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95957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63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衢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浙江省衢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浙江省衢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浙江省衢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浙江省衢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衢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Word格式.docx

《浙江省衢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衢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Word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衢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Word格式.docx

C.全棉棉线燃烧时能闻到烧焦羽毛气味 

D.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是防止金属腐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以及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等

7.下列方案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且书写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稀盐酸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

Fe2O3+6HCl=2FeCl3+3H2O

B.用稀硫酸洗去试管壁上附着的铜:

Cu+H2SO4=CuSO4+H2↑

C.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的一层白膜:

CaCO3+2NaOH=Ca(OH)2+Na2CO3

D.用AgCl除去铜粉中含有的少量铁粉:

Fe+2AgCl=FeCl2+2Ag

8.归纳和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

下列归纳或演绎合理的是( 

A.金属Fe、Zn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B.硫酸、盐酸电离时都能产生H+,所以电离时能产生H+的化合物是酸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水是氧化物

D.盐中含有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硝酸铵中没有金属阳离子,所以硝酸铵不属于盐

9.“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清除污染。

它包括“原料的绿色化”、“化学反应的绿色化”、“产物的绿色化”等内容。

其中“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的所有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

下列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的是( 

A.以氧化镁为原料制取MgCl2 

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C.工业上生成乙醛:

2C2H4+O2——2C2H4OD.以铁屑、氧化铜、稀硫酸为原料制取铜

10.下列实验设计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①干燥氢气B.②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③检验X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D.④验证Zn、Fe、Cu的活动性强弱

11.下列物质的变化中,只有加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A.CaCO3→CO2B.Fe2O3→FeCl3

C.Zn→ZnSO4D.KOH→KCl

12.小金做了如下实验:

将4.2g铁粉和4.0g氧化铜粉末均匀混合,然后一次性投入盛有200g9.8%稀硫酸的大烧杯中。

观察到如下现象:

立即出现红色固体,前阶段没有明显的气泡产生,后阶段产生大量无色气泡,充分反应后上层清液呈浅绿色。

由此小金作出下列判断,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立即出现红色固体”是由于很快发生了如下转化:

CuO

CuSO4

Cu

B.“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是由于发生了如下反应:

Fe+H2SO4=FeSO4+H2↑

C.该实验条件下,硫酸铜比稀硫酸更容易跟铁粉发生反应

D.在不同浓度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投入铁粉,都是硫酸铜先跟铁粉反应

13.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

操作方法

CO2

HCl

氢氧化钠溶液

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B.

NaCl

Na2CO3

硫酸

加入少量硫酸、蒸发、结晶

CaCO3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氧气

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

A.AB.BC.CD.D

14.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a

B.转化c一定是化学变化

C.转化c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D.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

15.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和Cu2+

B.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Fe

C.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Ag+、Cu2+、Fe2+

D.若bc段和cd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m1和m2,m1>

m2

二、填空题

16.“有一些花的颜色是红的、蓝的或紫的。

这些花里含的色素叫‘花青素’,花青素遇到酸就变红,遇到碱就变蓝……”。

小勇阅读此段文字后,做了如下家庭实验:

将一朵紫色喇叭花泡在肥皂水中,喇叭花很快变成了蓝色;

将另一朵紫色喇叭花泡在厨房的某种调味品中,喇叭花变成了红色。

请你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

(1)小勇选用的调味品最有可能是(填“食醋”、“酱油”或“黄酒”);

(2)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仅用喇叭花不能鉴别的一组是(填序号)。

A.HCl、NaOH

B.HCl、NaCl

C.NaOH、NaCl

D.H2O、NaCl

17.7月24日,一座孔子雕像在江山中学科技楼前安装完毕,这座高达4.6米、重约12吨的雕像全身用质地细腻、色泽纯白的汉白玉雕琢而成,是由校友捐赠的。

汉白玉是洁白纯净的碳酸钙岩石。

(1)汉白玉能被雕琢体现的是汉白玉的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小江想验证下汉白玉是否是碳酸钙岩石,他可选用的实验室试剂是________。

