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金融危机深层原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957433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寻金融危机深层原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探寻金融危机深层原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探寻金融危机深层原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探寻金融危机深层原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探寻金融危机深层原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探寻金融危机深层原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探寻金融危机深层原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寻金融危机深层原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探寻金融危机深层原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次级按揭贷款是国外住房按揭的一种类型,贷给没多少收入或个人信用记录较低的人。

之所以贷款给这些人,是因为贷款机构能收取比良好信用等级按揭更高的按揭利息。

在房价高涨的时候,由于抵押品价值充足,贷款不会产生问题;

但房价下跌时,抵押品价值不再充足,按揭人收入又不高,面临着贷款违约、房子被银行收回的处境,进而引起按揭提供方的坏帐增加,按揭提供方的倒闭案增加、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增加。

  3.次贷危机的原因

  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

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

  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贷款无处不在。

当地人很少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

可是我们也知道,在这里失业和再就业是很常见的现象。

这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他们怎么买房呢?

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他们就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简称次级贷款者。

  由于之前的房价很高,银行认为尽管贷款给了次级信用贷款者,如果贷款者无法偿还贷款,则可以利用抵押的房屋来还,拍卖或者出售后收回银行贷款。

但是由于房价突然走低,贷款者无力偿还时,银行把房屋出售,但却发现得到的资金不能弥补当时的贷款+利息,甚至都无法弥补贷款额本身,这样银行就会在这个贷款上出现亏损。

(其实银行知道你还不了。

房价降温,另一方面升息都是他们一手掌控的)

  一个两个贷款者出现这样的问题还好,但由于分期付款的利息上升,加上这些贷款者本身就是次级信用贷款者,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无法还贷的贷款者。

正如上面所说,银行收回房屋,却卖不到高价,大面积亏损,引发了次债危机。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

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

  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

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

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4.次贷危机的爆发

 

  2008年9月15日

  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陷入严重财务危机并宣布申请破产保护,更加严重的金融危机来临。

  欧洲央行当天宣布向商业银行系统共注资300亿欧元,期限为一天,平均利率为4.39%,高于欧洲央行主导利率4.25%的水平。

这是欧洲央行自去年夏季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危机以来首次采取这种干预方式。

  2008年9月20日

  布什政府正式向美国国会提交拯救金融系统的法案,财政部将获得授权购买最高达7000亿美元的不良房屋抵押贷款资产。

  美国政府希望2年内将所有问题解决掉,希望在这个问题影响实体经济之前把它解决掉,避免出现像30年代那样的大萧条。

  2008年9月22日

  德国财政部长施泰因布吕克在与西方七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电话磋商后表示,西方七国集团其他成员国拒绝参与美国金融救援计划。

  我觉得中国也面临着金融危机的危险。

一旦中国各银行提高还款利率的话,会有相当一部分按揭人士还不起贷款而造成银行的坏账。

届时房地产行业不也又万科首先带头下调吗?

所以大家还是提高警惕,房价必然会跌的,无论哪个城市,包括北京。

  2008年9月25日,全美最大的储蓄及贷款银行——总部位于西雅图的华盛顿互惠公司(WashingtonMutualInc.),已于当地时间星期四(25日)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查封、接管,成为美国有史以来倒闭的最大规模银行。

  2008年9月29日,美国众议院否决七千亿美元的救市方案,美股急剧下挫,道指暴泻777点,是历来最大的点数跌幅,单日跌幅高达7%,亦是1987年环球股灾以来最大的跌幅。

市场信心薄弱,道指不断沉底,10000点的关口岌岌可危。

  30日,美国众议院否决了七千亿美元的救市计划,参议院则试图予以挽回,预定周三对该案进行表决。

  2008年10月2日,美国参议院74票对25票通过了布什政府提出的7000亿美元新版救市方案,美参议院投票表决的救市方案总额从原来的7000亿美元提高到了8500亿美元,增加了延长减税计划和将银行存款保险上限由目前的10万美元提高到25万美元的条款,目的是安抚紧张的美国公众及支持经济增长。

预料可望对全球股市都有帮助,且将对众议院造成压力,一些众议员正考虑转向支持法案。

  10月8日各大央行同时行动,对金融市场的动荡作出明确的回应,接连宣布降息。

  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至1.5%,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加拿大央行、瑞典央行和瑞士央行也纷纷降息50个基点。

