信息的基本概念,管理信息系统定义构成及结构和信息系统的发展。

一、信息的定义和性质

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有用,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

二、信息与决策

1、信息是管理的基础

2、决策过程

3、各管理层的决策特点

三、管理信息系统

1、概念:

是综合了管理科学、系统理论、信息科学的系统性的边缘学科。

2、基本功能

第一节 信息的概念

   第二节 信息与决策

   第三节 管理信息系统

   第四节 信息系统的发展

什么是信息?

联系实际说明信息的主要特性。

为什么说信息是管理的基础?

决策过程分哪几个阶段?

各阶段的任务是什么?

什么是结构化决策?

什么是非结构化决策?

各管理层的决策有什么特点?

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

解释下列名词:

分布式系统,专家系统,BPR。

请阐述30多年来信息系统的发展状况。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86年6月,P1--P37。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P1--P54。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P1--P41。

第四章信息系统规划

本章简要介绍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包括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实际运行和维护管理,目的是使学生从一个信息部门主管或项目负责人的角度,体会一个信息系统的来龙去脉,了解各个阶段之间的任务,以及各个阶段之间的联系。

1、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2、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第一节信息系统建设是复杂的社会过程

将信息系统建设与一般技术工程相比较,其困难不仅来自技术方法,还来自企业内外环境。

影响信息系统成败的因素有体制、政策、法规、观念等多种,所以它不但具有比一般技术工程更大的难度和复杂性,而且是一个社会过程。

第二节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成熟、消亡的过程,信息系统也不例外。

信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随着其生存环境的变化,要不断维护、修改,当不再适应的时候就要被淘汰,就要由新系统代替老系统,这种周期循环称为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和维护五个阶段。

第三节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概述

一、早期开发方法的不足:

目标含糊、通信误解、步骤混乱、缺乏管理控制。

二、结构化方法的产生

1、结构化方法的起源

2、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想

三、原型法的基本思想

四、面向对象方法

第四节系统开发的组织管理

建立信息系统并使它正常运行,取得效益,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本节从建立信息系统的基本条件、开发的准备工作、开发方式的选择及开发的计划与控制等几方面来阐述建立信息系统的条件。

1、简述结构化的基本思想。

2、信息系统的研制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各阶段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各阶段应提供什么技术文档?

3、在系统开发中,用户起什么作用?

4、原型法有什么优点?

1、邝孔武等编著: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P52--P65。

2、安忠等主编:

《管理信息系统》,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年4月,P88--P103。

3、薛华成主编:

《管理信息系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P86--P127。

第五章系统规划

系统规划是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明确系统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发展方向、系统规模和开发计划。

本章讨论系统总体规划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主要介绍企业系统规划法,即BSP法。

1、企业系统规划法

2、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及分析报告

第一节系统规划的任务与特点

系统规划是信息系统建设成功的关键之一。

它比具体项目的开发更为重要。

一、系统规划的任务

二、系统规划的特点

三、系统规划的原则

第二节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

指定星系系统的发展战略是系统规划阶段的任务之一。

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是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介绍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内容、方法,使学生了解如何使现有的信息系统为企业指定或调整企业战略规划提供各种必要的信息支持。

第三节企业系统规划法

企业系统规划法是通过全面调查,分析企业信息需求,指定信息系统总体方案的一种方法。

一、总体规划的准备工作

二、组织机构调查——组织机构图

三、定义管理目标——目标树

四、定义管理功能——组织/功能矩阵

1、资源及生命周期

2、识别功能的方法

五、定义数据类——功能/数据类矩阵

六、定义信息结构

七、计算机逻辑配置方案

第四节可行性研究

总体规划的后期,要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可行性”是指在当前情况下,企业研制这个信息系统是否有必要,是否具备必要的条件,其含义包括可能性、必要性和合理性。

1、为什么要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的任务是什么?

2、试述战略转移法的基本思路。

3、总体规划的准备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4、什么是资源和资源的生命周期?