18.下图是对生成氯化钠反应关系的归纳与整理。

(1)物质A是常见的碱,写出A的化学式:

________。

(2)反应③、④、⑤、⑥能够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反应①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

19.将一定质量的某液体盛于烧杯中,敞口放置在实验室安全之处。

(1)如果该液体是浓盐酸,则浓盐酸的质量和放置天数的关系的曲线(见图)正确的是_____(选填“甲”或“乙”),它的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

(2)如果该液体是浓硫酸,则浓硫酸的质量和放置天数的关系的曲线(见图)正确的是_____(选填“甲”或“乙”)。

20.我国第一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曾坦言青蒿素提取的成功,灵感来源于葛洪的著作。

葛洪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他的许多观点对我国后世的科学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葛洪在炼丹时发现“以曾青(硫酸铜)涂铁,铁赤色如铜”,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变化过程________。

(2)葛洪很早就发现了治疗疟疾的高效药方: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屠呦呦据此用低沸点溶剂分离出治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从而获得【最新】诺贝尔奖。

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在分类上属于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盐 

B. 

酸 

C. 

氧化物 

D. 

有机物

(3)葛洪在《肘后方》一书中提到:

把生石灰、草木灰加水混合后所得的物质可用于“食肉去痣”,则起到去除黑痣作用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1.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

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

(1)实验室有上述装置,小明选装置B制取氨气,用装置G收集氨气,他应选用装置________(填序号)干燥氨气。

(2)按图Ⅰ连接,烧杯中是加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挤压胶头滴管使其中少量的水进入烧瓶,打开止水夹,烧瓶中就可以看到蓝色的喷泉。

按图Ⅱ连接,引发喷泉现象发生的简易操作是________(提示:

用物理方法使氨气和烧杯中水接触可引发喷泉)。

22.某小组想探究盐酸、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取8支试管分别用A-H编号后,做了如下实验:

(1)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的试管是________,有沉淀生成的试管是________。

(2)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滴加一会后有气泡冒出,则该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

23.兴趣小组某同学在做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实验,当观察到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出现时,发现试管内溶液未显蓝色,与所学知识不符。

组内同学即展开讨论,认为溶液未显蓝色是因为铜离子的浓度太小,于是对铜离子浓度太小的原因进行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

硝酸银溶液浓度不够大。

猜想二:

铜丝中含有比铜活泼的金属。

猜想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

(1)验证猜想一:

你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猜想二:

取上述相同的铜丝,选择一种酸或盐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请你在矩形框内画出实验装置图,并标出所选物质。

______________

(3)验证猜想三:

进一步实验……

24.“春泛盐,秋泛硝”。

有些地区的盐碱地里春天会析出食盐,到了秋天,又会析出芒硝(主要成分是Na2SO4·

10H2O)。

该地区某中学的同学们对“硝”的成分产生了争议,甲小组同学认为“硝”中只含有硫酸钠,乙小组同学认为“硝”中既含有硫酸钠,又含有氯化钠。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采集了样品,加适量水完全溶解后,过滤,滤液备用。

(1)甲小组同学的实验如下:

取少量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再滴加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过滤,再向滤液中滴加________,又有白色沉淀产生,最终认为乙小组观点正确。

(2)乙小组同学认为甲组同学实验方法不合理,将氯化钡溶液改成硝酸钡溶液,其余方法步骤都相同。

(3)你认为甲、乙两小组的实验设计哪个合理?

并说明理由。

25.某学习小组设计分离NaCl和C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方案如下:

(1)操作A是________。

(2)蒸发氯化钙溶液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蒸发皿、烧杯、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火柴外,还必须要有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

(3)有同学提出滤液中含有少量的碳酸钠,应加入________至过量,再蒸发结晶才能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4)如果实验过程中得到白色沉淀80克,试计算原混合物中有多少克CaCl2固体?