  澳大利亚当地时间10月7日下午,澳大利亚联邦储备银行(RBA)将银行基准利率下调1%至6.00%

  以色列央行(BankofIsrael)也宣布,由于全球金融市场急剧下降,下调利率50个基点至3.75%,新利率将于10月12日生效。

  10月9日

  步美国的后尘,韩国、日本、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和印度尼西亚等有关当局,纷纷采取措施放松了货币政策,向银行注资。

6.次贷危机的影响

  

(1)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出现恶化迹象,引起美国股市剧烈动荡。

投资者担心,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会扩散到整个金融市场,影响消费信贷和企业融资,进而损害美国经济增长。

但许多分析家认为,就目前来看,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可望被控制在局部范围,对美国整体经济构成重大威胁的可能性不大。

  首先,美国经济对住房市场的依赖程度不高。

在2001年经济衰退发生后,美国住房市场在超低利率刺激下高度繁荣,为经济复苏及其后来持续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并不代表美国经济增长倚重住房市场。

事实上,在美国经济正常运转时期,住房市场的就业创造能力相对较低。

住房市场降温对约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三分之二的个人消费开支的影响也有限。

数据表明,尽管美国住房市场去年以来大幅降温,但个人消费开支持续增长。

  美国投资机构贝尔斯登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戴维·

马尔帕斯指出,与住房市场相比,就业对美国经济的重要性要大得多。

对许多人来说,未来就业的价值大大超过他们现有住房资产价值。

就业市场强健意味着失业可能性下降,就业机会增加,个人未来收入稳定且可能增加。

住房资产是有限的,而就业收入可能是源源不断的。

  过去几个季度的实际情况也表明,尽管住房市场持续大幅降温,但美国经济并没有停滞不前。

消费和投资增长抵消了住房市场降温的不利影响,并支持了经济的继续扩张。

  其次,美国经济基本面强健,不乏继续增长的动力。

从就业形势看,今年头7个月,美国平均每月新增就业岗位13.6万个。

建筑业和制造业就业有所减少,但服务业就业持续增加。

失业率自去年9月以来一直保持在4.4%到4.6%。

经济学家们指出,失业率即使到今年底升至5%左右,也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从经济状况看,7月份美国服务业连续第52个月增长。

服务业在美国经济活动中所占的比重超过80%,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与此同时,美国制造业摆脱前一个时期的低迷状态,7月份实现连续第6个月增长。

  再从外部环境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久前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都从今年4月的4.9%上调到了5.2%。

该组织估计,日本、欧元区以及很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情况都将好于原来的估计。

其他地区经济强劲增长为美国扩大出口提供了有利条件,这无疑是美国经济继续增长的有力支持因素。

  最后,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有望得到控制。

相对于整个美国住房贷款市场而言,次级抵押贷款市场本身规模不大。

另外,美国金融体系相对成熟,市场发达,拥有各类对冲风险工具和渠道,这为防止危机集中深度爆发提供了条件。

  还有,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及时向金融系统注入大笔资金,增加流动性,降低了局部问题恶化引发系统性危机的可能性。

美联储在出手托市的同时还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促进金融市场有序运转。

货币当局的行动和决心应有利于平息投资者的恐慌心理,限制市场恐慌对经济影响的放大效应。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仍在“可控范围之内”。

有经济学家认为,次级抵押贷款市场正在进行自我调整,挤压已持续了很久的金融泡沫,目前的调整尚在可接受范围以内。

美联储最近指出,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增加了经济增长可能面临的风险,但仍表示相信经济在未来几个季度里可以继续温和增长。

  

(2)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全球主要央行的银行家们一直在集中精力阻止美国次贷危机所导致的货币市场流动性短缺,相继注入大量现金。

不仅如此,美联储还下调了贴现率。

这些努力初见成效,货币市场有所回稳。

不过,很多债券产品特别是资产支持证券却依然低迷。

除了担心信贷市场再次出现混乱外,目前中央银行家最担心的莫过于信贷市场动荡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般认为,次贷危机的发源地——美国会受到最大影响。

乍一看,美国经济并没有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

第二季度经济增长非常强劲;

商业支出看起来很活跃;

工资增长很稳定;