试举例说明。

5、可行性的含义是什么?

信息系统可行性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1、安忠等主编:

《管理信息系统》,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年4月,P88--P110。

2、薛华成主编:

《管理信息系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P64--P84。

3、邝孔武等编著: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P66--P83。

第六章系统分析

教学目的与要求

系统分析是应用系统思想和方法,把复杂的对象分解成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基本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

本章介绍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方法和工具。

这一阶段产生的系统说明书,既是后续开发工作的依据,也是衡量一个信息系统优劣的依据。

1、数据流程图的画法

2、数据字典的使用

3、表达处理逻辑的工具

第一节系统分析的任务

系统分析阶段的基本任务是:

系统分析员与用户在一起,充分了解用户的要求,并把双方的理解用系统说明书表达出来。

系统说明书审核通过之后,将成为系统设计的依据合乎将来验收系统的依据。

系统分析是研制信息系统最重要的阶段,也是最困难的阶段。

第二节数据流程图

数据流程图描述数据流动、存储、处理的逻辑关系。

本节主要介绍数据路程图的基本成分、画法及画数据流程图的注意事项。

在讲解的过程中以“学籍管理信息系统”为例说明。

第三节数据字典

系统分析中所使用的数据字典,主要用来描述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过程和外部实体。

建立数据字典的工作量很大,相当繁琐,但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数据字典在系统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节介绍数据字典的条目、使用和管理。

第四节表达处理逻辑的工具

结构化方法在精确性和可理解性中间进行了充分的考虑,用结构化语言、判断表和判断树三种半结构化的方式编写基本说明。

本节主要介绍这三种工具。

第五节系统说明书

系统说明书是系统分析阶段的技术文档,也是这一阶段的工作报告,是提交审议的一份工作文件。

本节简要介绍系统说明书的内容及其审议。

1、系统分析员的职责是什么?

应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

2、试用数据流程图描述到储蓄所存款的过程。

3、结合本校学籍管理制定规定,画出“异动管理”、“奖惩管理”的数据流程图。

4、系统说明书包括哪些内容?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P84--P117。

2、陈佳编著: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P103--P168。

3、曹锦芳主编: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P69--P95。

第七章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包括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两大部分。

本章讨论系统设计阶段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首先讨论结构化系统设计的目标、有关的概念、由数据流程图导出总体结构图的方法;

然后讨论详细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最后介绍系统设计说明书的内容。

1、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概念

2、从数据流程图导出结构图

3、代码设计

4、系统设计说明书

第一节系统设计的任务要求

系统设计要回答的中心问题是系统“怎么做”,即如何实现系统说明书规定的系统功能。

在这一阶段,要根据实际的技术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确定系统的实施方案,即系统的物理模型。

本节介绍信息系统的评价标准、系统设计的目标、系统设计的内容等三个方面的知识。

第二节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概念

本节介绍有关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包括模块、结构图、模块间的联系、模块间的藕合,模块的内聚、作用范围与控制范围、扇入、扇出等。

第三节从数据流程图导出结构图

结构化系统设计方法与结构化系统分析有着密切的联系。

系统分析阶段,用结构化分析方法获得用DFD等工具描述的系统说明书,设计阶段则以DFD为基础设计系统的模块结构。

本节讨论如何从数据流程图导出初始结构图。

第四节代码设计

代码是用来表述客观事物的一个或一组有序的符号,它应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与处理。

本节从代码的作用、种类、类型出发,介绍代码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第五节输出输入设计

本节介绍输出设计的作用、内容及输入设计的原则、内容、输入数据的校验方法。

第六节人机对话设计

人与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就是人机对话。

本节所讲的人机对话,是指人通过屏幕、键盘等设备与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换,控制系统运行。

友好的用户界面是信息系统成功的条件之一。

本节重点讨论人机对话设计的原则、方法等。

第七节系统设计说明书

系统设计阶段的最后一项工作是编写系统设计说明书。

系统设计说明书既是系统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也是下一阶段系统实施的重要依据。

系统设计说明能够书包括引字、总体方案等几个部分。

1、系统设计的目标是什么?