(假设实验过程中无损耗)____

三、简答题

26.现有一包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由BaCl2、KOH、KNO3、MgCl2、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试回答:

(1)白色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2)步骤②中加KOH的目的是________。

27.全世界每年被腐蚀损耗的钢铁材料约占全年钢铁产量的十分之一。

下面是对铁的腐蚀条件的探究。

铁生锈所需要时间较长,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连接好装置,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C导管接入到装有水的烧杯中,微热甲装置,说明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________。

(2)加入药品开始实验,4分钟后观察:

A处铁丝依然光亮,B处铁丝表面灰暗,D处铁丝依然光亮,该实验说明铁生锈主要与空气(或氧气)和________有关。

B、D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

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________。

28.向含CuCl2和HCl的150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图。

据图回答:

(1)在滴加NaOH溶液过程中,原溶液中________离子个数不变。

(填离子符号)

(2)P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

(3)m1为多少?

(要求写出具体的解题过程)____

四、探究题

29.某混合气体由CO、CO2、SO2三种气体组成,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相关实验:

(查阅资料)①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SO2易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被吸收,并能使其褪色;

③SO2能使氢氧化钡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CO和CO2均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不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实验研究)为验证这三种气体,同学们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事实与结论)通过实验验证了以上三种气体都存在。

(1)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证明气体中含有CO2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3)有同学提出上述原装置中省略D装置也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该同学的设计有无道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为了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资料)无水硫酸铜遇到水或水蒸气变蓝色,空气中有水蒸气。

(设计实验)如下图所示,取甲、乙、丙三支洁净的试管,向甲试管中加入无水乙酸和无水硫酸铜,向乙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和无水硫酸铜,向丙试管中加入无水乙酸、氢氧化钠固体和无水硫酸铜,并将试管内的试剂充分混合。

(实验反思)

(1)实验前,小科通过仔细观察后认为该实验设计存在不严谨的地方,你认为应当对实验作如何改进?

(2)经过改进后,通过实验中________现象,表明无水乙酸和氢氧化钠固体反应产生了水。

(3)整理实验器材时,小科发现丙试管底部有发热现象,猜想无水乙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但小雪对小科的猜想提出了反驳,她反驳的依据是________。

31.初中科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图所示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1)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只废液缸中,最后发现废液浑浊并显红色。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假设猜想)通过分析上述实验,同学们猜想:

废液中除酚酞和水外一定含有________。

(2)老师问:

废液中还可能有什么物质?

同学们引发了热烈讨论,下面是大家的发言:

学生甲

还可能有Ca(OH)2、NaOH

学生丙

还可能有Ca(OH)2、CaCl2

学生乙

还可能有NaOH、Na2CO3

学生丁

还可能有Na2CO3

(查阅资料)CaCl2+Na2CO3=CaCO3↓+2NaCl

(实验验证)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钙溶液,根据反应现象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

①(结论解释)分析图象数据得出可能含有的物质中,一定含有________。

②(拓展提高)那么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呢?

请你帮他写出判断的方法:

3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CO2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小明同学进行如下操作,关闭Ⅱ阀打开Ⅰ阀,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根据现象得出结论:

CO2具有酸性;

而小柯同学提出质疑,修改了该实验方案,在甲瓶中添加某种试剂再次试验,能得出另一个的结论。

你认为小柯同学如何去做,得出怎样的科学结论,并说明理由。

________

(查阅资料)蒸馏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33.根据给出的药品(稀硫酸、浓硫酸)和下图实验装置(包括托盘天平),设计一个实验,粗略测定由铜和锌两种金属组成的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假设合金已加工成粉末)。

实验原理:

由产生氢气的体积,查密度表知氢气质量,从而求得锌的质量。

据实验原理设计的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你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_。

(2)你选用的实验装置(填装置编号)______。

若需组装,则连接的顺序是(用装置接口编号表示)______。

(3)实验中你必须测定的有效数据是(__________)

A.生成H2的体积a毫升 

B.反应前仪器和药品的质量b克

C.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c克 

D.反应后仪器和药品的质量d克

E.黄铜样品的质量e克

34.铁常用的是合金生铁和钢,通常通过金属冶炼制的。

(1)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可用于炼铁。

某地出产一种赤铁矿,其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64%,90吨该赤铁矿经过充分冶炼,最多可生产含铁96%的生铁多少吨?