拉低消费者支出的汽油价格正在下降。

但仔细分析起来,前景就不那么光明了。

最新一期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撰文指出,二季度经济的强劲部分归功于公司库存调整等一次性因素,同期消费增长则急剧下降,有些地区消费者支出的低迷一直持续到了夏季。

有数据显示,7月份汽车销售下降至9年来低位。

更重要的是,美国经济最薄弱的环节——房地产市场比很多人认识到的更加糟糕。

7月份新屋开工的步伐大降,二手房销售连续第五个月下降,房价持续下跌。

根据标准普尔发布的S&

P/Case-Shiller房价指数,在截止于6月份的过去一年里,美国10个主要城市的平均房价下降了4.1%。

  正在破灭的房地产泡沫使美国经济在8月份信贷市场出现动荡之前就已经变得比较脆弱,信贷困境使房地产市场雪上加霜。

因此,分析家们纷纷下调其对美国建筑业和房价的预期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摩根大通经济学家现在预计,到2008年年底,新屋开工的步伐还将进一步下降30%,平均房价将下降7.5%至15%。

高盛的经济学家则认为,在未来几年里,房价还将下跌15%至30%。

  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将继续阻碍生产的增长。

更大的问题的是,影响房价出现两位数下降的因素对在房地产泡沫鼎盛时期消费者大举借债的美国会产生什么影响。

持乐观看法的人从消费者支出的反弹中得到些许安慰,但这可能是一个错误。

房价呈两位数下降将使越来越多的抵押贷款借款人陷入财务困境。

问题已经在其他消费者债务上显现出来,如信用卡违约率正在上升,贷款机构很可能面临更加棘手的局面。

随着住房拥有者感到自己越来越穷,消费者支出必将受到抑制,特别是在股市持续下滑的情况下。

  根据瑞银经济学家所进行的数量经济模型分析,资金成本上涨1个百分点的信贷冲击如果与股价、房价均下跌10%同时出现,明年美国的经济增长将被向下拉动2.6个百分点,使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那么,为什么还有很多华尔街的分析家仍然坚持信贷市场困境所造成的损害很有限的观点呢?

主要原因是他们预计美联储将会降息救市。

金融期货价格显示,投资者预计,到今年年底,美联储将下调联邦基金利率75个基点至4.5%。

不过,瑞银的分析显示降息不可能缓解所有的痛苦,明年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可能会放慢1个百分点以上。

尽管瑞银的分析并非无懈可击,但是,如果美国房价面临两位数的跌幅,即使美联储放松货币政策,美国经济也是注定要陷入疲软的。

  而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员方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美国经济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不会因此而陷入衰退。

数据显示,美国GDP主要由私人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消费和投资、净出口和私人库存等成分构成。

2006年私人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消费和投资等分别占GDP的69.9%、16.7%、19.1%。

2005年美国建筑业在GDP中的比重为5.1%,房地产和相应的租赁行业在GDP中的比重为10.1%左右。

因此,方明认为,就算房地产销售量的下降会影响到美国经济,其影响幅度只可能在15.2%的范围内。

“美国房地产销售下滑仅会导致美国经济在一定程度的放缓,第三季度GDP增长率可能回落至3%以下,全年增长率在2.5%至3%,但美国经济不会因为房地产的放缓和房地产金融市场的信用危机而陷入衰退。

”他说。

  至于对世界其他地区经济的影响,《经济学家》认为可能也很严重。

事实上,目前有很多人预计全球经济的强劲足以抵御美国的放缓,其理由是美国的经济增长已经疲软了一年多,但全球经济增长一直很强劲。

《经济学家》称这种乐观可能低估了次级贷款危机向其他国家的传递。

传递的路线之一是金融蔓延,从加拿大到中国,全球都出现了投资次级债的损失。

损失的广泛传播很容易被消化,但同时传播的紧张情绪和风险厌恶则不那么容易被消除。

在过去发生的历次金融动荡中,新兴市场经济体都是最大的受害者。

但这一次可能会有所不同,发达国家,特别是银行涉入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很深的欧洲国家,可能更为焦虑。