2、系统设计阶段包括哪些内容?

3、名词解释:

模块间的耦合、模块的内聚、作用范围、控制范围。

4、画出学籍管理系统的结构图,并设计出相应的数据库。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P118--P167。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P169--P199。

第八章系统实施

系统设计说明书审核通过后,研制工作进入实施阶段,这一阶段要把物理模型转换为可实际运行的物理系统。

一个好的设计方案,只有经过精心实施,才能带来实际效益。

因此,系统实施阶段的工作对系统的质量有着十分直接的影响。

本章主要介绍结构化的实现方法,讨论程序设计、系统测试和系统交付使用的有关技术。

学习重点和难点

1、编程方法

2、系统测试的原则

第一节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

系统实施是开发信息系统的最后一个阶段。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实现系统设计阶段提出的物理模型,按实施方案完成一个可以实际运行的信息系统,交付用户使用。

本节讨论实施阶段的主要活动和这一阶段的特点。

第二节编程方法

编程就是为了各个模块编写程序,这是系统实施阶段的核心工作。

在系统开发的各个阶段中,变成是最容易,也是人们已掌握得较好的一项工作。

一、好程序的标准

二、结构化程序设计

1、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内容

2、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注意事项

三、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四、可视化编程技术

第三节系统测试

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发现程序的错误,一个成功的测试是指它成功地发现一个尚未发现的错误。

一、测试的类型

二、测试的原则

三、测试用例设计

第四节系统交付使用

系统的交付使用即系统的转换,包括把旧系统的文件转换成新系统的文件,数据的整理和录入,人员、设备、组织机构的改造和调整,有关资料档案的建立和移交。

系统转换的最后形式是将全部控制权移交给用户单位。

系统转换的方法有四种:

直接转换法、平行运行方式、试运行方式、逐步转换方式。

1、系统实施包括哪些主要任务?

2、结构化实现方法有什么好处?

3、好程序应具备哪些条件?

4、系统转换有哪些方法?

这些方式各有什么优缺点?

《管理信息系统》,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年4月,P163--P170。

《管理信息系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P153--P161。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P168--P186。

第九章系统维护和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交付使用以后,研制工作即告结束,但是信息系统不同于其他产品,在它的运行过程中,还有大量的运行管理、维护和评价的工作要做。

本章讨论系统维护、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系统监理与审计、系统的评价。

1、系统维护的内容

2、系统维护的可靠性

3、系统维护的安全性

第一节系统维护

本节介绍系统维护的发展过程、系统维护的重要地位、系统维护的内容,以及维护类型。

第二节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衡量信息系统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

信息系统是企业的神经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将给企业和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和灾难。

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节介绍这两个既相关又有区别的概念及有效措施。

第三节系统监理与审计

系统监理与审计是系统的安全措施之一。

系统监理是指防止系统出现差错的一系列措施。

系统审计是发现、纠正错误或失窃的措施。

本节介绍系统监理与审计的工作方法和分类。

第四节系统评价

信息系统投入使用一段时间以后,需要对系统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使用者的反映和运行情况的记录,评价系统师傅达到了设计要求,指出系统改进的扩充方向。

系统评价的结果应写成系统评价报告。

1、试说明系统维护的意义。

2、系统维护包括哪些内容?

系统维护有哪几种类型?

3、系统审计有哪些方法?

4、什么是系统的可靠性?

5、什么是系统的重要性?

影响系统安全性的因素有哪些?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P187--P193。

2、曹锦芳主编: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86年6月,P219--P223。

四、教学课时分配表

章节名称 

课时分配(学时)

授课 

上机 

讨论 

备注

第二章 

管理系统

第三章 

信息系统

第四章 

信息系统建设概论

第五章 

系统规划

第六章 

系统分析

第七章 

系统设计

第八章 

系统实施

第九章 

系统维护和管理 

2

合计 

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