_______

(2)实验室常用还原剂还原氧化铁。

某学生小组对过量碳粉与氧化铁反应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

①提出假设:

该反应的气体产物全部是二氧化碳。

②设计方案:

将一定量的氧化铁在隔绝氧气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如图),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③查阅资料:

氮气不与碳、氧化铁发生反应,可用来隔绝氧气。

④实验操作:

Ⅰ称取3.2g氧化铁与2g碳粉均匀混合,放入48.48g的玻璃管中,按如图装置连接;

Ⅱ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其目的是________;

Ⅲ夹紧T处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Ⅳ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称得玻璃管和固体的总质量为52.24g。

⑤数据处理:

经计算,参加反应的碳元素质量为0.48g,氧元素质量为0.96g。

⑥得到结论:

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得出原假设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酿制江山米酒时发酵糯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

C.制作龙游发糕时将成品进行包装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制作开化开顺牌黑木耳时晒干水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此依据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D

【分析】

根据金属的性质及用途分析,性质决定用途,掌握金属的用途利用了哪种性质是解题关键。

A、铜的导电性好,可以用作导线,不符合题意;

B、铝的密度小,可以用作飞机材料,不符合题意;

C、金的延展性好,可以做成金箔,不符合题意;

D、银作装饰品是利用银的金属光泽,不是利用导热性好,符合题意。

故选D。

【考点】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3.B

根据图示中分子的种类及分子构成中的原子种类进行分析。

A、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由同种分子构成,且该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符合题意;

C、由同种分子构成,且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D、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物质分类的方法

4.D

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氯化钠的俗称是食盐,其化学式为NaCl,其化学式、名称、俗名完全对应。

B、氧化钙俗称生石灰,其化学式为CaO,其化学式、名称、俗名完全对应。

C、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化学式为Na2CO3,其化学式、名称、俗名完全对应。

D、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为NaOH,其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B

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若溶液显酸性或碱性,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故选项说法错误;

B、使用胶头滴管时,伸入液体前,应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再伸入试剂中吸取液体,图中液体中有气泡产生,说明伸入液体前没有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C、稀経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

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

故选项说法错误;

D、图丁木条碳化,是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把木材、纸张等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夺取结合生成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6.C

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故选项说法正确。

B、农业上可以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正确。

C、全棉棉线燃烧时能闻到烧烧纸的气味,故选项说法错误。

D、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是防止金属腐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以及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C。

7.A

根据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分析;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后的金属不与酸发生反应分析;

根据沉淀的盐不与碱发生反应分析。

A.用稀盐酸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

Fe2O3+6HCl=2FeCl3+3H2O,符合题意;

B.稀硫酸不能与铜反应,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与碳酸钙不反应,不符合题意;

D.铁与氯化银不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A。

8.C

A.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酸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B.电离时能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是酸,不符合题意;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水是氧化物,符合题意;

D.盐中含有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硝酸铵属于盐,不符合题意;

9.C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生成物的种类分析。

【解答】A以氧化镁为原料制取MgCl2,要用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原子没有全部转化为期望产品,不符合题意;

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除生成二氧化碳外还生成氯化钙和水,原子没有全部转化为期望产品,不符合题意;

C.工业上生成乙醛生成物只一种,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产品,符合题意;

D.以铁屑、氧化铜、稀硫酸为原料制取铜,是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铁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原子没有全部转化为期望产品,不符合题意;

10.D

根据除杂时气体导管的选择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方法分析;

根据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分析;

根据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性质分析。

A、干燥气体为使药品充分接触,气体要从长导管进入,不符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