很多新兴市场经济体得益于庞大的外汇储备和经常项目顺差,可以很好地经受住投资者大举撤离的考验。

而在欧洲发达国家,投资次级债的损失和投资者的紧张情绪可能会迫使银行勒紧腰带,削弱国内支出的增长。

8月份德国反映商业信心的Ifo指数连续第三个月下降,消费者信心也有所下降。

在8月份信贷市场动荡之前,欧洲央行曾发出将在9月6日例会上加息的信号。

但从目前形势来分析,该央行很可能将等待一段时间。

  即使控制了直接的金融蔓延,美国的次贷危机也可能产生心理蔓延,特别是房价的重估。

尽管在美国不计后果向高风险借款人放贷的规模比世界其他地方更大,房价的膨胀一直比美国更为严重,英国、西班牙等国更容易受到房价泡沫破灭的打击。

  另外,《经济学家》还指出,全球经济抵御美国经济疲软的能力也不应被夸大。

尽管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一直在下降,但其仍占GDP约6%,因消费的产品远多于其生产的产品,美国人仍是世界其他地区最大的需求来源之一,其需求的急剧下降必然将损害其他地区的经济。

  (3)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第一,次贷危机主要影响我国出口。

  次贷危机引起美国经济及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而这其中最主要是对出口的影响。

2007年,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进口需求疲软,我国月度出口增长率已从2007年2月的51.6%下降至12月的21.7%。

美国次贷危机造成我国出口增长下降,一方面将引起我国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放缓,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小于劳动力的供给,将使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增加。

  其次,我国将面临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趋缓的双重压力。

  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以及我国冰雪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国的农产品、生产资料、生活消费品等价格持续上涨,目前已形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2008年1—5月份累计,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8.1%,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6.7%。

同时,人民币升值又将进一步影响中国出口增长。

  最后,次贷危机将加大我国的汇率风险和资本市场风险。

  为应对次贷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美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的汇率政策。

美元大幅贬值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汇率风险。

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1.5万亿美元,美元贬值10%—20%的存量损失是非常巨大的。

在发达国家经济放缓、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美元持续贬值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的情况下,国际资本加速流向我国寻找避风港,将加剧我国资本市场的风险。

7.次贷风暴之鉴

  美国次级抵押信贷风波起于今春,延于初夏,在仲夏七八月间扩展为全球共振的金融风暴。

虽经各国央行联手注资、美联储降低再贴现利率等干预措施,目前危势缓解,但其冲击波仍在继续蔓延。

国内舆论8月以来已对此国际金融事件给予较高关注,24日以后,又有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报相继披露所持次贷债券数额新闻发生,更证明了中国在危机中难以完全涉身事外。

  当前,准确估计包括三大行在内的中国金融机构在次贷债券投资中的损失,恰如整体评估此次全球次贷风暴整体损失之原委,尚嫌为时过早。

然而,以宏观视角细察此次全球性次贷风暴积聚、爆发、扩散之路径,已可总结出若干经验教训,对资产价格泡沫畸高、资本管制将去未去的中国正是镜鉴。

现实表明,金融自由化在本质上应当是金融体制的进步,其中包括风险防范体制的不断完善。

监管层、金融机构、房地产业等领域的“有力者”,均应加倍警惕资产泡沫,切勿以今日的快感换取明天的伤痛。

  国际观察家在分析此次金融风暴时普遍认为,美联储长期执行低利率政策、衍生品市场脱离实体经济太远、金融文化仍有欠提高,乃是此次金融动荡的三大原因。

其中尤以第一条为甚。

  在美国历时最长的经济景气结束后,网络泡沫破灭、“911事件”等因素,迫使美联储连续降息。

没有理由指责这一经济刺激政策的总体取向。

但在具体操作上,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仍有值得反思之处。

其最初两年降息力度过大,真实利率有时甚至为负;

此后虽连续17次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由1%上调至5.25%,美元仍处于长期的贬值阶段。

以通胀指标考察,美联储在经历了初期的成功后,在2003年下半年到2005年下半年,也曾出现月度CPI涨幅略高的情况,2005年9月甚至达到4.7%。

美联储在加息上过于谨慎,应变迟缓,对于全球流动性过剩难辞其咎,更形成此轮金融动荡的根源。

由是看来,货币当局正确判断形势并果断采取措施,至为重要。

  衍生品市场链条过长,而基本面被忽略,也使风险不断放大。

美国的次级抵押信贷本始于房屋的实际需求,但又被层层衍生成不同等级的资金提供者的投资品种。

而次级按揭客户的偿付保障与客户的还款能力相脱节,更多地基于房价不断上涨的假设。

在房屋市场火爆时,银行得到了高额利息收入,金融机构对房贷衍生品趋之若鹜。

一旦房地产市场进入下行周期,则违约涌现,危机爆发。

因链条过长,市场的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管都变得相当困难;

因中间环节多为“别人的钱”,局中人的风险意识相当淡薄。

长链条固然广泛分散了风险,但危机爆发后的共振效应可能更为惨烈。

  次贷风暴还表明,纵使在美国这样金融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大众层面的金融文化仍有待提高。

种种报道表明,在美国申请次级抵押的信贷者中,许多人甚至不知何为复利,亦不会计算未来按揭成本,但仍然兴致勃勃申请了自己本无力偿还的房贷,住进自己本无力购买的房屋。

如此行事者大有人在,然而,大众性癫狂永远无法战胜市场涨跌无常的铁律,泡沫的突然破裂必然会给经济社会带来巨大的创痛,首当其冲者正是误入泡沫丛中的弱势群体。

  此轮次贷风暴还对现有美国金融体制提出了诸多挑战。

可以想见,从长远计,危机必然成为市场革旧布新的重大契机。

而美国监管当局应对危机的举措,也当在治标与治本的双重意义上给予更多关注和解读。

7月18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美国国会作证时已对这些举措作了详尽阐述。

其核心是保护市场正常运行,主要手段有二:

一是法治,修订旧法,颁布新规;

二是信息披露,打击金融机构向购房者、债券投资者欺诈兜售的行为。

另一方面,布什在其8月31日讲话中宣布,联邦住房机构将为那些陷入困境的贷款者提供担保,使其以优惠利率获得融资;

并表示,政府的工作是帮助购房者,而不是救援投机者,也不是救援那些明知没有能力仍然购房的人。

市场指数涨跌并未成为“监管指南”,市场玩家意志无法左右货币当局,正体现了“政府远离华尔街”的基本原则。

  今年是亚洲金融危机十周年。

《财经》曾于6月下旬出版前马来西亚央行高级官员及香港证监会前主席沈联涛先生有关专著,用意即在从邻人血泪中吸取经验教训。

相较亚洲金融危机,此次全球次贷风暴对中国既为再度警醒,又在时间和案例的层面更具贴近性。

由人民币的巨大升值压力为本,中国面对的资产泡沫只会更为庞大,中国房地产市场和股市风险估值过低、风险防范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

无论今天的“理论者”如何以“新兴市场”、“人口红利”等种种说法自我宽慰,清醒者没有理由不考虑未来的风险代价,未雨绸缪已再不可拖延。

不独如此,随着6000亿元特别国债发行,中国外汇投资大规模出海蓄势待发。

次贷风暴警示对于未来“走出去”的战略安排亦是意味深远。

  从这个意义上说,近在眼前的全球性次贷风暴对中国人可能是件幸事。

认真体味此次风暴之教训,我们应尽可能避免危机的种子在中国生根发芽,引致未来无穷祸患。

2.金融危机深层原因:

  美国过度消费+亚洲过度储蓄

  美国的过度消费和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过度储蓄是这次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

长期以来美国国内储蓄一直处于低位,对外经济表现为长期贸易逆差,平均每年逆差占GDP总额达到6%的水平,且这些逆差主要靠印刷美元“埋单”。

而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和石油生产国居民则是储蓄过度,长期贸易顺差,积累起大量的美元储备。

这些美国经济体外的美元储备需要寻找对应的金融资产来投资,这就为华尔街金融衍生品创造、美国本土资产价格的泡沫化提供了基础。

  1990年代后期,充裕的全球资金涌入美国,金融业在美国的发展越来越旺盛,金融产业演变成一个大产业,可以吸纳大量的就业,产生大量的产值,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美国金融产业所创造的增加值竟达到GDP的40%,华尔街的从业人员可以获得天文数字的薪酬和奖金。

但是,虚拟经济一旦脱离实体经济,必定演变成一种虚幻经济(fictioneconomy)。

如果将华尔街的金融产业视作一台巨大的昼夜不停运作的“机器”,它一方面吸纳全球金融资源,同时通过其“生产”变成全球各地一个个投融资项目,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用资本在生产中获得的收益回报给全球投资者。

如此循环,华尔街的金融产业是没有问题的。

或者,这些金融产品的创造立足美国本土的实体经济,能促使美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那么危机出现的概率也可以大大下降。

然而,由于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周期已经进入IT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